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 Issue (2): 89-95   PDF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研究——以英国华威大学为例
刘源a, 张建功b    
a.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 510640;
b. 环境与能源学院, 广州 510640
摘要: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补偿性增长"之后,正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不断地在政府、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内外部正负熵流,并以英国华威大学为例,分析自组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治理结构、经费构成和反馈体制,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才强国”和“优先发展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5年共有在学研究生191.14万人,比上年增加6.37万人[1]。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补偿性增长”之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第四次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将这一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界定为“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努力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世界研究生教育强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曾多次强调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她在2015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内涵促质量日益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目前关于我国研究生质量保障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影响要素的确定和保障模式的选择等方面。如张培丽[2]、张林英[3]等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分为两类,包括经济环境、人口结构、就业状况、科技水平等宏观因素,以及教师、教学环境和学生等微观因素。马万民[4]、张振刚[5]、陆震[6]等学者基于对世界各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许多推动我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然而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在一定的战略思路和理论支撑之下,系统思考质量保障活动主体的组织结构、功能发挥与制度安排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出发,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进行研究,将有更好的效果。自组织是复杂系统发生质变、有序程度增加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自组织系统,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通过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外界环境间的互动、试探、学习,能够找到的更有利于自身存在和成长的内部结构和行为模式。自组织理论的应用,将为探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提供崭新的方法论视角,目前已有容梅[7]、黄宝权[8]等学者将自组织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将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结构、特征及表现;还将在对英国华威大学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达到自组织状态并实现有序发展的一系列有益经验。

一、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自组织系统的结构分为平衡结构和耗散结构两种情况:一种是无需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甚至只在与外界联系隔离时才能保持有序的平衡结构;另一种是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保持有序的耗散结构。[9]现实生活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不可能完全与外界隔离,需要不断地与政府、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等内外部的利益相关主体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因此对其进行耗散结构分析是合理的。分析自组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及其内部熵流活动,不但能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成果,也将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提供启发。

(一)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要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实现自组织过程,开放系统需通过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能发生非平衡相变。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建者普利高津 (I. Prigogine) 提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四个条件分别是:(1) 系统必须是开放的,通过与外界的物质或能量交换使系统熵减小才能向有序方向转化;(2) 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这是对系统开放的进一步要求,当开放逐渐加大,外界对系统的影响变强,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3) 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满足叠加原理时,才会涌现出新的性质;(4) 存在涨落现象,使处在临界点处的系统脱离原来不稳定的定态解,而实现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10]

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转换的同时,从周围环境中引入负熵流dSe,以抵消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所引起的熵的增加dSi。系统熵的变化值dS为:

(1)

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当dS < 0时,即|dSe|>|dSi|,能使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的耗散运动减少,而使系统从无序态变为有序态,即进入耗散结构状态。[11]

(二)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耗散结构

本研究尝试绘制出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如图 1所示。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耗散理论及自组织理论,通过分析可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满足普利高津定义下的耗散结构自组织演化的四个条件。

图 1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自组织体系演化发展

(1)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开放性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这体现在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两方面:通过对外开放,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不断获取来自政府、实业界、学界、学生及其家庭等利益相关者的各种资源,不断将资源、能量和信息输入系统中;同时由于系统内部的开放性,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内部的各部门和各活动环节之间相互关联、互通信息、彼此制约,系统运作的动力及其功能的发挥、结构的演化都依赖着内部的人才、资金、设备、信息、知识、制度等要素的关联和流动。

(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涨落现象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涨落表现在自身需求和环境变化两个方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为了自身的发展,会需要利益相关者不断地投入互补的异质性资源,或不断有新的合作者加入以提供动力;若现有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了,则将有一个或多个主体脱离系统,系统的要素和边界即发生改变;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其运行造成冲击,如相关法条的颁布实施或经费划拨方式的改变等冲击都会构成涨落现象。

(3)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非线性作用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和要素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而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或线性的依赖关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培养单位 (大学和科研院所等) 和学生 (在读研究生及毕业生校友等) 在政府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的指导下,与合作单位 (用人单位、中介组织及联合培养机构等) 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由于利益相关者众多、层次结构复杂、目标功能多样,输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人财物等资源,与输出的人才培养、知识产品、社会服务等不是完全的简单线性正相关,而是多变量的非线性作用。

(4)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远离平衡态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这体现在其静态构成和动态变化两方面:在静态构成方面,由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涉及政府、培养单位、合作单位、学生等许许多多的利益相关主体,各主体在投入资源、期望回报、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且系统内部各主体间以及与外界交换的知识流、信息流、资金流也随时在发生变化;在动态演化过程方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要持续生存和发展,就要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效,这也意味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不能满足并止步于某种平衡状态,而必须打破平衡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三)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熵流分析

通过前文分析,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且内部存在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现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每时每刻都处在动态变化环境中与外界进行交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可能产生的熵流包括正熵流和负熵流两类,若系统总体的熵流不断增加,则系统不稳定、易瓦解,因此需有足够的负熵流来抵消正熵流,以维持系统的生存并向更高层次的稳定有序结构发展。然而正熵流是系统运行时不可避免地自发产生的,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不断产生不利于秩序维持的正熵;负熵流却不是自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与系统外部环境的各类资源、信息、物质等交换来推动负熵生成。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内外部熵流的分析如图 2所示。

