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 Issue (4): 1-4   PDF    
一流大学建设需处理好的十个关系
赵沁平

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的长期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教育界和全国人民的一个中国梦。二十年“211工程”和十五年“985工程”的实施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又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绘制了新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进一步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

办好一所大学是一项需要时间和文化积淀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更需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不懈努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党的领导、内部治理、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需要协调、平衡、抉择、优化和妥善解决处理好的关系。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归纳为十大关系,以期抛砖引玉。

一、 大学依法自主办学、政府管理与健全法规的关系

2015年修订施行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同时,该法第三十九条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委的职责做了规定;第四十条对校长的职责做了具体规定。但是该法没有对政府管理高校的职责范围做明确规定,这意味着政府可以什么都管,也可以什么都不管。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一直进行全面管理,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实际办学者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这一状况有所改变,高校办学自主权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从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政府依法管理高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提前者不提后者,或者不给后者做明确规定,那么前者的实现就有很多变数,从而使得处理好大学自主办学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问题。

完善、可行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得以落实、高等教育现代治理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得以优化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和《教师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国家的教育制度、高校、教师、学位等方面的工作都作了宏观的、原则性规定,但在指导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和政府依法管理大学方面的可操作性不足。同时,一些重要的法律条文还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例如,目前指导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仍然是1981年颁布的《学位条例》和同年制定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尽管该条例2004年进行了部分修订,但36年前制定的法律已难以适应经过几十年改革发展的现状,致使研究生教育领域处于司法无据、执法无序的状态,大学依法自主办学成为空话。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是大学真正依法自主办学和政府管理好大学的基础。

二、 办学规律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关系

我们常说的教育规律实际上有意义不同、属性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三大类,即教育的发展规律、办学规律和育人规律。育人规律也是通常人们理解的狭义的教育规律,虽然我国政府对育人工作负有指导责任,如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和培养质量的监督等,但育人的主体是大学,这是无疑的,与育人相关的职责,以及育人规律与其他两类规律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容易界定和处理,本文不做深入讨论。

教育的发展规律是与教育发展相关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点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互动、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政府是主导;教育的办学规律是与办学活动相关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决定了办学的效果。其基本点是:办学所需的经费、人才、环境、时间,大学治理结构与制度等。办学,大学是主体。

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主导是政府,同时高等教育法又赋予政府管理大学的职责,因此发展教育和办好大学就成为必须协调、平衡、处理好的重要关系。然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从而带来隐忧或顾此失彼的结果。例如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也就是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其目的一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收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缓解就业压力。于是每年扩招增幅40%以上,到2003年,短短五年,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7%增加到2003年的62.3%,在校生人数从1998年的340万增加到2003年的1109万,增长三倍多,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仅有的奇迹。但是从办学角度看,绝大多数高校生师比大幅猛增,教学资源增速跟不上,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同时也为后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带来隐患。因此,可以说短时间大规模扩招成为发展教育与办好大学两者关系失衡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党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校党委行政、机关部处与学院的关系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党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校党委行政、机关部处与学院的关系是决定我国大学能否办好,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成为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的三个重要关系。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大学经过数十年既坚持方向,又不断改革,既有共性,又具有自身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个性化实践,这三个关系不断优化,正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内部治理体系。规范、有效,充分体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议事、决策机制与流程正在形成;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能够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坚持学术标准,符合办学规律的办学治理体制正在确立;学院作为拥有足够自主权的办学基础实体,校机关部处行使学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评估监督、服务师生职责的运行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四、 追求国际评价与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关系

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目标,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我国正式实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吹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集结号,在国际上形成重大影响;1998年启动的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985工程”,吹响了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军号;2015年国务颁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抵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

一般来说,一流大学强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是相对性概念,具有在一定范围、一定评价指标体系下相对性排名的性质。世界一流大学是在全世界范围具有一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这就涉及到对大学,主要是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的国际评价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公认的国际大学排名评价主要有:美国的USNews、QS、英国的THES等。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ARWU,开创了我国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大学排名评价的先河。经过十多年的坚持、完善,以其学术特色在国际大学评价领域赢得声誉,得到认可,成为四大国际大学排名之一,为我国主动参与科技、教育国际评价,争取国际话语权树立了榜样。大学的国际评价对大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基本都将进入这几个排名的前列作为目标。

不同大学排名各有符合其理念和侧重的指标体系,以及对各项指标的不同权重选择,但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指标的设置和数据的选择具有简洁性和国际可比性。这样一来,对学术的评价基本都限于学术论文(ARWU虽有科技奖励,但数据也只选取了诺贝尔奖)。学术论文是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产出,是对全人类知识创新与积累的重要贡献,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近年来受到我国大学高度追捧的ESI,在学科评价中完全是看学术论文,因而导致我国大学都在追求论文数量,特别是SCI论文数量。

