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关涉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有三个:即学校(University)、导师(Tutor)、研究生(Postgraduate)。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主要与这三重主体有关。就学校层面而言,资源供给、管理水平、学术氛围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就导师层面而言,能力水平、工作态度、指导方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就研究生而言,知识基础、努力程度、思维方法是影响自身素质提高的三个主要因素。这样,三重主体中每重主体都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组合起来便可构成一种基本的分析框架,由于其基本的排列方式正好形似于九宫格局,本文将其命名为UTP九宫分析模式。如图 1所示。
在UTP九宫分析框架中,横向看,第一层属于条件基础,带有一定的客观性,这要靠长期的积累而达成,而且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校情况有差异,一般而言,这一层次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第二层属于精神风貌和态度,主观性很强,这主要与主体自身姿态有关,与客观条件基础不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只要肯努力、全身心投入,是能够克服自身条件不足而达到较好状态的;第三层属于科学化层面,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要达到理想水平,不但要有主观努力,还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
纵向地看,三重主体中,导师处于学校和研究生的中间,直接面对学生,他们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宗旨和目标直接贯彻到所培养的研究生身上,学校的资源供给水平、学术氛围状况、管理水平构成了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学生的知识基础、努力程度和思维水平是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学生基础。导师一般是在既定的学校条件环境下和已有的学生基础上,通过确立自己的工作态度,运用自己的能力水平,采取一定的指导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培养。
理论上,这九种因素都是影响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每一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或次。但是实际上每一种因素都不是单独地起作用的,往往好几种因素甚至是全部的因素通过互相渗透和互联互动综合地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只是对于不同地域或不同层次的高校而言,某些因素会更加侧重地起作用,甚至有些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有些因素则处于次要或从属的地位。譬如将处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与处于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较,两类学校中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的高校,UTP九宫的重心和排列形式就会不一样。
二、 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欠发达地区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的,一般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一般是指中西部地区及一些省区的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实力不强;二是科技水平不发达;三是多为地理条件不好、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四是信息相对闭塞。处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往往存在地域劣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相对匮乏,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高水平人才引进困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生源质量较差等。
前面UTP九宫框架中的第一层(即条件和环境)中,欠发达地区高校的U1、T1、P1项都相对较差,这些因素构成了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大背景,也是一种先天条件,这种贫弱的大背景和相对不足的先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欠发达地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在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贡献而言,这些因素处于边缘地带,如图 2所示。而发达地区高校的U1、T1、P1项情况则恰恰相反,都比较优越,学校资源充足、高水平人才聚集、研究生生源质量较高,这些因素成为发达地区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一种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成为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如图 3所示。两相比较,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条件基础平台较高,欠发达地区平台则较低,对发达地区高校来说是一种优势,对欠发达地区高校来说则成为一种劣势,这使得欠发达地区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困难重重,必须付出比发达地区高校更多的努力。
再来看九宫框架中的第二层,由于这一层面的东西主要是主观方面的,与人的精神面貌和态度有关,而与条件基础不直接相关,因而在理论上而言,欠发达地区高校与发达地区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在U2、T2、P2项上不存在先天差距。实际上,有些欠发达地高校能居危思进、艰苦奋斗,学校学术气氛营造得好、导师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研究生努力学习,在这些因素上有可能还要优于发达地区高校。因此,这一层面的因素恰恰成为了欠发达地区高校突破制约瓶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它处于欠发达地区UTP九宫的中心地带,如图 2。而发达地区高校由于学校资源供给能力强、导师能力水平高、学生知识基础好,因此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有良好的努力习惯,导师的工作态度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也不成为关键因素,因此,这些因素虽然对发达地区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也非常重要,但不成为最关键的因素,它们处于发达地区高校UTP九宫的中间地带,如图 3。
九宫框架中的第三层,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中较深层次的因素,U3、T3、P3项都和科学化实践有关,这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长期发生影响的复杂工程,一方面与三重主体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实力、学校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学校与外界交流合作状况等客观方面密切相关,其理想状态的达成是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结合。由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客观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低,一般而言,这些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导师指导方式方法、学生思维方法等方面不如发达地区高校。但欠发达地区高校可以一方面通过加强第一层因素方面如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导师加倍付出、学生加强努力等来带动和改善学校管理水平、导师指导方式、学生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主观方面的努力,如努力提高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导师培训、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等,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客观方面的不足的。因此,U3、T3、P3在欠发达地区高校UTP九宫结构中紧挨处于核心地带的U2、T2、P2而处于中间地带,如图 2所示。而发达地区高校由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中的客观因素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平台,对于第二层面的因素来说,他们只要主观付出努力,就会较容易见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对于发达地区高校来说,这一层面因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在第一层和第三层因素的保障下,较易达成,因而在其UTP九宫结构中处于最外一层,如图 3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见,在UTP九宫分析框架中,影响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层因素由于整体水平较差,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先天客观条件不足,这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制约性因素,这些高校在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时困难重重,往往努力充分而效果不明显;第二层因素主要与人相关,而与条件和基础并不直接相关,在这一层面上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高校并不存在先天差距,因而欠发达地区高校在这一层面上大有可为之处;第三层因素是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结合,客观方面的不足通过主观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克服或缓解的,因此欠发达地区高校在这一层面也可以通过付出主观努力来填补与发达地区高校之间的差距。综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欠发达地区高校虽然没有资源和人才优势,但可以通过付出更多的主观努力来实现。
