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13, Vol. 49 Issue (8): 117-125   PDF    
DOI: 10.11707/j.1001-7488.20130817
0

文章信息

周荣伍, 安玉涛, 马润国, 金莹杉, 王奇峰, 林大影, 王敏增, 李涛
Zhou Rongwu, An Yutao, Ma Runguo, Jin Yingshan, Wang Qifeng, Lin Daying, Wang Minzeng, Li Tao
风景林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and Research Status in Scenic Forests
林业科学, 2013, 49(8): 117-125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3, 49(8): 117-125.
DOI: 10.11707/j.1001-7488.2013081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11-09
修回日期:2013-02-27

作者相关文章

周荣伍
安玉涛
马润国
金莹杉
王奇峰
林大影
王敏增
李涛

风景林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周荣伍, 安玉涛, 马润国, 金莹杉 , 王奇峰, 林大影, 王敏增, 李涛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北京 100093
摘要:风景林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特殊林分。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求,风景林近年来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系统论述风景林的概念与内涵,从风景林结构分析、风景林规划设计及营建、风景林经营管理、风景林功能及其评价等4个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风景林,通过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创造既富有美学价值又稳定健康的风景林生态系统是风景林研究的主要方向,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协同研究是风景林研究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风景林    抚育    分类    评价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and Research Status in Scenic Forests
Zhou Rongwu, An Yutao, Ma Runguo, Jin Yingshan, Wang Qifeng, Lin Daying, Wang Minzeng, Li Tao    
Beijing West Mountains Experimental Tree Farm Beijing 100093
Abstract: A scenic forest is a special type of forest that has high aesthetic value and is aimed to meet the aesthetic needs of people. With the increasing need for natural environment, scenic forests have become a central focus of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studies of urban forestry.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scenic forest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scenic forests in both China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in 4 aspect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functions and evaluation.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main direction of researches in scenic forests should be ecosystem approach,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creation of stable and healthy scenic forest ecosystems. Infilt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would b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tudies on scenic forests.
Key words: scenic forest    tending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近几年,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和回归自然的渴求日益迫切,良好的风景游憩环境成为现代城市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也是一座城市“稳定、协调、宜居、文明”的重要标志。随之,风景林相关研究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形成了风景林研究的热潮。对风景林的类型划分和功能评价,营造和经营的研究增加,建设结构完善、功能良好、特色各具的风景林,并通过生态抚育措施提高风景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健康水平是风景林研究的重要内容。

1 风景林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背景 1.1 概念及内涵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恢复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剧增,林学的研究多在集约经营的工业用材林中进行,其次是研究如何通过不同的美学措施提高用材林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由于美学措施完整程度的不同,“风景林”在国外有Amenity Forest(一般指美学措施比较完善的、使人愉悦的风景林),Scenic Forest(风景林,一般指较少采取人工美学措施的大面积天然林,只进行卫生伐和常规的森林防护),Aesthetic Forest和Ornamental Forest(以观赏植物为主体的人工风景林,面积较小,但经营强度最高,一般配置在城市或城郊的森林公园内)等多种称谓。

在我国,林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通常将风景林作为一个特定的林种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对风景林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学术界对风景林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顾金荣(1990)把风景林定义为以发挥森林的卫生保健、旅游观光为主要目标,它具有美学措施完善、舒适、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具有观赏和游憩价值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孟平等(1995)提出风景林是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被景观,由不同类型的森林植物群落组成,在森林的经济分类中属特用林种之一。陈鑫峰等(2000)认为,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不管其美学措施的完善程度如何,只要满足“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和“以满足审美需求(以视觉美为主)为目标” 的森林都属于风景林的范畴

由以上分析,这些定义的表述不同,但都是从风景林的功能分类(国内)及主体林分的特征(国外)来界定风景林的基本概念并用以解释其内涵。因此,笔者认为按照其功能和林分特征来定义,风景林是以发挥景观功能为主,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人工或自然森林群落。

近几年,随着风景林研究的深入,有关学者又相继提出了生态风景林、风景游憩林、城市风景游憩林等多种概念。与风景林相对而言,这些森林是在风景林美学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其他功能所形成,“游憩林”是指具有适合开展游憩的自然条件和相应的人工设施,以满足人们娱乐、健身、疗养、休息和观赏等各种游憩需求为目标的森林。“风景林”和“游憩林”有区别,但经常有森林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满足综合游憩需求,把这样的森林统称为风景游憩林。城市森林中主体功能为风景游憩的森林谓之城市风景游憩林,城市风景游憩林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鑫峰等,2008)。蒋有绪(2000)认为,生态风景林是“以风景林设计要求的具有专门防护功能的林种,即兼有防护功能的风景林”,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森林,是现代化城市林业的新方向,也是骨干林种。

