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 Vol. 30 Issue (2): 381-388    PDF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20年回顾
赵玲, 吴雁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上海 201306
摘要:为全面把握我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现状及热点, 以1998—2019年CSSCI、中文核心期刊、国内海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期刊和《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收录的594篇海洋文化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其增长趋势、期刊分布、发文机构、研究内容和主题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文献数量较少, 总体上呈平稳发展态势; 相关高质量文献主要发表于海洋学、水产学、人文社会学等学术期刊上; 主要研究学者来自于国内海洋高校和海洋相关科研院所。当前海洋文化研究主要关注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意识、海洋经济等热点问题, 并形成了5大研究主题: 培养海洋意识, 构建和谐海洋文化; 以海洋资源为依托, 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综合海洋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依据地方特色, 建立区域性海洋文化; 保护与传承海洋文化遗产, 实现海洋文化复兴。今后应加强海洋文化研究, 展开多学科互动和交流, 拓展研究方法, 使海洋文化研究成为海洋强国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海洋文化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共词分析    

我国传统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1], 海洋文化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在观念体系的限制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没有独立的学科体系,缺少对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把握[2]。为全面把握我国海洋文化知识共同体的研究情况,预测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理论和方法,借助文献计量工具Bibexcel软件对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其年度增长规律及期刊、机构分布情况,并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探究国内海洋文化研究热点,以期能够全方位掌握海洋文化研究的整体概况,为今后海洋文化研究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本研究的文献数据来源主要为3类:一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库的相关文献;二为未进入两类数据库的4所海洋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4本期刊发表海洋文化研究成果较多且研究者多为该领域较为知名的专家学者;三为《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该集刊依托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在参会论文集中遴选优秀论文集结出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词,检索式为:“主题=‘海洋文化’and时间跨度=‘1998—2019’and文献类型=‘Journal Article’”, 共得到3类期刊中的相关文献信息1 349条,覆盖海洋学、哲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在此检索结果上,借助NoteExpress软件中“查找重复题录”功能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严格清洗,剔除重复数据、报告、会议、约稿启示、书评、新闻报道等非研究类文献以及缺乏摘要、关键词等关键要素的相关文献, 最终保留594篇期刊题录作为研究对象,操作时间为2019年8月5日。

1.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作为文献统计分析的主流方法,以数学与统计学方法为依托,相关信息材料为对象,通过数量统计与分析,对样本所呈现的数量特征进行描述,由此评价样本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历程[3]。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软件Bibexcel描述海洋文化主题文献的年度变化、期刊分布及机构作者研究状况;同时借助Pajek、VOSviewer等工具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的知识网络图谱,探索海洋文化领域20年来的研究热点和主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分布规律分析 2.1.1 时间分布规律

年度文献分布状况是衡量科研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4]。将获得的文献数据运用计量软件按年度划分(图 1)发现,海洋文化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总体延续平稳发展态势,无研究空窗期。借用一阶线性齐式差方程(Nonhomogeneous Difference Equation)进行阶段性划分,划分点常数值a借助公式Pt= a×Pt-1来推算(t为年份,Pt为截至年份t已累积发表文献数量)[5], 将2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图 1 海洋文化主题研究文献量年变化(1998—2019) Fig. 1 Annual change of literature on the marine cultural theme from 1998 to 2019

波动起步期:1998—2005年。此阶段主题文献研究数量处于波动上升发展期,a值徘徊在[1.15, 2.00]内,且年与年间的值域波动较大,其中2004—2005年度文献增长速度较快。此阶段8年间,累计文献78篇,作者主要来自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一些科研机构。

缓慢上升期:2006—2013年。此阶段文献呈递增状态,a值主要处于1.18上下徘徊,标准差为0.037 9, 年均发表文献39.88篇,其中2010—2013年论文数量增长状况明显,平均年度增长率为43.32%。

平稳发展期:2014—2019年。此阶段文献研究数量相比上一阶段而言发展较为平稳,a值主要处于1.10上下波动。2016年整体发文数量达到了3个阶段时期的最大值,为73篇。但自2016年后,年度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有些许下降趋势,但维持在稳定水平。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海洋文化主题研究文献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处于平稳发展态势。

