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是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次“双一流”建设中与“985”工程、“211”工程的显著不同在于,强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也就是说,过去强调大学整体发展,重心不在学科上,或者说对学科发展关注不足,现在要实行双重心,既要发展大学,也要发展学科。[1]学科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学科建设与高校的科研成果、育人质量以及声誉和影响力等息息相关。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名校都是因为其特色学科为人熟知,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东京大学的土木建筑学、波士顿学院的教育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学等。因此,加强大学学科建设,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一、一流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及其内在联系 (一) 历史传统逻辑是学科建设基点历史传统逻辑主要是指学科创始人精神理念和学术文化等,形成了学科的传统,代代相传,这是学科建设的软实力。学科历史传统是学科生长的土壤与基因。学科组织具有强烈的文化情境,其生长力取决于是否扎根于大学和国家的文化传统。[2]学科组织从内而外生长需要长期学术积淀,其从初步建设到发展需要经过漫长道路,例如团体建设、平台搭建,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断清晰化,只有如此,才能逐渐成为一流学科。我们现在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把国外教育理念、大学治理模式搬到中国高等教育中来,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样,我们把国内高校其他优势学科搬来成为自己的强势学科,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成功,原因在于学科发展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的学科生长土壤。因此,一流学科建设要使学科本土化,摆脱学科建设依附性,扎根于学科历史传统和文化。
(二) 学术逻辑是学科建设内在逻辑学术逻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和核心,是学科内在发展要求。学科组织作为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学科的学术性发展是其本质。学科的学术发展更多源于学者对自身所在学科的“忠诚”,例如对本学科的信念、责任感、研究兴趣等。学者共同研究某一特定对象,形成比较一致的价值取向、学术话语体系、组织文化信念,这意味着学术共同体逐步形成,英国学者比彻形象地称之为“学术部落”。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文化融合,是学科组织最为核心的建制。国内外有远见的办学者都把打造和谐的高水平学术团队作为提高学科水平的重要抓手。[3]这是因为学术共同体形成不仅是知识体系的形成,还是学科组织获取合法性的基础,而且解决社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共同体协作。因此,学术共同体学者们需要更多地交流,心思交锋,而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一片学术领地中,并逐渐成为高校中“熟悉的陌生人”。[4]
(三) 社会需要逻辑是学科建设方向学科建设依托地方经济社会,考虑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统领,以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科建设强调一流学科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发展不仅要考虑学术逻辑,还要考虑社会需要逻辑。现代大学已经成为社会服务站和加油站,不可能回到原来与社会隔离的象牙塔。因此,大学研究既可以顶天,研究重大基础问题,也可以立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个大学的一个学科,不能只进行纯理论的学术研究而不进行实践研究,或者只进行实践研究而不进行学术研究,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研究既接地气、有实践意义,又能推动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5]因此,学科研究要认真分析社会需求,产出一些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指导,以保证其在高等教育矩阵中的位置。与此同时,学科作为大学组织的基本要素,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学科组织建设目标,需要资源的支撑和制度的供给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但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科发展内在规律,使两者处在很好的平衡点。
总之,作为有生命力的组织系统,学科组织的生长不仅要综合考虑到历史传统、学术发展、社会需要发展逻辑,还需要考虑要素的支撑,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经费配置、学科平台、制度供给等。学科建设不仅要考虑到组织发展阶段的需求结构,还要协调组织要素之间的关联。按照学科发展阶段的需要,引进与组织结构相匹配的资源,将引入要素充分融合进已有要素结构中,以此来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引入资源与组织发展的良性互动。[6]由此可认为,学科建设不仅要考虑到一些评估显性指标,还要考虑到组织要素,要与院系的历史传统、学术文化、社会需要等融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学科建设走向卓越,向着一流学科发展。
二、一流学科建设三重逻辑的合理依据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把一门门的知识称作“学科”,而组织正是围绕这些学科确立起来的。学科建设就是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上的能力。社会学家亨瑞·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和亨瑞·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提出“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理论,并分析了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学科建设要遵循行政逻辑、学术发展逻辑和社会发展需要逻辑。笔者认为,虽然行政逻辑对学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科自主性和内发性特点,学科建设要从过去行政推进,量化评价、资源依赖等外部力量,转变为综合考量历史传统逻辑、学术逻辑、社会需要逻辑。学科建设的这三重逻辑的提出是建立在以学科的自组织性、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学科的内生性的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 学科的自组织性有学者运用词频分析方法总结出学科内涵。学科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当这套知识体系被完整地继承、传授并创新发展以后,学科就表现为一种学术制度、学术组织教学科目,或表现为一种活动形态。[3]我们从学科内涵来看,学科可以理解为:一是知识体系,二是围绕知识体系来建立的组织。学科组织既存在由知识体系演化产生的内部自发作用,也存在政府和大学引起的外部他发作用。但由于知识演化生长的力量对学科组织要素的有序化起主导作用,因此,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讲,学科组织属于自组织系统。[2]学科组织具有自主性和内生性的特点,一流学科建设要基于学术发展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之上内生。因此,学科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内在生长和培育,其建设必须符合生态环境发展以及学科发展规律,而不能单纯地以外在的力量加以建设和规划。
