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 College of Automatio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体积小、机动灵活、活动范围广,在海洋开发和国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 2, 3]。随着AUV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其作业范围也越来越大,对导航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必须具有自主、远程和高精度、长时间工作的能力[4, 5]。因为高精度导航是AUV获取有效信息的必要条件,决定了AUV能否安全作业及返回[6]。AUV常用的导航方式大体上有如下几种:GPS导航、航迹推算、惯性导航、地形匹配、重力场导航和组合导航等[7]。
惯性导航系统(INS)不需要任何外来信息,也不向外辐射任何信息,可适用于任何工作环境[11],能实时输出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等多种导航参数[12],并且导航数据平稳,短期稳定性好[13]。
由光纤陀螺仪构成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是新一代惯性导航设备,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启动时间快等优点,因此,以光纤陀螺捷联式惯导系统为核心的导航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AUV自主导航的要求。但是SINS的误差随时间积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下航行器长时间自主导航的精度,一般采用SINS与多普勒计程仪(DVL)组合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精度。例如Simrad公司的HUGIN系列AUV导航系统和意大利的SARA号AUV导航系统均采用了SINS/DVL组合导航技术。Kearfott与RDI公司联合研发的新一代的SINS/DVL组合导航系统KN6051的定位精度为0.5%航程(CEP),其中GPS、INS和DVL三者的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器在内部进行融合。对于SIN/DVL组合导航系统,如何准确标定出SINS与DVL之间的安装误差角及DVL的刻度系数,是确保组合导航系统能拥有较高精度的前提条件之一[14]。文中通过大量的试验,总结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标定方法,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在2012年美国举办的第15届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中,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装有SIN/DVL组合导航系统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敖明”号夺得了全球第4名,这也是亚洲参赛团队在历年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1 SINS/DVL 组合导航系统 1.1 SINS组成及性能SINS选用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光纤陀螺主要性能指标如表 1、2所示。
类型 | 性能指标 |
输入量程/g | ±25 |
二阶非线性系数/(μg·g-2) | <40 |
温度系数偏值/(μg·°C-1) | <30 |
温度系数标度因数/(ppm·°C-1) | <30 |
零偏月稳定性/μg | <50 |
刻度系数月稳定性/ppm | <30 |
SINS如图 1所示,能快速测量AUV的姿态、速度和位置等导航信息,其性能指标如表 3所示。
类别 | 系统性能 |
初始对准时间/min | <10 (系泊或匀速直航) |
水平姿态/(°) | <0.05° (1σ) |
航向姿态/(°) | <0.1°secФ(1σ) (纯惯性导航) |
数据发送频率/Hz | 100 |
工作温度/℃ | -40~60 |
功耗/W | <14 |
长宽高/mm3 | 200×220×180 |
重量/kg | <4.2 |
AUV选用LinkQuest公司生产的NavQuest600型DVL,该DVL广泛应用于AUV的水下导航、ROV基站保持,ROV速度、高度监测、海流监测、水下潜器导航、潜水员导航等。NavQuest型DVL主要性能指标如表 4所示。
图 2为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自行研制的AUV,密封舱内部装有光纤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DVL装在AUV的前端正下方位置。
为确保组合导航系统能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DVL及SINS在安装后都需要进行标定,得到其安装误差以及刻度系数,使组合导航系统的输出更接近载体的真实运动情况。本文选取多点参考定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GPS系统测量AUV准确的经纬度和速度信息来估计DVL和SINS的各项误差。
2.1 DVL安装误差标定如图 3所示,标定时选择一片开阔水域,设计AUV的预定航线为OA,尽量保持匀速直航,在试航一段时间(如5 min),到达初始测量就位点B1,开始标定,此时AUV游弋的点设为Bi(i=1,2,…),从B1点开始同时记录GPS时间、GPS定位数据和组合导航系统定位数据,共记录若干组数据(B1,B2,B3,…)。一般情况下,该航段能正常接收GPS定位信号。但由于受风浪的影响,AUV装载的GPS接收机效果可能比较差,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采集数据时间,确保接收到高质量的定位信号后才进入下潜水航行阶段,同时用有效的GPS信息更新SINS位置信息。
