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Issue (2): 20-23,33   PDF    
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实证研究
陈大勇, 刘清才, 冯佳文    
重庆大学 研究生工作部, 重庆 400044
摘要:探究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了解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开展信仰教育。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与其个人背景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处于中上水平;② 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在性别、独生子女、不同学科类型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③ 无论是在党的认知、党的情感、党的行为,还是在党的信仰吸引力上,党员都要高于非党员。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研究生党的信仰教育的三个建议:一是促进情感投入;二是激发信仰激情;三是营造情感氛围。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     信仰     吸引力     实证研究    

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1]。2014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2]。政治信仰教育是高校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3]。把优秀的研究生吸引进党组织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4]。因此,探究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开展信仰教育,有助于提升党对高校研究生的吸引力,有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有助于高等教育在正确的政治轨道上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5]。党对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是指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倾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份的总和,包括对党的认知、对党的情感和对党的行为等,内容相当丰富。其具体内涵是什么,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从学理上说,马克思主义体系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它追求的既是科学真理,又是某种价值信念,从根本上体现着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诉求。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6]

从现实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期,研究生择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呈现多元化发展。而在国际上,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恐怖主义蔓延、民族矛盾凸显、经济危机等乱象也对研究生的信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引发的研究生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等问题越发严重。 因此,调查并深入了解高校研究生信仰的现状及信仰期待,是国家开展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目前理论界对研究生信仰问题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而且大多侧重于描述或议论高校研究生精神信仰中宗教倾向的问题[7]。本文以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为研究起点,通过探讨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与研究生个人背景变量之间的关系,剖析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特点,一方面为高校在研究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实证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为高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开展信仰教育提供具体途径。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预试项目的来源主要有:(1)对研究生的开放性访谈情况;(2)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概念性架构的文献分析;(3)信仰相关的通俗测验。

问卷内容采用专家评估和研究生试测相结合的方式筛选。最终确定的问卷共包含31个项目。

问卷调查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法,把了解的情况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记为1分到5分,得分越高表明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越高。其中有16题为反向记分题,因此,需对相应分数进行转换;同时所有题目均采用随机排列,避免施测时心理定势的影响。

通过对重庆、四川2个省市4 所高校200名研究生展开调查并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如表 1):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5,重测信度系数为0.775;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多在0.754~0.890之间,显著高于0.060;在显著性水平α=0.01的条件下,重测信度系数在0.571~0.787之间。这说明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编制的问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表 1 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的拟合度检验结果

此外,问卷总分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度为0.524~0.875,各因素与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高于各因素与其它维度及其所属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各因素既有一定的独立性,也有一定的归属性,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构念效度。

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见表 2),可以得出:χ2 /df值为3.498,小于5的限制;RMSEA值为0.080,小于0.10 的限制;各拟合优度检验指标都在0.9以上,模型拟合良好,效度高。通过对问卷信度及效度的检验,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结构良好,符合实证研究问卷有效、可靠的要求,适合作为测量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工具。

表 2 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了问卷结构的拟合度检验结果
三、抽样方法及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与定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范围包括辽宁、重庆、四川、湖北4个省市的8 所高校。共计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63%。在本研究有效总样本中,男性为721人,占49.73%;女性为729人,占50.27%,男女比例平衡。调查对象是高校在读研究生。样本专业覆盖文、史、哲、理、工等专业。研究重点为:(1)探讨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的整体现状;(2)对不同性别、是否为党员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高校研究生进行信仰吸引力差异比较。现对调查结果作一简要分析:

1.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的描述性分析

对信仰吸引力问卷的调查数据从整体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3所示。从问卷平均分在3.73分以上可以看出,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党的认知”高于“党的情感”(对两者的每题平均数进行T检验,t值为7.407,P值为0,拒绝原假设,体现出“党的认知”和“党的情感”对于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差异显著)。说明从总体上看,当代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较好。

表 3 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总体描述统计结果

就问卷的维度而言,所有维度的每题平均分都在3.7分以上。“党的认知”最高,说明认知是影响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但“党的情感”维度得分最低,说明高校研究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情感投入方面较为欠缺。

2.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调查结果的差异分析

(1) 性别差异对信仰吸引力的影响分析

以高校研究生性别为自变量,对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 4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单个维度还是在整体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性别因素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影响较小。

表 4 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的性别差异分析表

(2) 政治面貌对信仰吸引力的影响分析

以在校研究生是否为党员为自变量,对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 5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党的认知”、“党的情感”、“党的行为”,还是在整体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党员的信仰吸引力程度都要高于非党员,说明共产主义对党员的信仰吸引力更高。