1.2 风景林的发展背景

风景林的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陈鑫峰等,2000; 章志都,2007)。

萌芽阶段(18 世纪—1885 年)人们开始认识森林的美学价值。最早的对森林科学化的研究起始于欧洲的德国(陈鑫峰等,2000)。1885 年,森林美学创始人德国林学家Salisch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森林美学》,这不仅标志着森林美学学科的诞生,更为后来的风景林研究提供了较早的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钟永德,2004)。

1885 年至20 世纪70 年代初,森林美学研究趋于系统化,开始把风景林作为一种经营类型。此阶段,除较早开始相关研究的欧洲国家外,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开始了对森林美学和景观美学的论述(林文镇,1991; 陈鑫峰等,2000)。

20 世纪70 年代后,相关研究进入发展期,领域逐步拓宽,并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过渡。这一阶段重要的特征是,部分国家已形成系统的森林景观经营管理体系,并开始走上法制化和行业化的轨道。如1978 年英国林业委员会编印的《The L and scape of Forest and Woods》(森林景观),1989 年英国制定的《Forest L and scape Design Guideline》(森林景观设计指南)和1991 年出版的《The Design of Forest L and scape》(森林景观设计)等,形成了森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陈鑫峰等,2000)。

风景林在我国早有研究,林学家在1952 年的专著中将风景林作为一类森林进行了探讨(陈嵘,1982),而大量的系统研究则见于20 世纪70 年代后。70 年代后,我国森林游憩业发展迅速,风景林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林业研究工作的热点之一(陈鑫峰等,2000)。90 年代,我国引入城市森林的概念后,进一步推动了相关学者对风景林理论的探讨,并开始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愈来愈呈现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生态学、林学、 美学和园林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随着生态学理论及实践的不断完善,生态学观点逐步为学者们所重视,并在风景林林分改造、植被恢复、规划及评价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研究利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原理对风景区进行了植被恢复和林分改造(王希华等,2003a; 蓝振江等,2004),力图利用植被潜在的自然特性恢复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风景林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风景林研究中不仅引入了3S 等先进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的时空尺度上也有所突破,如在林分景观管理(Chris et al., 2011; William,2012; Tahvanainen et al., 2001)、基于GIS 的森林动态模拟(Crookston et al., 2010; Chinsu Lin et al., 2012)等方面都有相关研究案例出现。林学是与风景林研究关系最为紧密、应用历史最长的一门学科。风景林及其抚育、美景度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长等几乎所有的研究领域都离不开林学原理和技术的应用。现代林学中新林业理论及近自然林业理论等的发展也都为风景林研究开拓了思路。森林美学和园林学相关理论及实践是风景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这几个学科在风景林研究中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却又互相渗透,密不可分。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应用形成了风景林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2 研究现状与进展

由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城市森林范围的拓展,目前国内研究风景林较多的学者也是城市林业研究领域的学者。他们应用林学、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和方法在风景林结构分析、风景林规划设计及其营建、风景林经营管理方法、风景林功能及其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

2.1 风景林结构分析

风景林结构是指风景林林木组成的空间、时间和生活型排列。空间排列称为空间结构; 时间排列称为年龄结构; 生活型排列称为层片结构。研究风景林的结构对深入了解各种森林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森林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制订科学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主要从林分中树种选择和群落结构两方面入手进行相关研究。

2.1.1 林分树种选择

近几年对风景林林分树种组成的研究主要围绕树种资源及树种选择两方面展开。

树种资源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于我国重要的风景区进行了研究。杨亚玲等(2007)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并借鉴大量泰山风景林文献资料,对泰山主要的观赏树种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从生态学角度对泰山风景林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 董丽娜等(2004)调查分析了南京紫金山风景区秋季观果树种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保护及开发利用风景区秋季观果树种资源的建议; 黄国通(2012)对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树种资源进行了野外实地勘察、室内鉴定与应用分类,获得森林风景资源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结构、功能、 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为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优化生态环境、规范森林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参考。李建清等(2004)采用描述因子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楠溪江生态景观树种进行客观筛选与评价,并对近期开发前景好的生态景观树种进行了探讨。

树种选择研究方面,兰思仁等(2009)在总结相关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功能目标将厦门城市风景林分为林相改造型、景观效果、水体景观型、 绿色通道型、沿海防护型,再根据各类型特征选择适用的树种。叶志勇(2008)在厦门市本岛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风景林内,选择44 种阔叶树在林下套种,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的适应性、生长特点和抗逆性。结合不同树种的景观效果、美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出适宜风景林美景诱导的11 种骨干树种。李征宇等(2006)提出海南岛海岸生态风景林的归化建设构想,并根据地域文化特点推荐了多种适宜的乡土树种。