三、 提升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如上所析,欠发达地区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导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研究生生源质量较差等先天缺陷,这也会造成学校管理水平不高、导师指导方式和学生思维方法不科学等,诸多劣势与不足给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主观精神面貌、态度和努力程度。因此,在客观条件方面不足且一时无法改观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在于加强主观努力与付出。
对于欠发达地区高校而言,导师工作态度是打破制约其研究生培养质量瓶颈的关键。在研究生培养中,一般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直接面对研究生,对研究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导师的学术水平、工作态度、指导方法等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基础薄弱、引进困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1导师队伍能力水平整体(T1)偏下,指导方式(T3)也相对落后。这样一来,欠发达地区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就在于导师的工作态度(T2)上了。这样,导师工作态度对于提高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如图 4所示,先不论导师水平高低,只要导师工作态度非常积极,就如发动机点火发动一样,会带动其他方面因素的改善。第一,导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会带动和促进研究生加倍努力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研究生知识基础较弱的缺陷,再加上科学的思维训练,则可以培养研究生较好的思维方法,增强学术创新能力;第二,导师积极努力的工作态度和状态,会促进导师发现自身不足并去努力提高自己,如钻研学术、全身心投入教学,并促使他去努力探索研究生培养规律,改进指导方式,从而提高导师的能力水平;第三,导师积极主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会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这会促进学校改革管理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第四,导师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积极参与,研究生普遍努力投身学习与研究,学校从管理层面鼓励学术研究并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这会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第五,导师自身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全校范围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这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主体积极性和潜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资源供给不足的先天困难。
以吉首大学为例,吉首大学处于湖南西部的湘鄂渝黔交界地区,这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其所处的武陵山区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和国家集中连片地区扶贫攻坚计划试点地区。吉首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十多年的研究生培养中,必然会面临资源不足、人才匮乏、科技不发达、观念落后等诸多困难。但吉首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却很高,在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中获得优秀,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余篇,研究生毕业就业率百分之百。究其原因,是吉首大学在主观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秉承艰苦奋斗办学传统,导师普遍工作态度非常积极,对研究生高度负责;第二,为克服导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普遍采取集体指导制度,每个学生配备一个导师和副导师,副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基础知识的弥补,并在学 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中组成导师组对学生的论文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每一个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要经过导师组至少4次的集体指导,这确保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第三,在学校培养资源不足、基础不好的情况下,采取内挖与外求方式想方设法来克服,如哲学学科本来对学生知识基础要求较高,但吉首大学招收的研究生生源质量很差,大多属于调剂生,跨专业、同等学力考生较多,学生基础很差,但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采取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思维训练,每周举行学术沙龙,所有导师积极参加,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研讨,启发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法学专业通过校内导师积极对外联系,与地方法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经验;生态学专业本来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但本校资源不足,很多导师通过自己的学术关系联系到了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甚至省外高校的高水平实验室来培养自己的研究生,让自己的研究生和这些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享受一样的实验条件,等等。
以上实例说明,处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虽然在研究生培养上面临诸多先天条件不足和基础不好等客观方面的困难,但还是可以通过加强主观方面努力和付出来取得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并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发达地区高校,而这也是欠发达地区高校在所处情况一时无法改观的情况下打破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瓶颈的关键路径。当然,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不能完全依靠主观热情和精神支撑,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不现实的,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改观和长期保持还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但不管条件改善与否,对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来说,主观方面的努力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1] | 周文辉, 李明磊. 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研究. 2013 (3) :59–65. |
[2] | 罗南书, 赵鹤平, 吴文平, 等. 西部欠发达地区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探析以吉首大学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173–176. |
[3] | 李璐, 陈闻. 硕士研究生导师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核心因素分析[J]. 高教论坛. 2008 (3) :187–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