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动物  2015, Vol. 34(5) 756-758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曹翰, 张文博, 孙丰硕, 田恒久, 隋金玲
CAO Han, ZHANG Wenbo, SUN Fengshuo, TIAN Hengjiu, SUI Jinling
笼养褐马鸡繁殖期与非繁殖期行为观察与比较
Behavioral Observation of Brown-eared Pheasant in Breeding Season and Non-breeding Season
四川动物, 2015, 34(5): 756-758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2015, 34(5): 756-758
10.11984/j.issn.1000-7083.2015004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1-13
接受日期:2015-06-18
笼养褐马鸡繁殖期与非繁殖期行为观察与比较
曹翰1, 张文博1, 孙丰硕1, 田恒久2, 隋金玲1     
1.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北京 100083;
2.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北京 100029
摘要:2014年4-10月,利用焦点个体取样法与连续记录法对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饲养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繁殖期以及非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统计了不同性别与不同季节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在繁殖期,雌性褐马鸡的取食时间大于雄性,而雄性褐马鸡的移动、警戒行为时间大于雌性。在非繁殖期,雌雄褐马鸡行为差异变小,但雄性褐马鸡的警戒行为仍然较多。
关键词褐马鸡     行为时间分配     繁殖期     非繁殖期    
Behavioral Observation of Brown-eared Pheasant in Breeding Season and Non-breeding Season
CAO Han1, ZHANG Wenbo1, SUN Fengshuo1, TIAN Hengjiu2, SUI Jinling1     
1. School of Nature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Beijing Wildlife Resources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From April to October in 2014,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breeding season and non-breeding season of brown-eared pheasant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were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focal sampling and continuous recording in Beijing Wildlife Rescue & Rehabilitation Center (BWRRC). The behavior time budget was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and different seasons. During breeding season, the females spent more time on foraging, however, the males spent more time on moving and guarding. During non-breeding seas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havior time budget of males and females became smaller, and the males spent more time on guarding.
Key words: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behavior time budget     breeding season     non-breeding season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为我国特有雉类。褐马鸡只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西西部、北部,河北西北部及北京周边的山地森林中(刘如笋,1983),褐马鸡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鸟类。

关于马鸡属鸟类行为时间分配的相关研究(王楠等,2005吴逸群,刘逎发,2011)表明其行为学特征有别于其他雉科鸟类。本研究通过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对笼养褐马鸡的取食、移动、休息、警戒等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统计行为时间分配,旨在进一步认识笼养褐马鸡的生活习性和行为习惯。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北京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饲养的褐马鸡。该中心于2007年从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引进一对褐马鸡,对褐马鸡的饲养、繁育有较多经验。褐马鸡被安置在救护中心雉鸡区露天笼舍中,笼舍分内外间,其中,外间大小为2 m×6 m×3 m,布置有栖木、水池、植物等,接近自然状态,有供雌性褐马鸡产卵用的人工巢,产卵后卵被取出人工孵化。

1.2 实验设计与方案

2014年4—6月以及2014年10月,分别对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笼养褐马鸡行为进行观察,其中4月23日到6月5日雌性褐马鸡每隔3~5 d都会产一枚卵,因此对繁殖期的观察处于褐马鸡的产卵期。对配对的一雄一雌2只褐马鸡的行为进行全日观察,一天的所有行为均被完整记录。

1.3 行为学观察方法

在笼舍隐蔽处布置3台红外摄像机与4台红外照相机,采用焦点个体取样法(focal sampling)对2只配对褐马鸡的行为进行观察取样,4—6月累计观察30 d,10月累计观察15 d。考虑到褐马鸡只在日间行动,观察时间定为每日05∶00—19∶30(4—6月),或是06∶00—18∶00(10月),采用连续记录法(continuous recording)记录所有观察到的行为、行为发生时间以及持续时间。根据功能将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取食:包括觅食、进食、饮水;

移动:包括行走、奔跑、飞行;

休息:包括下蹲、卧息、理羽、沙浴;

警戒:伸颈环顾四周、高警戒性的直立姿势;

站立:没有警戒性的直立姿势;

产卵:雌性褐马鸡在产卵期特有的行为,在人工巢箱中产卵;

