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毛斌, 徐程扬, 李乐, 陈瑜
- Mao Bin, Xu Chengyang, Li Le, Chen Yu
- 人工油松风景林的林木分级技术
- Tree Classification for Pinus tabulaeformis Scenic Plantation
- 林业科学, 2014, 50(10): 49-58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4, 50(10): 49-58.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410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9-10
- 修回日期:2014-11-20
-
作者相关文章
风景林是指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的总称(Buhyoff et al.,1980)。风景林抚育的目的是通过抚育间伐保留生长潜力和美学质量较高的个体,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林分整体的林内景观质量(吴南生,2006)。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分别在间伐强度(Vodak et al.,1985; Hull et al.,1987)、间伐迹地边缘形状(Ribe,2005)、间伐面积(Paquet et al.,1997)、间伐方式(Tyrvainen et al.,2003)对美景度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间伐对林分美景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林分密度、林木个体大小组成、树种组成、林木与林下植被的相互比衬、树木空间排列等的变化上,林分美景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林分密度的降低而提高(Brown et al.,1984)。Vodak等(1985)对一些硬阔叶树木皆伐林、重度间伐林、轻度间伐林、天然林 4 种经营类型进行研究; Hull等(1987)对未疏伐人工林、未疏伐天然林、轻疏伐和重疏伐人工林4种不同经营方式进行研究;Tyrvainen等(2003)对不抚育、下木层抚育、间伐、林下保留倒木等不同处理的模拟景观进行了评价。Paquet等(1997)研究皆伐对胶冷杉(Abies balsamea)森林景观的视觉质量影响表明,即使是很小面积的皆伐也会产生视觉影响,皆伐面积越大,可接受程度越低;Ribe(2005)研究表明块状皆伐和间伐措施对林分美景度均产生负面影响,规则块状皆伐林分美景度低于不规则皆伐;陈鑫峰等(2003)、 贾黎明等(2007)和李效文等(2008)在风景游憩林景观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风景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不同抚育经营方式对风景林景观价值的影响方面,而对于抚育间伐期、抚育后风景林景观变化研究较少,特别是风景林间伐木选择和确定研究不足。
在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合理的林木分级有利于间伐木的选择和确定,有利于提高林分生长力,保持优良木生长,减少林内竞争,从而有效达到森林经营的预期目的。目前间伐木分级参考依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林木生长情况的分级方法,如克拉夫特法; 2)依据树干形态、树干缺陷制定的分级方法,如日本寺崎渡法;3)依据树冠的竞争状况针对阔叶树的分级方法,如霍雷法; 4)综合生物学和经济学观点定量进行林木分级,如国际林联造林学组树木分级法;5)根据林分结构确定间伐木,如分析林木自由度、混交度、大小比和空间密度指数确定间伐木(吕勇,2012)。分级方法多样,多数伐除生长潜力差的枯树、倒木、畸形木等(易宗文,1984)。
然而风景林中一些枯立树(Lothian,2004)、倒木(Gundersen et al.,2011)、弯曲树木(Cook,1972)也具有较高的景观质量,所以,对风景林间伐木分级选择时,除考虑树种和生长潜力外,还应注重结合景观美学质量的因素。风景林间伐木分级研究分为定性或定量2种方法:定性研究通过描述提出分级思想和间伐木选择(王爱珍,1994; 徐国祯,1994; 吴南生,2006);定量研究分析树木测树指标特征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手段客观对林木进行分级,依据分级结果伐去级别低的树木(韦翠鸾,2004; 王希群,2005; 王超,2007; 章志都,2010)。从研究结果看,定性分级方法虽然分类清晰、方法简便,但实践操作性不强,具体间伐木确定与选择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多;定量分级研究虽然客观结合了林木生长和景观美景特点,但分级操作复杂且缺少实践验证,在分级研究过程中针对树种特性比较强,不具有广泛应用性。
