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 Issue (3): 72-76   PDF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路径研究——基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的思考
焦磊    
华南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广州 510641
摘要: 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自2009年扩大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后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与规模急速增长相伴生的是人们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关注。反观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现状,质量保障体系仍处于“缺位”中。当前政府开展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其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外部监控的信号,这为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外部驱动,鉴于此,“外发内生”将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理想路径。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路径    

近年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以2012年为例,硕士专业学位在校研究生占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98.68%[1]。在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工程硕士研究生数量最多,所占比例近三分之一。1997年至2012年,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急剧扩张,特别是2009年专业学位以全日制形式招收应届毕业生后的增长更为明显(见图 1)。然而,由于社会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缺乏充分的认知,[2]其生源质量并不高。加之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规模的快速增加无疑会引发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担忧。因此,质量保障成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优先关注点。鉴于此,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并于6月颁布了《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制定了《2015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方案》。本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项评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现状探讨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

图 1 我国工程硕士招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数据来源: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
一、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及其质量保障现状

我国于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200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体,缺乏相关工程实践经验,其培养质量面临挑战。

(一)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状况

就实质而言,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学生输入—学生培养过程—毕业生输出”。从这几个环节来看,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如下:

1. 输入端吸引力不足,优质生源匮乏

长期以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占据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导地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起步晚,社会(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这一“新生事物”本身缺乏足够的认知,对其就业前景缺少明确的把握。从而致使学生报考的意愿不强,甚至认为其比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低一个层次,将其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备选”。大多数优质生源选择优先报考学术型硕士学位,而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列为未被学术型硕士录取的备选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以招收应届毕业生的形式拓展优质生源的初衷是相悖的。整体而言,当前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身份的认同度不高。

2. 过程环节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

众所周知,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旨归不同。学术学位以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因此,两者理应采用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表征有:第一,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存在课程设置、培养过程与工学硕士雷同的现象。毕竟直接搬用已有师资开设的课程可以降低“成本”,包括资源成本与时间成本。第二,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匮乏,全日制工程硕士规模的急速扩张使这一矛盾更加凸显。第三,与上述问题直接相关的是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方式单一,来自工作实践的现实需求未能及时整合进课程内容中。第四,实践教学及专业实践的实效较低。由于具备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数量的不足,实践教学通常由校内教师担任,如此势必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此外,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虽有所增长,但仍难以满足大批量学生专业实践的实际需求。部分实践基地形式重于实质,学生专业实践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 输出端与职业需求衔接度不够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正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陈希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所指出的:“专业学位教育是否与职业资格衔接是直接影响专业学位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3]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近乎所有的工程领域都未与职业任职资格相衔接(仅7个工程领域的设备监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对接),[4]因此其输出的毕业生存在难以契合职业需求的问题。究其实质而言,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缺乏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贯通的机制,未能有效吸纳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参与。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

目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处于零散无序的阶段,尚未形成系统、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总体上看,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诸多主体处于角色缺失状态。

1. 外部质量监控主体的“失位”

就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而言,其外部质量保障的主体包括政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媒体等。在我国,由政府发起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通常极具执行力,但其效力也备受诟病。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媒体等政府外的评估主体并未能发挥外部质量监控主体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卖方市场”的境况使高校忽视甚至是“不屑于”迎合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大学。因此高等教育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缺乏参与高校事务的动力。行业协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进行外部质量监控的积极性不高。美国建有完备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认证主要由民间的第三方机构负责运行。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相对缓慢,独立于政府的民间评估机构需破解评估权威性及运行经费等障碍。此外,第三方评估机构专项评估的职能尚待拓展。大众媒体对高等院校的监督与反馈作用有待加强。

2. 内部质量保障的惰性

美国学者卡尔·韦克(Karl Weick)认为教育组织是松散结合的系统。正是高校松散结合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效率意识的淡薄。此外,高校缺乏自评估文化,[5]其根源是质量意识淡薄,高校不习惯于将学生视为其“产品”,因而自评估未能成为其改进质量的手段。追溯高等教育发展史可知,高校很少意识到其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问题。无论是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抑或是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首先,质量和评估的概念对高校而言是教育领域外(企业管理)的产物。其次,质量保障与评估是外部强加的结果。因此,大众化与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是外部社会(政府)基于教育质量下降、经费使用绩效不高的担忧向高校发起的,而非高校自发自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本源上具有内部质量保障的惰性。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项评估的效用及其限度

