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西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在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迈进,培育质量与发展质量的共同提升是未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作为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生就业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实行三级学位制度,硕士学位作为一级独立的学位而存在,相应的,硕士生夹在本科生和博士生之间,这个群体的就业状况近年来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新华每日电讯以“硕士生为何沦为就业夹心层”为题报道了硕士生就业时遇到的尴尬处境[2]:与本科生相比待遇要求高、年龄劣势在增加;与博士生相比,理论知识积累不足,社会资源缺乏,所以其就业面临“双重劣势”。《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3],在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四个不同学历群体中,硕士生的就业压力最大,且连续三年始终居高不下。最新出炉的《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也显示[4],相对于本科生和博士生而言,硕士毕业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依旧是最大的。2012年中国青年报以“研究生就业真的不如本科生?”为题对硕士生就业状况进行了报道,随即,诸如“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生”“研究生就业率降低,本科生望而却步,不敢报考”等相关报道和评论纷至沓来。[5-6]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硕士生的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其就业去向、就业分布及就业区域流动呈现出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回答。
已有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和研究大多集中在本科毕业生层面,专门针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的研究相对较少[7-9],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公开的统计数据,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整体性分析尤为鲜见。本文以最新公布的2014届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分析样本(文中分析样本不足75所是由于部分高校缺失硕士生就业相关数据所致)[10],对硕士生就业状况和特点进行定量分析和总体判断,以期为未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 硕士毕业生数与总体就业率按照毕业生数1,1000、1001,2000、2001,3000、3001,4000及4001,6000的区分原则,可以将代表性高校硕士毕业生数划分为五类,并分别归类为A、B、C、D、E,可以看出硕士生培养规模与高校类型的对应关系。由图 1可知,落入A区间的主要为外语类、医药类和艺术类院校,这类院校硕士生年均培养规模相对较小,年均在1000人以下,为“小规模”硕士生培养单位;落入B区间的主要包括部分农林地矿类、石油类及财经类院校,这类院校硕士生年均培养规模介于1000到2000人之间,为“中等规模”硕士生培养单位;落入C区间的主要包括部分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和农业类院校,这类院校硕士生年均培养规模介于2000到3000人之间,为“大规模”硕士生培养单位;而落入D区间和E区间的主要包括综合类、理工类等高校,这类院校硕士生年均培养规模大于3000人,为“超大规模”硕士生培养单位。C区间、D区间和E区间内的高校是我国硕士生培养的主体机构。
按照总体就业率百分比80,90)、[90,95)、[95,97)、[97,100的区分原则,可以将代表性高校的硕士生总体就业率大致划分为四类,并分别定义为A、B、C、D,可以大体反映出硕士生总体就业率与高校类型的对应关系。由图 1可知,落入A区间的有陕西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两所高校,且均为师范类院校;落入B区间的有4所农业类院校、2所艺术类院校、2所师范类院校、3所理工类院校和2所综合类院校;落入C区间的有6所理工类院校、8所综合类院校、2所政法类院校和1所外语类院校;落入D区间的包括综合类、理工类、财经类、政法类、医药类、石油地矿类等院校。由图 1中数据经简单计算后可知,我国代表性高校硕士就业率普遍在90%以上,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这说明部分媒体报道的“硕士就业悲观论”观点并不能成立。
根据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口径,可以将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分为升学、出国(境)、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和待就业及其他等五种类型。
2014年代表性高校硕士生总体就业去向分布情况见图 2所示。由图 2可知,总体而言,硕士生就业去向具有如下特征:
(1) 硕士生升学率方面,东部地区农业类、理工类院校普遍较高,例如硕士生升学率排在前五位的高校有南京农业大学(14.41%)、上海交通大学(10.91%)、中国海洋大学(9.8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8.88%)和中国农业大学(8.32%);而财经类、师范类院校升学率相对较低,例如中央财经大学(1.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西南财经大学(1.86)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36%)这四所财经类院校的硕士生升学率均不足3%,东北师范大学(1.47%)、华东师范大学(3.06%)和北京师范大学(4.54%)三所师范类院校的硕士生升学率均不足5%。农业类、理工类院校硕士生升学率较高表明这类院校相关硕士专业突出基础性和研究性,继续读博能够带来的潜在收益可能更大,所以有比例较高的硕士生选择继续读博;而财经类院校开设的大部分专业均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较为紧密,而且专业的应用性更强,在市场竞争时具备比较优势,所以这类院校的硕士生选择继续读博的比例较低;师范类院校硕士生可以面向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就业,除了一些研究性较强的专业以外,师范类院校毕业的硕士生也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
(2) 东部高水平综合类研究型大学硕士生出国(境)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相关院校和财经类院校,“985”院校出国(境)率显著高于非“985”院校。出国(境)率排在前4位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9.1%)、复旦大学(7.22%)、北京大学(校本部)(6.17%)和上海交通大学(4.63%),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农业大学(3.73%)、浙江大学(3.58%)、中国人民大学(3.55%)、厦门大学(3.21%)等东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财经类院校的出国率相对较低,西南财经大学为0.3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0.6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0.91%,中央财经大学为1.36%。此外,出国(境)率排序靠后的还包括华北电力大学(0.5%)、中央音乐学院(0.68%)、武汉理工大学(0.82%)、西南大学(1.09%)、东北师范大学(1.14%)、华中师范大学(1.15%)等高校。
