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吴则焰, 林文雄, 陈志芳, 刘金福, 方长旬, 张志兴, 吴林坤, 陈婷
- Wu Zeyan, Lin Wenxiong, Chen Zhifang, Liu Jinfu, Fang Changxun, Zhang Zhixing, Wu Linkun, Chen Ting
-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PLFA分析
-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Analysis of Soil Microbes at Different Elevation of Wuyi Mountains
- 林业科学, 2014, 50(7): 105-112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4, 50(7): 105-112.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4071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4-17
- 修回日期:2013-12-14
-
作者相关文章
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 350002;
3.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 350002
2. Institute of Agroecolog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3. 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在土壤-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作为最活跃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组分之一,积极参与土壤中的能量流动、营养循环和有机物转化,对维持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意义重大(Zhong et al., 2010)。许多土壤微生物指标如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变化都能反映出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Lerch et al., 2009)。其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能较早反映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并揭示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差异,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物学指标(Alexander et al., 2006; Wang et al., 2008)。大部分土壤微生物难以培养,研究其群落结构比较困难(张洪勋等,2003)。近年来磷脂脂肪酸分析法(PLFA)(Syakti et al., 2006; 时鹏等,2011)、BIOLOG-ECO分析法(鲁顺保等,2012)、分子生物学法(吴才武等,2011)等都试图克服这一难点,但BIOLOG法不适用于分析整个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子生物学方法易受环境微生物生理状态影响,而PLFA法能较完整地检测到样品中微生物群落变化,且受微生物生理影响不大。该方法主要原理是不同微生物体的PLFA组成和含量水平具有种属特异性,可用来直接估算微生物的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Saetre et al., 2000),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种群变化分析中,在揭示作物栽培及土地管理方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季节变化、气候条件等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影响等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李金岚等,2010; 郑雪芳等,2012; Bodelier et al., 2000; 白震等,2006; 牛佳等,2011; 刘微等,2011; Fang et al., 2005; 郑琼等,2012; 孙棣棣等,2011)。
海拔变化作为影响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王长庭等(2010)、张文婷等(2008)、杨喜田等(2006)分别研究了高寒草甸、黄土高原、太行山等地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但不同区域差异较大。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作为世界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谱带,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开展了研究(何容等,2009; 金裕华等,2011),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海拔变化的差异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PLFA法研究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海拔的变化规律,以期进一步揭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的耦合关系,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117°24′—118°02′E,27°32′—27°55′N),总面积99 975 hm2,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7.6 ℃,年降雨量1 864 mm,年相对湿度78%~84%,无霜期253~272天(吴则焰等,2013a)。以黄岗山为主峰,海拔2 158 m,沿海拔植被带依次为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EBF)、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CF)、亚高山矮林(subalpine dwarf forest,SDF)和高山草甸(alpine meadow,AAM),各植被带生态因子详见吴则焰等(2013b)。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采样及土壤性质测定2012年7月,分别在EBF(500 m)、CF(1 200 m)、SDF(1 800 m)和AM(2 100 m)设置3个20 m×20 m样地,每个样地坡度、坡向相近,采集深度为0~20 cm的土壤样品,每份土壤样品由对应的样地中随机采取的20个土芯混合而成,混匀后带回实验室,分成2份,分别用于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土样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吴则焰等(2013a; 2013b)方法测定。
