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继"211""985"工程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中也可以看出,"双一流"时期的一流大学建设将更加尊重教育规律,更加注重大学使命回归,更加强调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下面结合我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探讨"双一流"时期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双一流"要点。
人才是核心:汇聚一流师资与一流生源教育的办学规律告诉我们:"双一流"建设,人才是核心。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其决定性因素就在于能够拥有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生源,吸引到全球最高水平的教师,选拔出全球最优秀的学生。一流大学本质上就是一流教师和一流学生的集合体或共同体,一流学生趋向一流大学,归根到底还是趋向一流教师,因此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人才队伍是核心。"双一流"《总体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列为五大建设任务之首,也反映出人才队伍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师资构成才算是一流的师资队伍?我认为应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资具有相当的科研经历,如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高于95%,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教师比例要大于95%;二是拥有一流的科研成果,如有一定比例的教师获得过国际、国内大奖,或者著有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教材;三是有一定比例的国际教师,这样既可以使得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常态化,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多元文化交融,教学模式转变,实现大学课程国际化,同时也是一流大学能够吸引全球一流教师,扩大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拥有一流生源则首先需要大学具有能够吸引一流生源的大学声誉、大学文化、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师资;其次要有科学的选拔和淘汰机制予以保障。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来说,后者尚有相当大的改革、探索空间。
贡献是目标: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教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同时教育发展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所大学,首先要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历史来看,牛津、剑桥、柏林、哈佛、耶鲁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在英国领导工业革命、德国工业快速崛起、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不断做出贡献过程中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就是大学对国家发展贡献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培养一流人才,首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这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贯穿至教育的各个阶段。教育的育人规律告诉我们:人的品德教育是有其规律的,要因学段而施德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可着力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国情教育,要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了解我国的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了解我国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目标;三是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要让研究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
教育的育人规律也告诉我们: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流人才要有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如生师比不高于15,且有一定比例的国际生源;本科小班授课有足够高的比例;较高的研究生本科生比例,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源自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研究生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研究;博士生都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经历等。
产出一流成果,一方面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加强基础性、前沿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世界一流大学科学研究的根基。基础研究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发现过程,是科学研究最基础的环节。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源头,是科技带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的起点。我国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地进行一些重大基础研究,这些实现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应当依托一流大学。从事重大基础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流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根基,也是一流大学有别于其它类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技术研究与开发是目前我国一流大学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技术研究与开发是把科学技术知识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技术革命会带来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变化,进而导致产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带动了整个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变革,使人类将传统的依赖于各种自然力的生产过程代之以人工动力,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形成了席卷全球的产业革命。还有半导体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等很多例子。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研究与开发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有力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所以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过去一百年全世界发生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得多,其原因是基于基础科学的技术上的进展。"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今天,提高竞争力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家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不再只是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是更加依靠技术创新,并将创新迅速物化、商品化、产业化,以使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技术改造难以跟上他们的创新,从而始终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
文化是灵魂:建设一流治理体系和一流大学文化教育的办学规律也告诉我们:一流大学建设文化是灵魂。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培育先进的大学文化,是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的基础,也是保持吸引全球一流师资和生源的重要条件。美国、德国、英国等高等教育强国,无一不是构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和大学文化,才使得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涌现出来。
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方面,"双一流"《总体方案》的五项改革任务从改进党的领导,学术治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体制的改革,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描绘了基本蓝图,也预示着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入了关键的攻坚时期。比如,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控制仍属于纯粹的计划机制,规模完全由政府计划确定。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经费中,政府资助部分全部包含在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政府科技计划经费规模的变化,实际上起到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调节作用。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有研究生教育专项,这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一项优势,它可以直接体现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整体需求,也可以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性。但无合理调节机制的完全刚性的计划体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研究生培养规模与社会多样化需求和各高校培养能力的变化脱节。在这方面,中国与美国是两种极端机制,如果能够进行机制创新,将两者结合起来,相信会产生更加良好的效果。
教育的育人规律告诉我们: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大学文化可以改善、发展和塑造人,同时,如果大学文化发生问题,也可以产生压抑、扭曲、扼制人的作用。大学自身文化建设出现问题不但不能很好地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传播先进外来文化、创造和培育现代新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成效。
先进的大学文化是熏陶、养成一流人才和孕育、创造新知识的土壤。这样的大学文化一定是具有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具有坚持理性批判的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的文化,同时也应具有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跨文化环境。
我国大学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经过百多年对西方现代大学理念的模仿,二十多年对前苏联大学制度的复制,以及几十年自身进行的各种改革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大学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传统文化在大学近于荒芜。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科学和教育的春天,大学文化大花园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花朵开始复苏,但外来的西方文化也强势进入,吹来了新风,带来了活力,丰富了我国大学文化大花园的色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大学的重建。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这种复杂情况,既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也使我们具有了其他国家大学所没有的变革优势和创新机遇。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走出我们自己的道路,从而为一流大学奠定文化和精神基础。
结 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重道远。面对建设进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政府、大学,以及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理解、把握这些问题的本质和涉及到的教育、科技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大学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并践行现代大学制度,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强化优势,勇于进取,走出一条建设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子。
(本文作者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