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2): 28-33   PDF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比较——兼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全面培养
杜丽丽, 方平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摘要: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作为两大传统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认识论、理论与方法论层面对两种研究传统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重构、全面形成和衡量标准问题,为当前环境下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提供更为清晰的概念框架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量化研究     质性研究     研究能力     认识论     理论     方法论    

研究生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这两大研究传统,以形成全面的研究能力。但是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的理工科、经济与管理等学科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观察,不难发现,量化研究方法受到更多的重视,甚至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也已经有类似的倾向。社会科学中曾经广泛采用的、经典的质性研究方法反而受到冷落[1],研究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研究方法的桎梏,过分陷入细节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用数据演算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去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这样的培养现状显然不利于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全面形成。

一、两种研究传统: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分别对应于方法论中的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逐渐形成两种研究传统或学术话语体系,即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其中,量化研究当前处于强势地位[2]

(一)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可被定义为用大量的数据来解释现象的研究方式,这些数据得到以数理为基础的方法的分析,尤其是统计方法。[3]量化研究通常用来验证已经存在的理论。

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研究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从定量方法入手,能够更形象和具体地展开学术研究,尤其是经验验证活动。但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研究生过度陷入数据和模型之中,很容易只关心现象而忽视问题的本质,陷入形而上学。其实,当前不少定量研究确实存在数据失真、调查失实等问题[2]

(二)质性研究

定义质性研究并非易事,因为有多种质性研究范式并存。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是,质性研究是研究处于自然状态下(指无人为因素干扰)的人、情况、现象、社会环境和过程的新兴的、感性的、有解释力的和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目的是用描述性的术语揭示人与其所处的经验世界之间的联系[3]。关于质性研究目标的另外一个总结是,质性研究的目标并非是产生一套机械的、标准化的结果(指具有相同研究能力的研究者在相同环境下、或学习了相同的问题,就会得到的同样结果),而是对某一问题所做的一致的描述和透视,并且与对该问题的日常认识保持内在一致[4]

对公理、基础理论和经典理论的学习,自主地继承与扬弃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涵,也是认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质性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为研究能力,尤其是思考和鉴别能力的全面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有“思而不学则殆”的问题,如果研究生过度坠入浩瀚的理论之中而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必要关注,容易陷入诡辩论。毕竟,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致用”。

二、从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看如何重构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一)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

研究范式有四个基本要素:认识论、理论、方法论和方法。邓因和林肯通过进一步的总结认为,一项研究采取何种研究范式取决于以下四个基本的研究需要:研究设计;研究主题;研究策略;收集与分析数据[5]。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研究者自身的立场,可从研究假设与研究目标(取决于认识论和理论所决定的研究设计和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取决于方法论和方法所决定的研究策略和数据)和研究者自身角色四个维度对两种研究范式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参见表 1

表 1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范式比较
(二)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重构

重构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重要标志。尽管有“殊途同归”的说法,但是由于两种研究范式存在根本差异,因此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在方法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并在训练的过程中重新构建研究能力。以否定之否定等辩证法为指导,循序渐进,在重视量化研究的同时,尤其要强化质性研究的训练。现以硕士研究生为例,按时间顺序讨论如何重构研究能力。

首先是认知训练。无论何种研究主张,首要的问题都是尽可能正确地接收和发送信息,这表现为对认识论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的训练。认知训练有两个基本的途径,一是书本,通过书面学习和记忆,形成认知,这通常是一种虚拟的认知(尽管有可能做到形象化);二是实践或模拟,通过亲自参与和体验,形成认知,这通常是一种模拟的认知(尽管有可能做到抽象化)。认知能力集中反映于两种研究范式中的“调查”过程中,调查问卷或访谈问题发送出信息,并在回收后获得回答后接收到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质量的关系密切。

其次是理论学习。两种研究范式都离不开理论基础。在量化研究设计中,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目标的确定都是以正确的理论分析为前提的。在质性研究设计中,问题的发现、论证和结论的形成,更是依赖于公共知识和正确的逻辑推理。研究生毫无疑问要重视终身的理论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乃至举一反三。理论与认知关系紧密,正确的认知通常是以深厚的理论或实践为基础的,而理论学习本身也有助于形成认知。

第三是方法论学习。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并且与理论基础紧密相关。方法论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合适的问题,即解决问题与方法之间的匹配性问题。研究生掌握了方法论,才能最终做到“知其所以然”。

