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徐华东, 王立海, 宋世全
- Xu Huadong, Wang Lihai, Song Shiquan
- 原木内部孔洞缺陷二维超声图像构建
- Two Dimens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of Ultrasonic Wave for
- 林业科学, 2014, 50(8): 126-130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4, 50(8): 126-130.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4081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7-20
- 修回日期:2014-05-15
-
作者相关文章
近十几年,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评价活立木(或原木)质量和内部缺陷,也被用于判定板材等级(王立海等,2008; 梁善庆等,2008; 罗彬等,2008; 苗媛媛等,2008)。研究表明,木材无损检测对科学营林、森林健康监测、原木分等和板材分级等具有重要意义。
多种无损检测手段已被用于木材检测领域,如应力波、超声波、工业CT等,其中超声波法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苗媛媛等,2008; 徐华东等,2011a; Ozyhar et al., 2013)。与应力波技术相比,超声波具有准确性更高、能量高、信号携带信息更丰富等优点(杨慧敏等,2010); 与X射线等放射线技术相比,超声波具有无电离辐射、操作简单、便携等优点。应力波层析成像准确率较低,对原木内部腐朽位置定量辨识精度不够; 而基于X射线的层析成像技术准确性很高,但是其设备较大,无法满足木材检测中便携的要求。近年,基于超声波的原木内部腐朽层析成像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至今该技术仍无实质性突破。
尽管超声波技术存在信号易受外界干扰、传感器与被测材料的耦合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林兰英等,2007; Krause et al., 2013),但若被测木材是新鲜的(活立木或新伐倒木等),此时在被测木材与探头圆锥体间之间含有木浆,这样即使不采用耦合剂,也能保证较好的耦合效果(于文勇等,2006)。传统检测每次只对单个超声波信号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单个超声信号所提取的特征值对木材缺陷或性质进行评估,既费时间,判断又不准确。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可同时分析多个数据(任俊等,2005; Wang et al., 2008; 曾联明等,2009),将其与超声波相结合,能够弥补传统超声检测的不足,检测结果更可信。
本文通过对完好和含孔洞原木圆盘进行超声检测,提取信号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孔洞大小和位置进行判别。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将缺陷辨识结果绘制在二维平面内,结合图像处理,探讨构建原木内部缺陷二维超声层析图像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材料为紫椴(Tilia amurensis)原木圆盘,直径34 cm,厚5 cm。在实验室,采用烘干法测定试样含水率,数值为95%。超声波易受含水率影响(Sandoz, 1993; 徐华东等,2011b; Hasegawa et al., 2011),因此将圆盘密封低温(0~5 ℃)保存,防止水分流失。测试时,取出试样,在15 ℃下测试约30 min,然后立即低温保存。原木是指伐倒的树干经打枝和造材后的木段。本文选用圆盘小试样进行试验,主要是为了便于在实验室中研究原木横截面超声二维成像方法,为以后原木现场木材检测做前期基础。
1.2 试验方法采用RSM-SY5超声波仪测试原木横截面内的超声波信号。将圆盘周长等分30份,在三等分点分别标记点1、点11和点21,如图 1。测试时,分别以这3点为发射点,在完好样本横截面上量取距离大于33 cm的位置(重点研究距离在33~34 cm间的超声信号,因为后续所制圆孔在此测试范围内)若干作为接收点,测试并记录每个接收点接收到的超声信号,保存数据。然后,对圆盘制孔,孔径d分别为4,6,8和10 cm。制孔后,在不同孔径下分别进行超声测试,测试过程与完好时一致,记录并保存缺陷数据。
对超声信号首波进行特征值提取,包括振幅、起始时间、周期、半波周期、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和平均传播速度。利用完好试样的32个超声数据与含孔洞(d=4,6,8和10 cm)试样91个数据作为数据集,分析缺陷大小对超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利用SVM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判别孔洞大小。分类过程为: 1)选定训练集和测试集; 2)对测试集进行初步预测; 3)惩罚参数c和g的优化选择; 4)利用最佳参数进行SVM网络训练; 5)利用Matlab,将测试集的实际分类和预测结果展现出来。
图 2是测试集实际分类和预测结果,其中,圆圈代表实际测试集分类,星号代表预测测试集分类,二者重合表明预测正确,反之则预测错误。由图 2可知,对第1类(d=0 cm)、第2类(d=4 cm)、第3类(d=6 cm)、第4类(d=8 cm)和第5类(d=10 cm)数据的错误预测个数分别为1,1,0,2,3,预测准确率为84.78%,分类结果较理想,表明SVM用于原木孔洞大小分类是可行的。
利用SVM辨识超声信号并进行分类后,再用Matlab软件将辨识结果绘制在二维平面内,以定位缺陷。首先,确定坐标系平面。在样本横截面上,以信号发射点11为原点,以点11到点26的连线为y轴,其垂线为x轴,建立二维平面坐标系。然后,确定坐标系平面内各点的坐标值。在横截面内,分别以点1,11和21为起始点,以圆盘圆周上其他点为终止点进行连线,各连线交点的坐标值即可确定。例如当d=10 cm,以点1和点11为发射点时,实际经过孔洞的直线及其交点的坐标值如表 1。
为判定样本横截面内缺陷位置,提出一种判别方法,即在上述二维平面坐标系内,假设2条直线相交于点A(x,y),并且经SVM分类预测2条直线都经过缺陷,那么判定点A(x,y)处存在缺陷; 反之,不存在缺陷。根据上述方法,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原木横截面几何形状,在模拟的二维平面内绘制缺陷点。图 3为绘制的含孔洞(d=10 cm)的横截面二维图。图 3中,大圆代表横截面边缘,小圆代表孔洞边缘,“+”为表 1中坐标点位置。由图 3a可知,此法预测结果未完全覆盖缺陷区域,且在缺陷外围存在错判点,这表明该方法存在不足。 依据该法,若2条直线均被判为通过孔洞缺陷,则判定其交点处有缺陷,而有些情况下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当一条直线在交点前经过缺陷,另一条直线在交点后经过缺陷,则该法预测结果将产生偏差。为更准确地辨别孔洞的位置和形状,需改进上述方法。本文根据多点发射的射线交点预测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仍用含孔洞(d=10 cm)样本横截面为例,分别以样本圆周上的3个等分点作为发射点,将所有经过孔洞的射线交点都绘制在平面图中,如图 3b。其中,采用3种符号分别标记不同发射点所发出的射线交点: 从点1和点11发出的射线交点标记为“+”,从点1和点21发出的标记为“△”,从点11和点21发出的标记为“○”。由图 3b可知,与实际缺陷相比,综合预测的缺陷区域吻合较好,但仍有错判点。