值得注意的是,风景林的树种选择,不仅要考虑树种的生态习性,同样要注意其景观效果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从现有文献看,目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止步于提出应用树种种类,如果能进一步对树种配置模式(包括垂直、水平、季相等结构配置模式)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其成果的应用前景及可推广性将大大增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

2.1.2 群落结构

能反映林分空间结构的指标有很多,分析方法复杂程度也有所不同(金明仕,1993; Vodak et al., 1985)。传统林学研究中,林分结构主要用树种组成、年龄结构、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密度和蓄积等指标描述(孟宪宇,1996)。近几年,随着学科交叉的不断加深,生态学方法在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众多学者应用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对林木分布特征、种间联结特性、林下植物分布特征、林下植物生态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韦新良等,2011; 张俊玲等,2009; 孙东等,2011; 董建文,2007a; 2007b; 胡传伟等,2010; 邓送求等,2010a; 俞晓凌,2010; 李宏彬等,2006)。

此外,研究内容已不限于传统领域,开始向空间结构研究领域拓展。这种空间结构是指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林木的生长,其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等4 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风景林进行分析; 二是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林分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邓送求等,2010b)。目前,林分空间结构理论在北方森林结构研究中应用较多(王威等,2008; 苏薇等,2008; 胡艳波等,2003; 赵中华等,2009),但将森林空间结构特征与其景观质量结合还是很少。

综上可见,目前文献多是利用林学、景观生态学及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一般的林分结构和群落结构特征,但对用于风景林结构的特质性研究还不够。生态学方法是研究群落特征的有效方法,若能结合森林经营,开展与风景林景观质量的关联性研究,更有助于高质量高稳定性风景林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形成。

2.2 风景林规划设计及其营建

近几年,随着生态游憩需求的日益增加,风景林研究兴起,其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蒋有绪(2000)曾提出风景林的生态功能设计,应符合公益防护林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景观功能设计,应由视点出发,分成近景、中景和远景。王希华等(2003b)以东钱湖为例探讨了生态风景林的构建技术,提出应用生态学方法建设生态风景林,推荐出东钱湖生态风景林建设的10 类群落构建模式。孙冰等(2004)根据视景类型、景观要素和视频率高低,将深圳市生态风景林体系森林景观布局划分为城市背景型森林景观区、远山型森林景观区和道路原野型森林景观区; 总体布局依据用地性质、特点和林种的主导功能,大尺度上采用规模片状分布、带状走廊格局和系统网络结构,小尺度上以点状散落布局为主。陆瑛等(2007)指出城市综合性公园环境中营造生态风景林,其景观设计应围绕主题、色彩、宏观姿态和空间展开,生态设计主要围绕树种和生态位展开,生态与景观互融设计要围绕群落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展开。

部分学者从美学构图及心理学角度也对风景林景观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李宏彬等(2006)对风景林建设的艺术手法和生态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以风景林的平面构图、立面构图、意境美、季相变化作为艺术基本原理来探讨风景林的建设,同时又从风景林的树种选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等生态规律作了理论探讨以求得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杨铁东等(2006)从森林景观设计的构图特征出发,探讨了其空间构图、平面构图和立面构图应遵循的景观设计的原则。

目前,关于风景林营建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树种选择和配置上(林源祥等,2003; 茹正忠,2001; 周忠,2009),且多为以现有林分景观质量提升为目标的风景林营建技术研究。作为无林地或困难立地风景林营建技术研究案例较少。杨学民(2011)系统地总结了徐州地区石灰岩山地风景林营建的规划设计,立地分类与造林整地,树种配置与栽植,以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分的生长、自然演替、森林抚育和人工促进侧柏林演替的主要技术,为同类地区山地风景林营建提供参考。秦飞(2010)则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实践,提出市区丘陵山区风景林规划的目标、原则、流程、内容和典型模式,为同类立地风景林的营建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实践方面,为了更好地指导风景林营建工作,深圳市制定了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造林质量管理办法。

2.3 风景林经营管理研究

国内风景林经营管理研究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大部分文献都局限在论述风景林建设的一般原则方面,对风景林具体经营措施的研究较少。

