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6): 75-79   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
王焱, 董增川, 刘平雷, 周林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 “双导师制”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它打破了研究生以往只以专业学习为主、忽略实践活动的局面,更加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双结合,提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双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海大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完善双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双导师制     探索     实践    

我国自1990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培养力度不断加强,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这过程中,构建和形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双导师制”的实行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提升了培养质量,又推动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科研项目的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一、“双导师制”的重要性

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

1.双导师制是深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的导师指导已无法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求,而双导师制不仅有理论功底深厚、学术领域权威的校内导师,也有具有高水平行业资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基地导师,通过这种双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

2.双导师制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到基地单位开展“顶岗实践”,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的各自优势,并结合各专业学位领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实践能力考核体系,切实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3.双导师制是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双导师的共同培养,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科的交叉和延伸,注重学术能力与道德品质的并重,尤其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4.双导师制是拓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通过这一年的实践,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基地单位从了解学生,培养学生,进而发展学生成为基地单位的正式一员,拓展了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向,减少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到新单位的磨合环节,实现了学校和基地单位的无缝对接。

5.双导师制是学校、基地和学生三方共赢的重要载体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顶岗实践,对学生来说,提升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了与基地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对基地来说,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也有利于发现和留住优秀研究生;对学校来说,可以带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此外,通过双导师的共同指导,创造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大促进了高校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二、“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双导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教育经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的高低。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实行的情况差强人意,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校内外导师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双方导师对于学生的培养管理、科研指导应互相配合与合作,做到每月沟通一次,共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因基地大多在外地,双方导师平时自身工作很忙,更倾向于对合作科研项目的沟通,却忽略了学生论文的选题、开题和撰写等方面的指导,由于导师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互补,结果导致学生论文水平的下降,培养质量也大打折扣。

2.校内导师的观念亟待更新

校内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工作,不仅要负责研究生在学校期间的课程学习,还要协同基地导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指导工作,以及返校后的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但由于师资资源的紧缺,一位校内导师带十个左右的研究生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学校一般没有明确地划分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这就造成了校内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重学术、轻实践的现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校内导师很难脱离学术性指导思路,也没有专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和案例,更没有工程实践的动态信息,老师们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典型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基地后,出现了所学理论与实际工程项目严重脱节的现象。

3.基地导师的指导空间有限

基地导师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责任导师,主要是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2]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基地导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对如何培养、指导研究生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和论文水平;其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因就业找工作的需要,在基地实习的有效时间较短,学生刚刚建立起对某个行业或某个专业的认识和兴趣,就已经要结束实践环节离开基地,没有一定的延续性,这也无形中打击了基地导师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第三,基地导师一般都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身兼数职,工作繁忙,虽有心指导学生,但苦于没有时间,一两个月见一次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培养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4.缺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

从2009年国家扩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学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受“亚学位”思想的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相关的政策制度作保障,也没有对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就连用人单位往往也“另眼相看”。

三、河海大学双导师制的探索和实践

河海大学通过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两年制培养模式,即“校内培养+基地培养,知识构建+工程实践”,形成了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培养质量为目标的“重基础、强实践、拓素质”人才培养理念。为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应用能力,学校实行的是“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的双导师制,采取“双向互动、多方交流”的指导形式,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基地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1.统筹规划,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河海大学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3]充分发挥双导师制“1+1>2”的协同效应,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工程应用能力,营造高校与企业、校内导师与基地导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为此,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了《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试行)》《河海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地实践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并划拨了专项经费用于双导师之间的交流,努力树立符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多管齐下,加强双导师队伍的建设

(1)改进双导师的选聘培训机制

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双导师制”对导师数量和质量有更严格的要求,只有优质的师资力量才能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4]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的双导师选聘工作由学校统一安排,结合专业学位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对选聘标准进行了改革。在校内导师的聘任条件中,将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且有项目课题作为选拔聘任的首要条件,提升校内导师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而基地导师选聘的条件则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是在行业中取得较高资质和掌握最新资讯的专家,而且基地导师的聘任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进行分类聘任。三年来,学校已聘任1000余名行业内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专家担任基地导师,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约占35%,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导师队伍。不仅如此,学校定期组织校内专家对基地导师进行培训,结合网络课件等形式,提高基地导师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健全双导师的考核评价机制

