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4): 33-39   PDF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
潘琪, 史冬波, 蓝煜昕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摘要:以爱国精神、集体观念、公共意识和政治参与四个维度构建社会责任感的核心内涵,并以之为框架对清华大学研究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获得的328个有效样本,分析影响社会责任感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身份背景对爱国精神的影响较为显著,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学科背景对集体观念的影响较为显著,学生工作经历对公共意识的影响较为显著,性别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政治参与的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研究生     社会责任感     提升路径    
一、引言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为了社会的良性运转而履行义务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所展现的人格品质。社会责任感就像无形的手,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要求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循社会要求的道德伦理底线,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另一方面它能够激发人们从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国家及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以实际行动实现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贡献。社会责任感强的人具有更强的社会归属感和使命感,对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更为深层和持续的强大推动力,也更多地体现了“自我发展或者说个人价值的终极实现必须与社会的价值目标一致”[1]的价值观。

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越来越成为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他们比大学生接受更多专业训练,可能对社会产生更大影响。近年来,社会上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批评层出不穷[2 , 5],这也引发了我们的追问,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到底如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分析与探讨。

然而,目前针对研究生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是在宏观层面的探讨,或者对数据对研究停留在简单的描述分析阶段。例如,张邦辉和乔太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等方面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进行了界定[6];张礼军和余惠琼主要从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责任角度分析现代研究生社会责任感[7];任伟、于洪嘉通过调查问卷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8 , 9]。但总体而言,现有研究较少,不能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提供令人满意的回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择清华大学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研究样本,对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提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路径。

二、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测量

社会责任感具有多重属性。梁启超《新民说》指出:“所谓公德者,就其本体言之,谓一团体中人公共之德性也;就其构成此本体之作用言之,谓个人对于本团体公共观念所发之德性也。”[10]赵兴奎和张大均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道德职责和义务的个性心理品质”。[11]杨茹、丁云和阚和庆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12]刘峥和罗成翼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指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13]可以看出,社会责任感既是社会价值观的内在认同,也同样以具体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众多学者通过对社会责任感进行划分,探寻其内涵。朱塞佩·马志尼在《论人的责任》一书中将人的责任分为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人类的责任四类。[14]陈婷、王彬和李书宁逐层递进,按照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五个维度进行划分。[15]杨茹、丁云和阚和庆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分为自我责任感和对他人及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前者可分为自我生存的责任感和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两部分,后者则包括对家庭、他人和集体、国家和民族、世界和人类的责任感。[12]王荣将社会责任感分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两部分,其中自我责任是个人对自己负责,社会责任是指对国家、民族、集体和他人所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16]魏进平和冯石岗以个人所受约束为出发点,将社会责任感划分为任务型社会责任感和关系型社会责任感,前者是在外在的法律、规章制度、社会舆论等的约束下产生的责任感,后者是个人内心的信仰和价值观等潜在约束下的责任感。[17]

本文对社会责任感维度的划分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借鉴上述学者依照社会责任感的影响范围、逐层递进的划分方式;二是结合研究生群体特点和其社会责任感现状折射出的现实问题加以提炼。首先,一般而言,广义的社会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和对自我以外的其他社会全体所承担的责任感,而狭义的社会责任感专指自我以外的责任感。这里主要考察研究生对他人和其他社会集体的责任感。因此,借鉴上述学者逐层递进划分的方式、从狭义社会责任感概念出发,本文从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四个层面对社会责任感进行划分。其次,本文在设计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时,考虑到社会责任感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异,从反映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出现象出发,对衡量社会责任感的维度进行划分。

对各维度问题的设计主要基于三个原则:一是问题的有效性;二是问题的代表性;三是问题的时效性。问题的有效性是指问题能够充分地反映社会责任感不同维度的特质并至少展现出其在某一方面上的特点。问题的代表性意为问题应当能够充分地代表某一类型的问题,保证各维度衡量问题在数量较少的前提下充分表章某一类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时效性表现在所设计的问题尽可能更为反映当下社会热点时事和突出现象,而并不考虑其是否能够在长期中能够有效衡量和刻画各维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设计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刻画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具有更好的参考和实践意义。同时,这并不影响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阐释。