本文依据测树指标与美景度关系建立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单木美景评价模型和量化后的树木生长势,通过综合分析单木景观质量和树木生长势提出一套适合风景林的分级方法,为风景林抚育间伐木的确定与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地概况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西山林场的人工油松风景林中开展研究。西山试验林场地处小西山,属太行山山系的低海拔石质山,平均海拔200~400 m,成土母岩以硬砂岩为主,土层较薄,一般厚度为30~50 cm,土壤中石砾含量多。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极端低温-15 ℃,极端高温 40 ℃,年平均气温11.6 ℃。年均降雨量630 mm,多集中于夏季。蒸发量高,5月最高可达259 mm。西山试验林场森林资源总面积为5 949 hm2,森林覆盖率为92.32%。
2 样地选择与方法 2.1 样地选择在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以典型中龄油松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中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20 m×20 m的样地。试验区各林分群落郁闭度在0.7~1.0之间,林下植被灌木层主要树种为荆条(Vitex negundo)、孩儿拳头(Grewia biloba var. parviflora)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等。草本层主要物种为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和细叶 NFDA1 草(Carex duriuscula)等。共设置13 块样地,调查710 株油松个体(表 1)
影响单木景观美景因素包括与树干、冠幅及与单木个体竞争能力有关的指标。参考已有研究(王希群,2005; 章志都,2010),选择能反映单木个体和群体之间生长状况、个体竞争能力及对单木景观有明显影响(Orians et al.,1992)的指标进行林木分级研究。反映林木个体与群体之间生长状况的指标有: 树高年均生长量(average increment of tree height,AIH)、胸径年均生长量(average increment of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AID)和冠幅年均生长量(average increment of crown,AIC)。与冠幅有关同时反映个体竞争能力的指标有: 树冠体积(crown volume,CV),反映树冠大小程度,其值越大表明树木个体生长越好,自身竞争能力越强; 树冠伸展度(crown extending degree,CED),反映林木冠幅向外扩展的能力,可表示树冠的形状; 冠长率(crown ratio,CR),反映树体营养能力的指标,一般冠长率大于1/3时生长为良好; 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ratio of die crown length to total crown length,RDCL),反映树冠生长发育的指标。与树干有关指标: 径高比(ratio of diameter-height,RDH),胸径和树高的比值能反映出树体比例; 树干通直度(stem straight degree,SSD),反映树干形状特征。计算公式如下:
$ {\rm{CV = \pi }} \cdot {\rm{C}}{{\rm{W}}_{{\rm{ew}}}} \cdot {\rm{C}}{{\rm{W}}_{{\rm{sn}}}} \cdot {\rm{CL/12;}} $ | (1) |
$ {\rm{CED = CB/}}H; $ | (2) |
$ CR = CL{\rm{/}}H; $ | (3) |
$ RDCL = (LCL - DCL)/CL; $ | (4) |
$ RDH = D/H; $ | (5) |
$ SSD = {L_{\rm{s}}}/{L_{\rm{c}}}。 $ | (6) |
综合指数法是将几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由于在生长发育中林木的高矮、粗细、生活力等方面都会表现出差异,这些差异会反映在林木的胸径、树高、树冠上(韦翠鸾,2004),因此通过与优势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对比能够确定树木个体生长势。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综合各单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指标与优势木对比定量确定单木的生长势。具体步骤为: 1)数据标准化,以平均木作为基准值,用其他个体的相应值除以平均木; 2)标准值的确定,选用样地中2~3株优势木计算其树高、胸径、冠幅平均值作为标准值(表 2); 3)指标指数化,将样地其他单木各项指标与标准值比较,确定指标是高优指标或是低优指标; 4)指数综合,将比较后的指标按同类指数相乘、异类指数相加进行指数综合。计算公式如下:
$ {\rm{GP}} = \sum\limits_{i = 1}^m {\prod\limits_{j = 1}^n {{Y_{ij}}} } 。 $ | (7) |
