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4): 44-48   PDF    
学术情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精神灵魂
薛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博士研究生精英品质的塑造不仅仅是"高深学问",更重要的是"学术情怀"。学术情怀是学者在特定专业领域表现出的对探究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和对自身学术存在价值及承担社会使命的自觉意识。人事合一是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怀教育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为用心做人和潜心治学两个方面。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怀教育的基本策略包括对话经典、专题研究和主题活动。
关键词学术情怀     博士研究生教育     人事合一    

中国文化正处在一个“自否定”的转型时期,即真正的文化转型不是顺从恢复或者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惯性思路,而是体现为每个人以自己的灵魂结构为标本,通过自我意识的不断超越塑造中国文化的未来。[1]这种“自否定”式的超越,意味着不再用一种崇高的理想与“堕落”的现实相抗衡,而是体现为每个个体从“承认”走向“默契”的生成过程——“承认”人表现为价值目的意义上的德性主体的普遍性和同一性,通过人的自觉行为完成一种新型自由和富裕的承诺,实现全民族自我反省的“默契”。显然,“自否定”文化的转型强调个体自我的创造和表达,这对于承载着开拓民族文化未来使命的博士精英教育而言,意味着精英品质的塑造不仅仅是“高深学问”,更重要的是“学术情怀”——它既代表着中国学者对自身研究对象独特的学术立场选择与思维方式,也反映了其对人类生存命运的理解与把握,更是学者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精神产品的根本。

一、学术情怀的意蕴

学术情怀是学者在特定专业领域表现出的对探究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和对自身学术存在价值及承担社会使命的自觉意识,其形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者对学术理想与学术成就的卓越追求,二是学者对学术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善”的价值认同。[2]前者体现为学者对学术活动过程的高标准的自我约束和对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追求;后者表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再被看作为反映或相似,而是应该成为话语,传递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两者共同推动学者形成对学术使命的高度自觉。

(一)乐于学术:孕育学术情怀的起点

乐于学术之“乐”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情感的愉悦,二是审美的境界。“乐”是一种情绪感受,情感的特性关乎人的内在心灵,而每个人的灵性都有其独特性,它让每一个人可以独立而快乐地生存于社会,比如我有绘画的灵性,我能在绘画上取得成功并获得快乐;你有数理逻辑方面的灵性,你可以在数理方面取得成功并获得快乐;他有动手制造方面的灵性,他就能在制造业方面取得成功并获得快乐……同样,学术职业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工作,只有与从业者的兴趣相投,才能够激发出从业者的激情和潜能,从业者才能将学术职业融入自我生命,在创造美好职业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的感觉。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乐于学术之“乐”的出发点,必须是某种独特情感的个人体验,它来自于人的精神世界,是内心自由的象征。而这份自我灵性世界的情感愉悦享受,正是超越了外界的道德约束、升华了康德所说的“意志自律”[3]的审美境界。实质上,无论什么职业,其独特价值和最后目的都在于它是个体生命体验与个性情感的表达形式,每个个体都可以在表达的过程中“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4]获得内心的审美体验。在此意义上,学术情怀的孕育过程是学者在学术职业中体验到满足、快乐与幸福的过程,同时,这种精神上的享受使学者日愈皈依心灵深处的学术理想,自觉秉持高举远慕的心态和慎思明辨的理性,通过不断地与学术职业的生存性对话,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二)敬畏学术:学术情怀践行的表征

虽然“乐于学术”的存在状态首先是人的个性化存在,表现为一个人的天赋才能或者灵性与学术职业在认知结构上的契合。然而,学术职业的创造过程只有把人的天赋灵性带向现实,而且具有向善的职业伦理,它才具有臻美的意义。从历史实践看,人与学术职业的关系从依附于学术职业的谋生功能,到迷恋于学术职业所能带来的物质权利,进而对学术职业施以控制,并逐渐把它排斥于精神和自然领域之外,这是人完全立足于自己的个人利益考虑学术职业的意义。结果是,几乎不关心精神和自然生态问题的傲慢和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为学术职业贴上了“商品人格”的标签,而置身其中的学术群体似乎也并没有从解决享受与劳动的关系问题中找到诗意栖居之境,相反,学术枯竭与厌倦的痛苦成为一种职业常态。因此,学术情怀的孕育并不是“生产”而成,它需要一种“精神”的调节。这种精神不只局限于构建个体的生命秩序,而是合理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对社会生活的合理价值和价值选择为指导的“敬畏精神”。正如康德所言,“对职责的敬畏”是“唯一真正的道德情感”,“这是从道德上塑造心灵的唯一的表述方式,因为只有它才能营造坚固并精确规定的原理”。 [5] 在该意义上,对学术的“敬畏”是学术情怀外化为学术行为的实践理性。实质上,孕育学术情怀,最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理性见诸于行为的统一。