2.3.1 风景林抚育

1)抚育方法分类 风景林抚育会影响到林分的外貌(景观质量)及内部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好坏将影响公众及政府对风景林抚育工作的认可与否,其结果将进一步影响到森林的经营管理(Hull,1989)。此外,风景林抚育还可以对林分的生长、生态健康水平和生物多样性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的抚育措施可使风景林朝着价值增大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现有森林抚育方法可以归纳为林分抚育法和斑块抚育法两类。林分抚育法基于林学原理,是传统用材林抚育基础上的改进,可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集中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2001 年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吴南生等(2007)提出的斑块抚育法,是在近几年风景林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较新的抚育理念和方法,是景观生态学理念在抚育中的应用。该方法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目标森林斑块为抚育作业单元,以斑块重要性评价、林木等级评价为关键步骤,以单株标号、单株择伐、丛(团、块)状择伐、定位补植为主要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较高的灵活度。2)主要抚育措施 由于最初的研究是在提高用材林风景游憩价值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其抚育技术研究也多集中在抚育采伐的技术环节上。间伐作为主要的抚育措施,在提高人工林景观价值的研究中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香川隆英,1991)。 可以把风景林间伐技术基本思路归为如下几个类型: ①经人工间伐使立木配置呈不均匀分布,使之接近择伐林型的同时,通过自疏和间伐引入下层阔叶树,谋求森林的可持续性和风致(景观质量)的提高; ②为避免人工林模式化,把林分转为复层林,建立多样化的物种和自然空间; ③在满足长期生产木材需求的前提下,同时实现育林目标和提高林分景观。

虽然学者们很早就已指出抚育间伐的重要性,并极力提倡,但仍很少见相关的实践及研究实例,在具体的方法细节上还有很多未知部分。比较重要的研究案例为,伊藤精晤等(1994)在信州大学的演习林内,对扁柏(Chamaecyparis)等进行了景观伐(风致间伐),并与通常的木材生产间伐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对于放置的人工林,从森林结构调查入手判断其向自然林的恢复程度,通过间伐有效促进恢复进程,从而提高景观质量。

近些年,随着抚育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相继出现了一些风景林抚育改造方面的探索案例,涉及技术措施也由单一的间伐向修枝补植等多方位发展。 如郭宝章等(1991)将森林景观改造措施细分为树种选择、修枝、伐木、林下整理与补景栽植等4 个方面,提出在实施抚育时必须考虑到伐区的位置、大小及形状等对景观造成的影响。杨式瑁(2001)总结了2 项基本的营林措施,即景观伐与景观补植。陈华成(2004)提出了深圳凤凰山相思(Acacia)低质林分的生态风景林改造技术; 三明市在梅列区北山对以马尾松为主体的生态风景林进行了改造(李文松,2008)。

综上,目前的抚育措施研究仍以间伐技术研究,对于风景林修枝及其他抚育措施的研究非常少。但实际上结合修枝整形使树形趋于完美,通过修枝、割灌,创造良好的通透景观,也是构筑风景林景观的主要途径之一。

此外,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技术措施为景观伐,而相关标准仅提供了基本原则,难以指导生产实践。斑块抚育理念下实施抚育措施可以弥补传统抚育方法的缺点,可考虑两者结合,林分抚育方法作为常规抚育,对于具有特殊景观需求或重点景区应用斑块抚育理念,以斑块为对象,确定抚育目标后实施景观伐等抚育措施,将更有助于生产中的应用。

3)采伐木选择方法 合理选择间伐木是关系到能否达到抚育间伐目的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在用材林上,通常通过对林木进行分级来选取采伐木。 风景林抚育采伐木的选择方法,基本上都是在借鉴用材林树木分级法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特征加以修正,采取主观定性的方法进行。那常富(2001)提出将采伐木分成优良木、多余木和伴生木3 类; Buhyoff 等(1980; 1982)Daniel 等(1983)也提出多余木和伴生木是伐除对象; 王爱珍(1994)把林分内的林木划分为优良木、有益木、有害木和后备木,间伐对象是有碍优良木和后备木生长的有害木。

作为极少的景观伐案例,Itoh 等在长野县信州大学演习林内进行了人工林景观伐的残存木和采伐木选择研究,其基本思路是尽早开始抚育间伐,将林分中居支配地位的林木定为一级木; 把二级木即生长迟缓(但对一级木构成竞争)的林木除去,为一级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 从美学的观点同时保留并抚育三级木即被压木。研究者希望通过这种采伐木选择方法,能够使林分避免单层闭锁状态,向自然林的变化多样性及持续生长、更新方向发展(伊藤精晤等,1989)。

与用材林相比,风景林采伐木选择上更注重单株及林分景观效果,更多考虑了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原则。Robert(2009)研究了木材的保留水平和模式与美景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蓄积为110 ~ 155 m3·hm - 2或保留立木为700 ~ 900 株·hm - 2 时森林美景度较高,且年龄较大的森林和大型树木被认为是美丽的。

传统用材林抚育中作为伐除对象的枯树、倒木、 畸形木在风景林中应当适当保留,以减少森林单调性和供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栖息(Buhyoff et al., 1980; Daniel,1983)。