2.1.2 空间分布规律

借助BibExcel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归并统计,共得到265种期刊,刊载文献情况如表 1所示。其中《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近年来发文量最多,分别为43篇、17篇、17篇,占样本总量的16.23%、6.42%和6.42%。而期刊杂志作为重要的学术交流信息平台,影响因子反映了其质量与影响力[6]。当前,《太平洋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是刊载“海洋文化”研究主题科研论文的高影响力专业期刊,平均复合影响因子为1.403, 说明当前国内部分学术主流期刊一直关注着该领域的研究,但总体而言,相关期刊影响因子不高,发文量前15位的期刊其复合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期刊只有5本,没有1本期刊复合影响因子超过2.0。

表 1 海洋文化研究样本文献期刊发文统计表 Tab.1 Statistics of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samples

此外,对发文机构进行统计(表 2), 在发文量最多的前15所机构中,海洋类高校占据了6所,这与海洋高校承担着我国海洋学科专业建设、水产高等教育发展、建设海洋社会的使命息息相关[7]。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是“海洋文化”主题研究最为活跃的机构,且为最早设有专门从事海洋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除此之外,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几所高校近年来发文量也较高,说明在此类机构中有相关学者一直从事此项研究,海洋文化研究在海洋类高校中占据一定位置。

表 2 样本文献中海洋文化研究活跃的机构名称 Tab.2 Names of institutions with active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in the sample literature
2.1.3 主要研究学者分析

统计文献中,海洋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有张开城(广东海洋大学)、吴春明(厦门大学)、宁波(上海海洋大学), 其中发文量5篇以上的作者主要来自于国内海洋科学高等院校(表 3)。在上述10位作者中,独立发文量最多的为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张开城教授,其所有文章皆为个人独立完成。其中,他于2015年发表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文章“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8], 被引频次较高,达27次,可见当前海洋文化仍属于小众学科。此外,各高产学者之间还未见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表 3 海洋文化研究主要作者发文量(1998-2019) Tab.3 The quantity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by major authors on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19
2.2 高频关键词分析

科学研究前沿代表了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与发展趋势,这一热点主题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归纳分析[9]。借助Bibexcel针对关键词分析其共现情况,结果显示594篇样本文献中共有1 730个不同关键词,总计出现频次达2 633次。由于关键词词频分布良莠不齐,无法准确选取阈值提取高频词作为代表性词语。因此,借用高频词汇边界公式来确定临界值[10]。在此公式中,I1代表关键词频次为1的数量,经过计算得出高频关键词数T值为53, 频数为4。因此,以频数4作为阈值选取拥有共现频次关系的前64个关键词作为下文分析研究主题的高频关键词。同时,进一步对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借助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勾选关键词运行后形成了223条连接线、5个主题聚类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具体情况见图 2)。图谱中每一圆圈节点代表不同的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表示各节点间的共线性,线条的粗细代表了节点间联系的强弱。

图 2 高频关键词可视化聚类图谱 Fig. 2 High-frequency keyword visualization clustering map

该关键词的网络密度为0.238 3, 网络密度水平一般,呈现局部集中、大范围分散的趋势。从图 2直观来看,以“海洋文化”为核心关键词的研究文章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此圆圈节点最大,占据社会网络中的核心位置,周围相关关键词节点均与它存在联系,引领着不同的聚类群。总体上看,每一聚类中心关键词网络相对紧密,与周围关键节点均存在联系,但越趋于外围,关键词间的联系越松散,由此可推断出海洋文化主题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呈现出一种中心集中局部分散的概貌。

以关键词共现网络为基础,对关键词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Bibexcel软件筛选出3个时间段内前15个高频关键词(表 4), 可以发现:研究初期,海洋文化、中国、海洋出现频次较高;进入缓慢上升期,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海洋文化、文化、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这一时期,以海洋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产业研究开始增多;到达平稳发展期,随着国家海洋战略意识的觉醒,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意识等成为高频关键词。此外,随着时间演进,海洋、海洋意识在3个时间段内的出现频次也在逐步上升,而在缓慢上升期,海洋文化产业主题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表 4 不同发文阶段高频关键词及词频分布 Tab.4 High-frequency key words and their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publishing stages
2.3 研究主题聚类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样本数据共产生5个聚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海洋文化学科领域的基本研究内容,结合各聚类中的关键词并分析相关文献可知,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主要聚焦于5个主题:培养海洋意识,构建和谐海洋文化;以海洋资源为依托,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综合海洋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依据地方特色,建立区域性海洋文化;保护与传承海洋文化遗产,实现海洋文化复兴。为了进一步分析各主体聚类群的发展状况,按照前文所述3个时间段运用Pajek软件对每一主题聚类进行了划分(表 5)。从3个阶段的关键词变化可以看出,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海洋文化产业一直是近几年来的主流研究方向,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强国、海上丝绸之路等新研究话题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也与不同阶段的关键词词频分布具有一致性。

