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 Issue (1): 1-6   PDF    
试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耿有权    
东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新概念、新理念。在我国,从"国家大学"的提出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百年历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密切相联,而且与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密切相联;未来时期,不仅要立足和丰富中国特色,更要恪守世界一流大学精神,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基本规律,充实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创新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体系,形成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模式,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国家大学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规律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积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探索和遵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和发展之路,不仅是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是高校推进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来源、意义界定和基本规律,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概念源流:从“国家大学”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方式。《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初步的现象开始,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认识同类或相近的事物,进而提高认识事物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水平。在这个意义上,对“世界一流大学”这种特殊事物的认识和概念把握存在一个认识发展过程,理解这个过程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新概念。这个新概念的孕育和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发展的时长达到100年之久。客观地说,参与这个历史认识过程的,不仅包括中国大学办学主体,而且包括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充分体现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集成,其中,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著名大学校长、教育家、政治家贡献了智慧,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文献记载,新文化运动主将胡适先生在1915年2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之牛津、剑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1] 1919年,蔡元培先生积极回应社会之关注,“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改造和建设北京大学,使北京大学不仅闻名全球,而且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这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抱负和责任担当。1945年9月,冯友兰在《大学与学术独立》中提出肩负国家“知识上底独立,学术上底自主”的“大大学”的概念,他说:“在世界各国中,不见的所有底大学都是大大学,但在世界的强国中,每一个强国都必须有几个大大学”,因此建议国家“要树立几个学术中心,其办法是把现有底几个有成绩底的大学,加以充分底扩充,使之成为大大学。”[2]很显然,“大大学”就是冯友兰心目中的“世界一流大学”。1947年9月,胡适又在《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的文章中建议政府“在十年之内,集中国家的最大力量,培植五个到十个成就最好的大学,使他们尽力发展他们的研究工作,使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学术中心,使他们成为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3] 那个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艰难实践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至今令人称赞的成功经验。1950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国家批准建立了一批重点大学。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并逐步恢复和建设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方针政策。其间,一批教育家密切关注中国大学的发展进步,积极推动中国大学的创新发展事业。例如,1983年5月19日,南京大学匡亚明、浙江大学刘丹、天津大学李曙森、大连理工大学屈伯川等四位老教育家联名上书建议国家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使之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等学校。”[4] 之后,国家相继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大学进行重点建设。1985年清华大学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5] 1986年,北京大学党委研究室在总结北大改革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1993年,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在“全国高教论坛”上提出“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一流大学”。1994年,北京大学提出了“创建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1] 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中国著名大学一直以服务国家利益为使命,不断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世界教育处于风起云涌的改革建设时期。1993年2月,国家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随后落实为著名的“211工程”。此后,学术界开始在学术期刊论文中逐渐地使用“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概念。1995年、1996年,江泽民同志相继为复旦大学九十周年校庆、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校庆题词,提出“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1] 这两校的题词内容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重点大学发展境界的热切期待。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讲话针对“世界一流大学”概念进行“四个应该”的内涵阐释,即“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6]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由此开启著名的“985工程”。经过“三期建设”,我国重点大学积累了坚实的基础,也显示了我国一流大学冲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奋斗目标。2011年4月,纵观全球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趋势,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指明了国家重点大学的发展方向。之后,围绕继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题,国家出台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项国家工程项目,该项目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的“2011计划”,这是以新的政策举措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事业的又一战略部署。

众所周知,在发展中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究竟未来中国一流大学之路如何选择,可以说,中国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有识之士均在不断地思考和研究这个重要问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前进方向:“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为此,“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7] 到这里,应该说我们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针的重大核心问题上达成了重要共识。201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后,国务院发布文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路径,重申“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至此,我国对中国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界定可谓更加清晰、更加透彻了。其潜在的逻辑是,首先,抽象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存在,世界一流大学只能建设在各国历史文化土壤中,她们既存在一些普遍的共性特征,也存在显著的特殊性和个性化特征,换言之,各国均有权结合自身历史、国情、文化等因素筹划建设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理性判断,也是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专家贾弥尔·萨尔米(Jamil Salmi)博士的研究结论,并得到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国大学的普遍认可。其次,各国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只能由各国政府和大学根据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自行设计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任何他国无法代劳。第三,事实再次证明,中国人的智慧不比别人差,中国人在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和建设上,如“211工程”和“985工程”,引领了世界各国大学政策演变,极具开拓性、示范性和先进性。总而言之,从百年前国人梦想的“国家大学”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概念的孕育生成和广泛使用,折射出发展中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也体现了我国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的坚定决心和战略态度。

