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5): 79-83   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雇主参与的视角
项炳池1, 2    
1.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2. 温州大学 溯初学区,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 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实践能力包括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四要素,可雇佣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检验标准。美国对雇主参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评价的方式值得我国参考借鉴。我国在雇主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可以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基于工作的学习。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能力    雇主参与    WBL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美国目前共有至少74 种硕士专业学位、56 种专业博士学位和11 种第一专业学位,总计有140余种不同的专业学位类型,涉及学科群32个。[1]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职业实践越来越复杂,教育部开始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丰富人才培养类型,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级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共有39种专业硕士学位、5种专业博士学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尚属初步发展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有待探索和完善。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3年《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

我国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看,吉本斯(Gibbons)把传统的以学科和大学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Ⅰ,而把新出现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Ⅱ。吉本斯提出,相比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生产模式Ⅰ),当下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生产模式Ⅱ)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更多地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围绕并解决具体问题。[2]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需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即提升实践能力。

(一)实践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实践能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是能够更好适应环境、能够确定如何达到目标、能够向周围世界展示自己意识的能力”。我国台湾学者魏美慧则认为实践能力“是实际生活智力,包括工作上的表现及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断定、解题、应变等种种能力”。[3]我国学者傅维利认为“实践能力是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傅维利指出,实践能力包含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一般实践能力指个体在实践中的问题感知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可迁移的普遍性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是指在某个(些)特定实践情境中为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情境实践能力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 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4]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要激发研究生的内在实践动机和外在实践动机。内在实践动机是研究生自觉参与实践,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个体需要的动机。外在实践动机是培养机构通过制度、规范要求研究生参与实践,以获取相应资质或通过考核的动机。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实践能力是指从事职业工作或实践活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的总和。专项实践能力是指个体在解决专项问题时需要的专门实践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获取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情境实践能力是指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现实情境的相互关系,有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指导实践行为的能力,如问题识别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总结能力等。[5]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目的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可雇佣能力是职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检验

职业能力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雇佣能力是测量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被广泛用于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莫里(Morley,2001)建议发展学生可雇佣能力不仅是高等教育机构的责任,还必须包括与雇主进行对话。李(Lees,2001)将可雇佣能力分为三类:个人品质、核心能力和过程性能力。个人能力包括独立学习、学习的意愿以及反思;核心能力包括交流能力、信息检索和研究能力;过程性能力包括信息技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领导与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创造性和事业心、计划和组织能力、职业和自我管理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管理与商务技能。[6]可雇佣能力的评价不仅适用于本科生,也适用于研究生。

二、《从研究生院到职场之路》 ——雇主参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 报告解析

2012年,美国研究生院联合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与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联合发布《从研究生院到职场之路》(Pathway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and Into Careers)。[7]该报告从雇主的视角提出研究生应掌握的实践能力,并且提出雇主应发挥的作用。

(一)雇主视角下的研究生实践能力

报告指出,培养高技能的劳动力对美国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以及确保区域繁荣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共同责任并且需要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各领域的雇主在考量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的技能后发现,毕业生并不总能满足当前和不断变化的劳动力需求。与此同时,大学也并不都了解雇主对其毕业生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如果不了解雇主期望毕业生所掌握的技术和能力,研究生院将很难为产业界、政府和非盈利机构提供合适的培训和教育。如果新员工没有掌握恰当的技能,雇主只能自己负责培训。调查显示,多数雇主认为产业界在教育和培训劳动力中发挥的角色作用类似于高等教育。

雇主对员工实践能力有何要求?美国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员工将面临一部分工作内容日益复杂的现实要求,这就需要他们掌握更高级的知识。对雇主的采访发现,雇主对研究生层次高学历的员工更加强调人类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整合学习以及接受个人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学习成果。相比本科生而言,雇主们认为硕士研究生更具有批判性能力,这种能力更能促进职业成功。雇主们明确表示,研究生学位的雇员能给他们的组织带来价值,他们具有先进的知识,经常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快速地引导和设计项目。雇主们非常欣赏这种快速地投入工作、从不同视角检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雇主们也表示,一些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缺乏某些工作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特别是团队环境中的工作技能、创造并且展现工作报告、商业头脑(如展示进度和预算的成果的必要技能)、项目管理、与非技术人员讨论技术问题的能力等。