二、人事合一: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怀教育的核心理念

“人事合一”是指“人”在“事”中的意义生成,“人”通过“事”实现人之自由精神的理性追求,“事以载人”是“人事合一”的本质。[6]学术情怀教育无法离开“成人”与“成事”的过程,这不仅在于学术情怀的孕育以“成人”与“成事”为指向,而且表现在它本身形成于“人事合一”的过程。“人事合一”学术情怀教育理念的确立,正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通过启迪人自身对学术职业的觉解赋予学术职业其更高的精神意义,由“成事”的学术能力之径通达“成人”的学术情怀之境。

(一)用心做人:学术情怀教育的内在目的

“心”表征人的情感、态度、精神和理想,“用心做人”是在“良师益友”的教育氛围中,由感恩的情感、负责任的态度、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理想等编织孕育学术情怀的沃土,进而从中生长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认同与自觉意识。因此,用心做人是学术情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解决博士研究生学术道德知信与知行脱节的关键,其意义在于彰显博士研究生作为时代的精英,其培养的精髓在于精英品质的塑造而不是精英身份的赋予。然而,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与高校的学科建设联系密切,导致人才培养的现实倾向过度追求对学术能力以及学术成果的要求,导师和学生之间在科研项目管理规范的导向下形成一种非制度性的雇佣关系——学生称呼导师“老板”,“老板”对学生的科研工作及其取得的成果提供一定的经济报酬,师生在“数量化”的学术评价标准下,不可避免地沦为完成科研项目的工具,越来越失去了对“人”的观照。然而,大学基业长青的历史告诉我们:精英教育培养的学生可以没有高官和富豪,但绝对不能没有兼济天下的灵魂。[7]因此,对于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关键是回归“人”的立场,观照学生学术品位与现实情怀的引导,让一种“有情怀的学术研究”成为植根于学生内心的信仰和无需提醒的自觉,让学生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渐行渐悟“我们在研究中探寻,结果发现我们是在探寻自己”,进而培养学生“人类自己对自己的研究,才是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责任之心与仁爱之情,树立一种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崇高使命感——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用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为这个时代留下印迹,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印迹,中国教育一步步走出历史的迷宫,辨明前行的方向。这才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灵魂,不是一种身份的赋予,而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彰显着“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的学者风范,传承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人间情怀。

(二)潜心治学:学术情怀教育的外在载体

潜心治学指学者通过最严谨的学术方式,将个人怀抱、生命体验、社会关怀等融入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最终以学术的方式将时代的问题和紧张感加以呈现,即用“人”的意义和人本身来思考“治学”的根本目的所在。实际上,潜心治学是学者在“用心做人”的自我认知和精神状态下,践行表征精英意识的“少数人的责任”,从而正确认识体现“专业”性质的学科建设和真正的学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对于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科研经费和学术成果的堆砌,惟有真正怀抱“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的求真态度,以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治学精神,学术之脉才会源远流长,学科才会后继有人,热点和现实问题研究才能走向深入。然而,面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对于年轻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当他们聆听师者几十年学术人生的体悟,在开始的阶段,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代沟式”的困惑,甚至是“无声”的抵抗。正所谓真正的沟通存在于“对话”之中,学生与老师没有“对话”的默契,更加折射出学术情怀教育的迫切性,因为学生对老师学术信念的理解往往是间接的体验,是通过老师人生直接体验的感悟而需要经历的一个再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区别是直接体验更容易形成一个人的精神独立性,而间接体验则要有一个自我启蒙、顿悟和认同的过程。如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下的年轻学子能够直接体验到的更多是浮躁,这就使师者在传递教育的理想、人生的信仰、学术的净肃——属于老一辈学者那个年代自然而然的追求时,让本就需要一个过程的间接体验变得更加阻隔。因此,博士研究生教育要避免科研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负面功能,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系统思考科研育人的内容及方法,充分挖掘专业学术实践的育人价值,同时,增强学术活动的文化性,将潜心治学的思想贯穿在学术训练的各环节之中,使学术情怀教育成为师生自觉意识。

三、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怀教育的基本策略

学术情怀的感悟一定是一个积累和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主观的自我意识,也离不开客观可能的学术文化的成长环境,而且一个良好的学术成长环境会强化这种文化需求。正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当中说到,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无不是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的两面结合,而且会随着两面的发展,或消逝、或强大。因此,教育者不仅要时刻传递教育的理念、人生的信仰和学术的净肃,更要精心营造批判与反思的学术氛围,提供争鸣与创新的学术平台。