其他行为:排泄、鸣叫等所占比例甚小的行为。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统计不同时期各行为持续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数据用x±SE表示,其中x为平均数,SE为标准误。所有统计分析均在Excel与SPSS中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期褐马鸡行为时间分配

从4—6月中抽取15 d,统计每天各种行为时间所占百分比(表 1),发现繁殖期雌雄褐马鸡在时间分配上有所差异。

表 1 繁殖期雌雄褐马鸡各行为时间分配 Table 1 Time budget of male and female brown-eared pheasants in breeding season
行为

Behavior
时间比例 Percent of time/%
雄性 Male雌性 Female
取食5.84±0.4331.83±1.05
移动39.80±1.0513.17±0.37
休息43.44±1.1446.69±0.92
警戒5.98±0.212.21±0.18
站立4.69±0.274.14±0.14
产卵1.83±0.81
其他行为0.25±0.020.26±0.02

繁殖期雌性褐马鸡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取食行为上,这主要是为产卵与孵化做准备,而雄性褐马鸡则消耗更多时间在移动与警戒行为上,这可能是为了保护配偶以及保卫领域。

2.2 非繁殖期褐马鸡行为时间分配

统计10月15 d的观测数据,得到非繁殖期雌雄褐马鸡各行为时间分配(表 2)。

表 2 非繁殖期雌雄褐马鸡各行为时间分配 Table 2 Time budget of male and female brown-eared pheasants in non-breeding season
行为

Behavior
时间比例 Percent of time/%
雄性 Male雌性 Female
取食24.31±0.9428.85±0.80
移动14.78±0.4013.86±0.34
休息46.71±0.6346.86±0.63
警戒8.27±0.364.77±0.29
站立5.68±0.285.41±0.28
其他行为0.24±0.020.25±0.02

繁殖期雌雄褐马鸡的行为分配特征在非繁殖期不再存在,但是雄性仍然会有更多的警戒行为。非繁殖期雄性会花费20%以上的时间进行取食,这几乎是繁殖期的4倍,雌性花费的取食时间相对繁殖期则略微减少。与繁殖期相比,配对雌雄褐马鸡的取食时间差异大大减小。

3 讨论

很多生物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日行为节律和行为时间分配比例等共有特征。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时间分配模式是动物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是在自然选择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适应性机制,日行为节律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直接与动物的新陈代谢与能量需求相关(Halle & Stenaeth,2000)。

笼养褐马鸡的行为时间分配在不同性别与不同时期具有差异。在繁殖期,雄性褐马鸡取食时间较少、移动与警戒时间较多,雌性则将大量时间分配到取食行为,这与雌性为产卵、孵化等行为做准备有关。在繁殖期雌性褐马鸡取食行为显著多于雄性,这一结果与白马鸡C. crossoptilon(王楠等,2005)、蓝马鸡C. auritum(吴逸群,刘逎发,2011)等马鸡属鸟类相同,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张雁云,郑光美,1999)等雉科鸟类也有类似的行为特征,但与笼养棕胸竹鸡Bambusicola fytchii(杨晓君等,1991)相反。在非繁殖期,雌雄褐马鸡的行为时间分配较为相似,取食、移动等行为与繁殖期相比分配更为均匀,但雄性褐马鸡仍然会有较多的警戒行为,这与非繁殖期褐马鸡行为相似(戴强等,2002)。

致谢:感谢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本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戴强, 张正旺, 邱富才, 等. 2002. 食物因素对笼养褐马鸡冬季打斗行为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1(1):23-25.
刘如笋. 1983. 笼养褐马鸡繁殖行为的研究[J]. 动物学研究, 7(3):243-249.
王楠, 贾非, 郑光美. 2005. 白马鸡配对期两性行为的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41(5):513-516.
吴逸群, 刘逎发. 2011. 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配对期行为观察[J]. 四川动物, 30(1):82-86.
杨晓君, 周建平, 杨岚. 1991. 棕胸竹鸡觅食行为的观察[J]. 动物学研究, 12(3):259-264.
张雁云, 郑光美. 1999. 笼养下红胸角雉繁殖行为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35(4):508-512.
Halle S, Stenaeth NC. 2000. Activity patterns in small mammals:an ecological approach[M]. New York: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