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楚光明, 王梅, 张硕新
- Chu Guangming, Wang Mei, Zhang Shuoxin
- 准噶尔盆地南缘洪积扇无叶假木贼种群空间点格局
- Spatial Point Patters of Anabasis aphylla Populations in the Proluvial Fan of South Junggar Basin
- 林业科学, 2014, 50(4): 8-14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4, 50(4): 8-14.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4040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1-30
- 修回日期:2014-02-20
-
作者相关文章
2.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石河子 832000
2. Agricultural Colleg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空间点格局方法可以分析任意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并且能够显示出不同空间格局所发生的尺度,点格局分析的结果比传统的方法更接近实际,在群落结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Ripley,1977;Getis et al.,1987),不仅可对种群的水平结构给以定量的描述,还可用以揭示种群的动态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李先琨等,2002;张金屯等,2004;Perry et al.,2006)。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就陆续将点格局分析运用到生态学领域中(刘妍妍等,2010;李明辉等,2011;张莉等,2012),而点格局分析中的g(r)函数方法对尺度很敏感,能更直观而有效地反映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比较不同群落的树木种群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可为探讨森林格局与过程提供许多潜在的生态学信息(张健等,2007;宋于洋等,2010;Pillay et al.,2012)。
干旱区山前洪积扇是山地-平原生态系统的过渡部分,其地表覆盖物松散,在水流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冲沟等水蚀地貌,群落以灌木和半灌木为主要建群种,多为单优群落,植被的分布明显受坡度、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和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等物种(刘虎俊等,2005;赵从举等,2011)。山前洪积扇代表植物无叶假木贼隶属于藜科(Chenopodiaceae)假木贼属(Anabasis),小灌木,高度约60 cm,主要分布于新疆和甘肃,常生长于山前洪积扇、河谷阶地、山间台地、低山干旱山坡的砾质荒漠及干旱盐化荒漠,生境地下水位较深,土壤干旱紧实,常轻、中度盐渍化,是土质荒漠的建群种,有其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和广泛的经济、药用、生态价值(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79;朱格麟,1995)。然而,由于受到农业开发、石油开采、樵采等活动的影响以及严酷的环境条件,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无叶假木贼种群生境破碎化严重,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差,大部分地段呈衰退趋势。
目前,对无叶假木贼生物学特征、药用成分等内容的研究较多(郗金标等,2006;楚光明等,2009),而涉及该物种种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较少,在格局方面的研究也只有李海涛(1994)对无叶假木贼的分布型做了探讨,还缺乏对不同发育阶段无叶假木贼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各个发育阶段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方面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利用点格局分析中的g(r)函数,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洪积扇不同坡度上的无叶假木贼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以期认识到无叶假木贼种群空间格局对空间尺度的依赖性、各发育阶段的空间关联性和生境对格局的影响等生态学性质和过程,并为无叶假木贼种群的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洪积扇上,毗邻准噶尔山地的加依尔山及成吉思汗山(84° 50'-85°20'E,45°22'-45°40'N),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势起伏较大,海拔258~285 m。土壤类型主要有棕漠土和灰棕漠土,是由冲积物的母质在干旱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在洪积扇的下缘还有盐土、沙质土、干沼土的分布。该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8 ℃,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16.7 ℃,7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7.4 ℃;冬季严寒,年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5.9 ℃;夏季高温炎热,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9 ℃;全年有230天日平均气温≥ 10 ℃,≥10 ℃的年积温约4 000 ℃;春季多风,主风向西北;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05.3 mm,全年蒸发量达3 545 mm,为年降水量的34倍,全年无霜期180~220天。