图 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熵流示意图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内正熵流的产生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1) 系统内部的政府、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主体间,可能存在缺乏组织、利益冲突、“搭便车”等问题,导致各主体之间互不沟通、不合作甚至相抵触,或是各主体均不愿投入资源,仅追求己方利益最大化而无视组织制度和整体利益等情况发生。(2) 在系统外部与其他社会系统间,可能存在难以应对环境改变、缺乏竞争优势等问题,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功能逐渐削弱,社会公众的信心和重视度不断降低,资源投入不断减少等情况发生。

相应地,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内负熵流的产生同样也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1) 在系统内部,如有严格的程序制度和标准,规范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鼓励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成果共享,使政府、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等子系统间保持定期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并促进团结和谐的文化形成,将极大地促进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并最终实现协同效益。(2) 在系统外部,如系统能够密切关注并快速响应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变化,通过与外界的充分交流不断获取更多资源支持自身的功能拓展,并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都将帮助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抵御各种威胁的侵扰,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二、 华威大学的自组织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接下来将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框架,对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进行案例分析。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是英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2015年在校生总数为23570人,其中研究生9317人、外国留学生8608人[2]。其教学和研究质量得到了普遍认可,长期保持在《TIMES》英国大学综合排名的前十名内,在最近一次 (2008年) 英国高等院校科研评估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中排名第7,且65%以上的科研产出被评为“国际优秀”或“国际尖端”级别[3]。然而在1965年创立之初,华威大学以开展本科生教学活动为主,职能单一,办学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政府拨款,自70年代后期英国首相撒切尔大幅削减对高校的经费拨款后才开始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在教学层次上,向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延伸;在办学目标上,向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科研型大学看齐;在学科领域上,向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信息科学等领域拓展;在组织管理上,注重与社会公众或其他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将学术成果与运营收入相结合。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华威大学逐步形成了自组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在保障和提升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经济收入和学术声誉。华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多元化的治理机构、动态调整的经费构成和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等方面。

(一) 多元化的治理机构

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调整后,华威大学最终形成了由政府、高校、学生和合作单位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多元化的治理机构成员既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开放性,促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发挥,还有利于外部负熵流的引入和内部负熵流的形成。

尽管也有许多其他大学都号称实现了治理机构成员的多样化,但华威大学的“多样化”已不仅仅体现在理事会层面,还深入到了理事会下属各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华威大学理事会 (University Council) 由审计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平等和多样化委员会等11个委员会共同组成,拥有整个学校的战略规划、风险管理等重大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各委员会主要成员构成情况如表 1所示。

表 1 华威大学理事会下属委员会成员构成

从华威大学理事会下属委员会成员构成中可以看出,政府、高校、学生和合作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在委员会中的分布情况,是根据各委员会的具体目标和各利益相关者的特长而有针对性地设置的。这样的成员结构不仅有利于调动各类利益相关者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的积极性,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互动也将进一步提升委员会职能履行的绩效。

(二) 动态调整的经费构成

随着大学外部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和教育政策的改变,以及大学内部发展战略的调整,华威大学在形成自组织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一直在与时俱进地探索和改革与环境相适应的、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经费结构,其各项经费收入一直处在动态涨落的非平衡状态。

维持华威大学运营的经费收入,主要由政府部门的拨款、学生缴纳的学费和赞助费、科研拨款或科研合同经费、其他营业 (经营住宿、餐饮、会议等方式) 收入以及捐赠和利息共五类来源构成。历年各项主要经费来源的构成情况如图 3所示。

图 3 华威大学历年经费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华威大学1974—2014年度财务账目表[15]整理而成。

华威大学总体的经费收入在近五十年间一直保持着快速上涨的态势,其中:来自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其他政府部门的拨款在70-90年代也有较大涨幅,但是在近二十年的变化不大;增速最快的是由留学生、研究生以及短期课程培训生所缴纳的学费和赞助费;校内的宾馆、书店、理发店和会议中心等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华威大学与校外企业签订教学、科研或服务合同等形式获得的科研合同经费也一直保持着年均15%以上的稳定增长。

(三) 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

为了维持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开放性,华威大学非常重视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为了让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持续、及时的信息流,制定了明确的反馈与投诉机制,使整个自组织质量保障体系处于不断谋求新发展的非平衡状态。

华威大学的官方网站上对学生、教职员工或其他校外人士的反馈投诉方式、常见投诉问题、问题处理依据和处理问题的主体分别进行了阐述,大致内容如图 4所示。

图 4 华威大学反馈投诉流程 资料来源:根据华威大学官网[16]相关资料整理。

当学生、教职员工或其他校外人士遇到问题或认为自己遭受到不平等对待时,都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提出投诉。为了更好更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和投诉,华威大学专门指派了注册管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协助各学院院长或部门主管处理所有相关的反馈或投诉。如果这些人员或部门都未能给出令反馈投诉方满意的答复,华威大学内还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评审办公室,以及大学理事会中各委员会中来自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员都会相继进入事件处理程序。