(二) 知识生产模型转型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传统的学科范式受到冲击。当今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由模式1向模式2转变。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指基于牛顿模式的科学研究,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知识生产模式2是吉本斯提出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知识,其特点是:知识是在应用的环境中被产生的,以跨学科为原则,以学科交叉和组织多样性为特点,更加强调社会问责制。[7]当前知识生产模式2是大家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模式,要在以应用为取向的环境中去解决问题。学科组织知识生产应转向集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于一体。并且知识生产模式2强调跨学科,对于学术群体很重要,需要聚集不同学者进行交流,研究社会重大问题。知识生产模式2不仅要聚集不同领域的专家,还要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由此可知,作为大学基本单元的学科,其发展不仅要遵循学术发展内在逻辑,还要考虑到社会需要。
(三) 学科发展的内生性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从注重数量、硬件建设到质量和软实力提升。过去学科建设更多基于投资驱动、权力推进、资源依赖的外延式发展。这种模式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并提高学术水平,对于学科平台、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只依靠外部力量驱动发展,忽视学科发展内生性和自主性特点,相应地会抑制学科组织的内在生命力,无法完成向世界一流冲击的学科发展战略。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经之路。因此,转变学科建设理念,要回归学科建设的本质,要坚持以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为目标。
总之,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就必须面向学科组织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文化,以及学科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使历史传统、学术发展、社会需要逻辑有机融合。唯有如此,才有助于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三重逻辑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从理论上说,一个最优化的学科建设方案应当兼顾三重逻辑综合考量,形成合力。对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来说,学科建设侧重点应有所区别,但是学科建设均以历史传统为基点,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逻辑可以有机结合。
(一) 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建设三重逻辑中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梦想,必须注重各方面质量和软实力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不能只注重规模上、硬件上的追求,而是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和使命,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以一流大学作为目标导向,力争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学科发展方面的三重逻辑侧重点不同。一是国内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这类大学本身就有较好的基础和资源,通过提高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和增加国际竞争力,力争向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发展。二是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老牌地方本科院校),重点是发展优势特色学科。这类大学有一定历史积淀和良好基础,要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同时,学科建设要借鉴、学习国内外顶尖高校经验,并且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带动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教学型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对于应用技术型大学而言,要把重心放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上,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学校与地方社会各界深度合作的机制,构建出高水平的社会服务体系。
(二) 不同学科的学科建设三重逻辑美国学者托尼·比彻在《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一书中提出四个领域的知识分类框架: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和应用软科学。[7]这种分类对学科的不同属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界定,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差别。纯硬科学指纯科学,以物理学为代表;纯软科学指人文学科(如历史学)和纯社会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指技术学科,以机械工程为代表;应用软科学指应用社会科学,以法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为代表。
不同学科有各自特点,学科建设应该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区别。纯科学比较注重知识普遍性、客观性,受知识本身的发展逻辑影响更多。纯科学在学科建设中更多考虑学术逻辑,比较注重学科发展内部规律,强调基础研究,关注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社会重大问题。而应用科学的知识发展目的性强,注重实用性,受到外部影响较大。应用科学在学科建设中,受到外部的实践需要所驱动,更多考虑到社会需要逻辑。总之,不同学科的学科建设以历史传统为基点,学术逻辑和社会需要逻辑形成张力。
此外,不同区域学科建设需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以致力于区域的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上始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特色的培养。
四、基于三重逻辑的河南大学学科建设河南大学前身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河南大学曾经是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与当时的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呈三足鼎力的局面。最近国家公布高校文化影响力,河南大学文化影响力在全国高校位居第26名。河南大学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优势,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根据河南省政府颁布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2011-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河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河南大学制定了《河南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并且用一流的学科建设带动高水平大学发展。
