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张建丽, 谷峰, 田燕晓
 - Zhang Jianli, Gu Feng, Tian Yanxiao
 - 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Relationship of DCLK1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实用肿瘤杂志, 2019, 34(4): 337-342
 - 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 2019, 34(4): 337-342
 
- 
												
作者简介
 - 张建丽(1970-), 女, 河南洛阳人, 副主任医师, 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8-08-30
 
2.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2.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China
口腔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侵袭力较强,极易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一般是多因素和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学在肿瘤中的作用逐步受到重视。针对DN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行肿瘤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是蛋白激酶超家族和doublecortin家族的成员,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3q13。研究发现,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胃癌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2-4],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有关口腔鳞癌中DCLK1蛋白表达以及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相关研究报道较为少见。本研究通过对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DCLK1蛋白表达检测,探讨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其蛋白表达影响,分析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为口腔鳞癌诊断和治疗的提供一种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本院口腔科手术切除的129例口腔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0.5 cm),所有标本均采用4%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成连续组织切片(厚度4 μm),术后经病理检测癌组织均为口腔鳞癌,癌旁组织未发现癌细胞。其中男性76例,女性53例;年龄31~76岁,(55.4±6.7)岁,中位年龄56.1岁;肿瘤直径 < 2 cm 72例,≥2 cm 57例;TNM分期Ⅰ期39例,Ⅱ期30例,Ⅲ期28例,Ⅳ期32例;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56例,高分化73例;淋巴结转移65例,未转移64例。所有患者术前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DNA甲基化试剂盒购自美国Zymo Research公司;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izardDNA Clean-Up System纯化试剂盒购自上海今迈生物公司;兔抗人DCLK1多克隆抗体均购自北京博奥森公司;通用型SP法免疫检测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RIzol试剂盒购于美国Invitrogen公司;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公司合成;Gene AmP PCR System 2400购自美国Perkin Elmer公司;DYY-7B型电泳仪购于北京市六一仪器厂;TGL16-WS台式高速离心机购于长沙湘仪礼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UVT-28凝胶成像系统购自德国Herolab公司。
1.3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1.3.1 DNA提取取厚度为4 μm的石蜡连续组织切片3~5片。采用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纯度和浓度。
1.3.2 DNA的亚硫酸氢钠修饰和纯化[5]取2 μg DNA于1.5 mL EP管中,加超纯水至100 μL。加11.12 μL 2 mol/L NaOH至终浓度为0.2 mol/L,37℃水浴15 min。加入60 μL 10 mmol/L对苯二酚和1.04 mL 3 mol/L亚硫酸氢钠,混合均匀。加2滴石蜡油完全覆盖液面。置55℃水浴箱避光孵育15 h。用WizardDNA Clean-Up System纯化试剂盒纯化(按说明书步骤)修饰后的DNA,纯化后加3 mol/L NaOH使其终浓度为0.3 mol/L,室温放置10 min,用10 mol/L NH4Ac和冰无水乙醇回收沉淀DNA,并重悬于20 μL超纯水中,直接进行PCR。
1.3.3 甲基化特异性PCR及电泳分析采用甲基化引物(M)和非甲基化引物(U)对亚硫酸氢钠修饰和纯化后的DNA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为2.5 μL PCR缓冲液(10×)、1.5 μL 25 mmol/L MgCl2、0.5 μL 10 mmol/L dNTP、0.5 mmol/L上、下游引物各1 μL、1 μL 1 U/μL Taq DNA聚合酶、2 μL修饰后的DNA模板和15.5 μL超纯水共25 μL。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 min,95℃ 30 s,60℃ 30 s,72℃ 30 s,经40个循环后72℃延伸10 min。其中DCLK1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和非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序列如表 1所示。取10 μL PCR反应产物于2%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摄像。甲基化结果判断:M有特异产物,而U无产物,判断为纯合型甲基化阳性;如果两者都有特异产物,判断为杂合型甲基化阳性;如果U扩展出特异产物,而M无产物,判断为甲基化阴性; 如果两者均无特异产物,说明实验失败,需要重复实验。将纯合型甲基化阳性和杂合型甲基化阳性均记为甲基化阳性。