基于以上原则,本文构造以下概念框架:将社会责任感划分爱国精神、集体观念、公共意识、政治参与四个维度,并分别采用两个问题进行衡量(详见表 1)。以下具体解释各维度的含义。

表 1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各维度的测量问题

研究生的爱国精神指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保持对国家问题的关注、能够且愿意以身作则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受到西方思想影响并一直学习西方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生群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商品文化的浪潮中受到更多思想冲击。这种影响可能会促使人们在学习中反思中国现有体制和路径,从而强化国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但也可能造成个人思想的全面西化而削弱了其作为中国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爱国精神应当是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组成部分。

班级、学生组织等在内的集体是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和最为广泛存在的群体组织。缺乏集体观念的个人很难为他人着想,也不愿意在群体活动中承担责任。独立的学术训练要求、对个人的批判性思维的要求、相对封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使得中国研究生群体普遍表现出集体意识淡薄的倾向。因此,集体观念应当纳入研究生社会责任感中加以衡量。

本文中的公共意识是指研究生在面对不受法律道德约束或谴责的问题时,依然能够从社会和他人的角度出发自觉地做出更为理智且有担当的举动。在互联网社会中,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群体拥有了更多表述意见的渠道,也更多地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但网络信息具有极大的虚假性和不确定性,公共意识的缺失会造成虚假消息的广泛传播,带来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和危害。因此,公共意识也应当被纳入社会责任感范畴内加以考察。

政治参与体现了研究生作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责任以及以行动影响社会的意识,是研究生直接影响社会意志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其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未来主人翁意识的指标之一。青年对政治的参与不仅对基层民主建设具有影响,还会对国家的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等多方面起到推动作用。缺乏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度的人往往缺乏主人翁意识,也无法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政治参与需作为单独指标加以考量。

三、实证数据与方法 1.研究变量

社会责任感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张礼军和余惠琼、王宏宇、陈斌等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应当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方面加以考虑。[7,18,19]郑士鹏和陈树文认为社会转型、青年主体性的弱化、市场经济的挑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导致社会责任感减弱的因素。[20]钟丽萍和赵观石、张帆和张丝媛将影响因素归纳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高新技术因素(互联网)和西方文化因素,分析这四个因素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21,22]高坤在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身份(是否是学生干部)、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和行为选择。[23]

因此,本文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将可能影响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划归为四个层次: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与社会因素。由于本研究侧重于探讨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研究生个体社会责任感差异的原因,故不再考虑社会因素。结合文献和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本文将影响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详见表 2)。

表 2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
2.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研究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环节中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科三个标准对清华各院进行分类,再根据各院系在读研究生比例分别在各类院系中随机抽取院系,最终抽取2个理科系,5个工科系,3个人文院(系)。而后根据各院系自身的研究生人数,将问卷分配至各院系及硕博研究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成功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82%。故问卷调查的结果能够有效地展现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模型设定与分析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各影响因素均为分类变量,在回归分析前需将其转为虚拟变量,具体编码方式如表 3所示。为了对各维度进行统一分析,本文以选项最少问题的选项个数3为标准,将具有相近属性的选项合并,对各维度问题的选项进行统一划分以达到各维度标准的统一。具体方式为,将表 1中“*”标出的选项值设为3,将以“#”标出的选项值设为2,其他选项值设为1,表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由强到弱。而后对各维度题目取值进行平均,获得各维度上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分值。

具体模型如下: Yi=FX1,X2,X3,…,Xj(i=1,2,3,4;j=8) 其中,Y1=爱国精神,Y2=集体观念,Y3=公共意识,Y4=政治参与;X1=性别,X2=政治面貌,X3=户口类型,X4=生源地,X5=父母受教育程度,X6=身份背景,X7=学科类别,X8=学生工作经历。

表 3 统计量描述及分类变量编码方式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1.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统计结果(见表 4)显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在爱国精神、集体观念、公共意识和政治参与上均展现出了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计算可得社会责任感整体均值为2.455分,也证明清华大学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表 4 社会责任感各维度的统计描述

其中,研究生群体在爱国精神、公共意识上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更强,平均为2.662分和2.517分, 高于社会责任感均值。由爱国精神和公共意识的众数、偏度和标准差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维度整体分布呈现出责任感越高、研究生数量越多的趋势。其中,爱国精神标准差较小而偏度较大,说明爱国精神整体数据差异较低且爱国精神最高(分值为3)的人数也更多。虽然更多地学习西方理论和科学技术并频繁接触互联网的研究生群体可能会受到更多的思想冲击从而可能削弱其作为中国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但从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恰恰相反,研究生群体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在互联网社会中较强的责任意识。