然后AUV下潜,DVL正常工作,将所测量的速度输入到SINS,组合后得到组合定位信息,此时,AUV无法收到有效的GPS信息。在标定期间尽量保持航速、航向不变,由于水流的作用,AUV实际上沿着BC方向航行。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对位置、速度精度的要求,需从B1开始航行直线距离大于5 km,即到达C1点,AUV浮出水面,重新接收GPS位置信息,从C1点开始按照预定程序记录GPS时间、位置和速度等数据,设为C1,C2,C3,…,这样就完成了一条测线。据此往返多次,即可完成若干条测线的标校工作,整个试验的工作流程如图 4。
为了使得测量的数据更准确,需要AUV做多条次航行,而且入水和出水点的直线距离尽可能远。AUV受水流的干扰,有可能在一片区域内游动,由一条测线就将得到若干组偏角值,因此将全部测线中的偏角求平均就得到了需要的安装偏角。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AUV往返2~3次,采用逐次逼近的方法,可以精确修正安装误差角。该误差角精度有限,可以在后续的SINS安装误差角标定中得到进一步修正。
2.2 DVL刻度系数的标定DVL在水中由于受水温、盐度和环境噪声的影响,而且本身的信号存在衰减、散射等情况,因此,测量的速度与真实值存在差异,此时,可以引入一个系数k对DVL的速度进行综合误差修正。在一条测线上可以测量得到通过A1C1,A2C2,…,AiCi测量段的平均速度vtrue和计程仪速度vDVL,则速度修正系数为
对多条测线测量的k值求平均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速度修正系数。通过上述试验,即可得到DVL速度的刻度误差修正系数。
2.3 SINS安装误差标定SINS在装上AUV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安装偏差,这部分安装偏差也会加入到最终的系统误差中去,不容忽视。SINS安装误差可采用光学棱镜瞄准的方法,在安装之前尽可能使捷联惯导系统的安装与AUV的艏艉线保持一致。在精确细致安装的基础上,再引入GPS信号,通过设计合理的航行轨迹,实时采集AUV精确的位置信息,完成对SINS的安装误差的标定。
如图 5所示,AUV航行于在静态水面上,由O点出发向A点行驶。由于SINS存在有安装误差,导致AUV偏离预定航迹OA,其真实航迹为OB。因此,图中预定航迹OA与真实航迹OB的夹角α1就是SINS的安装误差角。A点和B点坐标可由GPS定位系统得知,计算得知OA与AB的距离,因此有α1=tan-1(AB/OA)。在B点重复以上实验,能够计算得出安装误差的小角度修正值α2、α3,则安装误差角为:α=α1+α2+α3。修正2~3次后,如果定位误差达到设定阈值,即可认为SINS的安装误差已经基本标定准确。
3 试验验证针对实际航行环境,设计一系列DVL性能测试试验及水下航行试验,来验证用上述标定方法的可行性。
3.1 DVL性能测试试验标定DVL的安装误差角及其刻度系数后,以GPS的速度作为参照,测试DVL的性能,并标定DVL的速度误差。由于所选用的GPS定位精度优于5 m,速度精度优于0.1 m/s,该误差相对于组合导航系统较小,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基准信号。
该试验可初步标定出DVL的安装误差及刻度系数,试验结果如图 6所示,DVL的测速精度在稳定航行阶段能够保持在0.2 m/s(1σ)之内,基本符合组合导航定位要求。试验也发现,DVL在AUV系泊状态,噪声比较大,因此可以通过SINS的姿态、角速度等信息判断,在机动小时,适当增加低通滤波环节,减少DVL的速度噪声。
3.2 水下试验将SINS/DVL组合导航系统安装于AUV内部,配重后并检查整个潜器的气密性,符合要求后,进行了第1次水下试航,其航行结果如图 7所示。
由图 7可知,当AUV浮出水面时,由于尚未对SINS进行安装误差标定,因此组合导航系统的推算位置与GPS的定位信息差别较大。因此对SINS进行第2次安装误差标定修正,以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其中,先对SINS的安装误差进行大角度修正,再对SINS的安装误差进行第2、3次等小角度的修正。多次标定后的水下航行试验结果如图 8所示。
对SINS进行安装误差的粗、精两级标定后,又进行了多个条次的试航,以检验标定的效果,当AUV浮出水面时,组合导航系统的推算位置与GPS的定位信息基本一致,但仍存在少许偏差。将标定的3个条次和验证的条次试验结果列入表 5中,试验结果比较理想,定位误差优于10 m,达到了预定目标。
试航条次 | SINS/OVL经度/(°) | SINS/OVL纬度/(°) | GPS经度/(°) | GPS纬度/(°) |
距离 差/m |
航行距 离/m |
1 | 118.982 521 | 29.589 146 | 118.982 178 | 29.501 00 | 101 | 3 273 |
2 | 118.973 423 | 29.579 813 | 118.952 995 | 29.579 51 | 51 | 3 014 |
3 | 118.962 957 | 29.579 529 | 118.953 140 | 29.579 51 | 17 | 3 136 |
4 | 118.982 109 | 29.590 015 | 118.982 178 | 29.590 01 | 7 | 3 273 |
由表 5可知,随着SINS/DVL的安装误差和DVL速度刻度系数逐步精确,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逐步提高。根据实际应用经验,认为AUV在较长航行时间后(比如>1h),由于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一般远大于GPS定位的精度,可以以GPS位置信息作为基准信息。但是,当组合导航系统的长航时定位精度接近GPS本身的定位精度时,可以结束标定,再次修正意义不大。
