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任何学科领域,在学术生涯初期是否有一位好导师都很可能是决定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1]。在2007年6月发表于《Nature》(自然)杂志的“自然杂志的导师指南”一文中,作者在导语中便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导师对于博士生的重要意义。导师-学生关系(以下简称导学关系)涉及导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为了指导导师建立与学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就需要首先回答下列问题:从博士生的视角来看,一位什么样的导师会被视为“好导师”?怎样的导学关系更受青睐?
虽然相关学者试图给出这一问题的答案,但现有的研究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基于李克特量表的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过于抽象[2],使用深度访谈等方式开展的定性研究虽然能更为具体的勾勒出“好导师”的形象,但限于样本量有限[3],其结论仅能做到归纳总结,却无法指出导师的哪些品质与特征对于学生而言更为重要。而且,在这两类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生都是在研究者的提示下(调查问卷或访谈问题)被动提供答案,这意味着学生对于“良好的导学关系”和“好导师”的“感知”有可能会被研究者所引导。同时应当注意到,已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内有关导学关系的研究缺乏以研究生作为研究视角,缺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4]。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博士生在社交媒体上主动自我表露的客观观察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透视博士生眼中的“好导师”,从博士生的视角分析导师的哪些行为会对良好的导学关系的构建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 “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概述“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Doctors,简称PETD)”是一个由博士生自发组织并运营的新浪微博公共账号(简称公众号)[5]。PETD组织创始成员在命名时故意借鉴了世界著名动物保护组织PETA善待动物组织(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的命名方式,将原名中的动物(Animals)替换成了博士(Doctors)。
PETD公众号于2013年1月开始运营,最初的宣传口号是“关爱弱势群体,请善待博士!”。该公众号上线后迅速在微博平台博士(生)用户群中走红,关注人数持续上升,截止到2015年7月14日,该公众号共计拥有115317名粉丝,发表微博18065条。PETD公众号的粉丝数量虽然与动辄粉丝以百万计的大V与明星存在差距,但在博士(生)微博用户群中,该公众号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与号召力,并得到了《中国科学报》等新闻机构的关注。目前,该公众号已成为博士(生)在社交媒体上自我表露、信息交流和寻求网上社会支持的重要平台[6]。PETD公众号所发布的微博内容基本全部来自用户投稿:自愿运营该账号的编辑会从每天上千条投稿中筛选出部分内容进行发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PETD公众号属于名副其实的“用户创造内容”。
二、 文献综述 (一) 社交媒体与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指向他人披露自我信息的过程[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出现为人们更为便捷、快速地分享信息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在微博、脸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都在分享信息——通过更新个人资料、发布状态、私信联络、评论与留言的方式,用户向整个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信息既有旅游留念等生活琐事,也有时事评论等深层次个人思考的表达。在社交媒体上,个人信息往往是对全体用户公开的,这意味着这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分享实际上是一个公共自我表露的过程[8]。
社交媒体对于自我表露的一大推动作用在于促进志趣相投的用户的聚集。社交媒体用户对自己的社交网络拥有相当强的控制力:他们能够选择自己互相关注的好友,形成规模各异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的成员往往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一般在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这有利于用户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从而提升用户主动自我表露的动力。
Bazarova等人的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公共自我表露的目的包括人际关系发展与维护、取得社会认可、获得社会资源与信息、满足自我表达欲望、通过分享信息惠及他人、自我身份认同管理和信息存储和娱乐,此外,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开展自我表露的动机会受到其潜在受众群(好友群)的影响[9]。PETD公众号的关注者主要是正在读博或者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用户,选择以投稿、留言或者发表评论的形式在公众号上开展自我表露的用户应当理解自己披露的信息会被同样具有“博士”身份的用户所获取,因而这些自我表露行为实际上是用户在博士群体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