研究区物种组成以旱生、耐盐碱的亚洲中部荒漠成份占优势,以无叶假木贼、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琵琶柴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等木本植物为主,其中无叶假木贼种群的数量达到80%以上。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2009年7月根据无叶假木贼种群在研究区内的分布情况,依据坡度选取3种典型地段:平缓坡(0~7°)、缓坡(7°~15°)、斜坡(>15°),每个地段设置1块典型样地,面积为100 m×100 m,并将其划分为10 m×10 m的相邻网格(小样方)。以相邻网格为基本单元,采用坐标定位方法对木本植物进行调查(包括枯立植株),调查植物种名、坐标值、高度、冠幅、长势(好、中、差、立枯)。此外,还要对各典型样地的总体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和地貌形态进行系统调查和取样。
2.2 无叶假木贼不同发育阶段划分标准根据研究目的,并结合无叶假木贼的生长、结实等生物学特性,将其植株按高度(H)划分为幼苗(H ≤10 cm)、幼株(10cm<H≤25 cm)和成年植株(H>25 cm)3个发育阶段。运用Ripley’s g(r)函数对3种生境的幼苗、幼株和成年植株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
2.3 点格局分析方法成对关联函数g(r)是用指定宽度的圆环区域代替Ripley’s K(r)函数中半径为r圆形区域进行点的计算的,是在研究区域内实际分布密度与随机分布密度的一个比值,无量纲,其数学期望值应为1(Ripley,1977)。因此它是一个概率密度函数,是利用点间的距离,计算以任一点为圆心、半径为r、指定宽度的圆环区域内的点的数据来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的,与Ripley’s K(r)之间存在函数关系(Wiegand et al.,2004): g(r)=(2πr)-1dK(r)/dr,其中dK(r)为函数K(r)的微分,dr为半径r的微分。如果在某一距离处,g(r)值高于置信区间上限,则该树种在该距离是聚集分布;若在置信区间之间,则是随机分布;低于置信区间的下限,则是均匀分布。
成对相关函数也可以进行双变量点格局分析,即g12(r)=(2πr)-1 dK12(r)/dr,其中dK12(r)为函数K12(r)的微分,它计算以物种1(类群1)的每一个个体为圆心、半径为r的指定宽度的圆环区域内物种2(类群2)的数量,以此来决定种群间多个特定尺度上的空间关联性。在双变量分析中,如果在某一距离处,g12(r)值高于置信区间的上限,则种间在距离r处呈显著正关联;若低于置信区间的下限,则种间在距离r处呈显著负关联;若在置信区间之间,则表明2个种之间相互独立或没有显著关联性。
数据分析采用生态学软件包Programita2005,绘图采用Origin 8.0软件。本研究空间分析尺度为0~50 m,步长为1 m,用Monte-Carlo拟合检验计算上下包迹线,拟合次数为100次,99%置信水平。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叶假木贼种群特征研究区无叶假木贼种群盖度随着坡度降低而增大,斜坡样地盖度只有5.17%,而平缓坡盖度达到18.04%;3个地段种群中枯立植株的密度均比较大,尤其是斜坡枯立植株的密度甚至超过了成年植株,这都和干旱区的严酷环境以及地形造成的水分分配有关(表 1)。在洪积扇斜坡,无叶假木贼活立植株密度只有2 971株·hm-2,缓坡活立植株密度为10 237株·hm-2,平缓坡活立植株密度为4 926株· hm-2,其中缓坡幼苗和幼株数量较大分别占到该地段种群的10.4%和46.74%,而斜坡种群幼苗数量只占到4.82%,说明缓坡种群更新较好(表 1)。
不同生境、不同发育阶段的无叶假木贼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见图 1。无叶假木贼种群在斜坡和平缓坡均显著偏离随机分布,在50 m范围内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在相同尺度上斜坡的g(r)函数值要比平缓坡小。缓坡种群在0~18 m的空间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9 m的空间尺度上呈均匀分布,表现出小尺度聚集、大尺度均匀分布的空间特征。
无叶假木贼种群各发育阶段空间分布的聚集强度表现为幼苗>幼株>成年植株,而各坡位的聚集强度表现为平缓坡>斜坡>缓坡。斜坡无叶假木贼幼苗种群在0~4,5~8,42~43和47~50 m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除个别范围外均呈均匀分布;幼株在0~38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而后g(r)值落入包迹线内呈随机分布;成年植株g(r)值均在包迹线之上,聚集规模大。缓坡无叶假木贼种群幼苗在0~15 m范围内呈聚集分布,在>15 m的分布范围上除了32~33 m范围内呈随机分布外均呈均匀分布;幼株在0~15,17~19,33~34和39~40 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20~28 m尺度上呈均匀分布,其他尺度上呈随机分布;成年植株在0~18 m范围上呈聚集分布,而在大于20 m尺度上呈均匀分布。平缓坡无叶假木贼幼苗种群在0~4 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4 m的尺度上g(r)值围绕包迹线上下波动呈现锯齿状轨迹,共出现12个峰值和12个谷值;幼株在0~23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23 m尺度上基本上呈随机分布;而成年植株在0~50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
3.3 无叶假木贼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关联不同生境、不同发育阶段的无叶假木贼种群空间关联性见图 2。在斜坡地段中,幼苗与幼株的关系除了个别尺度上正关联外,整体上呈无关联和负关联;幼苗和成年植株在0~5 m尺度上正关联,在>5 m尺度上基本上呈现无关联和负关联;幼株和成年植株在0~16和19~35 m尺度上为正关联,在其他空间尺度上为无关联。在缓坡地段中,幼苗和幼株在0~8 m尺度上为正关联,在其他尺度上为负关联;幼苗和成年植株在0~7 m尺度上为正关联,在其他尺度上为负关联;幼株和成年植株在0~9 m尺度上为正关联,在19~32 m和>41 m尺度上为负关联,其他尺度上为无关联。在平缓坡中,幼苗和幼株在整体尺度上围绕包迹线上线波动,关联性在不同尺度上交替变化;幼苗和成年植株在0~19 m尺度上为正关联,在>19 m尺度上基本为无关联;幼株和成年植株在0~32 m尺度上为正关联,随后g(r)函数落入包迹线内为无关联。
