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李健雄, 何彩云
- Duan Aiguo, Zhang Jianguo, Luo Hongmei, Li Jianxiong, He Caiyun
- 沙棘无刺大果良种‘棕丘'
- An Elite Variet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Zongqiu'
- 林业科学, 2015, (6): 164-164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5, (6): 164-164.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5062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2-13
-
作者相关文章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磴口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磴口 015200
2. Experimental Center of Desert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Dengkou 015200
棕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mongolica cl.‘Zongqiu’)是以俄罗斯引进的蒙古沙棘优良品种‘楚伊’(H.rhamnoides subsp.mongolica ‘Chuyi’)为育种材料,以适应性强、大果、无刺、果实产量高为选育性状,通过实生选种法选育而成。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和沙漠林业实验中心选育。亲本‘楚伊’具有大果、无刺、丰产等优良特性,但在我国北纬45°以南沙棘自然分布的广大区域难以实现高产,而中国沙棘(H.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又果小、刺多,‘棕丘’的选育目标是通过实生选种以提高‘楚伊’的生态适应性。区域化试验示范林于2001年营建,试验点集中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磴口、辽宁阜新、内蒙古赤峰、黑龙江绥棱、陕西永寿、新疆乌苏、甘肃临夏、山西离石、吉林镇赉、西藏林芝10个试点。‘棕丘’表现出果大、刺少、丰产等其亲本所具有的优良特性,且在我国北纬40°—45°区域内各试点适应性良好。
良种特征特性灌木状,适应性强;株高2.5 m左右,树冠椭圆形,入冬后枝条、皮部均为棕色;定植3~4年进入结果期,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果实橘黄色,卵圆形,粒大,产量高,采收不破浆,盛果期可达8年以上。少刺或无刺,1年生枝10 cm枝长平均0~1个棘刺,2年生枝平均棘刺数1个,果柄长2~5 mm,利于手工精细采摘;平均单果质量0.4 g,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2~4 kg,单位面积果实产量达6 000 kg·hm-2,种子千粒质量12~19 g。
适宜栽培区域与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我国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新疆等地,降水量350 mm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全面整地,深松浅翻,整平耙细;选择2年生扦插苗,起苗至栽植各环节确保不失水,不窝根;在苗木萌动前1~2周,做到适时、顶浆栽植;栽植密度可选择2 m×3 m,机械管理的地块可选择2 m×4 m;雌雄配置8:1,“田字排列法”定植;中耕深度为4~5 cm,每年3~4次,杂草控制在10 cm以内;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80%左右,特别是在花期和坐果期;盛果期可剪掉过密的枝条,以提高透光量;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全面检测,做到及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