(二) 社交媒体、教育使用与导学关系目前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群体自青少年时期便开始接触互联网,使用网络进行交流、互动、信息分享、寻求帮助与支持已成为当今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社交媒体能够帮助学生在入学后更快地融入校园生活[10]。除此之外,社交媒体在促进学习与科学研究方面潜力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使用社交媒体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11],促进课后讨论与课堂参与等[12]。
导学关系是否和谐是决定博士生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13]。良好的导学关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科研效率,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满足感[14]。Seagram等人的研究发现,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专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支持是一个合格的导师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15]。Denicolo的研究表明,学生认为导师应该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善于倾听学生的诉求、信任学生、鼓励学术讨论,并拥有足够与时俱进的学科专业知识以指导学生,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保持热情主动的态度并善解人意也是十分重要的[16]。随着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扩大,高校教师与学生开设社交媒体账户,并基于社交媒体开展互动已屡见不鲜。社交媒体对于师生关系的影响也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Mazer等人指出,以脸书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能够为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个独特的交流平台,并使师生双方都能从这一交互过程中受益[17]。Sánchez等人的研究发现,使用社交媒体能够促进师生间交流,使用脸书用于学习科研活动能够显著地提升科研小组成员间合作和资源共享水平[18]。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社交媒体与导学关系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师生互动的过程,但却忽视了社交媒体既是一个交流平台也是一个信息分享与自我展示平台,本研究希望借助PETD公众号这一学生自组织平台,通过对学生日常自我表露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探析博士生群体对于和谐导学关系构建的思考与观点。
三、 研究方法本文使用用户在“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公众号上参与的有关导学关系话题讨论的文本内容展开研究。2014年12月25日,PETD公众号发布了一条征集导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微博,全文如下“说一件发生在和导师之间让你特感动的事 嘻嘻”(嘻嘻为微博内置表情符号)。该微博自发布后就成为了PETD公众号的热门话题,基本每天都会有粉丝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的形式加入话题讨论。PETD公众号也会精选部分精彩的内容再次转发,从而引发进一步的讨论。目前该话题讨论仍在进行中,并成为了PETD公众号的日常讨论话题。截止到2015年7月14日,原始话题微博总共收到了1128条参与话题讨论的评论,221个“赞”,被转发4256次。如果加上被PETD公众号转发后的传播数据,其影响力更大。
本文以参与该话题讨论的回复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以此来分析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形象,进而探讨导师的哪些行为会对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起到促进作用。研究者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1057条回复全部收录并按时间顺序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等距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65条(总数的四分之一)回复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
本文的内容编码表基于Taylor和Beasley于2005年出版的《博士生导师手册》开发[19],该书对导师在指导博士生期间所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研究者在该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然杂志的导师指南》略作调整,制定了本文的内容分析框架。本文将导师对于博士生的指导划分为“学术与研究支持”和“个人支持”两大类,前者指直接与学术与科研活动相关的指导与支持行为,后者指直接针对博士生个人的支持行为,并另加“其他”作为补充,详情见表 1所示。