最后才是具体方法的训练。合适的议题、恰当的研究设计,最终还要靠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实现研究目标。如果研究能力是一座大山,研究方法就是其中无数的树叶或沙尘。研究生在研究方法训练阶段,可以像做数学题一样,去解决无数的“问题”。但这本身并不能够正确地代表研究能力。迷失了方向的方法训练,尤其是量化研究方法的训练,就会出现“研究的问题无意义”等“为研究而研究”的情形。

显然,研究能力的建构伴随着时间的轮迹,尤其是认知的进步、理论的深化和经验的积累。这意味着,在硕士阶段可以侧重于方法论和单一方法,在博士阶段侧重于理论、假设及其验证、多元方法。而重构研究范式[6],更是位于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顶端,属于必然的趋势。

三、质性研究的精细化标志着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全面形成

当前,大多数中国的研究生能够快速掌握量化方法,但对质性研究规律的把握却要迟钝一些,因此形成了一种“片面”的研究能力,甚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克服这一弱点,开展更加深入的质性研究,通过在质性研究中置入量化研究的某些因素来实现“质性研究的精细化”,无疑是一种帮助研究生形成全面研究能力的更加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思路。

(一)质性研究的精细化

依据关于思维的哲学基本常识,可将质性研究的研究假设进一步分解为本体论(已被接受的多元事实的概念化描述)、认识论(从已知和未知之间产生的想法)、方法论(设计和使用的与研究议题吻合的研究方法)、价值论(议题具有研究价值)和修辞学(主观的语言和第一人称的口气)五个维度,以满足精细化研究的需要。表 2以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D·普特南关于“美国社会资本的奇怪消失”[7]的经典质性研究为例,说明质性研究的研究假设如何做到精细化。

表 2 质性研究特征的基本哲学假设:以“美国社会资本的奇怪消失”为例
(二)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全面形成

研究设计、过程和语言等的精细化,代表着研究能力的全面形成。这通常是非常耗时的学习、训练和运用过程[8]。如果一名研究生能够娴熟地处理所研究问题的以下环节(不论遵循的是何种研究传统),标志着其研究能力的全面形成。

一是选题。找到一个可行的研究主题,有时很简单,有时非常难。保证选题的可行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资料的可获得性、相关性和有价值。一个好的研究,从研究主题到研究发现之间,通常不是坦途,要经过每个研究阶段的多次考验和检验。选题时不能漫无边际,要考虑到问题背后的理论深度。

二是运用理论。理论、模型与假设是两种研究传统的共性部分,质性研究解决的是建构的问题,而量化研究解决的是验证的问题。因此,正确运用理论是研究能力的基石。低年级的研究生首先要学会将资料理论化,即了解问题本身(“什么”和“如何”)、事实间的时序关系(年表)、资料或问题的情境、比较问题、了解或发掘问题的含义(或意义)、横向思维(寻找模型、理论与方法论之间的关联)。而高年级的研究生要去训练如何概括和建构理论,运用某种方法(如系统分析、反证、历史比较等)将案例或资料中的特殊问题嵌入到已有的模式之中。

三是选择方法论。无论遵循何种研究传统,方法都是多元的,要选择适合研究主题或分析模型的方法(确定研究策略)。研究方法会影响每一个阶段的研究的具体设计,因此要尽早确定拟采用的方法。确定研究方法是以透彻理解方法、方法论和社会(或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为前提的,要充分认识到模型对不同方法(尤其是量化研究)的意义和影响。实现研究目标的方法可能有多个,但经常只有一种或有限种方法是较为经济的[9]

四是案例铺垫(或其他类似手法)。在研究中使用案例或其他个案资料,是两种研究传统都可以采用的。从案例中可以得到推论,属于质性研究方法,但也可以与总体的量化研究相结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便利性和可行性,或者立意抽样(根据研究主题的特征或事实的过程来选择案例)和理论抽样(根据理论逻辑而非统计逻辑选择案例,通常更关注“异常”的案例)。

五是分析资料。资料的来源可能非常多元(如访谈、笔记、文本、视频、手稿等),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手工分析资料较为灵活,但效率通常比较低,科学性有时会较差。计算机分析精度和效率都比较高,还有利于实现团队合作和抽样研究,但在文字资料(非量化信息)、分析的多元化和自由的思考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满足质性研究的需要。值得强调的是,效度和信度可以检验质性研究的质量。此外,建构有用的理论、选择适合的和有自我批判能力的研究方法、对实践的贡献都可以用来作为评估质性研究质量的标准。