对此,雇主们表现出参与对研究生和未来雇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的强烈意愿,大多数雇主表示愿意提供实习岗位丰富研究生的各种工作经验,并且实习生也可以为企业和大学之间架起桥梁,帮助企业与大学建立积极的沟通网络。雇主们认为研究生院或研究生课程与雇主需要之间的匹配程度是招聘员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大部分雇主与大学、研究生项目或者大学教师之间保持持续的联系,很多招聘就直接面向特定的学院和专业,这些招聘正是基于雇主的需要和联合制定的课程大纲。雇主与大学和研究生项目发展了很多其他的合作关系,如企业赞助为雇工和大学教师提供互动机会、科学研究与其他学术合作、研究生项目资格认证赞助、为合作伙伴提供竞争补助金、支持企业雇员在大学教师岗位服务等。而且,雇主们认为需要在研究生课程与劳动力市场需要之间建立强烈的联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雇主们觉得研究生院需要关注多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换句话说,研究生需要懂得一个领域内的知识如何运用到另一个领域去解决问题。他们认为,研究生需要在如何创新、如何站在企业家的立场思考问题、如何在多学科的团队中开展工作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培训。有雇主建议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应考虑重点开展聚焦实际产业需要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实践活动,这种学习实践活动正是联系大学和产业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二)雇主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可发挥的作用

《从研究生院到职场之路》报告中,还对雇主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如下建议:

1.加强和扩大与大学的合作关系。许多大学、研究生院以及研究生项目与雇主保持合作关系,这些关系需要大学和雇主通过规范化程序以及持续的协同工作目标去支持、发展研究生教育及研究生就业。雇主与大学建立、发展正式的合作关系后,需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和研究的机会,并且将在校研究生和初入职研究生的培训和表现情况反馈给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便改进、提高培养质量。这种合作计划具有前瞻性地评估未来劳动力需求的特点,为研究生从事尖端行业或职业做好准备。

2.制定研究生教育项目战略投资计划。企业应该考虑提高与其未来劳动力需求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项目的投资。在信息技术产业有一个合作案例,英特尔公司承诺五年内投入1亿美元用于资助6个专注于计算机和交流技术的校园研发中心。在大学设立与企业领域紧密相关的研究生学习奖学金则是雇主投资研究生教育的另一种方式。

3.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和研究机会。许多行业和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和研究机会,例如微软在信息技术产业运营着全球最大的博士生实习计划,每年有近1000名顶尖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在遍布全球的微软研究院实习。通过为学生提供非学术性环境的工作机会,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理解了他们所学专业在职业领域的资格要求。雇主们常常会发现,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岗位也为他们提供了评估毕业后能全职留任的潜在员工的机会。

4.为研究生院教师提供休假和研究机会。让研究生院教师获知更广泛的业务部门的职业机会以及与之相关的职业回报是非常关键的。研究生院教师是研究生最初的职业顾问,特别对博士研究生而言, 选择在商业、政府或非盈利机构工作需要教师提供额外的信息、鼓励和支持。大学和研究生院需要支持并且回报教师在工业界为研究生开创就业机会。

5.为雇员提供研究生学习的支持。很多雇主为雇员攻读研究生学位提供经济援助及其他支持。很高比例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在获得工作经验后继续学习的,这样可以决定什么样的研究生课程能够帮助他们在所选择的职业以及职业目标与当前雇主甚至未来雇主的关系上取得成功,雇主应当提供经费支持,鼓励雇员追求并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三、基于工作的学习 ——联系雇主与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知识,对知识再创造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是知识的系统阐述,更多是记忆、理解层面的;而实践过程是对知识的运用,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是操作、体验层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个体对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不仅需要通过课程教学,丰富知识和理论体系,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理论为实践服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职场是检验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场所,因此,雇主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需求和评价,是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根本要求。因此,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从雇主的需求角度出发,制定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发展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从欧美国家的经验看,基于工作的学习,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什么是基于工作的学习?鲍德等(Boud,etal.)将基于工作的学习定义为“将大学和工作组织联系起来创造新的学习机会的一类大学课程”[8]。WBL模式有以下六个特征:为促进学习而特别建立的外部组织与教育机构的伙伴关系;学习者是雇员或与外部组织有某种合同关系;学习项目是从工作场所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学习者不受学科课程所约束,因为工作本身就是课程;学习起点和课程的教育水平根据学习者现有的能力进行评定,而不是根据现有的学历资质;学习项目在工作场所进行;教育机构根据跨学科的相关标准和评估体系评估学习成果。WBL模式是学习者、大学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主要在工作场所学习,他们的学习内容并不是以学术性学习为目的而设计的各种大学现有课程,而是那些在学习者日常工作情境中产生的、与其所在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联系的问题和经验。[9] WBL的基本假设是工作世界可以产生知识,这种知识与大学产生的知识非常不同,是基于不同需要产生但具有同样价值的。雷林(Raelin) 认为,基于工作的学习与课堂学习在以下几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第一,基于工作的学习是以工作实践的反思为中心,不仅仅是习得一些技能的问题,更是对体验的反思和学习;第二,基于工作的学习把学习看作是在工作环境中的行动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是以真实的项目和挑战为中心。基于工作的学习还把知识的创造看成是共同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人们讨论观点、分享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第三,基于工作的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习得新知识,还有习得了元能力(meta- competence),即学会学习。[10]

