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4): 1-4   PDF    
教育的本质、责任、生命——兼谈川大的育人理念和改革举措
谢和平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教育是有生命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有责任启发每个被教育者的潜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四川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无一不遵循着教育的本质、责任与生命。正确理解教育,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     本质     责任     生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全面深化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正在推进综合改革。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破解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在我看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教学改革。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然而,教育教学改革路程遥远:因为对教育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提高教育质量也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呢?我认为,只有准确理解教育才能抓好教育,进而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当下,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多停留在实践层面,即如何去做;却鲜有人探讨理念层面,即为什么这样去做。因此,这里将重点探讨理念层面,浅谈对教育的本质、责任和生命的理解,同时,我还将结合四川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论述川大的教育改革实践如何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责任和生命。

一、教育的本质是启发每个被教育者的潜质

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启发每个被教育者的潜质,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教育不只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育不是灌输,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知识,现在空间和平台很多,他随时都可以查阅、下载,进行自主学习,学校要做的是去启迪他,去“点燃一把火”。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是“点燃一把火”,着重去启发、发掘每个人的潜质,学生自然会自发去学习、努力、奋斗,取得很好的成长。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教育的本质。

川大对教育本质的追求体现在一系列的理念、制度设计和课堂教学改革中。

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是川大教育的基本定位。精英教育不是只培养少数人的贵族教育,而是将最好的教学条件、课堂教学和教学资源提供给每个学生。个性化教育,是让每个学生进入川大后自由发展、自由成长,让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潜质都能在川大展示出来。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川大理、工、医科的学生要有人文知识,人文学科的学生也要掌握科学常识,同时每个学生都要有健康的身体和阳光的心理。为此,川大建立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第一个“3”就是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三大类人才,即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双特生”。综合创新人才是一所大学里总数最多的人才,绝大多数学生都属于这一类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双特生”则是一所大学里最稀缺的人才。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专门成立了吴玉章学院和基地班,进入吴玉章学院和基地班的学生将在最优秀的师资条件和环境下用2—2.5年的时间完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用1年的时间到国外交流。“双特生”是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殊专长、潜质的“奇才”、“偏才”和“怪才”。“2”就是我们针对学生特点设置了“两个教育阶段”,我们将本科课程分为两个阶段,本科前2.5年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第3年开始上专业课;最后1年进行“个性化教育”。第二个“3”就是在个性化教育阶段我们设置了“三大类课程体系”,即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按照继续深造、自主创业、就业工作等不同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选修。通过这些类型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做到全面发展又可以将自己的兴趣逐步发展为能力。

启发每个被教育者的素质不仅要有宏观层面上的制度保障,还要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新知,激发潜质。川大一直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实施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改造了一大批达到与美国一流大学教室同样水平的小班化教室,把入学新生按照25人左右的规模编班。小班化教室为师生互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很多教室安装了可移动摄像头和计算机显示屏,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走动,摄像头会跟着旋转,确保学生能够看得更清楚。同时,老师在黑板演算公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座位显示屏上与老师一起推导公式。尽管这种改革在教育成本上增加了很多,但却能保障学生的教学质量。我们不仅要用高端的互动式教学条件作为保障,还要保障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真正实施启发式讲授、评判式讨论和互动式交流。教师只有不照本宣科,不实行灌输式教育,才能真正启发被教育者的潜质,才能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的责任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

香港学者曾荣光认为:“教师不单只要对课堂教学加以反省, 更重要的是把视野超越课堂, 从整体社会——历史脉络去反省本身教学工作,以至整体教育建制。 这种教师教育取向, 把教师视为一个知识分子, 他/她不单只具备专业知识,更应具备知识分子的一份使命感,一份对下一代福祉的关怀,一份对所处社会制度公义的关注, 一份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心。”在我看来,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具备这样一种使命感,我们有责任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使缺乏自制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取得进步、成为优秀。教育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

现在,很多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改革。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如果学不好,责任不在教育者,而是学生自己不好好学。但我们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大学的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承担着责任,就应该把学生教好。古语就讲,“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成长好,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就应该有责任。教育的责任就是无论面对优秀学生、普通学生,还是身处困境甚至逆境中的学生,都应该帮助学生认真完成学业,把每个学生教化成人。

川大对教育责任的肩负表现为质量观的把控和学术社团的建设。

川大的质量观就是川大的学生素养高不高,能力强不强,视野宽不宽。四川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其眼光绝不能局限在就业率上。大学的真正责任不是提高就业率,而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才,使他们尽量优秀,有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我们希望川大培养的不仅有将才,还要有帅才。为此,我们就要重点增强学生的素养、能力和视野。目前,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学生的道德、品行、人文修养、诚信、能力等方面被说成与老一代人差距很大,好像我们培养的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现在年轻学生的知识积累都比我们那一代强多了,但他们的品德、人文修养和诚信确实需要重视。因此,川大的教育质量首先就要抓素养,即素质与修养。我们明确提出了川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其中,我们把“深厚人文底蕴”放在首位,我们的价值追求、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都可以在人文底蕴中得到体现。如果川大培养的学生能够兼具以上“四个具有”,就会成为“天下无敌”。我们要求川大全体学生都要选择 《中华文化》这门公共必修课,《中华文化》的课程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懂文化、学知识、了解经典。我们还举办“人文大讲堂”等一系列人文讲座,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要确保每个人都能成才还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具备了很好的知识基础,但一到具体工作,就显得能力缺乏。为此,川大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我们构建了“323+X”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了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真正担当起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我们还要拓宽川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学生应该有宽广的视野,即要有国际视野。我们一直鼓励要求各学院、各专业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提升川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交往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学校已加大了对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资助的力度,开展了“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活动,目的就是让川大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一次海外交流的经历,增强学生国际交往的知识、胆商和能力。