| 基因 | 上游引物 | 下游引物 | 
| M | 5′-GAACACCTTAGGCTGGTG-3′ | 5′-ATGTTGTGGGTTCTGGGAG-3′ | 
| U | 5′-CCCGGATCAACGGCTCTATC-3′ | 5′-GCCTTCACCCTTTTGGCGGG-3′ | 
| β-actin | 5′-CCCGGATCAACGGCTCTATC-3′ | 5′-GCCTTCACCCTTTTGGGGG-3′ | 
| DCLK1 | 5′-GAGCTACGAGCTGCCTGAC-3′ | 5′-GGTAGTTTCGTGGATGCCACA-3′ | 
| 注 M:甲基化引物;U:非甲基化引物;DCLK1: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 | ||
采用TRIzol试剂分别提取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总RNA,经反转录获得cDNA,以β-actin为内参,进行实时PCR检测。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2 min,95℃变性30 s,60℃ 1 min,72℃ 30 s,总共进行45个循环。以β-actin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计算DCLK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引物序列如表 1所示。
1.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DCLK1蛋白表达取术后经石蜡包埋的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切片,分别将其于二甲苯、无水乙醇及PBS溶液中进行脱蜡处理,3%过氧化氢灭活内源性氧化酶后,取出切片并使用PBS溶液冲洗3次(5 min/次)。使用微波修复法对抗原进行修复,将切片置于pH 6.0的枸橼酸钠缓冲液中,微波加热至沸腾后进行冷却,重复操作1次后用PBS清洗。清洗后取出切片封闭10 min,加入一抗,4 ℃孵育12 h。孵育后洗涤,先后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和辣根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4 ℃各孵育20 min。孵育后再次洗涤,加入DAB显色液染色5 min,之后经冲洗、对比染色、脱水和封固后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从每个切片中随机挑选5个高倍视野中并对阳性染色细胞数量进行统计。按染色强度计分: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按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计分:< 5%为0分,5%~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5%为4分。取上述2项结果的乘积:≤3分为阴性表达,>3分为阳性表达。
1.6 随访对患者进行复查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3年,末次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6月20日,死亡患者以死亡时间作为随访截止期。观察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生存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电泳图如图 1所示。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46/129)和64.3%(83/129)。与癌旁组织比较,口腔鳞癌组织中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 注 M:甲基化引物;U:非甲基化引物;DCLK1: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 图 1 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结果 Fig.1 Detection results of DCLK1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 
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口腔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 2)。
| 临床病理特征 | 总例数 | DCLK1甲基化 | χ2值 | P值 | |
| 阳性(n=46) | 阴性(n=83) | ||||
| 性别 | |||||
| 男 | 76 | 29(38.2) | 47(61.8) | 0.503 | 0.478 | 
| 女 | 53 | 17(32.1) | 36(67.9) | ||
| 年龄 | |||||
| <55岁 | 43 | 19(44.2) | 24(55.8) | 2.044 | 0.153 | 
| ≥55岁 | 86 | 27(31.4) | 59(68.6) | ||
| 肿瘤大小 | |||||
| <2 cm | 72 | 28(38.9) | 44(61.1) | 0.741 | 0.389 | 
| ≥2 cm | 57 | 18(31.6) | 39(68.4) | ||
| TNM分期 | |||||
| Ⅰ+Ⅱ期 | 69 | 31(44.9) | 38(55.1) | 5.555 | 0.018 | 
| Ⅲ+Ⅳ期 | 60 | 15(25.0) | 45(75.0) | ||
| 分化程度 | |||||
| 中低分化 | 56 | 14(25.0) | 42(75.0) | 4.900 | 0.027 | 
| 高分化 | 73 | 32(43.8) | 41(56.2) | ||
| 淋巴结转移 | |||||
| 是 | 65 | 17(26.2) | 48(73.8) | 5.159 | 0.023 | 
| 否 | 64 | 29(45.3) | 35(54.7) | ||
| 注 DCLK1: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 | |||||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CLK1蛋白阳性表达呈黄色或棕黄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图 2,表 3)。
                                 