编码工作由两位编码员完成。在编码开始前,两位编码员结合信息内容和编码表进行了深入沟通,以确保双方对编码类型的理解相一致。编码完成后研究者随机抽取30条文本(超过样本总量的10%)进行独立编码者检验,Krippendorff's Alpha显示编码员间信度为92.7%,达到内容分析所需的信度标准[20]。
四、 研究结果表 2是内容分析的结果,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在导学关系中,导师对于博士生“学术与研究支持”和“个人支持”在博士生看来基本同样重要,两者所占比例分别是50.2%和47.2%,其间虽有微小差距但基本旗鼓相当。
在“学术与研究支持”中,对“鼓励论文写作、提供反馈并在发表中提供帮助”的支持所占比例最大,为9.4%。其次是“支持职业与学术生涯发展”和“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分别为8.7%和8.3%。“学术指导与支持”稍次之,为7.2%。“保证研究持续进行并监督进展”和“研究生选拔”的比例相近(分别为6.0%和5.7%),“及时沟通与反馈问题”的比例为4.9%。
在“个人支持”中,对于博士生的“日常关心与照顾”远超过其他选项,比例高达24.2%。“对学生的认可”“应对孤独与挫败”和“应对缺乏自信”的比例分别是7.2%、6.8%和2.6%。“经济支持“的比例为6.4%。另有2.6%的内容被归入“其他”一栏。
(一) 重中之重:以论文为中心论文对于任何一位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博士生而言,论文不仅仅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还包括用于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这两类论文将共同成为博士生学术水平的见证,并在其早期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分析结果来看,“鼓励论文写作、提供反馈并在发表中提供帮助”和“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分别在学术和研究支持中所占比例处于第一(9.4%)和第三(8.3%),可以看出,博士生认为导师对论文的指导非常重要。其中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周期较长,优秀的导师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便开始关注学术论文问题,积极地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并为其发表论文提供帮助。例如:
我们的论文过了《现代法学》的外审,老板新年的凌晨两点还在修改这篇论文。(论文写作提供反馈)
……导师把项目基金号给我发论文用,可以报销版面费,后来得知不用版面费后主动要求把他的名字去掉。(论文发表与署名)
实验室的第一篇牛文章,一作给了我。(论文发表与署名)
作为博士生学习生涯的最终验收成果,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学位论文的撰写、修改和提交过程中,导师的悉心指导是博士生成功的关键,例如:
导师明早飞美国,……可是我突然从博士生院得知毕业论文要有法语版introduction,然后发邮件问导师有没有时间帮我写(因为导师回来之前就到提交论文期限),……一个小时后导师直接写好发给我了……(学位论文撰写)
100多页的论文,……答辩之前导师帮我修改了十来遍,每个标点都不放过。(学位论文修改与反馈)
(二) 职业发展:入学选拔与学术生涯起步选择攻读博士是正式开始学术生涯的第一步。在我国,入学考试仍然是获取攻读博士学位资格的主要方式。由于招生名额的限制,以及考生之间良性竞争的存在,并非每位立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都能如愿以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实利益与社会关系更是会对博士生选拔造成干扰。因此,导师能够发现考生的潜质并对其进行支持是考生成功的关键,这也正是许多博士生认为这是优秀的导师应具有的品质的原因,例如:
导师当年为破格招我时去找校长,云:今年我女儿也考这了,要是名额不够,我就让我女儿出去工作,这个学生我要了……(研究生选拔)
……第一句话就说:“答应过的那个学生是我朋友的孩子,不过我调节好了,收你做学生。”……(研究生选拔)
在引导博士生踏上学术之路后,想方设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是一位优秀的导师应尽的职责。这包括帮助学生拓展在学术圈内的人脉关系,教授学生做学术报告的技巧,支持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与进一步深造,支持学生学术生涯初期发展等。例如:
……让我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把我介绍给各路大神……(建立人脉关系)
……作报告之前老板说不要紧张,提问答不上来我在下面帮你!……报告结束后老板第一次表扬我说讲的还可以但是还有以下几个问题……(指导进行学术报告)
申请来UQ(注:指University of Queensland)问国内导师意见,导师说:对个人发展有利的事情我都支持,对你没有要求,只希望你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趁还有兴趣(支持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工作定下来后,有一次去找导师,导师问“单位给你科研启动资金吗?没有的话以后走我课题报销!”……(支持学生学术生涯初期发展)
(三) 核心任务:学术指导与科研学术与科研能力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对于刚刚起步的博士生,导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帮助其制定合适的研究计划,支持学生学习相关的科研方法与技能,为其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所需的设施和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遇到学术难题时为其提供指导。例如:
由于是半路出家,导师从我的背景和能力出发,帮我选择一条适合我的研究方向。(帮助制定研究计划)
……陈Sir不嫌我傻,給我讲了十多遍实验设计,最后讲得他都不好意思了……(支持学生学习科研方法与技能)