二、意义界定:何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何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实践问题。当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意义和评价标准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试图弄清中国特色世界 一流大学的新概念,显然存在一系列困扰和问题。但是,人类有认识和探索复杂事物本质的好奇心、潜力和意志力,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经验正生动地展现在当代环境中,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面对,深入思考,逐步推进对相关问题的科学认知。

就实质特征而言,未来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定是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换言之,没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中国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这里的“中国特色”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积淀,来源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有机结合。如果说“世界一流”(世界级、国际性)是共性,是普遍性,那么“中国特色”就是个性,是特殊性,共性融于个性中,普遍性融于特殊性中,个性和特殊性不断巩固和丰富共性和普遍性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惟有立足“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一流大学才能赢得支持,赢得成功,赢得未来。其一,强化一流大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未来的选择,中国一流大学必然服务和贡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中发展壮大。其二,强化扎根中国大地的一流大学的中华民族文化属性建设。历史证明,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性越强,世界性越强。因此,未来中国一流大学需要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的中华民族文化属性建设,努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三,强化中国一流大学的至善境界追求。儒家经典《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因此,中国一流大学追求至善境界目标,努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仅是中华民族止于至善精神的生动反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最佳体现。

就要素内涵而言,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不仅体现在一流大学的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党的领导上,而且体现在一流大学建设始终立足于中华大地、认真遵循教育规律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面,根本反映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上面。具体说,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前提条件。进一步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体系,自然有其独到的价值和发展的未来,因此,中国一流大学应该立足中华文明丰厚的土壤中,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切实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兴校,争创一流。总之,既要充分体现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现实,又要始终坚持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既要在可比性办学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越国外世界一流大学,更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突出的贡献;既要拥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先进文化,真正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就外延范围而言,正如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专家贾弥尔·萨尔米博士所言,“尽管国家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学能够或者应该追求这种国际地位。”[8] 就是说,我们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备选学校和学科,应该是指那些确实有基础、有实力、有潜力、有愿景、有战略,且其建设成就被世界高水平大学所认可的大学和学科,而不是指所有中国大学和所有学科。可以说,“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大项目,也是因此要求而产生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建设之后发现,这种方式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因此未来时期,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将重点建设战略转向开放性的,竞争性的,差别性的,层次性的,当然更是国际性的,也即未来建设方略是“统筹建设”,一方面,打破“211”和“985”高校身份壁垒,采取适度开放、竞争选优的政策措施,为全国不同类型高校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倡导差别化发展导向,鼓励和支持特色发展和分类发展。可以说,这种战略性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就国际意义而言,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不仅在国内赢得了重要支持,在国际上也赢得了非凡声誉。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引导和支持中国一流大学在当代赢得了世界性的地位和全球影响力,这反映了“中国特色”,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性”,也具有突出的“世界性”,因此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继续发扬光大。而且,事实给予了充分的证明。凡有识之士,不仅可以从中国大陆依靠国内高校自主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事实看出来,而且可以从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学排名(QS/THE)、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大学排名等权威信息看出来,也可以从中国大陆的诺贝尔科学奖零突破、高被引科学家、《Nature》和《Science》等世界权威期刊论文的规模发展以及人们累积的信心等方面找到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面向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定会取得更大更新的发展成就,不仅将继续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且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内涵,使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体系中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更美好的未来。

三、基本规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主题

显然,无论是何种特色或何种模式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共同点均为大学的发展成就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被全球高等教育界及其以外的广泛领域所认可。没有这一点做基础和保证,很难说某种特色是成功的特色,是富有世界意义的特色。因此,在这个角度说,未来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重点应是在继续保持和突出“中国特色”的同时,更多地侧重于通过深化改革来推进“世界一流”的文化建设、水平建设和内涵建设。