依照相关要求,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5年完成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此次评估实质上是政府层面从外部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监控,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化的发端。那么本次评估将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呢?下面我们对其效用及其限度进行剖析。

(一)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项评估的效用

德国社会学学者施托克曼与梅耶指出评估具有四个主要功能:认识、监督、证明、发展。具体而言即获得认知,执行监督,证明实施的措施、计划和项目的合法性,促进发展和学习过程。[6]《2015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通过全面考察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及运行情况,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和规范性作出诊断式评价,促进各培养单位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上述评估的四个功能在该评估目的中均有所体现。首先,全面考察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及运行状况是对2009~2011年获得授权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发展状况进行信息收集,从而获得其建设及运行情况的认知。其次,本次专项评估从本质上讲是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外部监控,动态调整的用意在于实现政府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监督。第三,专项评估一方面是外部对高校的监控,另一方面则是授权点(高校)对自身具有完备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的证明。第四,评估的终极目的在于改进而非淘汰。本次评估旨在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作出诊断式评价,从而促进授权点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见,评估目的导向凸显了持续改进的终极目标。

正如皮特·格雷等学者所言,高等教育的四大传统构成了质量保障的历史、哲学、政治、社会的关键基础。一是同行评议基础上的认证;二是政府监督;三是科学教育和管理运动;四是绩效行动。[7]毋庸置疑,政府的外部教育质量监控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外部驱动。虽然从本源上讲高等院校在质量保障方面具有惰性,但这并非意味着高校对教育质量毫不关注。如高校历来重视教学环节,注重高深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从学生输入、培养、输出这一系统流程的角度对教育质量进行全程、全员保障,缺乏体系化、制度化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政府委托“教指委”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行评估是从外部发起的质量监控,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将激起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质量保障意识,推动其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集权模式,政府对高校发起的外部管控活动通常极具效力。这种模式虽有其弊端,但不可否认其“以评促建”的隐性功能。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专项评估的作用限度

政府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将有助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整体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推进。然而,透过对本次专项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的解析可以发现仍存在限制其理想作用发挥的因素:

第一,专项评估的定位问题。评估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认证模式,主要考察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规定标准;二是等级模式,主要考察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等级;三是审核模式,主要考察被评估对象是否达致自身设定的目标。此次评估的定位是合格评估,合格评估属于认证评估。而认证评估通常应为“事前”认证,即培养单位在申请新增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时就应进行认证活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行合格评估是否意味着培养单位(授权点)存在不合格的嫌疑?若如此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设立“门槛”不严。如若不然则无需再次开展合格评估。因此合格评估的定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第二,专项评估的评估内容弱化了其推动效力。“主要检查专业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和规范性”是本次专项评估的主要任务,显然这与此次专项评估的定位是一脉相承的。高等教育评估的根本目的应在于促使高校建设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而本次专项评估的关注点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备性而非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备性。一方面,人才培养体系完备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才培养体系完备性是高校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提条件。缺乏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自然不具备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先决条件,也即不应获批设立授权点。另一方面,高校(授权点)才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真正主体,评估焦点的偏颇无疑弱化了其对完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直接推动。

第三,评估方式缺乏院校自评及实地考察。高等教育评估通常有固定的程序,以香港大学质素保障局开展的评估为例,其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的筹备、评估的预备阶段、实地评审访问、发布评估报告、跟进。且自评估是评估筹备阶段的重要环节。[9]自评估为高校就其目标进行自我分析与反思提供了可能,亦是其内部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现场考察的目的是允许评审小组验证院校所提供材料的真伪,通过与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了解相关实情。此次授权点专项评估方案中并未要求高校(授权点)进行自评估,只须提交一份总结报告;评估采用通讯评议或会议评议的方式,一般不进校评估,缺少实地考察的环节。

第四,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存疑。评估指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评估的成效。一般而言,人们习惯于追求科学的指标体系,但任何指标体系都难免存在偏颇,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无法确保但至少应合理。从专项评估采用的指标体系来看,各级指标缺少相应的权重制约其合理性。如一级指标中“人才培养”与“培养成效”在评估中的重要性显然存在差异。此外,该评估指标体系整体上被合格评估导向所限制,忽视了内部完备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三、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倾向于自外而内生发。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言,“外发内生”是其理性选择,而具体构建应从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两个维度着手。