树木个体形态照片拍摄采用Buhyoff等(1980)的方法,1张照片代表1株树木景观,照片拍摄时间均选在每天的9:00—15:00。用Canon G10相机采用纵向拍摄,使用相同的焦距,镜头与观察者视线水平一致,拍摄角度应避免林内其他树木、灌木遮挡视线; 若存在过高的遮挡物,可以适当砍除,保证景观照片中只有待测评树木个体。最后筛选出554张具有代表性的单木景观照片作为评价对象,从中随机抽取100张作为模型检验样本。本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单木景观质量进行美景度评价。评价者主要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林学、生态、园林、水保专业研究生和部分社会工作人员共60人。每次选取100张典型单木景观照片,采用随机排列法制作成6组幻灯片,通过网络发放给评价者打分。
2.5 林木分级过程林木分级采用以下程序进行: 首先,分析单木各测树指标、生长势与美景度的关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单木景观评价指标,建立美景度与测树指标间的数学模型; 然后,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的美景度预测值和生长势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划分单木类型; 最后,采用Topsis法计算单木总体得分值,根据总体Topsis得分值和美景度值、林木生长势确定林木等级。
3 数据处理 3.1 美景度值(SBEv)计算方法照片中景观质量的SBE值,采用Daniel等(1976)的7分制赋值法,具体计算步骤为: 1)按照等级值的大小顺序统计各等级值的频数(f); 2)计算各等级值的累计频数(cf); 3)累计频数除以总的评判人数得出累计概率(cp); 4)根据累计概率查正态分布单侧分位数值(z); 5)计算z的平均值(Z); 6)随机选择一景观作为对照景观,SBEv=(Zi-Z0)×100。其中: Z0为对照景观各等级对应的z值的平均值,Zi为第i个景观各等级对应的z值的平均值。
3.2 美景度及其影响因子等级划分为了便于分析各景观因子与美景度间的关系,采用章志都(2010)的等差法将美景度值分为5个级别,计算方法见表 3。统计不同美景度值等级间对应的各景观因子值,对不同美景度值等级的景观因子值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3.3 Topsis 方法Topsis法的基本思想是: 基于归一化后的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优、劣方案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依据(黄广远,2011)。计算公式为: Ci=Di-/(Di++Di-),Ci∈[0,1],Ci越接近于1,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越接近于最优水平,即Ci值越大,评价结果越优。Ci为Topsis值,Di+和Di-为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加权欧氏距离。
3.4 数据图形制作及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图形制作,采用SPSS 18.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在差异显著时应用Turkey法进行多重比较。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长和形态指标对林木个体美景度的影响对不同美景度等级的景观因子值进行比较分析(图 1)表明: 随着美景度值等级的降低,树干通直度、树高年均生长量、径高比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树冠体积、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冠长率、树冠伸展度和生长势呈正线性降低变化趋势,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比例则呈负线性增加变化趋势。不同美景度值等级之间的树高年均生长量(P=0.01)、树干通直度(P=0.01)、径高比(P=0.00)、树冠体积(P=0.00)、胸径年均生长量(P=0.00)、冠幅年均生长量(P=0.00)、冠长率(P=0.00)、树冠伸展度(P=0.00)、生长势(P=0.00)和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比例(P=0.00)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这表明采用所选择的测树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油松林木单体美学质量。
因子分析结果(表 4)表明: 前4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7.54%,选择前4个轴作为分析轴。根据因子载荷,第1公因子与径高比(R=0.926)、树冠伸展度(R=0.722)有较强正相关,与树高年均生长量(R=-0.94)有较强负相关,这些变量反映出树体的单木树冠与树干的协调,定义为干冠协调指数,计为U1; 第2公因子与树冠体积(R=0.834)、冠长率(R=0.886)有较强正相关,与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比例(R=-0.7)有较强负相关,反映出树冠大小和竞争能力,定义为单木冠形指数,计为U2; 第3公因子与胸径年均生长量(R=0.756)和冠幅年均生长量(R=0.853)有较强正相关,可以描述单木生长状况,定义为单木生长指数,计为U3; 第4因公子与树干通直度(R=0.958)具有较强正相关,可反映树木的直立程度,定义为干形指数,计为U4。