实验没有预期结果时,老师赶紧和小老师商量,要给我调整课题策略,他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必须保证她毕业。(解决学术难题)
我们课题组自己设计和构建了一套人工体外消化系统装置,在我去年来澳大利亚之前,还在改进之中,昨天终于收到了空运过来的设备……(为科研活动提供设施和资源)
导师在对博士生的具体研究进行指导时,需要能够在自由放任和事无巨细之间取得平衡:这两种方式都无益于学生学术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导师应当持续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又要在他们的研究方向明显脱离轨道时及时地将其拉回正轨,又或者在学生自我松懈时督促其继续开展科研活动。例如:
最近实验有点进入瓶颈的意思,……并且支持我的下一步计划。……(持续支持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我老板和我爸一样,我从没有为实验经费担心过一次,我要各种耗材都是买买买,不差钱!(持续支持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老板每天过来问我一句你这边怎么样(监督科研进展)
……她孕期经常在晚上12点QQ找我聊实验进展(监督科研进展)
(四) 敞开大门:及时沟通的重要性对于博士生而言,与导师的沟通可能是导学关系中最为复杂和难以处理的问题,导师如果能够主动沟通,倾听学生的问题,将对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科学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导师能够主动建立定期会面机制,无疑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例如:
老板永远微信在线,只要我问问题,绝对秒回。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两年多。(及时沟通)
今天想找导师聊天,导师先说下午开会,晚上出差,没有时间。后来下午5点钟打电话我说刚开完会,让我去办公室聊聊。紧接着五分钟后又打电话说没带钥匙,他在实验室楼下等我。然后我们围着教学区走了三圈,边走边讨论学术,泪奔~(及时沟通)
导师是院长,忙得死还要两周见我一次,……上一次见他,满脸的疲惫。坐着睡着了,看到我却一下子强打精神跟我讨论,有点心疼(定期会面机制)
(五) 润物细无声:日常关心与照顾导生关系的核心是学术指导,但是在学术研究之外,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同样重要。当然,不同的导师有着不同的指导风格,一部分导师会仅仅将导学关系限定为实验室-办公室之内的职业关系,有的导师则会更多地介入学生的个人生活,与学生发展一种类似于朋友或者长辈-晚辈间的亲密社交关系。根据本研究的发现,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一个能够经常在日常生活与中对学生进行照顾与关怀的导师更受欢迎,有24.2%的学生认为这是他们和导师之间发生的最令人感动的事便是最有力的证明。例如:
在一起八年的女朋友在我博二的时候放弃了…我还是忍着巨痛来到实验室,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咱们是有“心情假”的,出去走走吧…
我们在西南,餐餐米饭。导师知道我是北方人,喜欢吃各种面食。有次出去和一帮大BOSS坐一桌吃饭,上来一种很好吃的饼,在大家一人一个之后,导师很霸道的说剩下这些全部给你了。
有一天晚上,导师打来电话,叮嘱我平时穿外套要把扣子或拉链拉上,说北京冬天比南方冷…
中午加班做实验,饥肠辘辘,导师打电话让我去办公室。去了发现导师专程带来的爱心便当,让我全部消灭。
每年生日都会送我礼物,虽然不贵重,就是一盒甜点之类的,但很暖心。今年我过生日她去休假了,回来后还发电邮给我补了祝福。
(六) 物质基础:经济支持在博士生求学阶段,能否获得充裕的经济支持是学生是否可以专心致志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保障。博士生的经济支持主要以助研或者奖学金的形式发放,在此过程中,导师对于资助金额的高低拥有相当大的决定权,由于资助资金中有一部分需要由导师承担,因此并非所有导师都会给予学生高额资助,因此,在学生眼中,能够获得来自导师的大力经济支持无疑是判断一位导师是否是“好导师”的标准之一。在另一种情况下,当学生遭遇到暂时的经济困难时,及时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在学生看来也是关心学生的“好导师”的表现。例如:
老板说,你又很久没有支劳务费了吧?按每个月的自己去补发一下。快过年了,趁学校没放假赶紧去支一下劳务费。(劳务与助研)
把唯一的一个奖学金名额给了我......知道我比其他美国学生更穷.....(劳务与助研)
……我说:“关于助学贷款还款的一个会,本科时四年的助学贷款一直没还款。马上毕业了,看怎么还款。”老师说:“不要因为钱而学不下去习。先不要着急,要不我给你还了。”当时听到这一句都想哭。(应对经济困难)
我弄坏仪器收到邮件要赔好多钱,我老板默默的把账号发给我了……(应对经济困难)
(七) 应对多样性:鼓励与认可的力量科学研究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博士生的求学生涯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导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与鼓励,帮助学生应对信心缺乏、压力过大与挫折感,从而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渡过难关。例如:
无数次想要放弃博士论文时,老板说,如果过了这个坎,你就能站得更高了。……(缺乏信心)
文章屡屡被拒,觉得不能按时毕业的时候,老师苦口婆心安慰我(失败与挫折)
……研究了一个多月的东西,后来被其他机构率先发布,给我打电话,像父亲一样安慰了大半天……(失败与挫折)
对于博士生而言,导师是其在学术领域的学习的目标和成长的标杆,如果自己的科研努力、学术成果和科研水平能够得到导师的认可与赞赏,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满足感和科研动力,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
短信里曾经对我说:“你是我的骄傲”……
当周围的人都否认我的时候,老师却说,我觉得他挺好的!