2.2 磷脂脂肪酸的分离与气相色谱检测采用PLFA生物标记法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PLFA的提取过程和分析参考Kourtev等(2002)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将20 mL 0.2 moL·L-1的KOH甲醇溶液和10 g新鲜土样加到50 mL离心试管中,混合均匀,在37 ℃下温育1 h(脂肪酸释放并甲脂化,样品每10 min 振荡1次)。加入3 mL 1.0 moL·L-1醋酸溶液中和pH,充分摇匀。加10 mL正己烷,使PLFA转到有机相中,2 000 r·min-1离心15 min后,将上层正己烷转到干净试管中,在N2气流下挥发掉溶剂。将PLFA溶解在1 mL 体积比为1∶1的正己烷/甲基丁基醚溶液中。所用有机溶剂均为色谱纯。采用Varian240GC-MS检测磷脂脂肪酸,方法如下: 进样口温度为280 ℃,分流比为20∶1,柱温箱程序升温为70 ℃起始,保持1 min,以20 ℃·min-1升温至170 ℃,保持2 min,再以5 ℃·min-1升温至280 ℃,保持5 min,最后以40 ℃·min-1升温至300 ℃,保持1.5 min(林生等,2013)。
2.3 磷脂脂肪酸的命名与含量测定参考Frostagard 等(1993)的命名方法,脂肪酸链长以碳原子总数计算,从羧基开始,冒号后数字代表双键数目,ω 后数字代表双键的位置(从羧基端算起)。c表示顺势双键,t表示反势双键,i表示顺势支链,a表示反势支链,br表示不确定支链位置,Me表示甲基位置,cy表示环丙基。不同菌群的PLFA特征谱图不同,在高度专一性基础上具有多样性,可以作为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群体的标记物。磷脂构成的变化能够说明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对微生物群落进行识别和定量描述,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信息。支链脂肪酸i15:0,a15:0,i16:0,i17:0,a17:0,a18:0等表示革兰氏阳性菌,16:1ω7,cy17:0,cy19:0,18:1ω5,18:1ω7等表示革兰氏阴性菌,10Me16:0,10Me17:0,10Me18:0等表示放线菌,18:1ω9c,18:1ω9t,18:2ω6等表示真菌(刘微等,2011)。脂肪酸定量用峰面积和内标曲线法(刘波等,2010),内标为甲酯化的C19:0,含量用μg·g-1表示。
2.4 数据统计分析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初处理和制图,采用DPS7.05与SSPS13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部分理化性质见表 1。土壤pH介于(4.57±0.08)~(4.99±0.03)之间,土壤平均含水率均大于32.5%。各植被带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大小排序均为EBF>CF>SDF>AM,EBF的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是AM的218.11%,151.02%,238.46%和164.40%,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
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差异(表 2)。4个海拔中,EBF的土壤脲酶活性[(2.78±0.13)mg·g-1(24 h)-1]、磷酸酶活性[(0.67±0.08)mg·g-1(24 h)-1]、蔗糖酶活性[(37.72±1.45)mg·g-1(24 h)-1]及过氧化氢酶活性[(2.44±0.08)mL·g-1(20 min)-1]均为最高; 其次是CF; 除磷酸酶外,AM的土壤酶活性均为最低。总体而言,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表现出共同的特征,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酶活性逐渐下降。
从不同海拔土壤中共检测到25种PLFA生物标记,不同生物标记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根据颜慧等(2006)对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不同海拔土壤中微生物分布差异显著(表 3)。有些生物标记在500,1 200,1 800和2 100 m 海拔均有分布,属完全分布,如cy17:0,18:3ω6c(6,9,12)等; 有些生物标记只在特定海拔才有分布,为不完全分布,如10Me17:0只在海拔500 m土壤有分布。各海拔土壤PLFA生物标记总量表明,海拔500 m土壤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种类和总量明显高于其他海拔。海拔500 m土壤PLFA标记共有25种,总量为(93.917 0±1.477)μg·g-1; 海拔1 200 m和1 800 m土壤PLFA标记种类分别为23种和22种,总量分别为(73.424 6±1.212)μg·g-1和(57.380 1±0.895)μg·g-1; 海拔2 100 m土壤PLFA标记种类仅20种,数量为(52.106 0 ±0.982)μg·g-1。PLFA生物标记总量与微生物总含量呈线性比例关系(郑雪芳等,2010),可见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微生物含量逐渐下降。
4个海拔土壤中含量最高的PLFA生物标记是18:1ω9c(指示真菌),16:1ω7c(指示革兰氏阴性细菌),16:00(指示革兰氏阴性细菌)和cy17:0(指示革兰氏阴性细菌),表明其在不同海拔的土壤起主要作用,且在不同海拔的分布趋势相同,均为海拔500 m处土壤分布量最大,在海拔2100 m处土壤分布量最低。从磷脂脂肪酸的变化看,EBF土壤中18:1ω9c,16:1ω7c,cy19:0和cy17:0这4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5.30%; CF土壤中,含量处于前4位的分别是18:1ω9c,16:1ω7c,cy17:0和16:00,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6.98%; 以18:1ω9c,16:1ω7c,16:00及18:3ω6c(6,9,12)为主体的4种脂肪酸含量在SDF土壤中占47.91%; AM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分别为16:1ω7t,18:1ω9c,16:00和cy19:0,占总含量的48.09%。总体而言,不同海拔土壤类型中,含量较高的磷脂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以18:1ω9c,16:1ω7c,16:00和cy17:0为主。
3.2.3 土壤特征微生物类群PLFA分布特征峰名16:0,18:3ω6c(6,9,12),10Me16:0分别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PLFA的主要生物标记之一(White et al., 1996; Tarah et al., 2006)。从表 3可知,3种特征微生物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土壤中分布不同,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放线菌分布量最小。分别计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放线菌的PLFA含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见表 4。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中,EBF土壤中革兰氏阳性菌的含量最高(7.920 3 μg·g-1),SDF土壤最低(2.675 3 μg·g-1),相当于EBF的33.78%; 革兰氏阴性菌含量最高的是EBF(33.560 2 μg·g-1),AM土壤最低(14.797 2 μg·g-1),相当于EBF的44.09%; 真菌含量大小为EBF>CF>SDF>AM; 放线菌含量大小为EBF>SDF>CF>AM; G+/G-大小排序为CF>AM>EBF>SDF; 真菌与细菌比值大小排序为SDF>EBF>AM>CF。