聚集格局是自然界物种分布的常见形式,尤其是生长在干旱环境的荒漠植被(Prentice et al.,1985)。由于干旱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荒漠植物多呈丛聚生长,根系面临着激烈的水分竞争,种内、种间个体的聚集分布尺度一般不会太大,正相互作用往往仅存在于一定的尺度范围内(Prentice et al.,1985;Frank et al.,2004)。无叶假木贼是洪积扇上的单优建群种,种群空间格局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种内关系,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各发育阶段都倾向于聚集分布。许多学者认为植物种群的聚集分布受种子传播、幼苗生长、土壤异质性以及干扰等因素影响和制约(Hou et al.,2004;Schurr et al.,2004;Perry et al.,2009)。本研究中无叶假木贼主要依靠种子在大风作用下具有远距离扩散的能力,而微风和冲积扇融雪水则促使种子汇集到小洼地、水流冲蚀沟等微地形,塑造了适宜于种子萌发、幼苗建成和生长的微生境。这种种子扩散-汇集的微生境更新模式是无叶假木贼对干旱区山麓冲积扇环境特征的适应,也是无叶假木贼种群在小尺度上强烈聚集的原因。例如,无叶假木贼植株之间关于土壤水分等生存资源的竞争以及种群的个体扩散等行为集中发生在不超过20 m(主要的聚集尺度)的距离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若相距越近,它们的聚集分布将越强烈。
种群的分布特征是物种自身特性、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Martinez-Meza et al.,1996;何志斌等,2004;刘彤等,2008),物种在不同发育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与其自然稀疏过程、干扰格局以及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Clark et al.,1999;刘振等,2012)。一般来说,幼小个体对水分等资源的竞争相对微弱,为了抵御不良环境和提高存活机会,需要相互庇护而趋于聚集分布;而成年个体对土壤水分或其他资源的竞争会加剧,同时由于它们独立抵御风沙危害的能力较强,导致它们对相互庇护作用的依赖性降低,表现为随机或均匀分布(Laaka-Lindberg et al.,2000;刘振等,2012)。无叶假木贼幼苗具有明显的小尺度聚集分布和最大的聚集强度,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效应,而从幼苗到成年植株则聚集强度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在种群各发育阶段转换的过程中其个体遭受了强烈的环境筛选。另一方面,无叶假木贼种群各发育阶段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正关联,在大于某临界尺度时却倾向于非聚集分布,同时空间关联变得微弱,种群的空间格局之所以与空间尺度有这种联系,很可能与种群内部关系对空间尺度的依赖性有关(Frank et al.,2004)。也就是说,种群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性具有一致性(Philips et al.,1981;Kenkel,1988;Brisson et al.,1994;Manuel,2000)。此外,植物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在空间上是交错分布的,这样有利于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整个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利的(张金屯等,2004)。无叶假木贼植株及其邻近个体在小尺度上形成了众多的“小聚集”斑块,这些斑块随机镶嵌分布在洪积扇上,而幼株和成年植株种群在大尺度上呈现偏随机分布,并表现出“大分散”的特点。因此,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无叶假木贼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即各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生存分布策略。
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可能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状况和微地形特征,是导致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关键因素(Bhark et al.,2003;李小军,2012),降水可在有限范围内发生转移、积累,部分降水沿地表下渗,另一部分降水形成径流由高处向低处汇集,径流冲洗出的粉沙和黏粒,汇集于低位淤积,这种持续的作用可导致含水量和含盐量不同的异质性土质类型的形成(Valentin et al.,1992;Schenk et al.,2003;宋于洋等,2010)。对于干旱区的山前洪积扇,地形对降水(尤其是融雪水)的再分配作用十分明显,不同坡位上生境条件的差异对洪积扇荒漠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大。与缓坡相比,斜坡和平缓坡的无叶假木贼种群及其各发育阶段更倾向于聚集分布;而不同发育阶段之间更趋向于非负关联,这种差别可能与3个地段所处的环境条件或干扰程度有关。斜坡地段上的干旱胁迫和平缓坡上的盐分胁迫对植物体的干扰比较严重,这会迫使大量的植株通过聚集生活抵御逆境的危害而提高存活机会。此外,在缓坡地段上由于异质性地形以及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降低了无叶假木贼个体之间对土壤水分这种重要生存条件的竞争。因此,在缓坡地段上由于土壤水分易于入渗,干旱和盐分胁迫相对微弱,无叶假木贼个体对聚集分布的生态需求有所降低,同时植株数量较大导致种内竞争强烈,即正向关联减弱和负向关联加强。因此,地形对无叶假木贼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主要是水分资源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植被的分布格局,而且生境异质性对维持干旱区植物生态功能同样具有重要作用(Callaway et al.,2002;Bhark et al.,2003;Schenk et al.,2003)。