为简化和方便公因子值计算,采用归一化法对4个因子所含测树指标进行处理,然后分别计算归一化后的各对应测树指标在公因子中的权重。依据权重建立综合指数公式如下:
$ {U_{\rm{1}}}{\rm{ = 0}}{\rm{.33RDH + 0}}{\rm{.39CED - 0}}{\rm{.27AIH;}} $ |
$ {U_{\rm{2}}}{\rm{ = 0}}{\rm{.33CV + 0}}{\rm{.57CR - 0}}{\rm{.109RDCT;}} $ |
$ {U_{\rm{3}}}{\rm{ = 0}}{\rm{.48AID + 0}}{\rm{.52AIC;}} $ |
$ {U_{\rm{4}}}{\rm{ = SSD}}。 $ |
目前对单木美景度研究主要是通过分解单木美景要素,利用多元数量化模型(董建文等,2010)、逐步回归(Lothian,2004)及综合评价(黄广远等,2011)构建评价模型。多数以线性模型表达自变量与美景度间的关系,然而,现有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通常较低(Schroeder et al.,1981; Brown,1983),主要原因是有些景观要素与美景度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章志都等,2008; 李俊英等,2011)。以单木质量特性的4个综合指标为自变量,以美景度值为因变量,依据454张景观照片建立了单木美景度与测树指标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 经检验,该模型F值为275.0,残差值为11.82,P值为0.001 2,达到显著水平,模型的决定系数R2=0.81。通过随机抽取100张景观照片进行模型验证,所建立函数的决定系数R2为0.73,模型拟合较好。
$ \begin{array}{*{20}{c}} {{\rm{SBEv = - 185}}{\rm{.35 + 1 972}}{\rm{.56}}{U_{\rm{2}}}{\rm{ - 4}}{\rm{.16}}{U_{\rm{3}}}{\rm{ - }}}\\ {{\rm{2 980}}{\rm{.1}}{U_{\rm{2}}}^{\rm{2}}{\rm{ - 15}}{\rm{.79}}{U_{\rm{4}}}^{\rm{2}}{\rm{ + 11}}{\rm{.86}}{U_{\rm{1}}}{U_{\rm{3}}}{\rm{ + }}}\\ {{\rm{1 0}}{\rm{.49}}{U_{\rm{2}}}{U_{\rm{3}}}{\rm{ + 67}}{\rm{.02}}{U_{\rm{2}}}{U_{\rm{4}}}} \end{array} $ |
首先,采用Topsis法计算所有单木美景度模型的拟合美景度值和单木生长势值,确定综合Topsis值及单木整体大小排序;然后,选用拟合美景度值和单木生长势值作为油松林木景观类型划分新指标,利用系统聚类法采用欧氏距离来衡量单木生长势值和美景度值的差异,应用离差平方和法将454株油松单木聚为3个大类6个小类。
聚类后统计各类单木数量及单木综合Topsis最大和最小值以确定不同类型Topsis取值范围,依据不同类型Topsis取值范围对整体Topsis排序进行划分,对有重复区域的部分采用取中位数方法进行区分。最后以Topsis均值大小定义不同单木类型如下。
Ⅰ级木Topsis均值为0.72,取值范围在0.91~0.66,定义为景观主体木,是构成风景林景观骨架的个体和优势个体。形态特点: 树高和直径较大,冠幅宽大,树冠发育良好,死冠较少,树冠处于林冠上层,树干多数通直,部分树体弯曲幅度比较小。其2个亚级分别为: Ⅰ1级木均值为0.82,取值范围在0.91~0.79,定义为景观提景木,是在林分景观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个体,缺乏该个体不影响总体景观的存在,但会降低景观质量,主要指高大、树冠庞大的个体。形态特点: 树高、胸径和冠幅最大,死冠比例较少,树冠发育良好,个体多为优势树种,或孤立木,树体通直,少量稍有弯曲的树体。Ⅰ2级木均值为0.71,取值范围在0.78~0.66,定义为景观核心木,指构成风景林景观骨架的个体,缺乏这些个体,该景观不复存在。形态特点: 树高、胸径和冠幅略次于Ⅰ1,死冠比例和树体通直度比Ⅰ1明显增大,树冠向四周发育,多为亚优势木。
Ⅱ级木Topsis均值为0.53,取值范围在0.65~0.41,定义为景观有益木。虽不属于构成景观的主体,但由于这些个体的存在,丰富了景观的色彩、层次; 或者有较强生长潜力的个体,经过合理培育,将来可形成景观主体木。形态特点: 树高、胸径生长处于中间状态,树冠处于林冠中层,存在明显的死冠,部分树干缺陷明显。2个亚级分别为: Ⅱ1级木均值为0.60,取值范围在0.65~0.54,定义为景观辅助木,是对景观有辅助作用的个体。形态特点: 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尚好,但相比于前2个亚级,死冠比例明显增大,树冠位于林冠中层,树体差异不明显,多为中等木。Ⅱ2级木均值为0.48,取值范围在0.53~0.41,定义为景观潜力木,为生长潜力较大、未来可形成景观主体木的个体。形态特点: 树高、胸径生长比较慢,冠幅狭窄,但树冠可以伸入林冠层中,死冠接近树冠一半,树干缺陷明显。