为使模拟图更逼近实际孔洞,需剔除错判点。错判点剔除方法是: 若某一点与其周围距离最近的点均采用相同符号表示,那么将此点剔除。图 4显示的是剔除错判点后的含孔洞样本横截面(d=10 cm)的二维平面描点图。由图 4可知,预测结果与缺陷实际大小、位置及形状符合很好,对缺陷判断较准确。
为直观显示原木横截面内缺陷位置、大小和形状,构建二维超声断面图像。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出反映样本横截面的二维平面坐标系;其次,对坐标系内的点赋值,由于健康木材中超声波速度均为810 m·s-1,因此先将横截面上所有点赋值810;再次,在二维平面内,根据前述方法,找到缺陷点位置,对缺陷点位置处的数值重新赋值,数值为过该点的2个超声波速度中的较大值。
完成横截面内所有点赋值后,需对二维图像填充颜色,实现图像可视化。利用Matlab软件,首先对数据插值处理,然后用bone色图实现颜色填充。图 5a和图 5b分别是含孔洞样本(d=10 cm)横截面存在错判点和剔除错判点后的模拟图。在图 5中,判定有缺陷的位置颜色为深色,健康位置则为白色。与实物图(图 6)比,剔除错判点后的模拟图重合度高,模拟效果理想。
1)采用支持向量机可对原木横截面孔洞缺陷大小进行辨识,准确率较高,达到84.78%。
2)提出一种定量判别原木横截面内缺陷点位置的方法,即在建立的二维平面坐标系内,假设2条直线相交于点A(x,y),如果经过支持向量机分类预测2条直线都过缺陷,那么判定点A(x,y)处存在缺陷; 反之,不存在缺陷。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改进。
3)利用Matlab,实现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原木横截面孔洞缺陷二维超声成像。
[1] | 梁善庆, 王喜平, 蔡智勇, 等. 2008.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检测活立木腐朽. 林业科学, 44(5):109-114.(1) |
[2] | 林兰英, 傅峰. 2007.三种无损检测方法预测四种桉树木材弹性模量的对比研究. 木材加工机械, (3):12, 24-29.(1) |
[3] | 罗彬, 殷亚方, 姜笑梅, 等. 2008. 3种无损检测方法评估巨尾桉木材抗弯和抗压强度性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0(6): 137-140.(1) |
[4] | 苗媛媛, 刘一星, 刘镇波, 等. 2008. 木质材料缺陷无损检测主要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1(5):44-50.(2) |
[5] | 任俊, 李志能. 2005. 支持向量机在字符分类识别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39(8):1136-1141.(1) |
[6] | 王立海, 徐华东, 闫在兴, 等. 2008.传感器的数量与分布对应力波检测原木缺陷效果的影响. 林业科学, 44(5):115-121.(1) |
[7] | 徐华东, 王立海, 游祥飞, 等. 2011a. 应力波和超声波在立木无缺陷断面的传播速度. 林业科学, 47(4):129-134.(1) |
[8] | 徐华东, 王立海. 2011b.温度和含水率对红松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林业科学, 47(9):123-128.(1) |
[9] | 杨慧敏, 王立海. 2010.立木与原木内部腐朽二维成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 46(7):170-175.(1) |
[10] | 于文勇, 王立海, 杨慧敏, 等. 2006. 超声波木材缺陷检测若干问题的探讨. 森林工程, 22(6):7-9.(1) |
[11] | 曾联明, 吴湘滨, 刘鹏. 2009. 感兴趣区域遥感图像分类与支持向量机应用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45(6):243-245.(1) |
[12] | Hasegawa M, Takata M, Matsumura J, et al. 2011. Effect of wood properties on within-tree variation in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in softwood. Ultrasonics, 51(3): 296-302.(1) |
[13] | Krause M, Chinta P K, Mayer K, et al. 2013. NDT of structural timber members by means of 3D ultrasonic imaging techniques and modelling.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6: 31-36.(1) |
[14] | Ozyhar T, Hering S, Sergio J. 2013. Determining moisture-dependent 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beech wood by means of ultrasonic waves.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2): 329-341.(1) |
[15] | Sandoz J L. 1993. Moisture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effect on ultrasonic timber grading.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7:373-380.(1) |
[16] | Wang L, Jia H, Li J. 2008. Training robust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with smooth ramp loss in the primal space. Neurocomputing, 71(13/15):3020-30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