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2008—2014年全省共评选出四届全省优秀硕士论文。依据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相关信息,我们统计出14所高校的283位研究生导师,合计指导出382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下文称“优硕论文”),其中11所高校的72位导师(下文称“优硕论文导师”或“优硕导师”)指导出2篇及以上的优硕论文。①全省优硕论文导师尤其是指导出2篇及以上优硕论文的导师,无疑是本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要骨干,研究他们的优势素质特征具有示范意义。因此,笔者以上述72位优硕导师为样本,搜集他们的年龄分布、学科背景、学历学位、学术头衔、职称与导师资格、海外学术经历、代表科研项目、学术奖励等素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具有启示意义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培养规律。
二、样本来源分布利用安徽教育网和优硕论文导师所在高校官网,笔者统计出72位导师(占全体优硕导师总数的25.4%)共指导出172篇优硕论文(占全部优硕论文总数的45.0%)。具体为,指导出2篇优硕论文的导师50人,占导师总数的17.7%;指导出3篇优硕论文的导师18人,占6.4%;指导出4篇优硕论文的导师3人,占1.06%;指导出6篇优硕论文的导师1人,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占0.35%(见表 1)。可见,指导出2篇及以上优硕论文的导师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育创新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72位优硕论文导师的所在院校分布,笔者发现1所“985”高校有9位导师指导出23篇优硕论文,占2篇以上优硕导师数的比例为12.5%,占2篇以上优硕论文数的13.4%;2所“211”高校,共有24位导师指导出54篇优硕论文,分别占比33.3%和31.4%;1所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有13位导师指导出31篇优硕论文,分别占比18.1%和18.0%;2所医科高校有13位导师指导出32篇优硕论文,分别占比18.1%和18.6%。其余5所省属高校共有13位导师指导出32篇优硕论文,占比情况同前述2所医科高校(见表 2)。这说明,72位2篇及以上优硕导师主要来自“985”高校、“211”高校、“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以及医科高校,这6所高校合计优硕导师比和优硕论文比均占全省高校80%以上。
从数据上看,“985”高校并不明显高于“211”高校或“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笔者认为“985”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层次较高,其主要精力用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例如,迄今为止安徽省评出的90篇优秀博士论文中,就有58篇来自该“985”高校,占比达64.4%。②
三、样本素质特征研究 (一)年龄分布年龄分布,是指优硕论文导师在指导该篇硕士论文时的实际年龄。从经验判断,相对年轻的导师会有较充沛的精力来指导研究生,所培养的研究生会有较大学术潜力。硕士论文的写作周期一般为一年,因此笔者按照获评优硕论文时导师年龄减一的方法,估算出导师指导该篇论文时的实际年龄。统计发现,72位优硕导师在指导第1篇优硕论文时的平均年龄为46.9岁,指导第2篇优硕论文时的平均年龄为49.4岁;22位导师指导第3篇优硕论文时的平均年龄为47.5岁;4位导师指导第4篇优硕论文时的平均年龄为45.5岁;中国科技大学俞书宏教授指导第6篇优硕论文时仅有43岁;另外72位导师指导172篇优硕论文的总平均年龄为48.6岁(见表 3)。统计表明,虽然各年龄阶段均有导师培养出优硕论文,但40~50岁较年轻的导师群体,无疑是培育科研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
学科背景,是指学者从事学术研究所属知识的性质和门类,是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支撑。[1]67统计发现,72位导师主要来自工学(27人)、理学(18人)、医学(13人)、文学(6人)、经济学(2人)、管理学(2人)、教育学(2人)、历史学(1人)、农学(1人)(见表 4)。这表明,安徽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优势学科来源于工学、理学、医学三个领域,合计占比达80.6%,文学领域也有一定的实力,占比8.3%,但农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则相对较弱,哲学、法学、艺术学领域没有导师指导出2篇优硕论文,这些弱势学科需要积极培育和政策扶持,以促进学科间的包容协调发展。
导师的最终学历可作为导师学术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衡量依据。[2]笔者认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业务能力较强,尤其在年轻学者中这一特征更加明显。72位导师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导师54人,占75.0%;拥有硕士学位的7人,占9.7%;拥有学士学位的10人,占13.9%;拥有专科学位的1人,占1.4%;其中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的23人,占31.9%(见表 5)。可以预见,研究生导师中拥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经历的人数还会进一步增长。因为拥有硕士及以下学历的导师年龄结构偏大,他们大多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创者或老专家。如拥有专科学历的为我国著名机械专家、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费叶泰先生,费老1934年出生,是72位优硕导师中年龄最长的一位。10位拥有学士学位的导师中,有7位是1949年以前出生的老教师。
职称,是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等级,反映其学术成就的高低。高级职称教师有教授和副教授两类。研究生导师是培养和指导研究生的重要岗位,按其任职资格分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依据样本分布,笔者将72位导师的职称与导师资格分为四个维度调查。具体如下:教授71人,占98.6%;副教授1人,占1.4%;博士生导师58人,占80.6%;硕士生导师14人,占19.4%(见表 6)。统计表明,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指导我省优秀硕士论文的主要群体,其学术水平和培养硕士生的业务能力处于较高水平。
学术头衔,是学者所获得的学术称号,反映其在学科内的学术声誉和研究贡献,即被学术界认可的程度。[1]67笔者认为,学者的学术头衔是其学术威望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头衔愈高学术成果愈多,愈能折服其研究生以导师为榜样潜心钻研,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依据样本分布,将72位导师的学术头衔分为四级:第4级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青年杰出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第3级为皖江学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政府特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第2级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第1级为所在高校校、院学科负责人。统计发现,除9位导师相关信息缺失外,其余63位导师中,有28人拥有第4级学术头衔,占44.4%;18人拥有第3级学术头衔,占28.6%;11人拥有第2级学术头衔,占17.5%;6人拥有第1级学术头衔,占9.5%(见表 7)。可以推论,72位导师中至少有近九成的导师,拥有省级或校级以上的学术头衔,因此是否拥有较高学术头衔与其研究生论文质量正相关。