Ⅲ级木Topsis均值为 0.31,取值范围在0.40~0.11,定义为景观有害木,为对景观质量有危害的个体,包括冠型不良、干形不良、严重倾斜、枝条生长次序混乱等个体。形态特点: 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非常慢,处于林冠下层,树冠和树干发育都很受压制。其2个亚级分别为: Ⅲ1级木均值0.38,取值范围在0.40~0.34,定义为景观有害木,是可导致景观质量降低的个体。形态特点: 死冠占树冠半数以上,树冠稀疏,侧方和上方都被压制,干形存在较大弯曲。Ⅲ2级木均值为0.26,取值范围在0.33~0.11,定义为景观障碍木,是可导致败景的个体。形态特点: 整体生长极落后,树冠存有大量死冠,干形弯曲严重,多为濒死木和枯死木。
由表 5可知,随林木级别降低,干冠协调指数、冠形指数、生长指数、美景度、生长势呈正线性降低趋势,干形指数呈正线性增加趋势。多重比较表明:Ⅰ,Ⅱ,Ⅲ级木间干冠协调指数、冠形指数、生长指数、美景度、生长势差异均显著。Ⅰ,Ⅱ与Ⅲ级木间干形指数差异显著,但Ⅰ与Ⅱ级木间差异不显著。不同亚类林木间生长指数、美景度和生长势均差异显著。Ⅲ1与Ⅲ2 级木间干冠协调指数、Ⅰ1与Ⅰ2级木间和Ⅱ1与Ⅱ2级木间冠形指数、Ⅰ1与Ⅰ2级木间和Ⅲ1与Ⅲ2级木间干形指数差异均不显著。Ⅰ1,Ⅰ2与Ⅱ1,Ⅱ2和Ⅲ1,Ⅲ2级木干冠协调指数、冠形指数、干形指数差异均显著。Ⅱ1,Ⅱ2与Ⅲ1,Ⅲ2级木间除Ⅱ2与Ⅲ1,Ⅲ2级木间干冠协调指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数差异均显著。
由表 6可知,随林木级别降低,树冠体积、冠长率、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树高年均生长量、径高比、树冠伸展度指标呈正线性降低趋势,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比例和树干通直度呈正线性增加趋势。多重比较表明:Ⅰ,Ⅱ,Ⅲ级木间树冠体积、冠长率、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树高年均生长量、径高比、树冠伸展度、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比例差异均显著。Ⅰ与Ⅱ级木间树干通直度差异不显著,Ⅰ,Ⅱ与Ⅲ级木间差异显著。不同亚类林木间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差异均显著。Ⅰ1与Ⅰ2级木间和Ⅱ1与Ⅱ2级木间树冠体积、Ⅰ1与Ⅰ2级木间和Ⅱ1与Ⅱ2级木间冠长率、Ⅲ1与Ⅲ2级木间树高年均生长量、Ⅰ1与Ⅰ2级木间和Ⅲ1与Ⅲ2级木间径高比、Ⅰ1与Ⅰ2级木间和Ⅲ1与Ⅲ2级木间树冠伸展度、Ⅰ1与Ⅰ2级木间和Ⅲ1与Ⅲ2级木间树干通直度差异均不显著。Ⅰ1,Ⅰ2与Ⅱ1,Ⅱ2和Ⅲ1,Ⅲ2级木间树冠体积、冠长率、树高年均生长量、径高比、树冠伸展度和树干通直度除Ⅰ1,Ⅰ2与Ⅱ1,Ⅱ2级木间冠长率、Ⅰ1,Ⅰ2与Ⅱ1级木间树干通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Ⅱ1,Ⅱ2与Ⅲ1,Ⅲ2 级木间除Ⅱ2与Ⅲ1,Ⅲ2 级木间树高年均生长量、树冠伸展度和树干通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
根据不同级别分析表明: 影响油松林木个体景观质量的主要形态特征指数是生长指数、冠形指数,其次为干冠协调指数和干形指数。差异大的主要测树指标为胸径、冠幅、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其次为树高和树干通直度总长度。
5 结论与讨论风景林间伐木的选择,主要依据林木景观效果,其次为树木生长能力。影响单木景观质量的因素虽然较多,但有些因素已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如较大的胸径和宽大冠幅对美景有较强正效果(Arthur,1977; 董建文等,2009),树体通直、协调、树冠比较对称(章志都,2010)可以通过定量测定单木生长和形态指标反映出来。从本研究结果看: 树冠体积、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冠长率、树冠伸展度与美景度值间呈正线性降低变化趋势,即指标数值越大,美景度值越高;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与美景度值间呈负线性增加变化趋势,即指标数值越小,美景度值越高。树高年均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径高比虽然与美景度值呈现曲线变化,但径高比最大、树干通直度最小时美景度值最高,说明树体协调度比例大和一定弯曲树干有较强美景效果(Cook,1972)。树高年均生长量呈现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调查中混有修枝和不修枝的单木,以致影响评判者对树木高度的美景评判。
生长指标和形态指标能很好地反映林木个体不同部位的生长和形态,但各指标之间也不完全独立。因子分析法可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以较少的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于秀林等,1998)。本文将反映林木生长和形态的9个测树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简化为可以表征单木树体的生长、冠形、干冠协调和干形4个特征综合指数。由于树高年均生长量、高径比、树干通直度与美景度值间呈非线性变化趋势,所以本文选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构建了精度较高的美景度与单木生长、冠形、干形和干冠协调指数的预测模型,为林木分级提供美学方面的参考依据。
