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王记祥, 马良进, 张立钦, 毛胜凤
- Wang Jixiang, Ma Liangjin, Zhang Liqin, Mao Shengfeng
- 马褂木褐斑病病原的鉴定
-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of the Brown-Spot Disease of Liriodendron chinensis
- 林业科学, 2013, 49(6): 189-191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3, 49(6): 189-191.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3062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1-22
- 修回日期:2013-04-27
-
作者相关文章
2.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临安 311300
2. School of Forestry and Biotechnology,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又名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具有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等特点,为世界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之一,现存资源稀少,被列入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和云南等11个省(区)(李周岐等,2000)。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马褂木病害共有5种,它们是: 马褂木叶斑病(Alternaria liriodendri)、马褂木斑点病(Cercospora catalpae)、马褂木黑痣病(Melasmia rhododendrina)、马褂木斑点病(Ramularia liriodendri)(徐梅卿等,2008)和马褂木炭疽病(Gloeosporiumsp.)(杨子琦等,2002)。马褂木褐斑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病害,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内的马褂木感病率为100 %,病害的大量发生既降低了马褂木的观赏价值,也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国内外未见对该病的报道。笔者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2012年5至11月采集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内道路两侧感病的马褂木叶片。
1.2 方法1)采集处于不同发病阶段的病叶分别观察其症状特点,并拍照。
2)对病斑分别采取刮和切的方法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并拍照。
3)2012年8月选择正在释放游动孢子的病叶,在室内用刀片从病斑背面刮下游动孢子制成悬浮液,浓度为在低倍镜下每个视野有20~30个孢子(方中达,1998)。用喷雾法对栽种在温室内的2年生马褂木幼苗进行无伤接种,同时以金刚砂对叶片两面轻微摩擦后再接种,以无菌水作为对照。接种温度为31~36 ℃,空气相对湿度为87 %~92 % 。每3天观察记录1次发病情况。对人工接种产生的病斑按照前述的方法进行病原菌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针尖状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叶正面的病斑中央褐色,病斑周围初为浅褐色后变为黄色晕圈。病斑背面褐色,形状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的界限(图 1)。叶正面病斑大小为0.5~4.0 mm。病斑上不产生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从自然发病的病叶上和人工接种发病的叶片上均能观察到形态相同的游动孢子和游动孢子囊,所以该游动孢子即为病原菌。游动孢子圆形或近圆形,内有多个明显的油球,直径7.4~9.8 μm,生有一根尾鞭式鞭毛,鞭毛长度为9.0~10.7 μm。游动孢子囊无色,直接外生于叶表皮上,外观呈奶嘴状,顶部有盖(图 2)。在寄主组织内部产生黄褐色、近球形的休眠孢子囊,萌发时能释放多个游动孢子(陆家云,2001)。
接种17~20天后在叶片上出现针尖状褐色小点,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央褐色,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接种64~71天后在病斑背面产生游动孢子和游动孢子囊。接种试验发病率见表 1 。
根据病害的症状特征将其定名为马褂木褐斑病。游动孢子产生的起止时间为每年的6 —11月。用游动孢子配成的悬浮液人工接种马褂木幼苗叶片后,经64~71天在接种的叶片背面产生游动孢子,说明所观察到的游动孢子即为马褂木褐斑病的病原菌。因为游动孢子具单根尾鞭,游动孢子囊外生于叶片背面,据此可以确定病原菌属于节壶菌属(Physoderma)(陆家云,2001)。已知节壶菌属有7种,它们分别是: 玉米节壶菌(P. maydis),寄主是玉米(Zea mays),也是最常见的种,分布于我国和美国(邢来君等,2010 ; Olson et al.,1978); P.thirumalacharii,寄主是芦苇(Phragmites spp.),分布于印度(Pavgi et al.,1980); 肿节壶菌(P.pulposum),寄主是市藜(Chenopodium urbicum); 三叶草节壶菌(P. trifolii),寄主是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戴芳澜,1979); 泽泻节壶菌(P.maculare),寄主是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睡菜节壶菌(P. menyanthis),寄主是睡菜(Menyantehes trifolia); 三叶狐尾藻节壶菌(P.myriophyllis),寄主是三叶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魏景超,1979)。可见马褂木是节壶菌新的寄主,同时也是节壶菌的唯一木本植物寄主,本文暂将马褂木褐斑病的病原菌定名为节壶菌(P. sp.)。
节壶菌属的所有种都是专性寄生菌(Olson et al.,1978),因此马褂木褐斑病的病原菌不可以人工培养,病组织经分离培养后所产生的各种真菌和细菌都并非真正的病原菌。
从表 1可以得出结论,病原菌是以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叶片导致病害发生,因为节壶菌都是专性寄生菌,所以叶片上的伤口妨碍了游动孢子的成功侵入,这就是有伤接种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无伤接种的原因。
马褂木褐斑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的病害,感病严重的树几乎所有的叶片都出现了褐斑病的症状,叶片上的病斑最多可达近百个。马褂木属于落叶乔木,每年3月长出新叶,4月在新叶上出现褐斑病症状,这是病原菌的初侵染的结果。6月份开始在病斑背面陆续产生游动孢子,这些游动孢子是再侵染的根源。马褂木在1年之内各个时期抽出的新叶都可以感病,因此病原菌在1年之内有多次再侵染,这就是马褂木褐斑病发病严重的根本原因。病害的发生既降低了树木的观赏性,又导致提前落叶,影响树木生长。但是关于该病的病原鉴定国内外都未见有资料记载,本文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对今后病原的深入研究和病害的防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 戴芳澜. 1979.中国真菌总汇.北京:科学出版社,34.(1) |
[2] | 方中达. 1998.植病研究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65.(1) |
[3] | 李周岐,王章荣. 2000.中国马褂木的研究现状.林业科技开发, 14(6):3-5.(1) |
[4] | 陆家云. 2001.植物病原真菌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63-70.(2) |
[5] | 魏景超. 1979.真菌鉴定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1) |
[6] | 邢来君,李明春,魏东盛. 2010.普通真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03.(1) |
[7] | 徐梅卿,何平勋. 2008.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481-767.(1) |
[8] | 杨子琦,曹华国. 200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55.(1) |
[9] | Olson L W,Lange L.1978. The meiospore of Physoderma maydis.The causal agent of Physoderma disease of Maize. Protoplasma,97(2/3): 275-290.(2) |
[10] | Pavgi M S, Singh L. 1980. A physoderma species parasitic on bulrush. Mycopathologia, 71(3):141-1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