(一) 外发促内生:以政府的外部评估激发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生成

社会认同度低、生源质量不理想、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然状态,政府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项评估是一种外部发起的监控行为。缘何“外发内生”是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应然或理性路径呢?首先,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内部质量保障方面具有“先天的惰性”;其次,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属中央集权型管理模式,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具有极强的统筹管理效力。基于此,政府对高校发起的活动通常能引起高校迅疾的反应。因此,政府强有力的“外发”行为有助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的“内生”。尤为重要的是政府在“外发”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政府要在“外发”中规避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尴尬。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理顺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角色与职能的转变,其角色应由集权式的“事必躬亲”转向远距离的监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及其委托机构“教指委”代表政府对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进行外部监督,可采用审核评估的形式,给予高校自主、多元的空间,重在审核其内部是否建有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审核该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助于培养单位达致其自身设定的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 拓展与完善:推进第三方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外部评估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外部质量监控的主体单一,政府之外的其它外部评估主体尚待拓展。除政府以外,第三方评估机构或民间组织、工程领域行业协会、社会媒体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重要主体。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吸纳政府以外其它主体的协同参与,藉此形成健全的外部评估机制,从而发挥更加强有力的“外发内生”导向作用。为避免政府评估职能的角色错位,政府应鼓励并推动其它外部主体积极开展相关的评估活动。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估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活动,第三方评估机构可吸纳工程领域行业协会的专家参与到专业评估中,既可以开展授权点审批前的认证性评估,亦可以开展授权点发展水平的等级性评估。这两项评估开展的成效取决于两个关键前提:一是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性的保持;二是政府对其评估结果权威性的认可。此外,社会媒体可以开展雇主意见调查,收集雇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的满意度,并在媒体上公布调查结果。社会媒体的外部监督应以客观、权威为基准,而非为了博得眼球。社会媒体的传播往往能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有助于引起高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注,促使其倾听利益相关者(雇主)的诉求。

(三) 回应与改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而言,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外因,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则是内因。“外发内生”的目的在于促使高等院校内部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成,“内生”是关键。“内生”是对“外发”的回应,在某种意义上亦是对自身教育质量的证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内生的终极目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校、院或系两级组织机构的共同参与,高校研究生院(处)及其属下的专业学位办负责统筹管理,组织开展内部质量评估;院系是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从输入到培养到输出的全程质量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是从学生输入到人才培养再到毕业输出的一个系统流程。尤为重要的是学生毕业不再是质量保障的终结,相反,毕业生输出后通过收集雇主及毕业生的意见并将其反馈至招生障体系图环节及人才培养环节,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使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合环路,见图 2

图 2 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内部质量保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3[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54.
[2] 任欣荣, 肖凤翔, 张立迁.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5): 55–58.
[3] 陈希. 关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及本次会议议程的说明[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3): 2.
[4]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 7个工程领域设备监理方向教育认证、职业资格对接[EB/OL]. (2013-06-06)[2016-12-23]. http://wzpt.cic.tsinghua.edu.cn/publish/gcss/283/index.html
[5] 焦磊, 谢安邦. 自评估文化: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核[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3): 67–70.
[6] 赖因哈德·施托克曼, 沃尔夫冈·梅耶. 评估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79-82.
[7] Peter J. Gray, Arun Patil, Gary Codn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A]. In:Patil, Arun, Gray, Peter (eds).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A Global Perspective[M]. New York:Springer, 2009:5.
[8] The Quality Assurance Council. Audit Manual[EB/OL].[2016-12-26]. http://www.ugc.edu.hk/eng/doc/qac/manual/auditmanual.pdf.
On the Path Construction for Full-time Engineering Mast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Based on Reflection on the Evaluation on Engineering Master Degree Authorization Units
JIAO Lei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CUT, Guangzhou 510641
Abstract: The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realized leapfrog development since 2009 when it began to enlarge recruitment scale to fresh graduates. In step with the fast growth of the master degree oriented education, people becom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When reviewing the education quality for full-time masters of engineering and the present quality control situation, the autho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still vacant. The current assessment on the degree authorization units for masters of engineering carried out by the government is a signal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on the education quality. This has provided an external drive fo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full-time masters of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 "external action inducing internal action" will be an ideal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system for full-time master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Key words: full-time master's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