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6): 3-6   PDF    
充分发挥专业学会作用服务研究生教育改革
吴小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
摘要: 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专业学会”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介绍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的理念宗旨、性质定位、特色优势,以及在服务研究生招生领域改革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学会应当如何适应改革形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研究与服务水平。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学会     研究与服务     智库     第三方    

当前,研究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在这种大背景下,“专业学会”作为一种涵盖领域内各层级人士的社会性学术组织,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下属的二级学会,主要致力于与研究生招生领域相关的研究及服务工作。当前,深入分析学会特色优势及作用价值,探索学会服务我国研究生招生领域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顺应改革形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研究生教育从小到大,实现了极不平凡的历史跨越,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一些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制约着研究生教育发展。特别是,研究生招生领域迫切需要形成政府、招生单位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改革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对改革能够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的成立也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和考虑。自2014年成立以来,学会始终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领域政策措施,着力开展人才选拔与评价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不断促进招生单位沟通交流,积极搭建政府与基层招生单位间的桥梁,努力为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合理的组成结构。学会实行委员会制,委员共计26人,设主任1人,委员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有关专业学位教指委秘书长、省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高校研究生招生领域专家或负责人等。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秘书处负责,秘书处挂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会会员主要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会员单位及个人会员组成,目前拥有会员单位600余家,基本涵盖了所有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

研究与服务的办会宗旨。学会以开展研究生人才选拔与评价重大理论问题调查研究,服务国家研究生招生改革发展及会员单位需求,促进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的提升为宗旨。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书刊编辑、业务培训、咨询服务、国际合作。

会员服务会员的办会理念。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赵沁平指出“学会是会员自己搭建的学术交流自治组织,所以本质上是会员服务会员”[1]。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也始终贯彻这一理念,注重发挥广大会员的主体作用。学会的会员中有单位会员也有个人会员,在单位会员中既有招生经验丰富的知名院校,也有处于研究生教育起步阶段的学校;个人会员中有领域内的资深专家,也有刚从事招生工作的年轻同志。他们所需要和所能提供的服务彼此不同。有的希望通过学会这个平台,向同行或专家学习咨询;有的则希望分享自己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因此,学会致力于搭建多元化的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会员需求,这也是学会作用和价值的集中体现。

自律和他律的文化氛围。学会不同于政府机构,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学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自律和他律能力。学会成立伊始,就建立完善了委员会工作条例与工作制度,明确了学会的组织结构、会员准入条件等事项;建立健全委员与会员的联系制度、会议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以此来形成强有力的自律能力[1]。与此同时,学会始终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及各会员单位的监督,不定期向有关单位征求工作意见建议,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他律机制,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二、瞄准改革需求,服务研究生人才选拔与评价工作

学会工作必须以改革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研究生招生选拔工作为目的。学会紧跟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形势,牢牢把握自身定位、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努力提高研究与服务水平,积极促进研究生招生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一)明确学会定位,把握开展工作的“四个维度”

随着学会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自身的功能定位愈加清晰,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维度:一是学术共同体。人才选拔委员会属于“学会”的范畴,“学会”顾名思义,最本职工作就是开展学术研究及其相关工作。会员加入学会的目的也是想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分享学术成果。学术是这个组织以及所有组织成员的共同追求,也是学会的灵魂所在[1]。二是智库。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要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形成政府、高校等不同阶层广泛参与的协商治理机制。在这一进程中,学会恰恰是一个汇聚政府、高校等各相关利益方的组织,而且具备人才集中、思想活跃、信息资源丰富、联系渠道广泛等特点,起着不可替代的提炼升华各种智慧、思想、观点的作用[2]。学会有必要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使学会和会员能够对我国研究生招生领域的重大政策、改革方向有前瞻性的领悟和解读,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咨询建议。三是“第三方”。随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断调整自身定位,简政放权,教育质量评价监督等问题逐渐要引入“第三方”机制。学会正在思考和探索今后在管、办、评分离的大格局下,如何发挥学会独特的、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作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评价监督服务。同时,这也为学会和广大会员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四是会员之“家”。学会既是一个社会组织,也是广大会员的“家”。学会致力于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畅通广泛的联系渠道、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为会员打造一个深度沟通、自由交流的平台。所有会员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二)找准工作抓手,打造“六位一体”的工作平台