其一,打造世界一流文化,汇聚全球一流学者。世界一流文化,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是世界一流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水、空气和环境。任何地方,没有世界一流文化,都难以吸引、培养、留住世界一流人才,也难以发挥世界一流人才的作用。世界一流文化意指什么?概言之,首先指世界一流的精神文化,即人们普遍以追求知识和真理为幸福快乐的源泉,其次是与一流精神文化高度契合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当今世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哪个不是世界一流文化的缩影和代表?其校训文化的真理情结、学术大师的境界追求、校园建筑的精神品味、求学环境的优美设计,均是世界一流文化的生动体现。在这个角度看,建设世界一流文化,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至关重要,甚至处于核心的战略地位。

其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育世界一流人才。世界一流学科,必定是在世界一流文化环境和氛围中生长出来的,必定是与世界一流文化建设密切联系的。凡是缺失世界一流文化的大学,不可能产生世界一流学科,也不可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一流学科,可以说是世界一流文化的奇葩,是世界一流文化的成果。世界一流学科又是大师人才和优秀学生聚集的高端平台,换言之,当全球学术大师汇聚于拥有浓厚的一流文化氛围的大学时,世界一流学科自然“水到渠成”。因此,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与引进全球学术大师、培育世界一流人才,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是“浑然天成”的结果,它们也是世界一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三,创造世界一流项目,开拓世界一流科研。世界一流科研,造就世界一流学科,培育世界一流人才,但是它与世界一流的重大项目又是紧密相关的。没有世界一流的重大项目作为基础和平台,任何大学都难以吸引世界一流大师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参与,也难以产生世界一流学科文化。世界一流科研项目,属于原始创新研究,通常与人类的孕育、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利益密切联系,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战前后,美国众多研究型大学就是在参与阿波罗计划等一系列世界一流重大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崛起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他们堪称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典范。因此,借鉴世界范围内一流科研的成功经验,创造和参与世界一流科研项目,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就,为中国乃至人类发展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富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不二选择。

其四,培育世界一流学术文化中心,谋求国家学术独立。无论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创造世界一流项目,开拓世界一流科研,其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文化中心,是为了国家完全的学术独立,并为国家建设和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美国高等教育专家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教授等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学术世界一直由中心和外围界定。”“发达国家最好的大学拥有卓越的研究能力和声望,这些大学被认为是中心。而那些依靠这些中心建立起来的寻求知识和领导力的机构则被称为外围。”那么,“是什么导致一个学术体系或学术机构被视为一个中心?通常,是一个大的研究型大学。”[9] 历史表明,成为世界一流学术文化中心,需要各种有利因素的综合集成,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历史的机遇和战略的把握。就此而言,未来时期我国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其五,创新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贡献世界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史启示人们,没有新的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或大学理念,不可能造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不可能“量产”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也不可能对世界高等教育做出重要贡献。回顾西方世界,从中世纪时代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到法国巴黎大学,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发展历程,无不证明了这个真理。在这个视角看,未来中国一流大学建设,既要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基本规律,创造世界一流科研成果,更要大胆创新高等教育思想或大学理念,努力开辟符合中国特色要求又能引领全球教育发展的“大学之道”。唯有这样,21世纪中国一流大学,才能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闵维方,文东茅,等. 学术的力量——教育研究与政策制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5,104,104.
[2] 冯友兰. 冯友兰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3.
[3] 季蒙,谢泳.胡适论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63.
[4] 洪银兴,陈骏.大学之魂——南京大学精神传统文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43.
[5] 王大中教育文集编辑组.王大中教育文集(1994-2003)[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
[6] 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科教兴国动员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1-08] http://www.gov.cn/xinwen/2014-05/05/content_2671258.htm.
[8] [摩洛哥]Jamil Salmi. 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孙薇,王琪,译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1.
[9] [美]菲利普·阿特巴赫,利斯·瑞丝伯格,劳拉·拉莫利.全球高等教育趋势——追踪学术革命轨迹[M].姜有国,喻恺,张蕾,译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9.
On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ENG Youqua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6
Abstract: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significant new concept in this country where the proposal to build national universities was first made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This concept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not only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overall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future, Chinese universities will strive to strengthen and enrich their own national styles while following the rules of development proven by top-class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world so as to innovate their governance systems, create new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national university     world-class university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ule of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