生长势能综合反映树木生长状况,也是间伐木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本文通过与优势树种的对比,利用综合指数法定量构建单木的生长势,研究表明,单木的生长势与美景度呈正线性变化趋势,即生长势越大,单木景观质量也越高。虽然生长势与美景度变化趋势一样,但单独以生长势指标进行分级会导致分级后的间伐木差异集中体现在树高、冠幅和胸径生长的强弱上,缺少树干、冠形和干冠协调指标的信息。以美景度分级虽然包含了生长、树干、冠形和干冠协调指标差异,但缺少单木生长潜力信息。本文采用Topsis法综合考虑单木的生长势和美景度,并通过聚类法将相近的单木聚合为3个大类6个亚类,依据Topsis综合值的大小定义分类后的间伐木。通过方差分析,选取差异显著又便于测定的胸径、冠幅、树高、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和树干通直度作为区分不同级别林木的指标,为风景林林木分级提供更为简便、客观的分级参考。
[1] | 陈鑫峰,贾黎明. 2003. 京西山区森林林内景观评价研究.林业科学, 39(4): 59-66.(1) |
[2] | 董建文,廖艳梅,许贤书,等. 2010. 秋季观赏植物单株美景度评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8(3): 42-46.(1) |
[3] | 董建文,翟明普,章志都,等. 2009. 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单因素美景度评价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1(6):154-158.(1) |
[4] | 黄广远,徐程扬,毛 斌,等. 2011. 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城区景观乔木树种评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9(11): 102-104.(2) |
[5] | 贾黎明,李效文,郝小飞,等. 2007. 基于SBE法的北京山区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原则. 林业科学, 43(9): 144-149.(1) |
[6] | 李效文,田 甜,贾黎明. 2008. 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0(3): 44-50.(1) |
[7] | 李俊英,闫红伟,唐 强,等. 2011. 沈阳森林植物群落结构与其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关系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6(2): 212-219.(1) |
[8] | 吕勇. 2012. 青椆混交林间伐指数初探. 林业资源管理, 10(5):90-93.(1) |
[9] | 王爱珍. 1994. 提高风景林美学价值建立森林公园的营建技术体系. 西北华北林业调查规划, 3(4):13-16.(1) |
[10] | 王超. 2007. 北京西山风景林抚育间伐技术.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
[11] | 王希群. 2005. 北京市山区油松、侧柏林质量调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
[12] | 韦翠鸾. 2004. 北京西山风景林抚育技术研究.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
[13] | 吴南生. 2006.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与技术研究.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
[14] | 徐国祯. 1994. 在建立森林公园时如何对现有森林进行改造.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47 (1):51-53.(1) |
[15] | 易宗文. 1984. 森林学. 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 |
[16] | 于秀林,任雪松. 1998. 多元统计分析.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 |
[17] | 章志都,徐程扬,董建文,等. 2008. 郁闭度对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及林内景观影响的研究. 中国城市林业, 6(2):10-13.(1) |
[18] | 章志都. 2010. 北京市低山风景游憩林质量调控技术研究.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4) |