                             | 			
                        
| 图 2 口腔鳞癌组织DCLK1蛋白表达(SP×400) Fig.2 Expression of DCLK1 protein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P×400) | 
| 组织类型 | DCLK1 mRNA(x±s) | DCLK1蛋白(例,%) | |
| 阳性 | 阴性 | ||
| 癌旁组织 | 0.25 ± 0.08 | 21(16.3) | 108(83.7) | 
| 口腔鳞癌组织 | 0.55 ± 0.11 | 85(65.9) | 44(34.1) | 
| t/χ2值 | 25.051 | 65.589 | |
| P值 | < 0.01 | < 0.01 | |
| 注 DCLK1: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 | |||
DCLK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患者DCLK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低于阴性患者[(0.29±0.03) vs(0.56±0.12), t=19.484,P<0.01;39.1%(18/46) vs 80.7%(67/83),χ2=22.782,P<0.01]。经相关性分析显示,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DCLK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767,P<0.01;r=-0.671,P<0.01)。
2.5 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预后分析46例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表达患者3年死亡17例,83例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阴性表达患者3年死亡47例。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63.0% vs 43.4%,69.6% vs 47.0%,均P<0.05,图 3)。
                                 
                             | 			
                        
| 注 A:无进展生存曲线;B:总生存曲线 图 3 DCLK1甲基化阳性和阴性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曲线比较 Fig.3 Comparison of survival curve of DCLK1 methyla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wi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口腔鳞癌是全球最常见癌症之一,具有高侵袭性、高发病率以及高死亡率[6]。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口腔鳞癌的治疗技术提高很多,但目前患者生存率依旧很低。因此,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是提高口腔鳞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涉及多个基因的异常表达,表观遗传机制在基因异常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可阻止和遏制抑癌基因的转录,使其表达缺失[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用作口腔鳞癌潜在和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其早期诊断和预后情况判断提供一种新思路。
DCLK1被发现于有丝分裂后的神经元中,属于双肾上腺家族,是一种新型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相关报道表明,DCLK1在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与肿瘤发展进程息息相关[8]。Gao等[9]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组织中DCLK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其高表达与淋巴转移和预后不良相关。DCLK1上调可能通过激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在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不良中发挥作用,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Bailey等[10]研究发现,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DCLK1高表达,DCLK1敲低时肿瘤生长停滞,DCLK1通过调节多种因子和途径在胰腺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孟庆彬等[11]研究发现,DCKL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相关,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潜在分子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鳞癌组织中DCLK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癌旁组织增加,提示DCLK1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参与口腔鳞癌发生或发展过程,检测其表达水平可能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种新途径或新方法。
DNA甲基化是指在甲基化转移酶的催化下,DNA序列中的腺嘌呤或胞嘧啶碱基与甲基发生共价结合,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子细胞的表观遗传现象,其与肿瘤发病的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12]。肿瘤组织DNA甲基化异常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分别为癌基因去甲基化和抑癌基因超甲基化。在肿瘤细胞或组织中,DNA异常甲基化所涉及到的基因在DNA修复、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以及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3]。研究发现,32例肺癌患者中近50%的患者DCLK1启动子甲基化,DCLK1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中位总生存率低于未进行DCLK1基因修饰的患者,DCLK1启动子甲基化可用于评估肺癌病程的早期诊断和预测[14]。有临床研究显示,DCLK1基因的5′-启动子在结肠癌细胞中高度甲基化能导致DCLK1转录物的表达丧失,DCLK1甲基化可能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靶点[15]。目前,关于口腔鳞癌组织中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鳞癌组织中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表达率比癌旁组织下降,呈现低甲基化状态,并且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表达与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767,P<0.01;r=-0.671,P<0.01),提示DCLK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可能通过上调DCLK1 mRNA表达和增加其蛋白分泌参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用甲基化治疗可使癌基因失活。