(3) 理工类、部分财经类高校硕士毕业生签约就业率普遍较高,而艺术类、师范类、农业类和综合类院校的签约就业率较低。签约就业率排在前列的高校有北京邮电大学(97.67%)、华北电力大学(95.60%)、西南财经大学(94.77%)、华东理工大学(94.57%)、西南交通大学(94%)、东华大学(92.06%)、中国矿业大学(京)(91.7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1.47%),其均为理工类和财经类高校。而签约就业率排在末尾的有东北师范大学(60.96%)、北京师范大学(62.69%)、北京大学(65.43%)、中央音乐学院(71.63%)、中山大学(72.19%)、清华大学(73.90%)、华东师范大学(76.72%)、南京农业大学(76.21%)、中国农业大学(82.32%)等高校。
(4) 艺术类、师范类和部分财经类院校的灵活就业率普遍高于理工类院校,例如硕士生灵活就业率大于15%的有北京师范大学(24.53%)、北京大学(24.2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53%)、中央音乐学院(18.92%)、中央财经大学(16.86%)及东北师范大学(15.04%)等高校,而硕士生灵活就业率不足2%的有西安交通大学(0.23%)、东南大学(0.2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0.3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0.73%)、浙江大学(1.07%)以及上海交通大学(1.43%)等理工类高校。
三、 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布根据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口径并结合研究需要,将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具体分为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其他(包括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九种类型。2014年代表性高校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分布情况见图 3,其分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 政法类、财经类、师范类及部分高水平综合性高校硕士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的比例显著高于理工类高校。进入党政机关比例大于10%的院校有中国政法大学(39.09%)、中国人民大学(20.63%)、北京师范大学(15.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20%)及清华大学(10.20%);而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等理工类院校的这一比例仅为1%左右。
(2) 硕士毕业生进入高校就业的平均比例为7.75%,但这一比例在不同类型院校之间有明显差异,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工科类、财经政法类院校。进入高校就业比例15%左右的师范类院校有西南大学(19.02%)、华中师范大学(15.79%)和北京师范大学(14.75%),而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这一比例不足3%,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政法类院校和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财经政法类院校这一比例不足5%。
(3) 理工类硕士毕业生进入科研单位的比例显著高于师范类、财经类和政法类院校。进入比例较高的院校有清华大学(9.60%)、西安交通大学(8.63%)、华中科技大学(7.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11%)等工科类院校,而这一比例在1%左右的有北京师范大学(1.64%)、西南大学(1.90%)、中央财经大学(1.61%)、西南财经大学(1.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1%)和中国政法大学(1.08%)等院校。
(4) 企业是吸纳硕士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渠道,平均有六成以上(61.32%)的硕士生选择到企业就业,财经类、理工类硕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师范类、政法类院校。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均高于80%,东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理工类院校的这一比例高于70%,而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师范类和政法类院校的这一比例则低于40%。
(5) 不同类型院校硕士毕业生在进入国有企业比例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性。财经类、工科类院校硕士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师范类和政法类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这一比例均高于60%,北京科技大学(47.54%)、清华大学(44.70%)、中国人民大学(40.29%)、西南财经大学(37.58%)的这一比例也相对较高,而北京师范大学(16.62%)、华中师范大学(12.57%)、中国政法大学(8.07%)等高校的这一比例则相对较低。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吸纳硕士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平均有近四分之一(24.42%)的硕士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就业。
(6) 大学中若设有医学院,则这些高校硕士毕业生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例会比较高。例如,中山大学(33.10%)、山东大学(17.74%)、中南大学(16.68%)、兰州大学(16.10%)、上海交通大学(14.88%)、西安交通大学(12.95%)、复旦大学(12.46%)、浙江大学(9.79%),这反映出医学类硕士毕业生从事工作与其专业吻合度较高。
四、 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分布根据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口径并结合研究需要,将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执行标准[11]细化为金融/银行/保险、IT/互联网/通信/电子、政府机构/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等19个具体行业,其分布情况见图 4所示。总体而言,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1) 财经类院校硕士毕业生到金融/银行/保险行业就业的比例非常高,几乎占到一半左右,例如,西南财经大学(61.39%)、中央财经大学(56.82%)、上海财经大学(56.6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8.4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3.74%)这一比例均非常高;部分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的这一比例也均超过20%,例如北京大学(29.29%)、南开大学(24.69%)、复旦大学(24.45%)、厦门大学(24%)、清华大学(22.40%)等。
(2) 邮电类、科技类院校硕士毕业生到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就业的比例非常高,例如,北京邮电大学(60.6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9.63%)、电子科技大学(45.30%)等显著高于其他类院校;此外,工科类院校的这一比例也较高,接近二成左右,例如,东南大学(30.53%)、武汉理工大学(19.81%)、上海交通大学(16.62%)、北京科技大学(15.79%)及清华大学(15.40%);而农林类院校这一比例则相对较低,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为3.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2.59%。