(一)对话经典

经典之为经典,不仅在于其简洁的概括力、敏锐的洞察力,亦在于其凡是真正伟大的、在人类认识史上产生过里程碑式作用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似乎都有这样的特征:当面对的是物,他们表现出的是智慧和理性;而当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普遍的重要现象时,他们有的是欣喜、一种不可克制的诉说、一种贴近人类心灵深处的感动。这是他们人格中最美、最令人敬仰的部分。他们是用看似理性的笔触折射出浓烈的社会情怀和精神追求,经典著者的伟大就在于他们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因此,对话经典是培育学生学术情怀的重要载体。走进经典,让学生通过纸间的旅行,获得一种全身心被卷入一位位深邃的思想家的灵魂及其时代氛围之中的少有的体验——不仅仅是学术的晦涩和审慎,还有意识的可爱和可疑,还有精神的愉悦、自由和责任。学生在自我启蒙和顿悟的过程中,感悟学术生命的神圣,不断认同老一辈学者人生亲历所沉淀的学术信仰和生活态度,进而理解师者内心的坚守以及影射在学生身上的期许。只有认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个团队才能形成润物细无声的默契;只有默契,学生内心澎湃的激情才能真正化作行动的力量,真正可以将学术的思想薪火相传。

通过教学实践的摸索,“对话经典”的教育活动目前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首先,为每位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书单。书单涉猎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很多领域的经典巨著,成为学生开启学术之旅的指引。其次,每两周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活动从主题确立、到专著选择、再到汇报形式,制定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引导学生在批判的阅读中逐渐达成学术文化认同的默契,不断实现自我反思、成长和超越。最后,团队分享读书体悟,共同成长。团队每位成员将读书过程中的心理体悟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这一过程不仅记录了每个个体自身对读书感悟的心路历程,更凝聚了主体间深度交流和碰撞后的反思,是一个再感受和再体悟的过程。此外,每一次读书活动的整理文本,都将是一笔宝贵的教育素材,并且随着实践的推进,不断获得新的意义。

(二)专题研究

不研究,就没有问题;不研究,就不知道前沿。因此,为了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视角、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结合学科前沿的专题研究至关重要。一方面,研究生可以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战训练。高水平、高难度的科研课题可以激发研究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科研过程中研究思想与方法的互相交流与碰撞,有利于开拓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科研课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研究过程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可以磨练研究生的意志和品格;课题研究的团队氛围,可以锻炼研究生的竞争协作精神。[8]当这些 “准学者”未来认同并主动践行“有情怀的学术研究”时,精英意识才能真正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教育理论内容要结合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专题式的定期展开讨论,引导研究生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寻求问题解决的学术能力;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科使命感,真正做到潜心治学,止于至善。此外,研究生要充分利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及各高校自己举办的各种研究生学术论坛、讲座等,关注学术动态,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渐次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题和学术专长,真正奉献出质量上乘之作,为人类贡献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主题活动

学术历程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少有高峰体验,多有平淡和枯燥,间或伴有令人窒息的学习高原而生之游离于学术理想的陌生感。笔者曾在博士论文的致谢中写到,“那些日子,中世纪便开始流行的名言——‘人类的灵魂世界就是战场’,始终萦绕不去。”学术的确是炼狱学者之炉。尤其是在当下浮躁的时代,面对种种非理性的功利主义的价值体系,学生如何执着内心的宁静、享受寂寥的美丽、追求痛苦的超越,这是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怀教育不容忽视的教育环节。我们要通过举办一定的主题活动,或者提供相关主题活动的信息,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释放和自我反思。比如新学期伊始,第一次学术沙龙紧紧围绕“学术文化认同”“学术情怀畅抒”“学术理想坚守”等主题,让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与交融中,寻找自我,反观自我。再如,艺术是通达灵魂深处的智慧,是感悟生命幸福的顿悟,是教育的飞跃。艺术教育对培养未来教育家而言,意义非凡。通过“以版画、话剧等为媒”的艺术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的灵魂受到震荡和洗涤,欲望升华为奋发进取之情,功利的观念被审美的幸福所消解,这对于学生学术品位的提升、学术情怀的塑造将发生极其深刻的作用。此外,主题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更加强烈深沉,由此也发出这样的感慨——“学问与生活的交结处,竟有这么多的问题要重新讨论,有这么多的感受要细细表达,有这么多的概念要认真清理,有这么多的事实要一一澄清,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实质上,真正的学术表达就是要学会解构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只有这样,对问题的理解才更加深刻,语言的表达才更加自由。

参考文献
[1] 邓晓芒."成人"的哲学——邓晓芒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5,(5):118-126.
[2] 肖凤翔.博士生教育:人文情怀孕育学术理想[N].中国教育报,2014-11-12.
[3] 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3.
[4] 卡尔·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5] 伊曼努尔·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3.
[6] 薛栋.精神重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4,(8):11-14.
[7] 王建华.大学理想与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1-7.
[8] 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13-117.
Academic Spirit: the Soul of Doctoral Education
XUE Dong    
Schoo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Abstract: Academic spirit is an essential quality of a doctoral student and i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profound knowledge. The academic spirit means value judgment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commitment to a social mission. The core idea of a doctoral student's academic spirit is reflected in a harmony between ethical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fostering an academic spirit include the learning of classics, monographic study and thematic activities.
Key words: academic spirit     doctoral education     harmony between ethical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compl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