与此相反,集体观念和政治参与均低于社会责任感整体的平均分。集体观念的标准差和众数最大但均值较小,证明研究生在该维度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而政治参与的均值较小但标准差较大,表明研究生在政治参与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我国基础教育和社会氛围两方面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格外强调爱国精神和集体观念,对公共意识和政治参与等实践相关的教育相对欠缺;社会中投票选举的氛围并不非常浓厚。既然如此,我们不禁要问研究生教育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又能起到哪些作用?调查数据显示,研究生个体之间的社会责任感存在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导致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回答上述问题。

2.影响因素

通过虚拟变量线性回归结果可判断对各维度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由方程整体回归结果(见表 5)可见,除了公共意识维度外,其他各维度方程均显著。主要结论如下:

表 5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方程变量

第一,性别、身份背景这两个因素对爱国精神具有显著影响;男性、博士生具有更强的爱国精神。男性爱国主义较高可能同社会传统观念有关:女性多扮演照顾家庭、辅佐伴侣的角色,而男性被更多地教育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博士生爱国精神高于硕士生这一结果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因时间相对较短、面临就业压力等因素导致硕士生培养体系在思想教育上的局限;二是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相较而言更愿意放弃对金钱和地位而追求学术思想和知识,也造就了他们更愿意为国家付出的精神。

第二,对集体观念具有显著影响的是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学科背景这三个因素;来自东部的 同学、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科生的集体观念较强。集体观念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表明,生活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个人可能受到的基础教育更为系统也更为严格、对集体观念的培养较为重视。虽然在正式和规范教育体系的约束下的研究生会具有更强的集体观念,但父母的直接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造成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研究生集体观念越弱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刻因而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更强调个人主义,也更强调对子女思想的引导而非对纪律的遵守。学科背景这一因素的影响显著可能跟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培养体制的差异相关。一方面,文科生自身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性质决定其关注的学术领域本身就更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对集体观念的认同度较高,而理科生更倾向于独立的学术训练;另一方面,文科学院对集体活动的组织更为丰富,其整体氛围也更鼓励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第三,学生工作经历对公共意识具有显著影响;参加社会工作的研究生具有更高的公共意识。愿意在学校从事社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人对网络平台和官方账户的接触和使用频率更高,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较为看重。但方程整体显著性较低,可能原因是其他对公共意识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未涵盖在模型中,也是以后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第四,对政治参与具有显著影响的是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这两个因素;男性和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研究生可能具有更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如对爱国精神的分析,性别因素的显著程度同社会传统观念有较大关系。如对集体观念影响因素的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接触西方思想和观念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影响也可能会越深、对个人主义的认识也会越深刻。所以子女一方面表现出不受集体观念约束的倾向,另一方面也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中。

总体而言,性别、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身份背景、学科背景、学生工作经历这六个因素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不同维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五、对策建议

归纳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生源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被调查者的出生和成长环境,而身份背景、学科背景和学生工作经历则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后天努力和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研究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受到成长环境和后天选择的影响。而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维度中,爱国精神和公共意识是意识认知层面,以被调查者对自身的主观评价进行衡量;集体观念和政治参与是行为实践层面,以被调查者实际参与的客观数据进行衡量。对两种类型责任感的培养应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在提高研究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从影响因素中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出发,考虑如何有效引导研究生群体摆脱以往教育和环境的局限和制约,提升学校教育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二是从影响因素中的学校因素出发,考虑在学校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中如何改革以达到激励研究生群体自主提升社会责任感的目的;三是从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维度划分出发,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以实践教育为抓手,建立有效的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促进研究生形成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以增强学校教育为核心,弥补研究生个体成长环境的局限和不足,提升学校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性别、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这三个因素是个人和成长环境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录取学生时增加对个人和家庭背景的统计,根据学校自身的需求和学生特质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学术能力和学习成绩应该是学校录取和培养研究生时首要关注的因素。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更完备的研究生责任感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增强并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举办女性论坛和相关讲座,鼓励女性在社会工作中担任领导岗位,推动女性参与政治活动等;鼓励来自东部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同学更多地参与到党团班事务中,为同学做好服务工作;关心家庭背景并不突出的学生,引导其更多接触政治活动和参加竞选活动。