以上介绍的采伐木选择方法均为定性描述法。 近几年,有关学者应用定量方法进行间伐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王超等(2006)针对目前国内风景林抚育间伐方法的局限性,将林分空间结构理论用于风景林的空间结构分析,结合风景林自身特点和功能需求,探讨出一种全新的风景林抚育间伐方法,并应用于北京市西山风景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间伐强度 针对风景林抚育间伐强度的研究还很少,少数案例(王爱珍,1994)通过试验方法确定了较适用于风景林的树冠系数。虽然国际上用材林间伐强度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由于风景林的特殊性,很少应用到风景林抚育间伐强度的研究中。目前的研究多是在定性区分不同间伐强度类型的基础上,针对抚育间伐强度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很少从林分稳定性、美景度综合效益去研究。

总的来看,风景林抚育技术的研究仍在借鉴用材林抚育理论阶段,虽然随着新林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案例,配套抚育技术得到初步成果,但可操作性和普及性仍有待提高,也迫切需要通过示范林分等的建设及实践应用案例,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

目前的抚育理论和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美景度的提升上,实际上,单纯的高美景度不应该是风景林抚育目标的全部,应该把风景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考量,采取相应的抚育措施,使风景林的景观效果、群落健康稳定、可持续经营得到统一。

2.3.2 风景林管理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干铎就注意到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并于1953 年,主持编制了南京紫金山第一个风景林森林经理施业案。1957 年,他又提出“南京紫金山风景林调查规划”作为教研组的科研课题,为中国风景林的经理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王干成,1987)。以此为开端,之后早期的风景林经理,大部分还是以定性管理方法为主。近几年,数字林业兴起,成为林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使数字化林业成为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风景林的管理也随之经历了一个逐渐由定性向定量、人工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化的过程。直至目前,虽然风景林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数字化管理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但已有少数学者在风景林的数字化管理及技术应用上进行了一些有益而初显成效的探索性的研究。如周春国等(2005)以SQLserver2000 为后台数据库,MapInfo 为平台,Visual Basic 为工具,借助现代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中山陵风景名胜区的森林资源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从而提供了风景林资源信息,可用于风景林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赵广亮(2008)则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3S 技术及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八达岭长城风景林进行了系统分类、定量化分析及评价,并利用数字化结果形成新的景斑区划结果,最终提出基于景斑级的风景林经营措施和经营模型,建立了八达岭长城风景林数字化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八达岭长城风景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过程。这些研究为风景林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的理论支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技术数字化、 机构规范化、理论标准化将成为风景林管理主要解决的课题。

2.4 风景林功能及其评价

风景林功能的研究,目前还多是从森林的一般功能出发,对风景林的功能进行探讨(江泽慧,2004; 蒋有绪,2000; 薛达等,2001)。功能评价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景观质量评价领域。国外相关研究较多,形成了4 个学派: 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经验学派(也可称现象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和心理物理学派(psychological paradigm)(张荣等,2004)。 这些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各具特色,其特点可以概括地分为2 类,即将评价标准放在人或团体的主观评价上(Hollenhorst et al., 1993)和放在评价物本身的属性上(Hull et al., 1986; 1987)。从具体的评价过程来讲,多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Arthur 等还把这些方法进一步区分为描述因子法和公众喜好法(Kellomäki,1975)。描述因子法包括生态和美学2 方面,一般是由专家判定; 公众喜好法包括心理和现象2 方面,通常采取问卷方式评定(韦翠鸾等,2004)。Daniel 等(1983)则将方法细分为生态的、 美学的、心理物理的、心理的、现象的和数量整体。

国内也采用定性和定量2 种方法,早期的研究多数以定性描述法为主,大部分研究工作都集中在 90 年代以后。很多研究案例都是对风景林资源的评价,并把森林资源纳入其中的一部分来进行评价。 风景林景观定量评价研究在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目前,国内较多采纳和使用的评价方法是心理物理学派的方法,如在森林风景评价及其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SBE 法就属此类(张荣等,2004)。近几年,国外研究定量方法居多(Liao et al., 2000; Blasco et al., 2008),研究方法综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问卷调查技术、图片仿真模拟等多种手段,并以此指导景观设计和规划。

为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相关学者对风景林利用的主客体进行了大量研究(李效文等,2009; 郭二果等,2009; 温静等,2012; Robert,2004)。此外,大部分研究仍以美景度来概括景观质量,包括了更多的视觉和客观林分因子的内容,而忽视了公众主观喜好、风景林功能多样性的需求。 风景林的景观效应是多方面的,人们的景观需求及其折射出的景观心理感受也应是多样的,风景林应该满足公众不同心理感受的需求。