(3)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硕士毕业生到政府机构/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理工科大学。例如,这一比例大于10%的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22.95%)、南开大学(18.07%)、南京大学(12.30%)、中央财经大学(11.93%)、北京大学(11.37%)、清华大学(10.60%)等;而中国矿业大学(2.90%)、合肥工业大学(2.74%)、电子科技大学(2.58%)、长安大学(1.61%)、东华大学(0.9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0.54%)等高校的这一比例不足3%。
(4) 师范类和外语类院校硕士毕业生到教育行业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院校。例如,这一比例排在前六位的高校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69.52%)、西南大学(45.70%)、北京师范大学(44.04%)、上海外国语大学(35.06%)、北京外国语大学(35%)及华东师范大学(29.15%);而这一比例不足5%的高校均为理工类高校,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78%)、东华大学(4.44%)、清华大学(4.30%)、合肥工业大学(4.21%)等。
(5) 设立医学院的高校中,硕士毕业生到医疗卫生/医疗保健行业就业的比例相对比较高。例如,这一比例排在前五位的高校分别为中山大学(22.85%)、复旦大学(17.45%)、中南大学(16.95%)、上海交通大学(16.62%)和山东大学(15.07%),这五所高校中均设立有医学院,这表明医学类专业硕士生就业的专业对口度更高。
(6) 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与院校类型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例如,硕士生到农林牧渔行业就业比例超过10%的院校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4.56%)、华中农业大学(19.05%)、南京农业大学(17.86%)和中国农业大学(13.70%),均为农林类院校;硕士生到能源矿产/石油化工/采矿等行业就业比例最高的五所高校均为地矿、石油及化工类大学;硕士生到房地产/建筑设计/环境工程相关行业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相关行业就业比例最高的均为相关行业工科类院校。这反映出硕士生就业的专业性比本科生更强,硕士生所学专业与相关产业、行业结合的程度更紧密。
五、 硕士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根据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口径并结合研究需要,将硕士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具体划分为北京、上海、广东、其他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六种类型。2014年代表性高校硕士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见图 5所示。总体而言,硕士生就业地域分布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1) 硕士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呈现明显的城市和省份“属地就业”特征。在京高校硕士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的比例普遍超过一半,例如,北京大学(校本部)(56.66%)、清华大学(52.50%)、中国人民大学(56.49%)、北京交通大学(56.46%)、北京邮电大学(59.87%)、中国政法大学(56.0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4.78%)这一比例均大于50%;上海交通大学(72.67%)、同济大学(69.44%)、上海财经大学(69.05%)、华东理工大学(76.88%)、东华大学(80.10%)、上海外国语大学(71.84%)等在沪高校的硕士毕业生选择在上海就业的比例接近或超过70%;中山大学(75.68%)和华南理工大学(71.72%)的硕士毕业生在广东就业的比例也均超过70%;南京大学(57.90%)、江南大学(49.61%)的硕士毕业生在江苏就业的比例也均接近或超过50%。
(2) 京、津、沪地区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集聚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均非常低。例如,北京大学(校本部)(中部4.08%;西部6.65%)、中国农业大学(中部3.90%;西部7.40%)、中国政法大学(中部6%;西部9.47%)、北京化工大学(中部4.08%;西 部6.65%)、天津大学(中部9.27%;西部5.17%)、上海交通大学(中部3.43%;西部3.41%)、东华大学(中部6.59%;西部1.91%)、上海财经大学(中部3.42%;西部2.55%)等高校硕士毕业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均不足10%。
(3)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校硕士毕业生选择在本地区就业的比例接近或超过一半,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5.4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1.20%)的硕士毕业生选择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非常高;四川大学(66.07%)、西南财经大学(58.92%)、西南交通大学(48.50%)、西南大学(62.04%)、西安交通大学(49.01%)、陕西师范大学(69%)、兰州大学(52.19%)等西部高校硕士生选择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也均非常高,这再次证明了硕士毕业生就业具有明显的地区“属地就业”特征。这一就业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意蕴,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的扶持,可以从增加该地区高校的硕士点和硕士生招生名额着手,从而为西部地区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为缩小区域差异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
六、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从总体就业率来看,我国代表性高校硕士就业率普遍在90%以上,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这说明部分媒体报道的“硕士就业悲观论”观点并不能成立。未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应稳步招生规模,注重质量提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迎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需求增长,对学术型、研究型人才需求下降的新趋势[12],未来应继续加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指导、实践与实习等环节努力提升专业型硕士的质量和特色。
从总体就业去向和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来看,企业是吸纳硕士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渠道,平均有六成以上的硕士生选择到企业就业,其中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此外,分别有不同比例的硕士生进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事业单位就业,也有极少数的硕士生选择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这一趋势再次表明,未来硕士研究生教育应继续坚持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条腿”并行发展的战略,在坚持学术型硕士“学术标准”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型硕士教育,探索灵活多样、各具特色、与社会和企业界密切结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旺盛需求的新趋势。