学会可以提供的服务类型主要有咨询服务、评价服务、培训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等。服务必须通过相关的工作平台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学会自成立以来,就从自身实际特点出发,努力打造“六位一体”的工作平台。一是研究平台。学会始终紧跟当前研究生招生领域热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是组织某几个培养单位进行联合攻关;有的是借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课题申报平台,引导各会员单位积极开展与研究生招生相关的基本理论、改革举措、实践案例等的研究工作。二是交流平台。学会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每年至少召开2次委员会会议、1次全体会员大会,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邀请主管部门负责人、领域内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招生单位工作者就当前研究生招生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谋划招生工作长远发展。三是咨询平台。现阶段学会主要是接受政府或有关部门委托,开展相关研究和调研工作,例如工程硕士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研究等。今后也要积极面向高校、社会进行咨询服务工作。四是评价平台。对研究生招生质量等热点问题进行观测评价,评价结果供政府部门及各培养单位参考使用。目前,已经开展直属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质量监测研究等工作。此外,学会也在积极探索对优秀学术论文开展评奖评优,以此激励从事研究生招生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发现优秀成果并加以推广。五是培训平台。针对一线招生单位需求,积极组织有关招生领域相关理论、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培训工作。例如,今年在全体会员大会期间组织新任研究生招办主任培训班。今后还要针对广大会员单位的需求,开展高水平、有特色的各类培训工作。六是信息平台。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会员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定期将会员联系方式、工作岗位等信息资源在学会内部进行共享。此外,委员会秘书处探索编辑《招生动态简报》,搜集国内外研究生招生领域最新动态、理论观点、重要数据和比较研究等前沿信息,不定期地下发各会员单位,供各会员单位参考交流。

(三)牢记学会宗旨,切实加强研究与服务

“研究”与“服务”是学会的宗旨,也是学会的工作核心,二者是一对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促进研究生招生改革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相关研究工作。在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方面,开展了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等;在招生选拔机制方面,开展了招生考核选拔方式国内外比较研究、招生选拔公平公正性和科学性的研究等;在考试招生方式方面,开展了工程硕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政策分析研究等;在招生质量评价方面,开展了招生选拔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研究、直属高校招生质量观测研究等。

研究是基础,重点在服务。学会正是通过前文所述“六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将研究成果转化成高质量的服务。例如针对当前招生改革领域的热点问题,学会通过研究平台鼓励会员单位及有关专家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组织报告会、研讨会等交流平台,邀请会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本单位经验做法,以满足广大会员渴望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经验的需求。学会也会接受教育管理部门的委托,对某些研究生招生领域改革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咨询平台将研究成果传导给政府部门,以服务政府决策。

总之,研究与服务是学会价值的真正体现,通过“六位一体”的工作平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学会充分发挥会员的主体作用,使研究成果得以共享,研究观点得以升华,研究水平得以提升,从而实现会员服务会员的价值追求。

(四)学会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学会自成立以来,不断推进自身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在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研究生招生领域的研究积累相对薄弱,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难以形成突破,尚不能产生能有效指导改革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会包含600余家会员单位,它们办学水平的差异化、内部治理结构的多样化、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导致各自的研究基础和服务需求很不平衡,如何能够照顾到各会员单位的差异和特点,如何开展多层次、多类别、个性化的研究与服务工作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改革中仍是政府起着相对主要的作用,学会及会员单位与政府的呼应和互动不够,“智库”和“第三方”的角色尚不能显著体现,这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研究生招生领域的改革要求。

三、结束语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领域改革已经走向深水区,不断触及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政府、高校和学会组织等正在面临一系列挑战和考验。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解决好改革中的问题就是发展的动力和空间所在。学会应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把握好当前有利机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学会科学发展。一是发挥好自身组织结构优越性。在性质划分上,学会可以算作半官方组织。这类组织在结构上相对柔性,既能吸引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成员共同参与,也能淡化彼此身份观念及隶属关系,强调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沟通探讨、合作交流,有效降低了沟通成本,满足了不同层次类型会员的需求[3]。学会要充分挖掘这种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完善,形成有利于高水平理论成果产出的机制保障,加强服务研究生招生改革发展及会员单位需求的能力,更好发挥学术共同体和会员之“家”的作用。二是把握好国家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机遇。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特征和要求做出了深刻阐释。学会在智库建设方面既具备信息、课题、成果可以与政府部门有机对接的优势,又具备人才聚集、思维活跃、联系广泛等特点。在现有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智力优势,推动智力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努力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2]。三是服务好构建招生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的需要。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对教育质量的监督评价还是以政府为主角,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势必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学会要把握当前政府积极培育形成“第三方”评价组织的机遇,大胆尝试,争取在构建研究生招生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沁平.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价值与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4):1-4.
[2] 顾海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高校作用于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5,(7):7-9.
[3] 余玉龙.政校共建新型智库的制度创新与协同效应[J].中国高等教育,2015,(7):17-18.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a Professional Society to Facilita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WU Xiao-l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
Abstract: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rreplaceable responsibility of professional societ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urpose, positioning and special advantages of the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Committee(PSEC)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cademic Degrees and Graduate Education, including its practice in facilita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nrollment. It also discusses how a professional society should adapt to the situation of reform, strengthen its own capacity building and raise the level of research and service.
Key words: graduate enrollment     society     research and service     think tank     third 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