(一) 制定学科发展战略,优化学科结构河南大学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制定学科发展战略,优化学科结构;实施优势学科冲顶,特色学科振兴、新兴学科跨越三大战略,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示范引领。一是实施优势学科冲顶战略。集中优势资源,促进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快速发展,跻身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力争工程学、植物学和动物学进入ESI学科前1%。二是实施特色学科振兴战略。整合学科优势资源,构建“大人文”“大经管”“大教育”“大医学”等学科发展平台,聚焦河南问题、中国问题,为国家和河南经济发展服务。三是实施新兴学科跨越战略。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特色和基础,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机制。与此同时,按照“以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思路,调整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学科建设体系。
学校还要求每个学院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方案。同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明确学校与院系权力和责任,向二级学院下放办学自主权。伯顿·克拉克提出学科矩阵结构,学科与事业单位的交汇点是基层学术组织。基层学术组织既是学科单位,又是院校的基本单位。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惰性随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一所大学比一个院系更难发生变革”。[8]因此,学校管理权重心下移,每个学院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立足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学科规划方案,这样既可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够促使各学院学科建设特色发展。
(二) 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强化人才培养河南大学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学校生物学、地理学、教育学、“黄河文明”学科群、“纳米材料与器件”学科群、应用经济学被确定为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这些学科已经有良好的基础,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学科,可以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黄河文明”学科群依托河南作为黄河文明的核心区和承载地,集成地理、生态、考古、文字、历史、哲学、民俗等多学科优势,培育出具有地域特色、中原风格并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平台与文化品牌。众所周知,教育学科由于其学科定位不清晰,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学科建设中遇到发展瓶颈,一些教育学院和教育学科纷纷被撤销。而河南大学教育学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该学科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是河南省教育研究的龙头学科,在全国有重要影响,涌现出李秉德、王汉澜等杰出的教育家。河南大学教育学科凝练了课程与教学评价、生命与价值观、后发达地区与弱势人群教育三个方向的优势与特色,研究成果对推动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改革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此同时,学院注重教育学科升级与转型发展,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实行以项目驱动申报课题,使研究成果真正落地,做到历史传统逻辑、学术逻辑和社会需要逻辑有机结合。
河南大学始终以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为中心。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哈瑞·刘易斯教授在其著作《失去灵魂的卓越》中所说,“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学科是忘记了目标的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本科和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围绕人才培养,河南大学实施河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明德计划”;以学生学业的过程性评价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以教师自我个性化评价为基础,推进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同时,完善研究型学院、学科团队、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项目首席科学家(PI)构成的卓越人才发展体系。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建立了教学督导、第三方评估、自我评价、多元反馈的多维评价体系。
(三) 开放学科建设,推进协同创新河南大学学科建设向其他学科、高校等开放办学。一是学科建设整合学科优势资源,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例如构建“大经管“学科平台,整合经济、管理、法学等,构建“信息与大数据”学科发展平台,整合信息科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资源。二是学科建设向其他高校开放。学校与世界名校美国迈阿密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等开展深入合作,同时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协同合作,促进学校快速地发展。三是向社会系统开放。学校围绕河南省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保护一批不可或缺的冷门或长线学科专业,努力构建与河南省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新格局。
总之,河南大学承载着上亿河南人民的期盼和希望,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秉承着“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积极落实“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办学定位,优化学科结构、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学科,向着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迈进。
[1] | 王洪才. "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 重庆高教研究, 2016(1): 9. |
[2] | 武建鑫. 走向自组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湖北社会科学, 2016(11): 161–159. |
[3] | 周光礼, 武建鑫.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 67-68–69. |
[4] | 刘益东. 论"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文化困境[J]. 教育科学, 2016(3): 57. |
[5] | 胡乐乐. 论国家"双一流"建设下的大学学科布局调整[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6): 5. |
[6] | 宣勇. 大学变革的逻辑(上篇)学科组织化及其成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
[7] | [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 知识探索及学科文化[M]. 陈洪捷,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8] | [美]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王承绪, 徐辉, 等,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