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见表 5。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用不同指数表示,均呈现相似规律,EBF土壤的各项指数均高于其他3个植被土壤,总体趋势为EBF>CF>SDF>AM。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Brillouin指数在4种植被类型差异均显著。Simpson指数EBF和CF较高,表明2个植被带某些土壤微生物占优势; Shannon-Wiener指数EBF和CF较高,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种类多且分布均匀。Brillouin指数在Shannon-Wiener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弱了取样的非随机性,其变化趋势与Shannon-Wiener指数相同。McIntosh指数在SDF和AM土壤中差异不显著。
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图 1)表明,与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多样性相关的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4.69%,其中,第1主成分(PC1)和第2主成分(PC2)分别解释变量方差的59.23%和35.46%,对第1主成分起主要作用的磷脂脂肪酸为16:1ω9c,a17:0,18:1ω9c和16:1ω7c,而对第2主成分起主要作用的脂肪酸为i17:0,16:1ω5c和cy17:0。EBF土壤位于主成分1的负端,主成分2的正端; CF土壤位于主成分1的正端,主成分2 的正端; SDF土壤位于主成分1的负端,主成分2的负端; AM土壤位于主成分1的正端,主成分2的负端。进一步将主成分得分系数与各微生物类型的PLFA进行相关分析,与主成分1相关的微生物PLFA 有11个,其中8个呈正相关,分别是16:1ω9c,9Me18:0,10Me16:0,16:1ω7c,a17:0,18:1ω9c、cy19:0和18:3ω6c(6,9,12); 3个呈负相关,分别是16:1ω7t,cy19:0ω8c和18:3ω3。与主成分2相关的微生物PLFA 有2个,分别是i17:0和16:1ω5c。
土壤微生物PLFA与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见表 6。土壤理化性质与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各总PLFA相关系数存在差异。细菌总PLFA与总有机碳、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 真菌总PLFA与总有机碳、全氮呈显著负相关; 放线菌总PLFA与总有机碳、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全钾呈显著正相关; 原生动物总PLFA与总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 各微生物类群总PLFA与pH呈负相关。
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PLFA与酶活性的相关性见表 7。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与原生动物各总PLFA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细菌、放线菌与原生动物各自总PLFA分别与过氧化物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放线菌与原生动物总PLFA与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微生物类群与其他土壤酶活性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众多,海拔变化通过影响地表植被类型,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本研究运用PLFA法研究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不同海拔土壤中共检测到25种PLFA生物标记,海拔500 m土壤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种类和总量明显高于其他海拔,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逐渐下降。4个海拔土壤中含量最高的PLFA生物标记是18:1ω9c,16:1ω7c,16:00和cy17:0,表明其在不同海拔的土壤起主要作用,且在不同海拔的分布趋势相同,均为海拔500 m处土壤分布量最大,在海拔2 100 m处土壤分布量最低。3种特征微生物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土壤中分布不同,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放线菌分布量最小。土壤中革兰氏阳性菌含量最高的是EBF,最低的是SDF; 革兰氏阴性菌含量最高的是EBF,最低的是AM; 真菌含量大小为EBF>CF>SDF>AM; 放线菌含量大小为EBF>SDF>CF>AM。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用不同指数表示均呈现相似规律,即EBF>CF>SDF>AM。主成分分析表明,与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多样性相关的2个主成分分别解释变量方差的59.23%和35.46%,基本能够区分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第1主成分起主要作用的磷脂脂肪酸为16:1ω9c,a17:0,18:1ω9c和16:1ω7c,对第2主成分起主要作用的磷脂脂肪酸为i17:0,16:1ω5c和cy17:0。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各总PLFA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细菌总PLFA与总有机碳、全氮和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真菌总PLFA与总有机碳、全氮呈显著负相关; 放线菌总PLFA与总有机碳、全氮、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原生动物总PLFA与总有机碳和过氧化物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不同类型土壤中可检测到的PLFA种类数差异较大。牛佳等(2011)对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微生物的PLFA分析共检测到17种脂肪酸,文倩等(2008)运用PLFA方法研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林地、耕地、草地土壤微生物时,共检测到23种脂肪酸。本研究共检测出25种脂肪酸,与已有研究相比,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的PLFA种类较为丰富。在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中,除了微生物的PLFA种类和含量不同之外,特征微生物相对生物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放线菌分布量最小。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与原生动物各总PLFA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类群与土壤养分因子都呈负相关,且与总有机碳、全氮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可见真菌比其他微生物类型更能适应养分贫瘠的条件(Bardgett et al., 1999)。过氧化物酶与细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真菌呈负相关,说明过氧化物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所参与的物质与能量代谢有利于细菌、放线菌与原生动物的生长,而不利于真菌的发展(林生等,2013)。