表 5 海洋文化研究主题时间阶段演化图 Tab.5 Time-history evolution map of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topics
3 结论与讨论 3.1 海洋文化研究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从主题文献年度分布情况来看,近20年来海洋文化研究整体呈平稳发展态势,但在2016年出现了极大值76篇后,研究数量不升反降。其次,从期刊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海洋文化主题文献主要发表在海洋学、水产学等相关期刊上,涉及的期刊种类较少,文献的引用率不高,期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再次,从作者及机构分布情况来看,相关专家学者主要来自于国内海洋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和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较少,缺乏更广泛学术圈的关注。这些都说明海洋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影响力都有待提升,需要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

3.2 海洋文化研究需多学科互动和交流

目前对于海洋文化的研究显现于海洋科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各学科间的研究缺乏互动交流。另外,目前海洋文化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分布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科学体系,学者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文化表层,缺乏对海洋文化理论的探讨,系统性的海洋文化科学知识架构亟待发展。在今后的海洋文化主题研究中,需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应优化海洋学科教育结构,在高等院校内设置海洋文化相关专业学科,努力培养高水平海洋人才;定期举办国际海洋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动态跟踪该主题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掌握学科发展态势;政府应对海洋文化学科发展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制定新时代海洋文化发展战略。

3.3 海洋文化研究方法有待拓展

在研究方法上,缺少严谨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借助海洋文化特色或文化产业阐述海洋文明[11]; 以历史研究法探究海洋文化的传承保护[12]; 借助比较研究法,通过中西方对比,探究中国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13]。但是,对海洋文化的研究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缺少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虽有学者[14]借助大数据来建立海洋文化的概念模型,但大量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用理论及数据支撑的定量研究。今后应立足于多重方法的融合,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优点,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理论性与开创性。

3.4 海洋文化研究应成为构建海洋强国的基础性工作

随着近代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15], 海洋在全球战略地位的提高[16], 促使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和谐海洋社会已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相关研究者[17]已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海洋文化研究的重点方向。海洋文化探讨人类和海洋的互动关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海洋文化、伦理等研究的底层支持,否则人类的行为可能会对海洋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学术界在对海洋产业创新发展领域保持较高关注度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重视。正确处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发展海洋经济”二者的关系,应进一步加强以生态文明发展为切入点来开展中国海洋文化研究。

3.5 本研究局限与展望

在研究内容把握方面,虽然对每一主题聚类的阶段分布情况进行了阐述,但由于主题聚类内的高频关键词较多,且存在不同时间段的交叉融合,对各主题聚类间的阶段关系的系统阐述还需加强,才能更准确展现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规律。

在文献数据的来源方面,由于海洋文化分散于多学科领域,可能存在数据收集不完整的情况,且当前部分国内海洋高校人文社科版学术期刊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影响因子不高,部分文献的质量水平还有待商榷。另外,未能收集港澳台地区的高质量文献进行研究,对于我国海洋文化研究还不够全面,这些在今后研究中都需加强。

