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是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1]。
“211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2]。经过“九五”“十五”以及三期建设,“211工程”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3]。
天津大学作为“211工程”首批建设高校之一,在国家和天津市的支持下,经过近20年的建设,圆满完成了“211工程”各个阶段的建设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建设成绩,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天津大学实现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11工程”建设实践与特色
(一)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实行法人管理和首席科学家制
在“211工程”建设的规划阶段,学校即明确战略目标,全力做好顶层设计。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以学校中长期规划为引领,制定“211工程”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及工作路线图,长期规划与分阶段实施有机衔接,实现在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法人管理,为明确要求、规范管理,相继出台了《“21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多个管理文件,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加强“211工程”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天津大学成立了“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211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项目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突破单一院系或单一学科的局限性,构建有助于大项目完成、杰出人才汇聚、大平台建设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按照项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队伍,实行校领导协调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各负责人由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荐、学校聘用,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工作,包括课题设置、经费使用、人员配置等,定期向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工作汇报,并直接向主管校领导负责。
(二)突出重点,协同发展,促进学科水平整体提升
“211工程”的核心是重点学科建设,天津大学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形式,按照“重点建设、带动全局”的思路,实施学科建设。这样的建设模式,不仅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每个项目中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而且打破了学科之间、学院之间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我校“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的“能源高效转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航空零部件制造与维护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立项宗旨是建成国际领先水平的能源高效转化与综合利用的学科群,以及能够支撑国家、特别是天津市航空制造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共涉及天津大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有7个学院的教师参与项目的建设。
对于建设内涵指向明确,主体学科较为突出的项目,则依托学院开展建设工作,例如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水利工程”等一批精品学科建设的“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化学工程与技术”“重大水利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等,立项宗旨是在优势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学科的优势地位。
“211工程”中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强化优势特色学科的基础上,促进优势工科与理科的密切结合,形成了理科支撑工科提炼和解决科学问题、工科支持理科特色发展的理工融合新格局。与此同时,基础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为工科可持续发展与原创性科技成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过程监控,绩效考核,保障项目科学高效实施
为高效完成“211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学校加大项目调控力度,设立建设目标,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建设资金试行额度管理,统筹协调,按照“资源优化、激励产出”的原则,大力推进并逐步实现学校资源的合理整合与高效运行。
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校内年度执行计划审批制,即各项目严格依照上报教育部的《“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年度执行计划,组织校内专家详细论证后进入正式执行阶段,并确保当年计划当年执行完毕。学校对“211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年终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各项目承担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上措施确保了项目的按时、按计划执行,对建设项目起到调控激励的作用,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益,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
此外,由于项目建设关乎学校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项目管理、经费执行和设备购置过程中时常出现涉及多部门的特殊问题,为及时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由天津大学 “211工程”办公室牵头,组织邀请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资产处、国际处、宣传部及审计处等九个部门主管副处长共同组成“211工程”工作小组,联席共商,推进“211工程”项目科学高效建设。通过及时召开工作会议的形式,在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就各建设项目提出的特殊申请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小组意见,用以解决问题、指导建设以及进行项目的建设情况监督、评审工作,在重大决策时,为校领导提供参考建议和决策依据。
二、“211工程”建设成效
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以“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服务需求、发展特色”为立项原则,坚持“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建设思路,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一)“九五”期间建设成效
“九五”建设期间,天津大学作为首批建设高校之一,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严密组织、精心建设,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尤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1996年至2000年,天津大学的一级学科数由零增长至12个,在全国工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博士点数由24个增加到49个;硕士点数从74个增加到87个。同时,天津大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齐头并进,带动全校科技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把天津大学建设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建设成效
“十五”建设期间,天津大学紧紧围绕发展这一要务,求真务实、努力建设,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稳步提升。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学校的工科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理、管、经、文、法、教育、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北洋学者”计划,塑造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努力把科学研究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学科优势,瞄准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研实力大大增强;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加强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和教学楼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三期建设成效
“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天津大学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和“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办学思路,突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任务,重点建设了能源高效转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航空零部件制造与维护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等9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总体实力得到了大幅增强,学科优质率明显提升,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2007-2009年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国第1,光学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2,建筑学、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学科位居全国第3,排名第一和排名前三的学科数在工学门类院校中位居第二。同时,三期建设围绕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及“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总之,经过“九五”期间的“打基础”、“十五”期间的“上水平”和三期强化建设,学校的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高。
三、未来改革方向
“211工程”建设为天津大学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坚实保障,经过近20年的建设,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学科布局持续优化、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立体化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4]。但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天津大学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紧紧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刻总结并反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勇于探索新的建设管理模式,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一)优化结构,完善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
多年来,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学校学科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优势学科发展乏力、后劲不足,基础及人文学科实力较为薄弱,同时,校内的学科资源分布较为零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投入,束缚了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
未来的学科建设工作,将紧紧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统筹优化学科布局,合理拓展学科体系,促进学科间和谐共生式发展。深入凝练学科方向,结合学科优势与特色,梳理整合相关资源,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大力推进学科交叉,打破学科间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创新要素汇聚,引导优势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与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传统学科突破,带动新兴学科发展,形成有利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学科生态。同时,根据学校规划和学科发展需要,集中资源,打造高度共享的仪器设备平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探索机制,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发展的人事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并已逐步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将是未来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
根据学科建设需求,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培育一批有潜力的青年骨干,发展成为学校建设的中坚力量,建成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完善人才队伍的分类管理,按照教学、科研、行政等不同工作职能划分,结合工作内容和工作资历的差异,细化在人才引进、培育和考核等环节的工作办法,形成一套分类清晰、责权明确、体系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时,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学术创新,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创造崇尚科学、自由和谐的学术文化氛围。
(三)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创新质量不断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在“211工程”建设期间给予了重点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国际视野亟待提升等问题依旧突出。
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目标,统筹构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分类培养体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鼓励教学相长、研学互动,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交叉性,重视探究意识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加强研讨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和举一反三能力。此外,通过以海外优秀学者开设的高水平学科前沿课程推动我校的国际化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积极举办海外名师讲座、国际学术论坛、国际暑期学校和国际文化节,推动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四)分类评价,动态考核,健全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
考核评价既关系到学校改革和发展,又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重要工作。经过长期的探索建设,我校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考核评价机制,但现行的机制对于考核对象之间的差异和特点考虑不足,考核评价工作的导向作用也并不明显。
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分类评价模式,针对考核对象的特点与差异,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出台并落实分类评价办法。同时,建立体系完善、客观公正的动态考核机制,实时反映建设成效和工作效率。建立健全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的机制,根据投入产出的考核结果,反思问题,明确下一步重点建设方向,科学制定建设规划,鼓励良性学术竞争,健全奖惩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世界强国的兴起历程,往往与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相伴随。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大学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的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天津大学将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大学的价值目标和创建世界一流的必然路径,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并充分利用国际舞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培育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走出一条“世界水平、中国特色、天大品格”的新路[5]。
[1] | 沈雨泽.对"211工程"建设的再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86-7. |
[2] | 郭艳利,闫亚林.我国"211工程"建设研究综述[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4(10):268-275. |
[3] | 莫少群."211工程"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2(2):29-32. |
[4] | 李继凯,王强,杨高玕.关于"211工程"与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31-35. |
[5] | 梁传杰.对我国"211工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4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