4 结束语选取了多点参考位置方法,通过对比GPS与SINS/DVL组合导航系统的位置,反复迭代计算SINS/DVL的安装误差以及DVL的刻度系数。由实际的水下航行试验结果可知,SINS/DVL的组合导航系统经过标定后,能够保证较高的导航定位精度,该方法简单、有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 | 冯正平.国外自治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综述[J].鱼雷技术, 2005, 13(1): 5-9.FENG Zhengpin.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in western countries[J]. Torpedo Technology, 2005, 13(1): 5-9. |
[2] | 阳兵兵.观测型水下机器人结构及其惯性导航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2-3.YANG Bingbing. Research on the observation ROV structure and its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08: 2-3. |
[3] | 余雄,唐晓东.国内外几种水下机器人的性能对比与分析[J].机器人集锦, 2001: 18-21.YU Xiong, TANG Xiaodong. Several underwater robots of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J].Robot Collection, 2001: 18- 21. |
[4] | MACRO D B, HEALEY A J. Command, control, and navig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he NPS ARIES AUV[J].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2001, 26(4): 466- 476. |
[5] | 俞建成,张艾群.基于多普勒和光纤陀螺水下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J]. 船海工程, 2006(2): 105-108.YU Jiancheng,ZHANG Aiqun. Research on underwater vehicles navigation system based on DVL and fiber optic Gyro[J]. Ship Engineering, 2006(2): 105-108. |
[6] | 黄鸣敏. 组合导航系统在水下潜器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7: 1-2.HUANG Mingm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in the underwater vehicle[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1-2. |
[7] | 周凯,易杏甫. 水下机器人概述和发展应用前景[J].电子科技, 2010(24): 283-284.ZHOU Kai, YI Xingfu. The overview and development of AUV[J]. Electronic Technology, 2010(24): 283-284. |
[8] | 袁建平,罗建军,岳晓奎,等.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3: 9-15. |
[9] | 秦永元.惯性导航[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1-9. |
[10] | 徐玉如,李彭超.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J].自然杂志, 2011, 33(3): 125-131.XU Yuru, LI pengcha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derwater robot[J]. Nature Magazine, 2011, 33(3): 125-131 |
[11] | 张天光, 王秀萍, 王丽霞. 捷联惯性导航技术[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5-10 |
[12] | TITTERTON D H, WESTON J L.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technology[M]. USA: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 2007: 1-188,263-288. |
[13] | 彭东立,马海涛,徐伟杰. DVL在组合导航技术中的发展应用[J]. 声学技术, 2011,30(3): 417-418.PENG Lidong, MA Haitao, XU Weiji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VL in integrated navigation technology[J]. Acoustic Technology, 2011, 30(3): 417-418. |
[14] | 朱春云,庄广琛. DVL安装角估计方法在水下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1,19(1): 75-78.ZHU Chunyun,ZHUANG Guangcheng. DVL installation angle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uunderwater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J].Journal of Chinese Inertial Technology, 2011, 19(1): 7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