参考文献
[1]
李德元. 海疆迷失: 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的反思[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 57-64.
LI D Y. Predicament of costal areas and territorial seas: a reflection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ostal areas and territorial seas[J].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 Social Sciences), 2006(2): 57-64.
[2]
曲金良.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思考[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 31-40.
QU J 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 historical review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aritime culture[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2013(4): 31-40.
[3]
ZHANG H Q. A bibliometric study on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in medlinedatabase[J]. Scientometrics, 1994, 31(3): 241-250. DOI:10.1007/BF02016874
[4]
刘金立, 陈新军. 世界大洋性鱿钓渔业研究评述[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 28(3): 331-343.
LIU J L, CHEN X J. Bibliometrics research of document on the theme of oceanic squid jigging fishery in the world[J].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19, 28(3): 331-343.
[5]
陈莹, 徐鑫.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分析——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数据库(1978—2018)的文献统计[J]. 现代出版, 2018(4): 54-62.
CHEN Y, XU X. Principles of China'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Education Research in Forty Year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ased on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web edition)full-text database(1978-2018)[J]. Modern Publishing, 2018(4): 54-62.
[6]
史庆华. 影响因子评价专业学术期刊的科学性与局限性[J]. 现代情报, 2006(1): 35-36, 40.
SHI Q H. Scientificness and limitations of impact factor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academic journals[J]. Modern Information, 2006(1): 35-36, 40.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6.01.012
[7]
宁波. 我国水产高等教育的百年沿革与战略转型[J]. 上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0(3): 474-479.
NING B. 100 years' evolution of fisheries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11, 20(3): 474-479.
[8]
张开城. 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 47-53.
ZHANG K C. Maritime Silk Road spiri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Maritime Silk Road[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2015(4): 47-53.
[9]
陈仕吉. 科学研究前沿探测方法综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9(9): 28-33.
CHEN S J. Survey of approaches to research front detection[J]. New Technolog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09(9): 28-33.
[10]
陈天祥, 龚翔荣. 国外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基于SSCI样本期刊(2006—2015)的文献计量分析[J]. 公共行政评论, 2018, 11(3): 178-199, 214.
CHEN T X, GONGX R.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 paths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public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bibliometric co-word analysis of SSCI(2006-2015)[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8, 11(3): 178-199, 214. DOI:10.3969/j.issn.1674-2486.2018.03.010
[11]
许桂灵, 司徒尚纪. 海南《更路簿》的海洋文化内涵和海洋文化风格[J]. 云南社会科学, 2017(3): 101-107, 186.
XU G L, SITU S J. The marin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marine cultural styles of Road Book in Hainan[J].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2017(3): 101-107, 186.
[12]
杨军. 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模式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0(3): 115-120.
YANG J.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living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culture heritage of the Jing People[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40(3): 115-120.
[13]
张开城. 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30-36.
ZHANG K C. Chinese marine culture: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2016(1): 30-36.
[14]
张建星, 刘烨. 大数据环境下海洋文化领域本体的建模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6(s2): 74-76.
ZHANG J X, LIU Y. Modeling of ontology of marine cultural domain in big data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14, 16(s2): 74-76.
[15]
李强华. 基于近代海洋意识觉醒视角的魏源"海国"理念探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 21(5): 917-922.
LI Q H. An examination on Wei Yuan's the "ocean country"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cean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in modern age[J].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12, 21(5): 917-922.
[16]
赵嵌嵌, 黄硕琳. 构建我国海洋综合协调机制的初步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 21(1): 116-122.
ZHAO Q Q, HUANG S L. A preliminary study on building comprehensive marin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China[J].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12, 21(1): 116-122.
[17]
崔凤, 陈默. 论海洋强国建设的文化基础[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5(4): 105-111.
CUI F, CHEN M. On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to build up a marine power[J].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2014, 15(4): 105-111.
A review of 20 years of Chinese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based on bibliometric method
ZHAO Ling, WU Yan-ping     
College of Marine Culture and Law,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Marin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area in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der to fully grasp the current status and hotspots of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in China, we hav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the academic journal articles in 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Peking University Core Journals, journal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in China's main marine universities, and Chinese Marine Sociology Research between 1998 and 2019. Bibliometric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research on the growth trends, the distribution, the institutions,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topics of the 594 articles related to marine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number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s small, there is a steady development; the relevant high-quality literature has been mainly published in academic journals such as journals of oceanography, aquaculture, humanities and sociology; the scholars are mainly from domestic marine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Current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focuses on hot issues such as marine cultural industries, marine consciousness and marine economy, which has formed five major research themes: fostering marine awareness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marine cultur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industry depending on marine resources;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by integrating marine cultural resources; establishing regional marine culture based on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ing the renaissance of marine culture by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marin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future,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should be intensified, and than we advise multidisciplinary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be carried out and more research methods be applied to make the marine culture research a fundamental study to build China into a maritime power.
Key words: marine culture     bibliometrics     knowledge mapping     co-word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