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试行研究生培养制度以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本文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下同)培养成效显著,在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出路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深化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突破当前困境的唯一出路。
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境要讨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困境,我们不得不从教育学学科自身说起。教育学这门学科的诞生与发展是与师范教育(今日统称教师教育)密切相关的,也与教师职业发展(或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相连。所以谈到教育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在人类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学是师范教育的“特有学科”,在一般的非师范院校的课程表上是找不到“教育学”课程名称的。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教育学的雏形,到赫尔巴特倾其毕生精力完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使教育学登上学科的舞台,30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建构科学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时至今日其学科形象仍并不完美,但教育学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还是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在当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教育学学科一般是在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有对应的学院或系,一般称之为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系、教育系等,当然也有个别的综合性大学有教育系科,如河北大学教育系、山西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等。就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科)的研究生招生来看,
一般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比较教育、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等方向,而且招生数量极其有限,毕业生大多到师范专科学校或中等师范学校教书,或者到教育管理部门从事教育行政与管理工作。那个时代是计划经济时代,研究生的工作是国家和政府安排的,根本不存在就业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教育改革快速发展,时至今日,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大发展使得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大幅增加,再加上中等师范教育完成历史使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等学校招聘教师的资质也由原来的硕士生提高到博士生,所以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出路越来越窄,大多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能对口就业,就业面临巨大困境。
(二) 教育学学科生源质量存在危机新世纪以来,由于中等师范学校的消失,高等学校招聘教师资质在提升,教育学本科专业由于在中小学没有对应的学科,中小学校不欢迎这些专业出身的学生,使得大学或学院的教育系科停招教育学本科生。这无疑是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釜底抽薪,使得当今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面临科班出身人的“空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成为高校各种专业的“杂烩”,文史、理工、农医、财经、管理等学科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教育学硕士招生考试,教育学的学科门槛越来越低,直接影响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 跨专业学生基础薄弱,问题意识差由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都是非教育学专业出身,学生对教育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缺乏必要的储备。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毕业以上的高层次教育,可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具备,要通过2-3年的培养,使之成为掌握教育学理论,具有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教育学学术后备人才,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在多年的研究生面试过程中,多次向学生提问一些常识问题,例如,是否读过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等经典书籍,学生的回答都是没看过。再如,您读研究生要选什么方向,对这个方向是否了解,您将来准备做哪些方面的研究,学生的回答真是让面试的导师们啼笑皆非、无语面对。