……可最后老师却当着所有人的面至真至情地肯定了我那三年所有的努力。
五、 结论与讨论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质量的博士毕业生是提升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既往的研究已经证明,导学关系对于博士生学术生涯的成功与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1]。在本文中,作者使用博士生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自我表露的有关导学关系的文本数据,通过内容分析的方式揭示了对于博士生而言,导师在导学关系互动中的哪些行为会对建立积极而和谐的导学关系起到促进作用,什么样的导师会被博士生视为一位“好导师”。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下两点:
第一,导学关系的内涵应在时间维度上进一步拓展。现有的导学关系研究主要关注学生求学期间的导师-学生互动关系。根据本文的研究,除了在校学习期间的学术与研究指导之外,导师在学生入学选拔和长期职业发展中的支持也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导学关系不应仅仅局限于入学后到毕业前的时间范围内,而应当从入学选拔开始,并持续到学生毕业之后。一名优秀的导师不仅应当将学生带入学术研究的大门,还应成为一位“终身导师”,在学生毕业后持续关注学生的学术生涯发展,并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22]。
第二,个人支持与非正式互动在导学关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导师对博士生的学术研究指导和个人支持在和谐的导学关系构建中发挥着几乎同样重要的作用。Endo和Harpel基于本科生样本的研究发现,在师生关系中,非正式互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学满意度都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23]。本文进一步证实,对于关系更为紧密的博士生与导师,非正式互动的积极效应同样显著。虽然已有研究已经指出,“实验室之外”的生活交往对于导师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4],但是大多数有关导学关系的研究仅将个人支持与非正式互动视为学术指导的补充,并未将其纳入评价导学关系的模型之中[25]。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学术指导之外,导师对于博士生的个人支持同样是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的关键。在这些个人支持中,日常生活中的关心与照顾所起到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对于学生的包容、鼓励与认可。作为一名指导者,导师应当充分熟悉自己的科研团队,以便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异常或者变动,并在此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同情、理解与支持,以乐观的态度指导学生面对生活与学术生活中的困难。
当然,每一位博士生都有其特殊性,与此相对应,每一个导学关系也都应当是独一无二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只能为导学关系的构建提出总体性指导,一位优秀的导师不应当拘泥于研究结论,而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指导风格[26]。Murphy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事前征询导师和学生对于指导风格的预期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和导师可以在指导风格上达成一致,从而避免由于指导风格不匹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27]。导师应当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获知学生对于指导风格的预期,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这对于导师和学生间建立互相尊重与信任的互动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客观观察数据,从博士生的视角对导学关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基于文本分析得出的,其普适性尚需大规模调查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个人支持与非正式互动纳入导学关系模型,开发相关的调查量表,并通过大样本学生调查和实证数据分析进一步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为导学关系的构建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1] | Lee A., Dennis C., Campbell P。. Nature's guide for mentors[J]. Nature , 2007, 447 (7146) : 791–797. DOI:10.1038/447791a |
[2] | Mainhard T., Van Der Rijst R., Van Tartwijk J., Wubbels T.. A model for the supervisor-doctoral student relationship[J]. Higher Education , 2009, 58 (3) : 359–373. DOI:10.1007/s10734-009-9199-8 |
[3] | Van Rensburg H., Danaher P., Malan R., Erwee R., Anteliz E.A. Agency and identity in the doctoral student-supervisor relation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 2012, 17 (1) : 42–59. |
[4] | 王海林, 卢小慧. 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文献研究综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2014 (6) : 60–63. |
[5] | 韩琨. "善待博士"的博士生组织[N]. 中国科学报, 2014-07-17(8). |
[6] | 韩琨. 压力大误解多:博士生的酸甜苦辣咸[N]. 中国科学报, 2014-02-20(8). |
[7] | Jourard S.M. Self-disclosure: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transparent self[M]. Oxford, UK: John Wiley , 1971 : 2 . |
[8] | Sawyer S., Griffiths M., Light B., Lincoln S., Bateman P.J., Pike J.C., Butler B.S. To disclose or not:Publicness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 2011, 24 (1) : 78–100. |
[9] | Bazarova N.N., Choi Y.H. Self-disclosure in social media:Extending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disclosure motiv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2014, 64 (4) : 635–657. DOI:10.1111/jcom.2014.64.issue-4 |