表 5 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在本人是否为党员上的差异分析表

(3) 是否独生在信仰吸引力程度上的差异分析

以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对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 6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党的认知”、“党的情感”、“党的行为”,还是在整体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是否独生对党的信仰吸引力程度影响较小。

表 6 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表

(4) 学科类型对信仰吸引力程度的差异分析

以学科类型为自变量,将被试按学科分为文史、理工、艺体3个类型,以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各维度及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 7中可以看出,整体上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在学科类型差异上不显著。从三个构成维度来看,不同学科的高校研究生在信仰吸引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 7 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在学科类型上的差异分析表
3.调查结果

一方面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加以检验与保证;另一方面通过系列研究程序包括专家评判、理论构想、文献分析和目标研究生评价等,特别是开放式问卷与对高校研究生的个别访谈相结合加以保证。本研究确定的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评估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一般测量工具。

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调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了当代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处于中上水平,其中认知是影响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但党的情感维度得分最低,说明高校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情感上的投入,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的热情。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国内外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我国高校研究生的信仰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催生了应接不暇的新技术,当前新媒体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如微博、微信等。研究生接受信息的容量大、范围广、速度快,这极大地改变了高校研究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方式,改变了高校研究生的价值观与信仰。同时,高校通常从外部动机方面吸引高校研究生,缺乏内部动机方面的投入,这就造成了高校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情感上的投入,对中国共产党缺乏热情,影响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

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学科类型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处处强调平等,不存在性别、家庭和专业的差别。

四、加强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教育的对策建议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是影响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并且党的情感维度得分最低,说明高校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最缺乏情感上的投入,对中国共产党缺乏热情。综合上述分析,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高校研究生信仰教育。

一是加强体验式教育,促进高校研究生对党的情感投入。体验式教育是建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主体性和情感性基础上,通过活动来实施的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方式。作为体验式教育特定内容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主体性、情感性和情境性三个基本特征。主体性是指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依赖于研究生的积极主动,是与研究生们的生命和生存密切相关的。所谓情感性是指体验产生情感,也就是说,对事物有某种体验,必然伴随对之产生某种感情。研究生参与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情境性特征,其强调受教育者通过特定情境中的实践活动而获得具体经验,最终又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8]

二是创新课堂教育模式,激发高校研究生的信仰热情。课堂教育始终是信仰教育的,包括党课、形势政策课、时事报告、两会精神传达等。要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的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强化研究生的共产主义信仰[7],让学生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理论的兴趣,使其真正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是广泛宣传典型,营造党对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情感氛围。从高校内部出发,寻找优秀学生党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把宣传典型和推动信仰教育结合[8]。增强党对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首先要增强研究生党员群体示范带头作用,其次要发挥好先锋模范的榜样作用,要从研究生身边的优秀党员出发来发现党员典型,对身边的党员典型加以宣传,让身边优秀的教师及学生党员的言行举止,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潮流,成为校园新时尚。

我国高校研究生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赞同和支持的,对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坚持和拥护的。虽然有些研究生在宗教信仰、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面前暂时迷失了方向,但是当前高校研究生信仰的主流依然是健康向上的。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永葆活力,必须加强高校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升党对高校研究生的信仰吸引力,选择合适的路径和方法,建立党的信仰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研[2013]1号.
[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4.1.20.
[3] 王红艳.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高校党校的必然使命[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113-115.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0]11号.
[5] 马晓燕. 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 价值观: 从理论研究到教育实践——访袁贵仁教授[J]. 哲学动态, 2005,(12): 3-7.
[7] 李培民. 高校研究生中宗教信仰问题[J]. 民族, 1996, (6): 660-663.
[8] 陈大勇, 彭守建. 浅谈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党的信仰吸引力的作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3): 23-25.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ppeal of Communist Party's Beliefs to Graduate Students
CHEN Da-yong, LIU Qing-cai, FENG Jia-wen    
Office of Postgraduate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Abstract: A communist belief education will be effective only with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eal of Communist Party's beliefs (CPb) to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eal of CPb and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is a middle to higher level of appeal of CPb to graduate students;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ppeal of CPb in terms of students' genders, majors and whether they are only children in their families; (3) the appeal of CPb is higher to students who are party members than to those who are not. Three factors are suggested for strengthening communist belief education: emotional engagement, passionate inspiration, and a touching atmosphere.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belief     appeal     empirical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