2.以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为向导,营造具有高社会责任感氛围的校园环境,促进研究生群体自主形成社会责任价值观。

身份背景、学科背景和学生工作经历是较为显著的学校因素,能够较易被学校影响并重塑。但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研究生群体的培养和阶段特点,营造富有社会责任感氛围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研究生群体的责任感现状。推动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因素造成的差别。具体方法可类比现有的志愿服务体系认证方法,将研究生参与社会工作、相关讲座和活动的时间、次数等纳入统一统计体系中,采用时效累计、等级认证、优秀表彰等方式,不断激励研究生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鼓励文科和理工科学生直接的交流,突破学科壁垒、促进校园氛围的形成,如文科生定期举办时政方面的座谈讨论会等。

3.以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为基础,将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促进研究生个体对社会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的认同感。

认同感能够使个体自发地将自己视为集体中的一员,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归属感能够使个体主动地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并为社会的长期发展负责。个体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产生社会责任感并愿意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基础。两者的培养需要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内涵为基础设计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结合对社会责任感维度的划分,对意识认知层面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当以思想教育为主;对行为实践层面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当以实践教育为主。因此,对于不同研究生群体和不同维度下的社会责任感,应当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思想教育以讲座、座谈会等为主线,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如加强学校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对研究生党团班建设的引导,在优秀班级体和党支部等评价指标中体现并加重社会责任感相关指标及权重;参考党建基金的方式,通过设立学校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并推动研究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研究等。实践教育是研究生在学术生活之余同社会近距离接触并深入探索的最好形式。学校和各学院应当加强同地方企业、政府、志愿组织等机构的联系,拓展并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并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同时,可以通过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学分、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并取得一定实践成果的方式,将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

注释:
① 在回归方程中,以“男/女”作为“性别”=1(即性别为男)时的虚拟变量。其他变量定义和处理方式相同。
参考文献
[1] 谢伟华. 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才[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3):61-62.
[2] 于洪良. 试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J]. 思想教育研究, 2006, (4):43-44.
[3] 冯霞.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 学术论坛, 2009, (2):185-189.
[4] 崔乃鑫.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 2010, (5):111-113.
[5] 白皓, 刘宇. 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几点思考[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 (4):214-215.
[6] 张邦辉, 乔太.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J]. 职业时空, 2011, (1):60-61.
[7] 张礼军, 余惠琼. 解析当代研究生的社会责任及其意识的强化[J]. 教育与职业, 2006, (30):65-66.
[8] 任伟. 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10.
[9] 于洪嘉.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及对策[D]. 锦州:渤海大学, 2013.
[10] 梁启超. 梁启超全集(第二册)[M]. 北京出版社, 1999: 714,662.
[11] 赵兴奎, 张大均. 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0):30-33.
[12] 杨茹, 丁云, 阚和庆.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11):107-110.
[13] 刘峥, 罗成翼. 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路径[J]. 社会科学家, 2012, (1):39-41,51.
[14] 马志尼. 论人的责任[M]. 吕志士,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101.
[15] 陈婷, 王彬, 李书宁.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基于对广州市705名大学生的调查[J]. 青年探索, 2008, (6):23-26+31.
[16] 王荣.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 2013.
[17] 魏进平, 冯石岗.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机理和提高策略[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153-160.
[18] 王宏宇. 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9] 陈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 (4):46-49.
[20] 郑士鹏, 陈树文.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维度探析[J]. 中州学刊, 2013, (5):100-104.
[21] 钟丽萍,赵观石.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1-73.
[22] 张帆, 张丝媛.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87-90.
[23] 高坤. 关于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调查报告[J]. 高校辅导员, 2012, (5):72-75,79.
Components and Determinants of Graduat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ase Stud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AN Qi, SHI Dong-bo, LAN Yu-xin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A case study is made based on 328 valid replies from a surve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singhua University on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in a framework of four dimensions: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public awarenes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sults show that gender and family background have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students' patriotism; birthplac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parents' level of educ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s' collectivism; work experienc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public awareness; and gender and parents' education affect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greatly.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way of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