从签约单位行业分布来看,硕士生就业行业与所在院校及专业类型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表明硕士生就业与相关产业、行业结合的程度更紧密,主要表现为财经类院校硕士毕业生到金融/银行/保险行业就业的比例非常高,邮电类、科技类院校硕士毕业生到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就业的比例非常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硕士毕业生到政府机构/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理工科大学,师范类和外语类院校硕士毕业生到教育行业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院校等几个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等领域和行业均非常需要研究生发挥重要作用,而这就需要较高的硕士生质量作为根本保障,因此,未来需要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硕士生教育治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对硕士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型硕士生教育进行综合改革,严把教育质量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智力资本。
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硕士生在就业地域上呈现出明显的城市、省份和地区“属地就业”特征。这表明,对于省级和地方政府而言,加大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会产生显著的“知识外溢效应”,这对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省域综合竞争力,缩小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已有研究也均表明,研究生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生教育对于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3-16]因此,以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为杠杆,可以明显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也有利于储备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资源。国家在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等方面应向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并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偿力度,以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从本次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后续年度报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2014届年度报告中的就业数据中,部分高校未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就业情况分别进行统计;绝大多数高校在硕士生就业数据的统计中,并未严格区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类型,导致后续研究无法分析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硕士生其就业呈现的不同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一种常态化的信息公开政策,需要继续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
[1]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据中心.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3)[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19 . |
[2] | 程子龙,管建涛. 硕士生为何沦为就业"夹心层"[N].新华每日电讯,2010-1-18(7). |
[3] | 贾晓燕. 硕士生就业压力持续居高不下[N].北京日报,2011-5-25(7). |
[4] |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EB/OL].(2015-6-15)http://www.cssn.cn/zt/zt_xkzt/gxzt/jzxl/byjzxlsdfz/byjzxlsdfzljwz/201506/t20150615_2034182.shtml. |
[5] | 中国青年报. 硕士生就业真的不如本科生?[N].中国青年报,2012-8-6(3). |
[6]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真相还是误解:研究生就业真的不如本科生?[EB/OL].(2015-9-13)http://yz.chsi.com.cn/z/yz2012lzjx/. |
[7] | 杨钋, 史祎美. 硕士生求职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3) :62–68. |
[8] | 李俊. 硕士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 (20) :23–26. |
[9] | 李艳. 财经类硕士生就业意向与就业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职业. 2015 (7) :58–59. |
[10] | 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5-5-5)http://www.ncss.org.cn/tbch/2014jqggxbysjyzlndbg/.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EB/OL].(2013-10-23).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
[12] | 学者解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 研究生教育:从管理到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3-28(第A02版). |
[13] | 李锋亮, 袁本涛. 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3) :78–84. |
[14] | 袁本涛, 王传毅, 冯柳青. 基于协整理论的我国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研究[J]. 教育研究. 2013 (9) :33–41. |
[15] | 高耀, 张琳, 顾剑秀. 中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协调度双层次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估——兼论促进区域研究生教育布局优化的可能路径[J].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3) :20–29. |
[16] | 高耀, 刘婷. 中国八大区域研究生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衡性定量测度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3 (6) :1–7. |
2.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