海外学术经历,是指教师在国(境)外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博士后研究,进行访学、进修,或者担任客座教授、高级研究人员等学术活动的经历。海外学术经历既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丰富其学术阅历,又能给所指导的研究生带来先进的学术理念和启发。笔者认为,拥有国内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学术研究经历,对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正向作用。调查发现,公布该项信息的52位导师中,有美国学术经历的16人,占30.8%;有日本学术经历的8人,占15.4%;有德国、英国学术经历的各为6人,分别占11.5%;有新加坡学术经历的3人,占5.8%;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学术经历的各为2人,分别占3.8%;有法国、挪威、荷兰学术经历的各为1人,分别占1.9%;有香港学术经历的4人,占7.7%;有台湾学术经历2人,占3.8%(见表 8)。可见,指导2篇及以上优硕论文的导师中大多拥有海外学术经历,且较多地前往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香港等。
代表科研项目,是指优硕导师所承担的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笔者认为,在培养和指导研究生的实践中,导师会有计划地吸收研究生参与其主持的科研项目,分配一定的研究任务给学生完成,以训练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依据样本分布,笔者将72位优硕导师的代表科研项目分为两层:第2层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第1层为教育部各类研究项目、其他部委科研项目等。调查发现,除3位导师相关信息缺失外,其余69位导师中,有66人主持过第2层级的科研项目,占95.7%;另外3人主持过第1层级科研项目(见表 9)。可见,指示2篇及以上优硕论文的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层次均较高,这既是导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因此,几乎所有的高校在遴选和评定研究生导师时,都要求其承担一定级别的科研项目,或拥有一定数量的年度科研经费。
学术奖励,是各级政府依据学术工作者科研、教学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而授予的荣誉级别或称号,是政府对学术工作的肯定和鼓励。笔者认为,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学术奖励,既表明该教师拥有较强的科研创造能力和较大的育人贡献,也表明能指导出较高质量的研究生。依据样本分布情况,笔者选择优硕导师已获最高学术奖励为研究对象,并将它们分为四级,分别是:第4级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第3级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以及其他国家部委科研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第2级为省自然科学奖、省科技进步奖、省青年科技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第1级为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等。统计发现,公布该项信息的62位导师中,有5人获得第4级学术奖励,占8.1%;11人获得第3级学术奖励,占17.7%;40人获得第2级学术奖励,占64.5%;6人获得第1级学术奖励,占9.7%(见表 10)。可见,72位导师中至少有九成左右的导师,拥有省级或校级以上的学术奖励,因此是否获得较高层次的学术奖励与其研究生论文质量正相关。
上述研究可见,72位指导出2篇及以上优硕论文导师的学术素养较高,是安徽省研究生导师队伍中的骨干,为培养学术创新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辛逸教授所言:“硕博士论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年轻一代的思想水平,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3]可以说,判断学位论文质量的核心是学术性。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形成,除其自身因素外,更与导师的学术品格、创新能力以及研究旨 趣等紧密相连。但导师的学术素质也不是与生俱有的,需要以学术本位的理念在实践中积淀养成。为提高导师队伍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着力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学术基础拥有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学术名师的博士学位,以及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是研究生导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础,对提升研究生指导能力有极大帮助。耿有权等研究指出,“我国培养了2位及以上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的导师绝大多数留学于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并获得博士学位或拥有留学访学研究经历。”[1]69本研究同样显示,在指导出2篇及以上优硕论文导师中,拥有海外学术经历者超过了70%,且大多前往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70%以上的导师拥有博士学位,且其中有超过30%的导师拥有博士后研究经历。从这些数据来看,为了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校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政策措施,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水平学者或博士人才充实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去;要注重培育薄弱学科的导师人才,加大投入,促进学科间的协调创新发展;要选派更多优秀教师到国(境)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参加访学、研修活动,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要鼓励教师出国参加学术研讨,利用优势学科平台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展示科研成果,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学术自信,以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学术基础。
