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become a key variab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security
-
-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智能时代的迅速到来。大模型掀起了又一次认知重构的浪潮,全球科技强国正在加速卡位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这就是当代全人类身处的智能时代,更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人工智能工作者身处的时代大背景。
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反复地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除了生存和繁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对宇宙而言,自然界里任何一个生命物种,或者一个单一生命,天然的使命就是生存和繁衍。活着就是活着,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命自身似乎是没有意义的,宇宙对此也毫不在意。但对每一个渺小的生命而言,尤其是对一个人而言,因为有意识,有欲望和情感,有智能和信仰,就有了记忆和精神。所以人活着总要有个态度,生命的意义其实时时刻刻蕴含在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之中,是自我的一种感受,不可或缺。非生命的物质机器恰恰不会有这样的自我意识,不会有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之类的幸福和痛苦,更谈不上“机器人”的人格和尊严。智能原本属于生命范畴,可不可以属于物质机器的范畴呢?可不可以用机器来人工实现非生命的智能?
400万年来的自然进化,人类形成基因优势,脱离野蛮,发明工具;300万年来形成语言优势;6000年前人类发明文字和教育,文明是因为记忆,人类有了记忆,文字成为历史的载体,形成文化优势和教育优势,这可以看作是第一次认知革命;最近的500年来,人们利用物质和能量,发明动力机器,形成科技优势,解放了人的体力,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物理空间,成为第二次认知革命;最近100年来,人类发明了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和智能的机器,努力实现包括认知大模型在内的认知形式化,让机器也能思维,从而解放人的智力,形成智能优势,人类进入到第三次认知革命。三次认知革命,一次比一次越来越快地到来,人类终于意识到应该积极生活,除了生存和繁衍,我们确实还应该也可以再做点什么,为后续人类特有的文明生态做点贡献。
人类认知的历史,就是在渴望的驱动下,不懈追求认知的确定性,而又不时显现认知的不确定性的历史。人类这个物种在宇宙中一代代长期进化下去,固然不是靠某一代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就能够改变的,也很难预测、改变和决定自身的进化方向。但是人类已经发生并继续推进着的人类文明,已经发生并继续推进着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认知革命,它们并行发展,此起彼伏。在石器时代和农耕时代人类发明的工具,还不是机器;在工业革命时代人类发明的机器,还不会思维;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发明可交互、会学习、自成长的认知机器了,不但能够思维,还可以让机器可变尺度地暴力思维,或浓缩,或扩展。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使得人类能够以超自然进化的速度,改善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物理世界,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早先的“觅食者”跃升为“种植者”“劳动者”“建设者”,今天又进一步跃升为“创造者”,进化发展常常是不可逆的。
将人类的智能通过文字、文化和教育,通过发明和创造,延伸到体外,成为工具和机器,成为机器具身智能,成为长期存在于物理世界的人造物,成为人类后续发展新的智能环境生态,滋养和促进后代人的智能和智慧,这正是人类生命的又一个意义所在。看似无比神秘的生命及我们人类的智能,其实质与现代化的物质机器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它们都是如何具备认知能力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提出图灵机和图灵测试,开创了用非生命的物质机器实现计算智能和语言智能的全新征程。要说诺贝尔物理学奖,我认为首先应该奖励的,当数艾伦•图灵博士和冯•诺依曼博士。
用机器替代、延伸人的体力和脑力,反过来又拓展人类的体能和智能,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智能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现在进入到智能文明,应该让人发挥人的智慧,机器发挥机器的智能,各智其智,智智与共,用人的智慧培育机器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机器暴力思维、创新思维的成果反馈人类,迭代发展。人类文明因为有你而更精彩,这既是我们人工智能学会神圣的使命,更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人类一定会用人造物改善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物理环境,利用长期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各式各样的、包括认知机器在内的实体,更加智慧、更加自律、更加尊严、更加优雅地生活。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将人工智能从早先的冷门学科推向国家战略的核心舞台。我相信,我们中国人工智能工作者一定会不负时代,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我们还将齐心协力攻克各项“卡脖子”技术;勇闯人工智能一个个“无人区”,铸就中国人工智能学术繁荣、技术领先、产业蓬勃的牢固基石,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人工智能的竞争,本质是创新生态的竞争,是人才厚度的竞争,更是制度韧性的竞争。
中国人工智能工作者使命重大,责任艰巨。愿在新征程中汇学术之精粹,融产业之实践,聚政策之远见,点亮更璀璨的思想火炬,攀登更雄伟的学术顶峰,为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标注新的高度,共筑智能时代的星河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