(四) 跨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角色定位存在严重问题若上述困惑产生的部分原因是学科与社会造成的,那么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教育学专业的认识不足。衡量专业认识最基本的指标是专业认同与职业角色定位。有关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很多,但基本的结论是一致的,那就是学生对自己从事的专业研究认同度比较低[1]。在专业认知方面,由于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大多是跨专业,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研究缺乏必要的认知,一些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当差,以致于一些导师认为其缺乏最基本的“公共教育学”的知识,对于怎样培养导师也茫然。这些研究生入校后,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而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与激情。由于专业学习没有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和情感愉悦,所以到处打工、搞家教,专业认同的持续性不强。另外,在相当多的学校内,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只求毕业。这种现象的持续发展导致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比较差。自身素质的不高和社会适应性差没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与动力,相反,有些硕士研究生还把职业角色定位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上,就业时到处碰壁使得专业认同感更差。
(五) 导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逻辑上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遴选应该是比较严格的,只有学识深、负责任、品学兼优的教师才能聘为研究生导师。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研究生招生比例猛增,优秀导师资源稀缺,许多学校放低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具有副高职称、博士学位的老师都可以担任硕士生指导教师。再加上教育学学科的特殊性,许多高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有过几年的学校管理经验,都可以到教育学学科申请导师,说严重一点,在今天的硕士生导师队伍中,没有一个学科像教育学学科这样,导师队伍那样的庞杂,许多不是教育学学科出身的教师、领导都成为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有些导师自身素质就很差,根本不能在学科方向上、学科学习深度上指导研究生,这也是导致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教育学研究生面临困境的原因剖析 (一) 教育学学科自身存在的问题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面临危机,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育学学科自身形象不好。自教育学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对其学科的科学性持有怀疑,认为其理论体系不够严谨,研究方法主要借鉴其他学科,没有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很难说教育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元教育学家布列钦卡曾说:“没有哪一门学科像教育学这样泛滥着非科学的废话、派性的热情和教条主义的狭隘性。”[2]华勒斯坦也说:“教育学不是一门学科,今天,即使是把教育学视为一门学科的想法,也会使人感到不安和难堪。”[3]由于学科的门槛不高,自然对进入本行当的人要求不高,再加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采用统考,只要学生记忆好,不管学习什么学科,准备一年的时间基本上能够考取。就教育学自身的学科属性而言,它是姓“教”的学科,它主要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学科的研究领域决定了其主要服务领域是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最主要的活动者是教师,所以,教育学与教师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就是教师培养的一门学科。这样看来,只有具备教师教育背景的人才有从事教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基础,而且毕业以后从事教师职业也能够运用教育理论和开拓创新教育理论。然而现在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体是非师范生,没有教师教育的背景,也不具备将来做教师的潜质。学习教育学的研究生本身没有教育体验,对本学科又缺乏足够的热情,毕业时又不愿从事教师工作,自然就业会成问题。
(二)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问题按正常的逻辑,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该以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为主,它一方面要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优质的生源,另一方面要为高校和中小学或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优秀毕业生。所以,在我国各类高校中都是按照理论人才来设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但现实的生源情况决定了这种愿望是一种奢望。因为学生大多数是跨专业出身,有些学生在复习考试之前甚至连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都不知道,对教育学的功能指向不清楚,仅靠复习考试的几门功课,也仅仅了解到教育学专业知识的一点皮毛,入校后,要在2-3年内被培养成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论研究者和科研工作者,几乎不可能。众所周知,文科的学习主要是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像工科那样,只要发明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就能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目标定位过高,但又难以达到的问题,上不能秉承理论研究与抽象思维,下不能实际操作解决现实问题,被“悬置”在理论与实践“空当”中,造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
(三)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学习存在问题由于大多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是跨专业而来,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导师一般都要给他们补课,开出一些基础理论书籍和必须阅读的经典著作,而研究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再加上课程作业、课堂讨论、小论文的发表,一学年的学习只顾阅读、讨论发言,缺乏足够的时间对经典理论进行“消化”、感悟与反思。所以虽然读了不少的书,自己却没有留下太多的想法,许多研究生到开题的时候找不到研究方向,没有论文题目,向导师要题目,导师给的题目又驾驭不了,导师与学生都处于无奈的境地。此外,还有一些的研究生不能安分守己,心猿意马,一边读书一边打工,结果书没有读好,工作也找不到,只有埋怨自己的学科了!