综上,目前风景林功能评价研究过于局限在景观质量评价。风景林功能评价除景观质量外还应考虑群落稳定性、林分的舒适性等诸多因素,并建立综合的风景林功能评价体系。如可以考虑从生态稳定性(通过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乔灌草结合程度等反映群落稳定性)、景观质量(包括美景度和舒适度)、 环境质量(水源涵养、固碳释氧、防止水土流失、降低温度、滞尘、释放负氧离子、降低热岛效应等)三方面综合考虑风景林的功能发挥,这样的评价结果将更加客观合理,具有实际的指导及参考意义,而景观质量评价更适合用于以美学效应为主要功能的具体林分。

3 结论

风景林研究从萌芽至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景林研究始于对风景林美学价值的重视,因而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森林美学方面,真正体系化、 系统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风景林研究发展历史本身的特点,这些研究多是单纯围绕与美景度(美学价值)的关系展开,在系统性和实用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纵观近几年风景林发展,多学科的交叉性进一步加深,风景林经营理论在朝着集合林学、生态学、 园林学、美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方向发展。此外,风景林理论研究范围及深度进一步扩大,具体的经营理论与经营措施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风景林经营管理逐步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发展。逐渐增多的实践案例,开始为理论研究提供依据,风景林抚育技术日趋科学、合理、高效。

同时也看到,风景林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国外在风景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树木形体与空间配置以及风景林效果评价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研究与示范工作,并形成了系统能够的理论与技术,但我国仍然局限在风景林建设的一般原则,对风景林具体技术研究不多,且理论与实践结合还需要经过大量林业生产实践的验证。宏观上来说,还未形成系统的风景林理论与技术体系,更缺乏大量实践示范,缺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经营的理论依据、缺乏成熟的经营技术体系和合理经营的示范(章志都,2010)。

基于以上现状,基础研究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树种组成与配置、风景林布局与设施建设理论、风景林林分承载力、风景林群落健康理论、风景林结构规模配置原则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并阐明这几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基础研究要尽快完善建立风景林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并通过建立固定监测点,进行长期的定量监测,加大技术推广示范等方式,推动研究成果的示范推广等多种途径,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例如,从生态学、美学和林学等学科的角度研究风景林,通过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创造既富有美学价值又稳定健康的风景林生态系统; 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视点进行风景林研究是风景林研究的必然趋势,例如,随着信息科学及其他学科及技术的发展,风景林研究的多学科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生态学、林学、园林学和健康医学等学科结合,研究营建适合不同人群的风景游憩林、风景保健林、风景疗养林等。