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种类和总量随着海拔上升而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海拔上升引起地表植被类型改变,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尤其是土壤养分含量下降,从而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吴建国等(2008)发现,随着海拔的上升,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比干草原和高寒草甸高44%和247%以上,海拔较高而温度较低的高寒草甸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魏媛等(2008)发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现为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本群落>裸地。笔者野外调查发现,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植被生物量及凋落物差异显著,低海拔的EBF群落植被多样性最为丰富,林分凋落物数量也最多,导致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因此林下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高; 高海拔的AM群落植被多样性单一,凋落物数量最少,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因此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最低。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细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总PLFA与总有机碳、全氮相关系数均大于0.92,呈显著相关。武夷山国家保护区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演替谱带,引起土壤养分含量、水热状况、微小动物、根系分泌物等因素随海拔上升呈规律性变化,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着海拔上升而降低,同样的递减模式其他研究者也有所报道(董立国等,2011),但与郑雪芳等(2010)、徐秋芳等(2005)的研究结论相反。可见,不同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具有特殊性。此外,一些微生物种类适应于低海拔土壤环境生存,而另一些微生物种类则能适应或忍耐高海拔土壤环境,如16:1ω7c和18:1ω9c等微生物在低海拔处分布量最大,而16:1ω7t等微生物则在高海拔处分布量最大。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多样性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PLFA法分析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随海拔变化规律,发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取得了较好效果。PLFA法是快速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快捷、可靠的优点,但其分类水平较低,无法精确到微生物种的水平。因此,多种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避免由于技术方法缺陷导致的偏差,可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微生物多样性信息,在后续研究中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1] | 白震,何红波,张巍,等.2006.磷脂脂肪酸技术及其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生态学报,26(7): 2387-2394.(1) |
[2] | 董立国,蒋齐,蔡进军,等.2011.基于Biolog-ECO技术不同退耕年限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干旱区研究,28(4): 630-637.(1) |
[3] | 何容,汪家社,施政,等.2009.武夷山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生态学报,29(9): 5138-5144.(1) |
[4] | 金裕华,汪家社,李黎光,等.2011.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酶活性特征.生态学杂志,30(9): 1955-1961.(1) |
[5] | 李金岚,洪坚平,谢英荷,等.2010.采煤塌陷地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生态学报,30(22): 6193-6200.(1) |
[6] | 林生,庄家强,陈婷,等.2013.不同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生物标记多样性分析.生态学杂志,32(1): 64-71.(2) |
[7] | 刘波,胡桂萍,郑雪芳,等.2010.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中国水稻科学,24(3): 278-288.(1) |
[8] | 刘微,王树涛,陈英旭,等.2011.转Bt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磷脂脂肪酸(PLFA)表征.应用生态学报,22(3): 727-733.(2) |
[9] | 鲁顺保,郭晓敏,芮亦超,等.2012.澳大利亚亚热带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生态学报,32(9): 2819-2826.(1) |
[10] | 牛佳,周小奇,蒋娜,等.2011.若尔盖高寒湿地干湿土壤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生态学报,31(2): 474-482.(2) |
[11] | 时鹏,王淑平,贾书刚,等.2011.三种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 35(9): 965-972.(1) |
[12] | 孙棣棣,徐秋芳,田甜.2011.不同栽培历史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组成变化.林业科学,47(7): 181-186.(1) |
[13] | 王长庭,龙瑞军,王根绪,等.2010.高寒草甸群落地表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草业科学, 19(6): 25-34.(1) |
[14] | 魏媛,张金池,喻理飞.2008.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5):71-75.(1) |
[15] | 文倩,林启美,赵小蓉,等.2008.北方农牧交错带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PLFA 分析.土壤学报,45(2): 321-327.(1) |
[16] | 吴才武,赵兰坡.2011.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中国农学通报,27(11): 231-235.(1) |
[17] | 吴建国,艾美.2008.祁连山3 种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物量碳氮含量.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2): 465-476.(1) |
[18] | 吴则焰,林文雄,陈志芳,等.2013a.中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植物生态学报,37(5): 397-406.(1) |