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口腔鳞癌组织中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患者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影响患者预后,提示DCLK1甲基化与口腔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充分了解DCLK1甲基化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于病情的判断以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在口腔鳞癌组织中,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表达率下调,与DCLK1 mRNA和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并且DCL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相关,可能成为效评估肿瘤侵袭或转移的有效指标,为口腔鳞癌的甲基化治疗提供行一种新思路。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在扩大样本量的基础上深入研究DCLK1甲基化在口腔鳞癌中的发病机制。
| [1] | 
    林文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基因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药物应用的研究现状[J].  实用肿瘤杂志, 2013, 28(4): 360-363.          | 
| [2] | 
        Sarkar S, Popov VL, O'Connell MR, et al. A novel antibody against cancer stem cell biomarker, DCLK1-S, is potentially useful for assessing colon cancer risk after screening colonoscopy[J]. Lab Invest, 2017, 97(10): 1245-1261. DOI:10.1038/labinvest.2017.40      | 
| [3] | 
        Kalantari E, Lari M, Roudi R, et al. Lgr5High/DCLK1High phenotype is more common in early stage and intestinal subtypes of gastric carcinomas[J]. Cancer Biomark, 2017, 20(4): 563-573. DOI:10.3233/CBM-170383      | 
| [4] | 
        O'Connell MR, Sarkar S, Singh P. Abstract 1940:Short (S) isoform of cancer-stem-cell marker, DCLK1, is critically required to maintain proliferative/tumorigenic potential of colon cancer cells:identification of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hways[J].  Cancer Res, 2014, 74(19): 1940.      | 
| [5] | 
    桑圣刚, 胡敏, 荣红.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3, 6(3): 35-38. 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3.03.009          | 
| [6] | 
    陈芬, 陈林林. 口腔疣状癌、口腔鳞癌与癌基因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 92-93.          | 
| [7] | 
        Yang N, Nijhuis ER, Volders HH, et al.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pattern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cervical carcinogenesis[J].  Cell Oncol, 2016, 32(1/2): 131-143.      | 
| [8] | 
    周美玲, 贺兼斌, 向明钧. 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32): 84-86.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7.32.046          | 
| [9] | 
        Gao T, Wang M, Xu L, et al. DCLK1 is up-regulated and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J].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6, 142(10): 1-10.      | 
| [10] | 
        Bailey JM, Janivette A, Rasheed ZA, et al. DCLK1 marks a morphologically distinct subpopulation of cells with stem cell properties in preinvasive pancreatic cancer[J]. Gastroenterology, 2014, 146(1): 245-256. DOI:10.1053/j.gastro.2013.09.050      | 
| [11] | 
    孟庆彬, 于健春, 康维明, 等. Doublecortin样激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 35(6): 639-644. DOI:10.3881/j.issn.1000-503X.2013.06.010          | 
| [12] | 
    王雪玮. DNA甲基化在肿瘤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7, 24(5): 558-566.          | 
| [13] | 
    赖伊杰, 康亚妮. 肿瘤细胞DNA甲基化检测技术与研究方法新进展[J].  生命科学, 2016, 28(4): 513-520.          | 
| [14] | 
        Powrózek T, Krawczyk P, Nicos' M, et al. Methylation of the DCLK1 promoter region in circulating free DNA and its prognostic valu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  Clin Transl Oncol, 2016, 18(4): 1-7.      | 
| [15] | 
        Sarkar S, O'Connell MR, Okugawa Y, et al. FOXD3 regulates CSC marker, DCLK1-S, and invasive potential:prognostic implications in colon cancer[J]. Mol Cancer Res, 2017, 15(12): 1678-1691. DOI:10.1158/1541-7786.MCR-17-0287      | 
 2019, Vol.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