目前,人们对森林游憩需求的日益增强,对于风景林的理论及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风景林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华成,曾锋,邱治军. 2004. 深圳凤凰山生态风景林林分改造效果. 广东林业科技, 20 (4): 35-38, 42.(1)
[2] 陈嵘. 1982.中国森林史料.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
[3] 陈鑫峰,沈国舫. 2000. 森林游憩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 世界林业研究, 13(1): 69-76.(6)
[4] 陈鑫峰. 2008. 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季相景观评价及经营技术原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0(4): 39-45.(1)
[5] 邓送求,闫家锋,关庆伟,等. 2010a. 宝华山紫楠风景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8(4):29-32.(1)
[6] 邓送求,闫家锋,关庆伟. 2010b. 南京紫金山枫香风景林空间结构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4(4):117-122.(1)
[7] 董建文,翟明普,徐程扬,等. 2007a. 京郊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群落林下植被生态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5(4):13-17.(1)
[8] 董建文,翟明普,徐程扬,等. 2007b. 京郊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群落林下植被种间联结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9(1): 66-71.(1)
[9] 董丽娜,居翠,艾维纲,等. 2004. 紫金山风景区秋季观果树种资源调查分析. 江苏林业科技,31(5):14-17.(1)
[10] 顾金荣. 1990. 风景林的林貌结构及其配置. 华东森林经理,(2):10-12.(1)
[11] 郭宝章,严玉玲. 1991. 森林美景之特征与育林作业之配合.现代育林,(1):10-12.(1)
[12] 郭二果,王成,彭镇华,等. 2009. 北京西山三种典型游憩林春季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规律. 林业科学,45(6):145-148.(1)
[13] 胡传伟,孙冰,庄梅梅,等. 2010. 深圳羊台山近自然风景林树种组成与垂直结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4(4):112-116.(1)
[14] 胡艳波,惠刚盈,戚继忠,等. 2003. 吉林蛟河天然红松阔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16(5):523-530.(1)
[15] 黄国通. 2012. 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树种与森林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 现代农业科技,(13)191-193.(1)
[16] 江泽慧. 2004.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江苏现代林业发展. 江苏绿化,(2) : 9-14.(1)
[17] 蒋有绪. 2000. 新世纪城市林业方向——生态风景林.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1(4):111-113.(3)
[18] 金明仕. 1993. 森林生态学. 文剑平,译.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
[19] 兰思仁,陈登雄,方镇坤,等. 2009. 厦门城市生态风景林树种选择与景观构建技术. 城镇绿化,7(4) :16-19.(1)
[20] 蓝振江,蔡红霞,曾涛,等. 2004. 九寨沟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0(3):299-306.(1)
[21] 李宏彬,郭春华. 2006. 风景林建设的艺术性与生态观. 西北林学院学报, 21(3):134-137.(2)
[22] 李建清,叶焕郎,叶胜忠,等. 2004. 楠溪江生态景观树种资源与开发前景探讨. 浙江林业科技, 24(5): 47-50.(1)
[23] 李文松. 2008. 三明市梅列区北山生态风景林综合评价及其营建技术研究.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24] 李效文,田甜,王敏增,等. 2009. 游憩者对北京风景游憩林营建需求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8(3):45-49.(1)
[25] 李征宇, 黄世满. 2004. 海南岛海岸热带风景林带归化建设的研究. 中国园林, 20(8): 66-68.(1)
[26] 林文镇. 1991. 森林美学. 台北: 淑馨出版社.(1)
[27] 林源祥,杨学军. 2003.模拟地带性植被类型建设高质量城市植被. 中国城市林业, 1(2):21-24.(1)
[28] 陆瑛,段渊古. 2007. 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生态风景林营造——以河津市九龙公园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35 (1) : 72-74, 153.(1)
[29] 孟平,吴诗华. 1995. 风景林概述. 中国园林, 11(4):39-41.(1)
[30] 孟宪宇. 1996. 测树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
[31] 那常富. 2001. 森林公园的景观采伐.林业勘查设计,(3): 19-22.(1)
[32] 秦飞,王振营,万福绪,等. 2010. 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4(2):142-146.(1)
[33] 茹正忠,冯选记,高伯慰,等. 2001. 山地风景林不同树种的造林效果分析. 林业科技通讯,(10):7-9.(1)
[34] 苏薇,岳永杰,梁雨,等. 2008. 北京山区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灌溉排水学报, 28(1):113-117.(1)
[35] 孙冰,尹光天,廖绍波,等. 2004.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体系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 中国城市林业, 2 (4) : 8-11.(1)
[36] 孙东,朱纯,熊咏梅,等. 2011. 林隙光照对广州市风景林林下植物分布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32(4): 63-66.(1)
[37] 王爱珍. 1994. 提高风景林美学价值建立森林公园的营建技术体系.西北华北林业调查规划,3(4):13-16.(2)
[38] 王超,翟明普,马润国. 2006. 基于空间结构单元的风景林抚育间伐研究. 林业调查规划,31(6): 6-11.(1)
[39] 王干成.1987. 林学家干铎教授的一生.纵横,(5).(1)
[40] 王威,孙珊,时琴,等. 2008. 北京八达岭林场黄栌风景林空间结构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6(2):25-26,39.(1)
[41] 王希华,王良衍,闫恩荣,等. 2003a. 生态风景林构建技术的探讨: 以东钱湖为例. 浙江林业科技, 23(5) : 61-64.(1)
[42] 王希华,闫恩荣,王良衍. 2003b. 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名胜区植被优化过程中的应用——以东钱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中国园林,(9): 60-63.(1)
[43] 韦翠鸾,翟明普,阎海平. 2004. 风景林抚育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5(1): 114-120.(1)
[44] 韦新良,何莹. 2011. 生态景观林景观效果构成特性定量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 26(6):181-185.(1)
[45] 温静,刘昕昕,黄祥丰,等. 2012. 风景游憩林对人们身心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24): 12116-12117.(1)
[46] 吴南生,翟明普,杜天真. 2007. 风景游憩林斑块抚育法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5): 59-64.(1)
[47] 薛达,罗山,薛立. 2001. 论生态风景林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规划汇刊,(6): 77-78.(1)
[48] 杨式瑁. 2001. 论山东森林公园主体景观建设.山东林业科技,(6): 30-31.(1)
[49] 杨铁东,王洪波. 2006. 对人工湖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考. 华东森林经理, 20(2): 63-67.(1)
[50] 杨学民,秦飞,马占元,等. 2011. 徐州石灰岩山地风景林营建的主要技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9(4): 36-40.(1)