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洪积扇,无叶假木贼形成的群落是植被演替的顶级群落,也是最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生态类群(黄培祐,)。无叶假木贼种群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性能,而聚集分布格局有效阻挡了地表砂粒被水力、风力的侵蚀搬运。考虑到种群聚集强度最大时的聚集规模可能是种群自然更新的最适面积(Brokaw,1987),因而可依据无叶假木贼天然的空间分布和关联特征,使造林密度符合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最大聚集面积尺度,实现其良性更新。因此,在荒漠植被恢复中,可采取大苗片状稀植(补植)模式,减少植株间的资源竞争;而对于幼苗可以采用斑块密植模式,增加幼苗间的庇护作用。此外,洪积扇裸地无叶假木贼种群恢复的关键就是人工辅助构建微生境,加强水分拦蓄、入渗,做到“改地适树”,进而应用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方式进行抚育管理。
[1] | 楚光明, 李卫红, 庄丽, 等.2009.假木贼属植物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 48(4): 996-999.(1) |
[2] | 何志斌, 赵文智.2004.黑河盆地荒漠过渡带两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空间格局.应用生态学报, 15(6): 947-952.(1) |
[3] | 李海涛.1994.准噶尔盆地南缘莫索湾沙区荒漠灌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八一农学院学报, 17(1): 77-85.(1) |
[4] | 李明辉, 何风华, 潘存德.2011.天山云杉天然林不同林层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生态学报, 31(3): 620-628.(1) |
[5] | 李先琨, 苏宗明, 向悟生, 等.2002.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生态学报, 22(12): 2246-2253.(1) |
[6] | 李小军.2012.地表径流对荒漠灌丛生境土壤水分空间特征的影响.中国沙漠, 32(6): 1576-1582.(1) |
[7] | 刘虎俊, 王继和, 孙坤, 等.2005.干旱区荒漠景观的植被自然更新机制初探.西北植物学报, 25(9): 1816-1820.(1) |
[8] | 刘彤, 赵新俊, 贾亚敏, 等.2008.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种群更新的空间格局.中国沙漠, 28(2): 258-265.(1) |
[9] | 刘妍妍, 金光泽.2010.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生态学报, 30(22): 6072-6081.(1) |
[10] | 刘振, 李红丽, 董智, 等.2012.浑善达克沙地2种生境下榆树种群空间点格局.林业科学, 48(1): 29-34.(2) |
[11] | 宋于洋, 李园园, 张文辉.2010.梭梭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分析.生态学报, 30(16): 4317-4327.(1) |
[12] | 郗金标, 张福锁, 田长彦.2006.新疆盐生植物.北京: 科学出版社, 101-151.(1) |
[13] | 张健, 郝占庆, 宋波, 等.2007.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与紫椴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应用生态学报, 18(8): 1681-1687.(1) |
[14] | 张金屯, 孟东平.2004.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不同龄级立木的点格局分析.生态学报, 24(1): 35-40.(2) |
[15] | 张莉, 张小平, 陆畅, 等.2012.安徽琅琊山青檀种群空间格局.林业科学, 48(2): 9-15.(1) |
[16] | 赵从举, 康慕谊, 雷加强.2011.准噶尔盆地典型地段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学报, 31(10): 2669-2677.(1) |
[17]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79.中国植物志.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1-194.(1) |
[18] | 朱格麟.1995.藜科植物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植物分类学报, 34(5): 486-504.(1) |
[19] | Bhark E W, Small E E. 2003. Association between plant canopies 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infiltration in shrubland and grassland of Chihuahuan desert, New Mexico. Ecosystems, 6(2): 185-196.(2) |
[20] | Brisson J, Reynolds J F. 1994. The effects of neighbors on root distribution a creosote bush (Larrea tridentata) population. Ecology, 75(6): 1693-1702.(1) |
[21] | Brokaw N V L. 1987. Gap phase regeneration of three pioneer tree species in a tropical forest. Journal of Ecology, 75(1): 9-20.(1) |