[19] | 吴则焰,林文雄,陈志芳,等.2013b.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4(8): 2301-2309.(1) |
[20] | 徐秋芳,姜培坤,沈泉.2005.灌木林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比较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7(2): 18-22.(1) |
[21] | 颜慧,蔡祖聪,钟文辉.2006.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土壤学报,43(5): 851-859.(1) |
[22] | 杨喜田,宁国华,董惠英,等.2006.太行山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变化.应用生态学报,17(9): 1761-1764.(1) |
[23] | 张洪勋,王晓谊,齐鸿雁,等.2003.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生态学报,23(5): 988-995.(1) |
[24] | 张文婷,来航线,王延平,等.2008.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坡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生态学报, 28(9): 4221-4234.(1) |
[25] | 郑琼,崔晓阳,邸雪颖.2012.不同林火强度对大兴安岭偃松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林业科学,48(5): 95-100.(1) |
[26] | 郑雪芳,刘波,孙大光,等.2012.柑橘黄龙病植株内生菌PLFA 多态性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7): 932-944.(1) |
[27] | 郑雪芳,苏远科,刘波,等.2010.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8(4): 866-871.(2) |
[28] | Alexander K,Bryans T.2006.Evaluation of the sterility test for detection of microbial contaminants of allografts.Cell and Tissue Banking,7(1): 23-28.(1) |
[29] | Bardgett R D,Lovell R D,Hobbs P J,et al.1999.Seasonal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long a fertility gradient of temperate grasslands.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31(7): 1021-1030.(1) |
[30] | Bodelier P L E,Roslev P,Henckel T,et al.2000.Stimulation by ammonium-based fertilizers of methane oxidation in soil around rice roots.Nature,403(6768): 421-424.(1) |
[31] | Fang M,Kremer R J,Motavalli P P,et al.2005.Bacterial diversity in rhizospheres of nontransgenic and transgenic corn.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71(7): 4132-4136.(1) |
[32] | Frostegard A,Tunlid A,Baath E.1993.Phospholipid fatty acid composition,biomass and activ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from two soil types experimentally exposed to different heavy metals.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59(11): 3605-3617.(1) |
[33] | Kourtev P S,Ehrenfeld J G,Hggelom M.2002.Exotic plant species alter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soil.Ecology,83(11): 3152-3166.(1) |
[34] | Lerch T Z,Dignac M F,Nunan N,et al.2009.Dynamics of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volved in 2,4-D biodegradation revealed by FAME-based stable isotope probing.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41(1): 77-85.(1) |
[35] | Saetre P,Baath E.2000.Spatial variation and pattern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mixed spruce-birch stand.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32(7): 909-917.(1) |
[36] | Syakti A D,Mazzella N,Nerini D,et al.2006.Phospholipid fatty acid of a marine sedimentary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 laboratory microcosm: response to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ntamination.Organic Geochemistry,37(11): 1617-1628.(1) |
[37] | Tarah S S,Mary E S,Mark W P.2006.Parallel shifts in plant an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response to biosolids in a semi-arid grassland.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38(4): 449-459.(1) |
[38] | Wang M C,Liu Y H,Wang Q,et al.2008.Impacts of methamidophos on the biochemical,catabolic,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40(3): 778-788.(1) |
[39] | White D C,Stair J O,Ringelberg D B.1996.Quantitative comparisons of in situ microbial biodiversity by signature biomarker analysis.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17: 185-196.(1) |
[40] | Zhong W H,Gu T,Wang W,et al.2010.The effects of mineral fertilizer and organic manur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diversity.Plant and Soil,326(1): 511-5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