(四) 社会就业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学科的危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得到提升,原来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大部分都能进入高校工作。现在,一般高校都提高门槛招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只能进入为数不多的高校辅导员和教辅人员的考编行列,更多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要到中小学或企事业单位应聘考试,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是研究生毕业,到中小学或企业工作有失身分,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危机。另外,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是女生,现在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女性职工,或明或暗歧视女性,造成女性就业率更低,这无疑是对本来就就业不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雪上加霜”。
三、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变革的出路没有危机的地方就没有机会,相反,改革的机会正是存在于危机之中[4]。全面审视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危机生存状态,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是当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的惟一出路。
(一) 重新审视教育学学科性质,合理定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者们曾进行长期的争论,但最终也没能形成共识。有社会科学说,人文学科说,还有价值科学、主观性科学、文化科学说等[5]。但笔者认为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6]。说它是理论学科,是因为教育学是探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最终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所以理论研究是其本分之一,只有坚持理论研究,把千百年来人们从事教育活动的规律、法则揭示出来,为后人学习与借鉴,提高教育活动效率,提升教育质量,指引未来教育健康发展,才能凸显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说它又是应用学科,是因为教育学研究所揭示的规律是否正确、是否有效,也只能回到实践进行检验,并通过实践进行丰富和完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本应传承学科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双重任务,在读研期间,硕士研究生系统学习理论,提升理论素养,在工作中运用理论,检验理论,在新的教育实践领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通过研究揭示新的教育规律与教育法则,从而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但就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读研期间主要是理论学习,所以,我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都是注重理论学习、科研能力的训练,目标是培养未来的教育学研究者。但目前的教育现实发生变化,硕士生成为研究者的寥寥无几,因为博士生数量激增,其学识和研究能力一般都能超越硕士研究生,所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重新审视,要看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作用,一方面承上,为博士生培养提供优质生源,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要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今天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以应用性为主,主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一点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学位设置,美国、英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过渡性的学位,时间短(一般1年或3个学期),主要是课程学习,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博士阶段才定位于培养理论研究者。
(二) 调整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早在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为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硕士研究生类型结构,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模式。以现代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结合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出路,笔者认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又因教育学学科与教师专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以培养实用性高层次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培训师为主,主要目标指向是应用型人才。笔者对我国一些高校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调研,结果发现都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与当前的教育实际相脱离,这也是造成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危机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国高校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进行“大手术”,除了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是加强实用知识、实际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量增加综合课程,注重实践环节,提高以实际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能力训练,增强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三) 依据学科特性,拓展优质生源,实行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教育学学科既然是教师教育的一门特有课程,这门学科的发展也与教师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所以就学科的特定功能和指向性来说,它主要服务于教育领域,离开教育领域,教育学学科的功能无法发挥,教育学学科也无法生存,正像鱼儿离不开水。所以,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功能范围,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耕耘,那种企图通过2-3年的教育,培养通晓一切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是幼稚的妄想。基于学科功能范围的逻辑,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主要招生对象是师范生或在职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就学科的特定功能来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中小学高层次教师为主要对象,这就决定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是师范生和在职教育工作者。为此,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针对教育学学科特性,设定特殊政策,鼓励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积极报考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全日制为主,适当采用脱产、半脱产、在职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特别是与教育硕士相结合,采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大学—政府—学校(UGS)的形式,积极探索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新模式。
(四) 提高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优化导师队伍破解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困境,除了需要调整目标定位、改进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外,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另一重要方面。在研究生扩招以前,我国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比较严格,甚至博士生导师的遴选都由国务院、教育部来选拔,导师队伍素质优越。但随着研究生扩招以来,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原来一名导师一届指导1-2名研究生,三届学生一般不超过6人,导师有时间、有精力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导,再加上那时的研究生比较稀缺,导师的素质高,培养的学生也比较好。而现在,有的导师一届学生就能招收10名以上,三届学生多达40多人,造成导师连自己的学生姓名都搞不清楚,指导工作跟不上,研究生培养质量无法保证。鉴于此,为了平衡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许多学校不得不放松标准,扩大硕士生导师队伍,使一些不具备条件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严重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发展。此外,教育学学科的导师队伍还有一种奇怪现象,由于教育学学科的门槛低,一些高校领导、学生工作处的领导、教务处的领导等都成为教育学学科的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因为他们具有高级职称,甚至有一个教育类课题,偶尔也写过一两篇教育方面的论文,但除极少数有资格作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外,大多数不能称职,许多跨专业的导师自身既没有教育学学科素养,也没有稳定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只能忽悠学生,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这一现象在其他学科很少发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1] | 鲁禹廷. 近十二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亚太教育. 2016 (1) :97. |
[2] | Wolfgang Brezinka,Philosoph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Pedagogics,trans.by J.S.Brice & R.Eshelman,c1992,pp.ⅶ-ⅷ. |
[3] | 华勒斯坦. 学科·知识·权力[M]. 北京: 三联书店, 1999 . |
[4] | 天野郁夫. 日本的大学危机[J]. 高等教育研究. 1997 (5) :1–6. |
[5] | 石中英.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 |
[6] | 张忠华. 教育学学科科学性研究探索[J]. 现代大学教育. 2007 (2)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