[19] | Arthur L M. 1977. Predicting scenic beauty of forest environments: Some empirical tests. Forest Science, 23(2):151-160.(1) |
[20] | Brown T C. 1983. Near-view scenic beauty of Ponderosa pine forests. Tucson,AZ:University of Arizona.(1) |
[21] | Brown T C, Daniel T C. 1984. Modeling forest scenic beaut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to ponderosa pine. Fort Collins, CO: Rocky Mountain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USDA Forest Service.(1) |
[22] | Buhyoff G J, Leuschner W A, Arndt L K. 1980. Replication of a scenic preference function. Forest Science, 26(2): 227-230.(2) |
[23] | Cook W L. 1972. An evaluation of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forest tre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4): 293-302.(2) |
[24] | Daniel T C, Boster R S. 1976. Measuring landscape esthetics: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Fort Collins, Colo: Roeky Mtn Forest and Range Exp Stn, USDA Forest Serv.(1) |
[25] | Gundersen V, Rrivold L H. 2011. Naturally dead and downed wood in Norwegian boreal forests: public preferences and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6(2): 110-119.(1) |
[26] | Hull IV R B, Buhyoff G J, Gordell H K. 1987. Psychophysical models: an example with scenic beauty perceptions of rood side pine forests. Landscape Journal, 6(2):113-122.(2) |
[27] | Lothian A. 2004. Amenity value of scattered and isolated trees. South Australian Native Vegetation Council.(2) |
[28] | Orians G H, Heerwagen J H. 1992. Evolved responses to landscapes// Barkow J H, Tooby L,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 |
[29] | Paquet J, Belanger L. 1997. Public acceptability thresholds of clear cutting to maintain visual quality of boreal balsam fir landscape. Forest Science, 43(1):46-55.(2) |
[30] | Ribe R G. 2005. Aesthetic perceptions of green-tree retention harvests in vista view: the interaction of cut level, retention pattern and harvest shap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73(4):277-293.(2) |
[31] | Schroeder H W, Daniel T C. 1981. Progress in predicting the perceived scenic beauty of forest landscapes. Forest Science, 27(1):71-80.(1) |
[32] | Tyrvainen L, Silvennoinen H,Kolehmainen O. 2003. Ecological and aesthetic values in urban forest management.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1(3):135-149.(2) |
[33] | Vodak M C, Roberts P L, Wellman J D, et al. 1985. Scenic impacts of eastern hardwood management. Forest Science, 31(2):289-3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