[10] | Cheung C.M., Chiu P.-Y., Lee M.K. Online social networks:Why do students use facebook?[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2011, 27 (4) : 1337–1343. DOI:10.1016/j.chb.2010.07.028 |
[11] | Kabilan M.K., Ahmad N., Abidin M.J. Z. Facebook:An onlin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of english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 2010, 13 (4) : 179–187. DOI:10.1016/j.iheduc.2010.07.003 |
[12] | Schroeder J., Greenbowe T.J. The chemistry of facebook:Us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create an online community for the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J]. Innovate:Journal of Online Education , 2009, 5 (4) : 3. |
[13] | Mcalpine L., Norton J.. Reframing our approach to doctoral programs: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action and research[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 2006, 25 (1) : 3–17. |
[14] | Ives G., Rowley G.. Supervisor selection or allocation and continuity of supervision:Ph. D. Students' progress and outcome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 2005, 30 (5) : 535–555. DOI:10.1080/03075070500249161 |
[15] | Seagram B.C., Gould J., Pyke S.W.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other variables on time to completion of doctoral degree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1998, 39 (3) : 319–335. DOI:10.1023/A:1018781118312 |
[16] | Denicolo P.. Doctoral supervision of colleagues:Peeling off the veneer of satisfaction and competence[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 2004, 29 (6) : 693–707. DOI:10.1080/0307507042000287203 |
[17] | Mazer J.P., Murphy R.E., Simonds C.J. I'll see you on "facebook":The eff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teacher self-disclosure on student motivation, affective learning, and classroom climate[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 2007, 56 (1) : 1–17. DOI:10.1080/03634520601009710 |
[18] | Arteaga Sánchez R., Cortijo V., Javed U..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facebook for academic purposes[J]. Computers & Education , 2014, 70 : 138–149. |
[19] | Taylor S., Beasley N.. A handbook for doctoral supervisors[M]. Psychology Press , 2005 : 7 -18. |
[20] | Lombard M., Snyder-Duch J., Bracken C.C. Content analysis in mass communication[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2002, 28 (4) : 587–604. DOI:10.1111/hcre.2002.28.issue-4 |
[21] | Platow M.J. Phd experience and subsequent outcomes:A look at self-perceptions of acquired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supervisor support[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 2011, 37 (1) : 103–118. |
[22] | Campbell P. Mentoring awards:Focus on people[J]. Nature , 2014, 515 (7527) : 453–454. DOI:10.1038/nj7527-453a |
[23] | Endo J.J., Harpel R.L. The effect of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on students' educational outcome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1982, 16 (2) : 115–138. DOI:10.1007/BF00973505 |
[24] | 冯蓉, 牟晖. 博士生导师在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北京市10所高校的调查[J]. 研究生教育研究 , 2014 (2) : 54–58. |
[25] | 宋晓平, 梅红. 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博士研究生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 2012 (8) : 50–54. |
[26] | Gatfield T.. An investigation into phd supervisory management styles:Development of a dynamic conceptual model and its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 2005, 27 (3) : 311–325. DOI:10.1080/13600800500283585 |
[27] | Murphy N., Bain J.D., Conrad L.. Orientations to research higher degree supervision[J]. Higher Education , 2007, 53 (2) : 209–234. DOI:10.1007/s10734-005-56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