社团是发挥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潜质的重要舞台,只有大力推进社团建设才能挖掘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更好地成才。川大将学术社团作为川大个性化教学的载体和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并且在学生学术社团管理文件中对学术社团辅以切实的制度保障。我们对教师指导学术社团工作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对参加学术社团的学生计算创新学分。现在的高考实行阳光招生,学生差1分就不能进入川大,差1分或几分就进入不了喜欢的专业。所以,部分学生不得不选择现在所学的专业。但是,通过学术社团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个别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或其他原因,没有进入喜欢的专业,那他们就可以加入学术社团,一步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今后可以考入相应专业的研究生等等。所以,川大专门颁发文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社团,鼓励老师花时间来指导学术社团。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尊重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质,就能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教育的生命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正是这种“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的教育理念让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我也一直认为,教育不是简单的、教与学两个孤立的个体,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生命就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995年,因特网刚刚开始普及时,一位美国科学家就在预测,30年后纸质报业就会破产。实际上,15年后,美国几家大的纸质报业就已经相继宣布破产。现在,“慕课”等网络课程迅速发展,很多人提出大学还需要存在吗?认为大学也会像报业一样破产。但我认为,教育不同于报业,无论高科技发展速度有多快,信息传递有多迅捷、广博,教育都不会破产,因为教育是有生命的。学生在大学校园通过课堂教学,通过师生的互动,传递老师的爱心,是任何网络课程都代替不了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智慧启迪,一个眼神的交流、一次师生互动对学生影响都很大,对学生的教育是不可能被高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代替的。

四川大学就是一所注重爱的教育的大学,这种爱包括对学生的爱和对老师的爱。

对学生最大的爱就是要保证课堂质量。川大要求每名老师都必须铭记自己的教师身份,把上好课当作第一职责。在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校长,还是院长,老师是我们的第一身份,上好课是我们的第一职责,关爱学生是对我们的第一要求。这是我们川大所有老师,包括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应该认识到,并且做到的。我们的校长或者院长身份都是暂时的,一般干两届,但是我们的教师身份却是终身的,一定要重视教师这个身份,把上好课的第一职责担当好。老师上好课,就要有一支品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我们逐步提高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标准。我们把教学作为第一要求,在教师培养上下功夫。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从地理区域上来讲,我们四川大学很难和发达地区比较,发展起来很受限制。为了加快发展,我们提出了青年教师“三个全覆盖”,即保证科研经费、科研导师、博士学位和海外经历的全覆盖。青年教师进校后,学校为每位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学院根据他的爱好和研究方向,为其选择科研导师,让其尽快进入课题组,步入科研轨道。为了提高博士学位的比重,我们一方面加大了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对于现在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学校提供条件鼓励他去攻读。另外,学校还提出川大教师必须要有海外经历。如果已进校的老师没有海外经历,学校出资送你到国外一流大学去学习交流。抓住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就相当于抓住了学校的主力军,但一支好的师资队伍还要有一些已经成长起来的人才。为此,我们还要抓好人才引进工作,面向全球招揽人才,引进“青年千人计划”和高端外籍教师。有了这样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学生的课堂质量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爱的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爱学生,也要爱老师。当前我们的大学严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比科研来讲,教学工作是一个细活,不能瞬间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这就需要一大部分人潜心于一线教学、参与教学改革。虽然我们经常讲,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不应该追求富贵。但要想搞好教学,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条件是不行的。因此,近年来,川大开始评选“卓越教师奖”。学校面向一线品德好、学术好、教学好且以教学为主的老师颁发“卓越教师奖”,以重奖一线优秀教师,使长期从事教学的优秀教师在精神鼓励、物质待遇、绩效奖励上都能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增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成就感。老师得到了尊重,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才会给学生更多的爱。我们还力争使每个老师在校园内都有独立的工作空间,过去,教职工住宅在校园里面,学生步行就能找到老师,学校不需要提供教师工作室。现在,很多老师购买的是商品房,大都离学校很远,校内没有住所,也没有师生交流的平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十分有限,因此,要力争建设教师独立的工作空间,要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留在校园,有更多时间与学生交流讨论,更好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有了这些条件保障后,老师和学生自然多了相处的时间,爱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传递。

教育工作者应有春雨的精神,用最好的教育启发学生,用最好的关怀爱护学生,让学生虽然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真正成长为国家栋梁。川大一直秉承春雨润物的精神,其改革与实践无一不遵循着教育的本质、责任与生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在正确教育理念的坚守与引领下,我们通往前方的道路会更顺畅!

The Essence, Responsibility and Life of Education——Sichuan University's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Reform
XIE He-p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The life of education grows out of lov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educator to tap students' potential and facilitate their development. Sichuan University, as a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adheres to a tru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responsibility and life of education, and endeavors to foster the growth of talent with excelle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Key words: education     essence     responsibilit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