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作为双导师制中的具体实践者,应制定合理高效的考核评价制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责任感,以确保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对于校内导师,河海大学不仅考评日常的教学工作量、科研量,还将校内导师到基地单位的学习交流,与基地导师的沟通合作,在基地开设学术前沿讲座以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纳入考量指标;另外,基地导师也纳入学校的导师管理体系进行常态化考核与管理,定期对基地导师的资质进行审核,并结合学生在基地实践情况的反馈进行评估,实行淘汰制;另一方面,学校按照基地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给予一定的工作津贴,并颁发基地导师聘书和荣誉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基地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完善校企导师间的交流合作机制

(1)全过程培养管理

河海大学目前实施的是“0.5+1+0.5”模式,学生第一学期完成在校大部分课程学习后,进入基地单位开始为期一年的实践工作,最后一学期回到学校完成部分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修改完善和答辩工作。但在前几年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由于基地的类型、工作任务等存在差异,加上校地导师的沟通交流较少,基地对学生的每个培养环节要求也不一样,学校的规定在各基地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偏差。因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编写了《河海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地实践工作管理办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地实践工作手册》和《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地实践记录考核本》,规定了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必须全程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基地导师要参与研究生前期的学习计划、开题、论文撰写、答辩等环节,校内导师也要经常到基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而学生则应该定期向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汇报学习实践情况。通过这一系列规定的出台,有效地提升了双导师全过程培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基于项目合作的优先选派

为规范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管理工作,提高基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2012年河海大学开发了《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用于基地导师的遴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基地、基地导师的双向选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但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基地单位、校内导师与基地导师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增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内容的针对性,在选派学生去实践基地的过程中,优先考虑与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单位有合作项目的校内导师所带的学生。校内导师根据自己与基地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推荐合适的学生到相应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而学生作为校企导师之间的桥梁,不仅能提前获得基地导师对选修课程、实践活动的指导,还可以通过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拉近校企导师之间的距离,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双方单位产学研的深度合作,进而达到三方共赢。

(3)教学案例的联合开发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是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课本教材,缺乏体现实践性的教材和案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联合开发研究为双导师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校内导师只有走进基地,走进工程,和基地导师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了解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工程实践领域的问题,才能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做到学校书本与基地实践的良好衔接。2014年河海大学启动了案例教学工作,根据各专业学位领域特点,与基地单位合作,开发教学案例,探索建立案例库,加强教学案例编写,通过开展优秀案例评选工作,促进双导师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4)交流合作制度

双导师制的实施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交流合作,定期的交流有助于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实时把握学生在基地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动态,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措施;有助于推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相关专业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学校真正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活动和行业前沿动态,并不断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因此,河海大学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办法,鼓励校内导师“走出去”,基地导师“走进来”。学校定期安排校内导师到水利行业去挂职锻炼或去相关的水利单位学习,通过参与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学习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并将校内导师去基地交流学习环节作为青年教师晋升的一个必要条件。学校还要求基地导师定期开设工程专题讲座,并将此作为基地导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形成一套可行的机制。此外,学校和基地单位还通过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双方导师的交流沟通,并对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宝贵建议。

(5)倡导团队指导模式

大多数高校现行“双导师制”的模式是由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一名学生,但由于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要指导多名研究生,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指导效果也不显著。河海大学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团队指导的双导师组模式,即同一学科方向或同一课题组的校内导师组和基地单位同一项目组的基地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打破原来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可以使研究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契合将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河海大学实行的双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双导师的指导能力明显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学校和基地单位的科研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入。2014年,学校有2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被评为 “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9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64项实践计划被列为江苏省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学校将不断创新完善“双导师制”,加强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 1号.
[2] 姚纬明,束龙仓,李枫,等.产学研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工科研究生(教育篇)[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有东,陆中会,王颖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研究——以淮阴工学院"特需项目"的实践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14-17.
[4] 李波.专业学位教育中"双导师制"缺位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58-160.
[5] 刘秀清,谭德荣,高松,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方案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0-21.
[6] 吕伟.教育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双导师制解读[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6):128-130.
[7] 李太卫,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4):16-19.
[8] 赵冬梅,赵黎明,赵会茹.基于产学研联合的"双导师"专业实践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42,46.
[9] 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4-8.
[10] 殷述广,程燕.新形势下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J].大学教育,2012,(6):23.
The Practice of Double-supervisor System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degree Students-With Hoha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Yan, DONG Zeng-chuang, LIU Ping-lei, ZHOU Lin    
Graduate School, Hohai university, Nanjin, Jiangsu, 210098
Abstract: The double-supervisor system is new in full-time professional-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 It changes the old pattern that emphasized study at expense of practice, strengthens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implementing the double-supervisor system and, in light of Hohai University's related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ystem.
Key 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double-supervisor system     exploration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