基于工作的学习,为培养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雇主参与研究生培养、加强雇主与大学的联系提供了合作的契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通过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促进大学与雇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质性合作。当前,一些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与实习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一旦离开课堂约束就处于放羊状态。为改进教学实践与实习环节,大学可以与雇主单位建立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为内容、以雇主反馈与评价为保障的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首先,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地的选择应设立准入门槛,对雇主单位的资质、规模、性质、领域、口碑、雇员招聘、发展前景、软硬件设施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契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层次、满足专业实践需要的雇主单位作为实践基地的合作对象。其次,在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内容上,需明确工作岗位的内容、职责、要求,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在结束时要进行绩 效考核和评价。最后,要建立雇主与大学之间常规化、长效性的联系机制,雇主需要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考核和评价反馈给大学,以完善培养合作机制。

2.通过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完善大学聘请雇主单位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或联合导师的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是关键,学习是根本。在我国长期以来以学术性学位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影响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大学中的研究生导师在工程、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实践能力存在短板。因此,可以通过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聘请雇主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或联合导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作中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往往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的真问题,学生通过与校外导师或联合导师的交流与合作,将这些真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继续在工作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解决。

3.通过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投入,提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可雇佣能力。基于工作的学习,在学习形式上可以是独立工作中学习,也可以是小组和团队工作中学习;在学习内容上,既有技术主导的工作内容,也有管理主导的工作内容;在学习要求上,都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而具体的问题为目标。明确而严格的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都加强了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责任意识,促进了工作和学习中的投入度,提升了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接触不同的人、事、物之后,能牢记组织使命和目标、深刻感知组织文化和责任,了解雇主对员工的要求和期待,从而对自身的特质、能力、优势、不足等有全方位的认识,明确职业发展和规划的道路,不断提升自身的可雇佣能力。

4.通过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为在职员工提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机会,满足雇主和社会对高层次实践型人才的要求。以信息和科技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不断演化,在职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新要求。雇主可以以基于工作的学习项目为契机,与大学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订单式联合培养新模式。一方面,在职员工可以利用大学优秀的师资和教育,不脱离工作岗位即可学习研究生层次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大学可以借助雇主单位的资源,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建功,张振刚.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7):104-109.
[2] 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57-63.
[3] 张楠.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吉林大学,2010.
[4] 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5.
[5] 黄锐,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11):88-94.
[6] Maxwell G, Williamson E, Macfarlane D. Employability Skills on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Key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s[J]. Working Paper.
[7] Wendler C, Bridgeman B, Markle R, et al. Pathways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and into Careers[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2012.
[8] Smith P, Preece D. Postgraduate work‐based learning programmes in English higher education: exploring case studies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J].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9, 61(2): 169-182.
[9] 李爱贞. 基于工作的学习在英国的发展及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06,(5): 34-37.
[10] 邓妍妍, 程可拉. 高等教育的新模式: 基于工作的学习[J]. 外国教育研究, 2007, 34(7): 48-52.
Raising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Degre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with Employer Involvement
XIANG Bing-chi1, 2    
1.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2.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cor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degree students. An important aim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is to raise such an ability. The practical ability consists of four elements: motivation, general ability, skill in a professional field and skill in a special situation. Employability is the criterion for exam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e way employers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U.S. is worth learning from on our part. In this respect, work-based learning(WBL) may be introduced in China as an effective way to raise students' abilit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degree    practical ability    employer involvement    W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