[51] 杨亚玲,曹帮华,武德,等. 2007. 泰山风景林主要观赏树种资源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8(1):19-24.(1)
[52] 叶志勇. 2008. 厦门城市生态林改造树种评价选择的研究. 亚热带植物科学,37(3): 63-66.(1)
[53] 俞晓凌. 2010.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天台山风景林空间结构与美景度的研究.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54] 张俊玲,卓丽环,许易梅. 2009. 太阳岛风景区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7(7):33-35.(1)
[55] 张荣,翟明普,阎海平. 国内外风景游憩林抚育研究进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6(2): 109-113.(2)
[56] 章志都. 2007.侧柏刺槐林群落生态学特征及林内景观影响的研究.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57] 章志都. 2010.京郊低山风景游憩林质量评价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
[58] 赵广亮. 2008.八达岭长城风景林数字化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
[59] 赵中华,惠刚盈,袁士云,等. 2009.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45(3):1-6.(1)
[60] 钟永德. 2004.森林美学的发展及其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中南林学院学报, 24(4):82-87.(1)
[61] 周春国,温小荣,徐达,等. 2005. 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9(5):111-114.(1)
[62] 周忠. 2009.风景林景观抗旱植物选择与造景. 林业实用技术,(4):43-45.(1)
[63] 香川隆英. 1991.京都北山における人工林のアメイニテイに関する研究.造園雑誌,54(5): 185-190.(1)
[64] 伊藤精晤,馬場多久男. 1994.ヒノキ林の風致間伐の実行に伴う森林育成と経営上の問題——信州大学農学部構内ヒノキ林を事例にして.信州大学農学部演習林報告, 1-34.(1)
[65] 伊藤精晤,馬場多久男. 1989.人工林の風致間伐のための残存木と伐採木の選定に関する考査.造園雑誌,52(5): 199-204.(1)
[66] Blasco E, González-Olabarria J R, Rodriguéz-Veiga P. 2008. Predicting scenic beauty of forest stands in Catalonia (North-east Spain). 20(1): 73-78.(1)
[67] Buhyoff G J, Leuschner W A. 1978. Estimating psychological disutility from damaged forest stands.Forest Science, 24(3):242-432.
[68] Buhyoff G J,Wellman J D, Daniel T C. 1982. Predicting scenic quality for mountain pine biitle and western spruce budworm damaged forest vistas.Forest Science, 28(4):827-838.(1)
[69] Buhyoff G J, Wellman J D.1980.The specification of a nonlinear psychophysical function for visual landscape dimensi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3):257-272.(2)
[70] Lin C, Thomson G, Hung S H,et al.2012. A GIS-based protocol for the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alistic 3-D thinning scenarios in recreational forest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13 :440-446.(1)
[71] Chris J K.2011. Management of forest landscape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iotropica,43(6): 766.(1)
[72] Crookston N L, Rehfeldt G E,Dixon G E, et al. 2010.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forest vegetation simulator to assess impacts on landscape forest dynamics. Forest Ecology & Management, 260(7):1198-1211.(1)
[73] Daniel T C,Vining J. 1983.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quality//Altman I, Wohlowill J F.Behavior and Natural Environment.New York: Plenum Press, 39-84.(3)
[74] Hollenhorst S J,Brock S M,Wayne A,et al. 1993. Predicting the effects of gypsy moth on near-view aesthetic preferences and recreation appeal. Forest Science,39(1):28-40.(1)
[75] Hull IV R B,Buhyoff G J. 1986. The scenic beauty temporal distribution method: An attempt to make scenic beauty assessments compatible with forest planning efforts. Forest Science,32(2):271-286.(1)
[76] Hull IV R B,Buhtoff G J,Cordell H K. 1987.Psychophysical models: An example with scenic beauty perceptions of roadside pine forests. Landscape Journal,6(2):113-122.(1)
[77] Hull IV R B. 1989.Forest visu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search//Outdoor recreation benchmark: Proc of the national outdoor recreation forum. USDA For Serv.(1)
[78] Kellomäki S. 1975.Forest Stand Preferences of Recreationists. Suomen Metsätieteellinen Seura, 1-36.(1)
[79] Liao W, Nogami K. 2000. A fuzzy-logic-based expert system for near-view scenic beauty evaluation of hinoki forest.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5(3): 139-144.(1)
[80] Robert G R. 2009. In-stand scenic beauty of variable retention harvests and mature forests in the U.S. Pacific Northwest: The effects of basal area, density, retention pattern and down woo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91(1): 245-260.(1)
[81] Robert G R. 2004. Aesthetic perceptions of green-tree retention harvests in vista view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73(4): 277-293.(1)
[82] Tahvanainen L, Tyrväinen L, Ihalainen M. 2001. Forest management and public perceptions: visual versus verbal informa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53 (1): 53-70.(1)
[83] Vodak M C, Roberts P L, Wellman J D, et al. 1985. Scenic impacts of eastern hardwood management. Forest Science, 31(2):289-301.(1)
[84] William H R,Roland K,Rolf G, et al. 2012. Landscape-scale forest management in the municipal watersheds of Vienna, Austria, and Seattle, USA: commonalities despite disparate ecology and history Natural Areas Journal,32(2): 199-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