但是作为一所大学,首先要为国家做出贡献,比如发明专利技术贡献。学术论文、知识创新是无国界的,但是专利技术是有国界的,是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论文知识转化为专利技术需要人力、财力投入,需要技术创新、需要时间。在这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也是有经验教训的。例如我国科学家因青蒿素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但制药方面的专利基本为国外所拥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因此,我国大学要处理好追求国际评价和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关系,在资源配置、人才评价等各方面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在这方面我国缺少对大学支撑国家发展贡献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原因,使得高校只能单一追求国际评价。这一问题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考虑对高校的绩效评价时更加突出,会造成花自己的钱给他人做嫁衣裳的局面。教育部学位办多年前试行的重点学科评选和学位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评估为改变这一状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在多方面还需完善,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还缺乏展示手段和评价办法,也还需要培育我国自己的类似ESI这样的对中文论文的第三方数据采集和积累的机构等。

五、 优势特色学科与综合整体一流的关系

一流学生从一流学科走出,一流成果从一流学科产生,有了一定数量的世界一流学科才能托起世界一流的大学。现代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一流学科和学科活动,无论是类型还是组织形式都是多样化的,没有定式,但绝大多数是学科多门类或相对综合性的。我国的高水平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传统学科,但是一般来说所占比例偏小,或者学校基本就是围绕几个学科而办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进行的高校合并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的这一状况,但无论是学科水平还是学校整体水平,我国大学距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相当差距,建设途径、发展路线问题始终摆在有关大学面前。

学校的发展策略有多种选择,一是优先建设学校目前没有的学科或未来学科,使学校整体向多科性、综合性发展;二是重点建设现有优势学科使其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三是两者兼顾,同时并举。当然还有其他选择。不同的发展策略决定了学校不同的重点投入方向,学校要根据自己现有的综合实力以及可持续使用和可持续获得的资源情况慎重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因为我们可持续获得的建设资源毕竟有限,而且从国际上看,近二、三十年来新近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也少有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当今世界和国际高等教育毕竟与百年前不同了。总之,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与综合整体一流的关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关系。

六、 拔尖人才汇聚与团队建设的关系

一流大学 = 一流教师 + 一流学生,一流学生趋向一流大学,归根到底还是趋向一流教师,因此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人才队伍是核心。多年来,各有关高校都将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引进,人才作用的发挥、激励做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组织方式和机制多样,有PI制、团队制、协同式等。可以说PI制是大学科研组织的基本形式。大学引进的高水平人才一般是以PI制,而且大多是以引进人才带领指导研究生的方式开展研究的。

团队制的形成需要时间,有的由PI制发展形成,有的由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形成,也有的是由共同的研究目标或兴趣长期协同创新而形成。一般来说,需要十年磨一剑和需要学科跨界协同创新的重大成果,必须在团队长期坚持合作创新才能获得。根据不同的科技创新目标,不同学科的科研特点,处理好拔尖人才汇聚与团队建设的关系,采用PI制、团队制,或者PI制下的团队制,团队中的PI制等不同的科研组织方式,以及不同的激励、考核机制是各有关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人事和科技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七、 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学术自由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我国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文化得以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在我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自由和学术争鸣,促进了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与自由,催生了唐宋经济的繁荣。

坚持学术自由,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点。成熟的大学文化应该有推动理论创新,激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文化机制,应该具有多样性、批判性、思辨性。我国高水平大学都拥有一批以学科带头人为首,或围绕国家科技目标的学术团队,这类团队宜培育以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团队文化。但对于大学和大学的院系来说,主要应培育多学术流派文化。多流派文化对于学术自由、学科发展和激励原始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多流派文化应当使各学术流派相互包容而不是相互压制,相互交流而不是相互抵制,相互探讨而不是相互指责。这对我国许多大学及其学科来说是挑战性的,也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八、 国际化办学与培养民族精英人才的关系

真正的具有国际能力的民族精英人才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学校培育的“人才毛坯”进入社会以后,经风雨、见世面、磨练意志、积累经验,才能百炼成钢。但是,如果在一些高水平大学树立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据人才成长规律,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尽最大可能营造具有各自文化特点和大学精神的培育精英人才的环境,无疑将有利于精英人才的成长。培养具有国际能力的民族精英人才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需要对不同国家文化进行了解的跨文化环境和条件。从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目标。

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英人才,其人生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贡献给祖国复兴、民族振兴事业,就是要带领各条战线的队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使中华民族的航船乘风破浪,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因此贯穿教育始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学生的爱国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了解我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了解我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要创造条件、建立制度,让学生深刻了解和体会我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从而把我们高水平大学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具有“本土”精神的国家栋梁、民族精英。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只有走向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占领制高点、不断赢得胜利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正在迅速崛起,走向世界,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足够数量的精英人才队伍,而且这支队伍必须了解世界其他文化、了解国际竞争规则、善于国际交往、能够与国际同行打交道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大学建设两方面都面向国际,采取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和机制。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更多地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聘任国际高水平教授任教,提高国际学生的数量,培育国际化的育人环境,创造有利于形成跨文化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较多地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师、学生交往相处。

营造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能力的民族精英人才的文化环境,建立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能力的民族精英人才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重道远。面对建设进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政府、大学,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理解把握其中的关系本质和涉及的教育、科技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大学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并践行现代大学制度,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强化优势,勇于进取,走出一条建设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子。

(本文作者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