三、 启示与借鉴

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满足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的四个条件以及正负熵流情况。并通过对华威大学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其已形成了具备耗散结构特性的自组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持续推动着华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不断地向更高级的有序结构演化发展。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起步较晚,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模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有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在结合我国现状的基础之上,合理借鉴华威大学构建的自组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成功经验,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开放系统,动员相关者参与

在对华威大学自组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到,除了高校内部的管理者、教职人员和学生之外,校外的政府、合作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到了质量保障的活动中来。而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主要依据仍然是建立于1985年的研究生教育评价制度,以国家行政力量主导的评估活动为主,社会参与度和作用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应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开放性: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让利益相关者意识到参与质量保障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政府和高校的管理者也应学习教育发达国家的大学在完善治理结构以及反馈沟通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不断拓宽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保障活动的渠道,增强各类利益相关者对质量保障的影响作用程度。

(二) 增加负熵,促进非线性作用

华威大学内外的利益相关者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作用,通过多元治理结构、动态经费调整和沟通反馈机制等方式,持续增加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负熵,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内部已开展了一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但往往只有研究生院的人员或部分管理人员真正参与到其中,未能将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化、体系化,相应的职能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研究生培养高校需要构建内部柔性的网络组织和管理机制,整合优化系统内部资源,在维持自身结构完整和独立的基础上保持适度开放,才能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源源不断地获取发展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使系统熵减小,且减小的熵值大于自发产生的正熵时,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才会向有序的、自组织的方向转化。然而,如果不顾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过度强调适应外部变化,则可能会影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内部职能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形成,各子系统和组成要素间也难以形成良性互动。

(三) 打破平衡,发展更有序结构

在华威大学自组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形成过程中,管理者根据内外部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使之形成短暂的平衡态,其从未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对治理结构、经费构成、信息沟通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向更高级的有序结构发展。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则是相对变化不大的,大部分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稳定的拨款,历年学科评估或优秀学位论文评估的结果也差异不大,这在宏观上易导致“马太效应”,微观上也易使得各高校缺乏变革的动力。

因此,政府管理者应针对不同高校在研究生培养类型、目标及重点等方面的不同,制定与评估结果挂钩的动态调整的经费投入预算,并在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和保障活动中设置有差别的、多样化的评估指标,以达到“不同层次、类型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各尽其责、突出办学特色”的目标。同时,高校管理者也应不断地调整战略目标,让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在远离平衡态时保持开放,处在力和流的非线性区域,经历涨落现象,才有可能演化成更高级、更有序的自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edu.cn/zhong_guo_jiao_yu/zong_he/zong_he_news/201607/t20160707_1427216_1.shtml.2016-9-6.
[2] 张培丽. 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研究生规模研究——从美国的经验谈起[J]. 财贸经济, 2009(6): 74–78.
[3] 张林英, 高群, 许蔚萍.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09(12): 114–117.
[4] 马万民.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5] 张振刚. 美国高等教育认可和认证系统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7): 62–69.
[6] 陆震. 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 上海: 同济大学, 2008.
[7] 容梅. 科研自组织研究:背景、形态和特征——以广州市天河区校际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为例[J].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2(9): 40–42.
[8] 黄宝权. 论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4): 46–49.
[9] 苗东升. 系统科学精要[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0] 张明国. 耗散结构理论与"技术—文化"系统——一种研究技术与文化关系的自组织理论视角[J]. 系统科学学报, 2011(2): 11–16.
[11] I. 普里戈金, G·尼科里斯著. 徐锡申等译. 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
[12] University of Warwick: Warwick's Profile[EB/OL]. http://www2.warwick.ac.uk/about/profile/people. 2015-06-05.
[13] University of Warwick: Research Excellence [EB/OL].http://www2.warwick.ac.uk/research/rae2008/. 2015-06-05.
[14] University of Warwick: Code of Practice on Cooperate Governance[EB/OL]. http://www2.warwick.ac.uk/services/gov/atoz/council/corporategovernance/codeofpracticeforcorpgov2009-10.pdf. 2015-06-05.
[15] University of Warwick: 50 Years of Statutory Accounts[EB/OL]. http://www2.warwick.ac.uk/services/finance/resources/accounts/50years/.2015-06-05.
[16] University of Warwick: University Complaints and Feedback Procedure [EB/OL]. http://www2.warwick.ac.uk/services/gov/complaintsandfeedback/.2015-06-05.
A Study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ith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Based on Case Study of Warwick University
LIU Yuana, ZHANG Jiangongb     
a.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b.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Abstract: After years of "compensatory growth",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is gradually being upgraded from the stage of scale expansion to the stage of quality improvement. To perfec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ask at present that demands continuous exchange of material, capability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among such stakeholders as government agencies, universities, students and employers. Star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Warwick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outlay structure and feedback system of this self-organ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ttempting to provide thought-provoking ideas for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China.
Key words: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