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Vol. 15 Issue (06): 133-135   PDF    
http://dx.doi.org/
0

文章信息

宋雪飞, 李二斌. 201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06): 133-13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5-06-1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宋雪飞, 李二斌     

学术期刊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除了发挥学术传播和培养学术新人的功能之外,服务于政府决策、服务于社会也是应有之义。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术期刊的资助,旨在激发资助期刊的引领作用。《改革》率先提出学术期刊服务于政府决策,并做了一些尝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并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引领了学术期刊办刊思路的转型。

自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以下简称学报)秉承“关注现实,服务三农”的办刊理念,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学术资源和学术平台,彰显以社会现实为本,以“顶天立地”为纲的特点,在宏观上关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阐释中央政策或进行政策前瞻性研究,在微观上反映农村发展进程、农民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密切关注中央政策的执行过程以及政策效果,致力于为政府服务农业、科研引领农业和社会认知农业提供一个公共学术交流平台,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激发学者思想碰撞,营造学界求是氛围,为我国改革进程中农业更美好、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尽绵薄之力。所刊论文50%以上贴近政府决策的论文,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三农问题研究” 栏目也因此入选为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 1.打破学科界限,突出问题意识,聚焦“三农”,为中央决策提供前瞻性研究

《学报》的“三农问题研究”栏目以问题为边界,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跨学科聚焦农业政策、粮食安全保障、农村社会发展、农民(工)问题、农业经营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乡村治理等相关问题研究,全景呈现研究“三农问题”的优秀成果,有集群效应,冲击力很强。研究农村离不开土地,《学报》的“土地问题”也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栏目,主要刊发反映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农地流转问题的论文,近期特别关注“三权分置”下的农地利用和保护;以及我们策划的一些专题,比如“全球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以及 “聚焦转基因”等等,都是围绕“三农”领域发展的宏观形势、现实问题等开展的研究,直接贴近政府的决策,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制订政策提供前瞻性研究。

2.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地区特点,开展深度的微观研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南京农业大学地处江苏,属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实力强大,这些条件为南农学报服务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江苏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农业结构转型、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民增收走在全国的前列,并提出了“两个率先”发展战略。多年来,《学报》立足江苏,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开展江苏案例的研究,评估政策效果和政策影响,服务于江苏的“两个率先”战略。

3.荟萃政界、学界名家观点,把脉问诊“三农问题”

多年来,南农学报坚持向政界、学界名家约稿,从宏观全局角度把握“三农问题”,发表了诸如陆学艺的《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分析与实现路径》、陈锡文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与问题》、Will Martin的《如何应对粮价高涨与波动》、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王万茂的《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蔡昉的《通过改革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张红宇的《现代农业和农村体制创新》、宋林飞的《主动把握、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等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引起了社会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依托学校资源和平台,承办高层论坛,力促“政—学”界对话,交流思想

近几年来,《学报》先后与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承办了数次国际、国内学术论坛,比如“Sustainabl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Rural China——Governing Markets?”(2013年8月)、“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10月)、“三农新政高层论坛”(2013年10月)。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召开的“三农新政高层论坛”,参加会议的嘉宾有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程国强以及江苏省的相关领导,农经界的三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悉数到场。来自政界和农经界一流专家和新锐学者围绕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及转基因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并就农业、农村和农民未来发展方向和农业政策研究应该关注的重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会议结束后,整理发表了《“三农”发展形势、问题与制度创新——“三农新政高层研讨会”观点综述》。

10月31日—11月1日,学报编辑部与本校农村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农村社会学论坛——社会转型与农村社区治理学术研讨会,王晓毅、贺雪峰、李远行、陆益龙、罗兴佐、林聚任、董磊明、仝志辉、熊万胜等二十几位国内知名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莅临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农村政治、农村社区治理、农村社区文化、农村社区建设等主题展开研讨,学术观点得到了充分交流。

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

尽管《学报》为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付出了努力,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就效果而言,还不够明显,所以未来要依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学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挥咨政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认为,或可从“意识、转化、渠道、命题、合作”这几个方面考虑或着力。

1.强化服务政府决策的观念和意识

回顾创办学报时最初的目的——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到开放的公共的学术交流平台,再到今天的服务于政府决策、服务于社会,应该是大部分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和应然要求。自然科学产生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应仅仅停留在项目、停留在期刊,终止于各种文摘上,而应该通过某种机制、某种途径转化为政府的决策,或者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期刊的学术传播功能已大大的弱化。我们不禁要追问,学术期刊存在的价值何在?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办刊的目的不是为了影响因子,不是为了转摘,而是理论创新、理论关怀以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政府决策。尤其是以应用性学科见长的农业高校,理论创新是短板,我们必须发挥农业高校的学科优势,其研究成果服务于“三农”,才能彰显农业高校学报的价值。

2.学术论文落地,也即是学术成果转化为咨政产品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我们知道,学术期刊所刊发的论文,学术性是其首要条件,一篇学术性论文都在万字以上,重思想、重理论、重方法,而咨政文章的要求是论述有据,简明扼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者不仅是风格的不同,而且语言范式也大不相同,可以认为是二次创作。大部分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已形成自己固化的逻辑思维和语言风格,显然很难适应,这就需要以编辑部为主体,协调作者和第三方合作,共同完成学术成果的转化。

3.拓展渠道,疏通咨政途径

目前,《学报》缺乏将学术论文转化的成果传播到相关领导人以及决策机构的途径。今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不断拓展渠道。例如,在校内充分利用学校人文社科处主办的《决策要参》,将高质量文章转换成决策咨询类文章,推荐并刊发于《决策要参》,寄送相关领导和政府相关部门,为决策服务;校外利用好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的平台,向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积极供稿;与当地的宣传部紧密联系,向相关领导、知名学者、政府机构寄送期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4.强化“三农”战略性、方向性、前瞻性的重大命题研究

要紧密跟进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有关“三农”方面的重大政策和举措进行细化研究;各种渠道的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是政府的重点关注和重大命题,要关注各种重大项目,了解政府的决策需求。与重大项目主持人及所在机构密切联系,策划主题,针对性地约项目产出的论文并促成学术成果转化。

5.加强农业高校之间的合作,合力推出精品力作

2012年,中国农大、南京农大、华中农大、华南农大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5家学报联合在中国知网创办了《三农问题研究》网刊,并且近期正在协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有合作的基础和前景,可再进一步加强农业高校学报之间的合作,引领农业高校学报服务于“三农”,打破门户壁垒,合力推出精品力作,实现期刊的互利共赢。

三、结语

学术期刊不是与现代社会绝缘的“世外桃源”,学术论文也不是学者之间的自娱自乐。服务社会,解决问题,才是学术期刊的终极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今后学术期刊可以在服务中央决策方面发挥更大、更独特的作用。事实证明,解决“三农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南农学报自创刊以来,真切地记载了我国“三农问题”的研究轨迹,积累了众多优秀学术成果,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了力量。我们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智库建设的今天,学报要更加贴近决策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央及地方解决“三农问题”,发挥咨政的作用。

后记:2015年7月25日,在重庆召开了由《改革》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服务中央决策研讨会,笔者等人应邀参会,本文系笔者等人提交的会议论文,后主要观点被《改革》杂志于2015年第8期刊发。与此同时,本文得到了全国社科规划办的重视和宣传,2015年8月17日全国社科规划办第51期《情况通报》刊发了本文要点。为此,笔者等人不揣浅陋,将全文刊发,与广大读者朋友们交流。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学术期刊如何服务政府决策,为社会服务。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学术期刊服务政府决策的方法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