六是联系实际(或其他的方法)。在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应重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事实的联系,使研究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够被重新验证。保持联系的方法包括做好研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握研究情境、掌握个案研究的细节(如反馈的问题、性别等特殊因素对研究的影响)、处理好研究生导师所施加的影响(通常是有利的影响,但也有例外)等等。

七是写作修辞。研究过程与最终成果都涉及写作问题,要用词准确、结构规范、逻辑严谨、详略得当。

四、可靠性与有效性是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衡量标准 (一)可靠性与有效性比较

可靠性与有效性是评价某项研究工作的质量的两个标准。由于两种研究传统在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概念界定过程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同,因此,在研究设计时应分别考虑。表 3对评价两种研究传统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表 3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比较
(二)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衡量标准

研究能力是指探索未知、揭示事物性质和发展规律的能力。对于研究生而言,研究能力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并建立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自学(独立研究的基础)、归纳总结(扬)、质疑(弃)、逻辑分析、自省(否定之否定)、勇气(自信的基础)、奉献(有所坚持)、联想(全局观)、开放性的思维能力(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等等。质量标准是衡量研究工作的最重要标准,既反映为学术水平,也最终为实践所检验。衡量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并非易事,在实务中,通常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作为衡量标准。显然,这属于模糊的标准,有必要建立更为清晰的衡量标准,即以研究质量为中心的衡量标准。例如,一个有用的量化研究的质量判断标准包括有效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可再现)[10]。在对两种研究传统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总结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对中国研究生培养实践的反思[11],我们从方法论角度总结出对研究生的某项具体研究工作的衡量标准(参见表 4)。

表 4 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衡量标准:以方法论为例
五、研究结论与培养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全面形成,从认识论来看,以认知训练的深入实施为标志;从理论来看,以自学能力、对议题的把握和引导能力为标志;从方法论来看,以熟练掌握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两种研究传统并通过融合使之精细化为标志。三者共同决定了研究生的合作研究能力或独立研究能力的全面形成。研究能力的重构、全面形成和其衡量标准是研究生研究能力全面培养的三个相辅相成的手段,重构是培养目标,全面形成是培养方法,衡量标准是培养依据和检验工具。

(二)培养建议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研究生培养工作当前正在经历深刻的反思,更加重视洋为中用和借鉴式吸收。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基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新思路。

在初学阶段,应以认识论和具体方法的训练为中心。主要培养思路:一是借助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引导研究生认识各种议题及其所依存的环境;二是借助实践、实验和模拟类的课程,增强研究生的感性认识和增强应用导向;三是加强对经典研究的专门学习,尤其是解析其中的个性化的研究方法;四是通过参与他人的研究过程,学习收集资料并做基本的分析;五是数理方法的训练,专门软件的运用。

在深入研究阶段,应以理论和方法论为中心。主要培养思路:一是深入的理论传授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二是阅读研究文献;三是文献综述能力的培养;四是研究设计,包括选择研究议题、提出问题和假设,变量或要素设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深入利用,逻辑的组织和运用,结构和语言等因素的考虑等;五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组合运用,要重视方法选择的训练;六是自我评价能力的训练,对自己的研究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七是处理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学术伦理、法律与人际关系。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在哪个阶段,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助于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广,刘瑜,汪一帆.质性研究与管理学科建设:基于工商人类学的思考[J].管理学报,2015,(1):1-10.
[2] 陈涛.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关键议题——兼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路线[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9(1):40-44.[JP]
[3] Yilmaz K.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Traditions: epistem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differences[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3,48(2):311-325.
[4] Hayhow R, Stewart T.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tutter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2006,41(5):475-493.
[5] Denzin NK., Lincoln Y. 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4th Edition)[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2013:11-23.
[6] 楚江亭,李廷洲.范式重构:教育学研究取得进步的必然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5(5):25-34.
[7] Putnam, R. Turning in, tur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J].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1995,28: 664-683.
[8] Goldberg AE., K R. Allen. Communica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ome Practical Guideposts for Scholar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15, 77(1):3-22.
[9] Lynne D. Roberts and Kate Povee. A brief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4, 66: 249-256.
[10] Fade S. A. Communicating and judging the qualit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need for a new language[J].Journal of Human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2003, 16(3):139-149.
[11] 阎光才.对英美等国家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取向之评析[J].教育研究,2014,(2): 137-143.
A Study of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Based on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DU Li-li, FANG 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Abstrac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two major methods of study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Based on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s of the two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we discuss the reconstruction, formation and measurement standards of research ability. We also propose a distinct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ractical process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volved research ability for student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 quant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 capacity     epistemology     theory     metho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