(二)努力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从柏林大学建校伊始,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并重等原则相继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届的共识,教学与研究相长共进,互为补充。王洪才教授指出,“要把人培养成独立、自觉的人,对大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他必须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人,能为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提供指导和启迪”。[5]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是导师完善学识和追求学问的主要途径,也是其培养和启迪学生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调查发现,公布科研信息的69位导师中,有66人承担过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另外3人承担过教育部或其他部委的科研项目。通过高级别的课题研究产生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是丰富和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普遍规律。为了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高校要充分利用各项基金渠道和重点科研平台,鼓励教师申报高级别研究项目,同时,有关方面要切实运用学术 标准和专家评价的手段,做好项目申报服务与初审工作,推动已获项目的学术研究,促进学术成果孵化及其应用推广,帮助导师申报高级别的学术奖励,提升其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增强其指导研究生的业务能力。
(三)加大对青年导师的培养力度青年导师处于个人学术生涯的黄金期,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希望和未来。刘少雪教授研究认为,“26至45岁是科技人才实现创造性突破的最佳年龄阶段,是科技精英重大科学发现或发明的黄金时期”。[4]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年仅43岁即指导出6篇全省优硕论文,他31岁获得中科大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32岁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34岁赴德国任洪堡外国科学家研究员,35岁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36岁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岁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对安徽省导师特征的研究表明,40~50岁的较年轻导师是获评优硕论文的主要群体;3篇及以上优硕导师的平均年龄还明显低于2篇优硕导师。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措施,引进青年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支持青年导师参加国内外访学研修项目,扶植优秀青年教师申报重点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大学中推进本-硕-博“一贯式”青年才俊培养工程,在本科生中发现和选拔科研创新苗子,让他们作为后备师资直接攻读本校或定向选送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扩大青年导师招收和培养优秀研究生的自主权,鼓励师生协同进行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帮助青年教师发掘培养研究生的潜能,适时赋予他们导师资格。
(四)优化导师人才培养的学术环境从源头上看,中世纪大学是一个学术场域尚未分化的空间,学术共同体是大学的惟一组织,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6]既然大学是学术组织,就要按照学术组织的本质规律来治理大学、培养教师和学生。钱学森先生曾回忆:“加州理工学院给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7]钱老回忆实为称赞美国大学一贯的学术精神,即善于追求真知的自由精神,敢于发表意见的创新精神,勇于挑战权威的自主精神。研究显示,安徽省72位2篇及以上优硕导师中,71人拥有教授职称,58人为博士生导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还有相当一部分导师拥有海外学术经历,这些均表明他们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和学术熏陶,对其学术品格的形成和培养优秀研究生具有深远影响。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国家层面要深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管办分离”;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退出大学微观事务领域,切实保障高校自主权;高校要在各自章程范围内,以弘扬学术和创新知识为核心理念,不断完善学术权力制度建设和行政权力清单建设,构建突出学术本位和权力包容的治理结构,大力营造学术自主和研究自由的创新氛围,促进教学科研相长共进,健全优秀人才和成果脱颖而出的制度体系,努力使每位导师都能成为优秀导师,每位研究生都能成为优秀研究生。
注释:
① 在安徽省四届优硕论文评选中,军事学科共有13位导师指导出18篇优硕论文,其中5位导师培养出2篇优硕论文。但因军事学科保密性强,其导师的数据资料难以收集,因此本研究各项统计和分析均不包括去军事学。另外,针对个别优硕论文有2位或3位指导教师的情况,笔者认为第二导师和第三导师一般是刚取得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年轻教师,其优势素质特征不明显,因此本研究仅统计第一导师的素质信息。
② 安徽省2009年以来评选过三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发现全省7个博士生培养单位,培养出90篇优秀博士论文。
[1] | 耿有权,狄晶晶,汪琴.提升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的对策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2):67,69. |
[2] | 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特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2. |
[3] | 辛逸.文科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8(7):26. |
[4] | 刘少雪.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领军人才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3. |
[5] |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6):6. |
[6] | 冯向东.大学学术权力的实践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10(4):29. |
[7] | 马望星.钱学森创新教育的伟大实践[M].长沙:湖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