[22] | Callaway R M, Brooker R W, Choler P, et al. 2002. Positive interactions among alpine plants increase with stress. Nature, 417(6891): 844-848.(1) |
[23] | Clark J S, Beckage B, Camill P, et al. 1999. Interpreting recruitment limitation in forest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86(1): 1-16.(1) |
[24] | Frank M S, Oliver B, Suzanne J M, et al. 2004. Spatial pattern formation in semi-arid shrubland: a priori predicted versus observed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Plant Ecology, 173(2): 271-282.(2) |
[25] | Getis A, Franklin J. 1987. Second order neighborhood analysis of mapped point patterns. Ecology, 68(3): 473-477.(1) |
[26] | Hou J H, Mi X C, Liu C R, et al. 2004. Spatial patterns and associations in a Quercus-Betula forest in northern China.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15(3): 407-414.(1) |
[27] | Kenkel N C. 1988. Pattern of self-thinning in Jack pine: testing the random mortality hypothesis. Ecology, 69(4): 1017-1024.(1) |
[28] | Laaka-Lindberg S, Hedderson T A, Longton R E. 2000. Rarity and reproductive characters in the British hepatic lora. Lindbergia, 25(2): 78-84.(1) |
[29] | Manuel C M. 2000. Ecology: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 McGraw-Hill, 10-12.(1) |
[30] | Martinez-Meza E, Whitford W G. 1996. Stem flow, through fall and canalization of stem flow by roots in three Chihuahuan Desert shrub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 32(3): 271-287.(1) |
[31] | Perry G L W, Enright N J, Miller B P, et al. 2009. Nearest-neighbor interactions in species-rich shrublands: the roles of abundance, spatial patterns and resources. Oikos, 118(2): 161-174.(1) |
[32] | Perry G LW, Miller B P, Enright N J. 2006.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atial point patterns in plant ecology. Plant Ecology, 187(1): 59-82.(1) |
[33] | Philips D L, Macmahon J A. 1981. Competition and spacing patterns in desert shrubs. Journal of Ecology, 69(1): 97-115.(1) |
[34] | Pillay T, Ward D. 2012.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Acacia karroo trees in humid savannas. Plant Ecology, 213(10): 1609-1619.(1) |
[35] | Prentice C, Werger M J. 1985. Clump spacing in a desert dwarf shrub community. Vegetatio, 63(3): 133-139.(2) |
[36] | Ripley B D. 1977. Modeling spatial patter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B, 39(2): 172-212.(2) |
[37] | Schenk H J, Holzapfel C, Hamilton J G, et al. 2003. Spatial ecology of a small desert shrub on adjacent geological substrates. Journal of Ecology, 91(3): 383-395.(2) |
[38] | Schurr F M, Bossdorf O, Milton S J, et al. 2004. Spatial pattern formation in semi-arid shrubland: a priori predicted versus observed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Plant Ecology, 173(2): 271-282.(1) |
[39] | Valentin C, Bresson L M. 1992. Morphology, gene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crusts in loamy and sandy soils. Geoderma, 55(3): 225-245.(1) |
[40] | Wiegand T, Moloney K A. 2004. Rings, circles, and null-models for point pattern analysis in ecology. Oikos, 104(2): 209-2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