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可见,“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流人才,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支点。
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涉及教育领域人才培养规律的问题,如招生、培养、质量监控等,也涉及社会整体培养环境的改善,如学术氛围的营造、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的强化、人才标准的合理评价等方面。本文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从建设主体、科研平台、学校氛围、课程设置、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1]。
一、 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建设总体方案》中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重要的建设任务。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的关键是要围绕“人”来做工作,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教学科研水平。指导教师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博士研究生要有开拓创新、刻苦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三是指导教师和研究生要积极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启迪,形成学术共同体。
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术水平,对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教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其不仅在于教学,更重要的是在于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考和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提升研究水平和学术品位。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长期积累的科研经验,能站在学科领域的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指导教师一定要坚持“学术民主”,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发明创造,指导教师和其所指导的博士生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只有具备上述学术传承的素质和胸怀,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二、 科研平台是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拔尖创新人才的共性特质,必须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获得。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性不足。这与在博士学习阶段,对其科研素质的训练不足有很大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缺乏在博士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可支撑的高水平科研项目;第二,博士研究生所从事的科研与其研究方向脱节;第三,博士研究生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是一些低水平的服务项目,尽管经费数量不少,但水平不高;第四,指导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不注重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或众多科研活动中总结和提炼共性问题,从而开展不了高水平的研究,自然也就产生不了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博士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我们鼓励博士生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从事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研究,其目的是要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总结和提炼科学规律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素养,进而开展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博士研究生,特别是一些应用性较强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从入学之初便开始和指导教师一起开展大量的技术服务项目,但到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才发现无字可写、无话可说。指导教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甚至替学生托人情、走后门,千方百计让学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这时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已完全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而论文水平高低、培养质量优劣等问题已退居其后。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过程不同、所要求的标志性成果不同。完成科研项目、技术开发和服务项目,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固然重要,但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才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唯一目的。其标志性成果应体现在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上、体现在其学位论文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教育品牌的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但反过来讲,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作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水平的博士培养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三、 学术氛围是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的关键《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本遵循,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要实现其目标——所培养的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2],需要营造一种勇于开拓、热衷创新、刻苦拼搏、团结协作的人才培养氛围。博士研究生的意志力、情感品质和审美情趣、对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决定了其在科学研究中成就的大小。为此,对博士研究生生源的选择就要严把质量关、动机关。不仅要考察其博士入学考试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考察其献身科学与专门技术领域的决心、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积淀、科研素质、培养潜力与动机等。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刻意培养博士研究生对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对所从事专业领域进行创新的意识,为科学事业踏实肯干、勇于攀登、团结协作、独立思考的精神,并要注意时刻强化、激励和调动这种主观能动性。
四、 高质量的课程学习是保证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和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质量是培育一流人才的核心之一。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相比,从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与美国等博士研究生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比较,我们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教材建设、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目的的设定、课程体系的优化等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距[3]。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上,基础理论课程缺乏系统性,涉及学科前沿、学科交叉、方法论以及创新性思维和技能培养等方面的课程偏少;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讲授型课程较多,研讨型课程偏少,普遍缺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以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研究并能进行本专业的学术交流”[4]。我们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还只停留在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模式上,能实现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目的的、称职的英语教师还是比较少的。公共外语老师不懂专业、而专业老师又不懂英语教学的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采用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模式。在如何将日常词汇扩展和应用于专业领域、如何加强外语交流实践能力、如何综合衡量博士研究生达到外语教学的目标等方面,缺乏很多基础性的研究探索工作。
五、 体制机制是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的保障 (一) 学制问题从人才培养规律来看,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首先在时间上要有保障。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指出,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5]。各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习年限一般也在4年左右。发达国家博士研究生取得学位的时间普遍较长,美国平均需要101个月,加拿大平均需要69个月,澳大利亚平均需要68个月。如果按我国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学位的平均时间48个月计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也是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我国目前博士研究生在学人数位居世界前列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又好又快”,做到“好”字当头,适当延长博士研究生学制不失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有效举措。其好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避免学术浮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心理准备进行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第二,能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障其培养质量[6]。
(二) 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评价机制在衡量和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上,我国是设置考核指标最多的国家之一。大部分学校在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博士研究生所修课程的学分数、外语水平、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甚至在什么档次的刊物上发表、影响因子是多少、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答辩委员会成员的组成等均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尽管有如此多的保障环节,我们所培养的博士质量仍然摆脱不了社会的质疑,整体培养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从机制体制方面分析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上述评价指标和保障措施大部分是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从有利于量化考核和规范管理的角度提出并设立的,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在质量缺乏可衡量的标准;其二,作为负责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主体的指导教师,在如何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机制体制的建设上,缺乏主动参与和深入研究;其三,由于受社会整体学术氛围的影响,即使建立了一些健康合理、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的体制机制,但执行起来总感觉有些步履维艰、力不从心。
建立科学合理的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评价机制及其相应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严格要求博士研究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扎实进取,在攻博期间确实要取得创造性成果,拒绝剽窃;第二,指导教师要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实行全方位的跟踪和指导。要建立确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在学位论文质量上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要追究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的责任;第三,论文评阅人要有学术责任感,杜绝人情风和浮躁风。论文评阅人是除指导教师之外,从学术的角度,全面、客观评价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和质量高低的第二责任人。现在许多学校在论文首页除有学位申请者、指导教师姓名外,还列出论文评阅人的姓名。这既体现了一份荣耀,更多的是一份责任;第四,学位论文进行答辩是各国通常的做法,但我们现在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中,“答”的多,而“辩”的少。在答辩过程中,碍于人情,提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起不到答辩委员会的真正作用,导致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一次通过率非常高。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机制,有赖于重建学术诚信、改善学术氛围,强化学术责任。否则,再好的制度,再多的量化考核指标,也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
总之,“双一流”大学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研究生培养单位应以此为契机,从改革招生制度、提升导师专业水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引入新的教学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守正创新,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以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1] | 周玉清, 黄欢, 付鸿飞. 以""双一流""建设引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3): 1–6.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G]//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汇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5. |
[3] | 杨卫. 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M].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报告.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39-44. |
[4] |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G]//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汇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63-266. |
[5] | 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1): 6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