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胡明行, 谭群英, 李勇, 杨道德
- Hu Minghang, Tan Qunying, Li Yong, Yang Daode
- 尖吻蝮幼蛇快速增长法——热带异地人工饲养
- Allopatric Captive Rearing in the Tropics Increases the Growth Rates of Deinagkistrodon acutus Snakelets
- 林业科学, 2013, 49(5): 194-198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3, 49(5): 194-198.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3052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2-03-20
- 修回日期:2012-11-16
-
作者相关文章
2. 永州市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永州 425006;
3. 广西绿环现代养殖有限公司 南宁 530000
3. Guangxi Lühuan Modern Breeding Co., Ltd. Nanning 530000
2. Yongzhou Yishe Technology Co., Ltd. Yongzhou 425006;
中国蛇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食用和医用造成的资源过度利用,乱采滥伐导致的生境破碎化,以及污水和农药污染(Li et al.,2005)。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名贵中药材蕲蛇干的制作原料,由其蛇毒制成的凝血酶药物市场前景广阔,而资源过度利用和生境丧失导致近10 多年内尖吻蝮野生种群数量减少了30%以上,2004年尖吻蝮以易危种(VU A2a)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目前野生种群数量仍在持续减少(Huang et al.,2007)。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蛇类研究工作者便对尖吻蝮开展了人工养殖研究(黄接棠,1985;1990;黄接棠等,1991),且在人工条件下成功地繁育出子二代(黄松等,2003),但因饲养成本下的商业获利远小于盗猎获利,同时由于尖吻蝮属于坐等式捕食蛇类(林植华等,2010),一般仅食活体饵料,故尖吻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是被囤养,远达不到自繁自养的标准,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商业性用蛇的人工养殖开发。要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性开发利用,就必须在降低饲养成本的同时使其快速生长,而这亟需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异地人工养殖珍稀经济动物发现,一些物种的繁殖输出增加且生长发育加快,这既能缓解市场需求的压力,又能保护野生种群资源(孙同秋等,2009;王素华,2010)。受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乌龟(Chinemys reevesii)等爬行类在广州市进行无冬眠养殖能加快其生长的启发,笔者认为广西南宁市虽不是尖吻蝮的自然分布区,但因靠近热带北界,冬季气温高,这种边缘热带气候有利于变温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减短冬眠时间,故选取广西南宁市开展尖吻蝮幼蛇异地与湖南永州市就地人工饲养对比试验,以初步探索主动捕食模式下尖吻蝮幼蛇在异地的生长情况,为尖吻蝮的人工饲养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场地和材料永州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蛇场(以下简称永州蛇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该地区为典型的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5~17.6 ℃,无霜期278~300天,年均降雨量1 300 mm。广西绿环现代养殖有限公司蛇场(以下简称南宁蛇场)位于广西南宁市,地处北回归线南侧,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年均气温21.6~22 ℃,年均降雨量1 304.2 mm。
2010年9月10日,从2010年8月26-27日永州蛇场饲养的尖吻蝮本地种源所产卵孵出的幼蛇中,挑选出身体健康、体型基本相同的140条幼蛇,分别测量体质量和体长。将70条幼蛇留在永州蛇场人工饲养,幼蛇体质量平均为(13.3±1.5)g;另外将70条幼蛇于测量当日运至南宁蛇场进行异地人工饲养,幼蛇体质量平均为(13.8±1.8)g。
1.2 试验方法1)试验材料处理两地均在2010年9月15日开始给幼蛇投食。2010年9-10月,在两地常温条件下饲养60天(永州蛇场饲养房内温度16~26 ℃,相对湿度75%~90%;南宁蛇场饲养房内温度21~28 ℃,相对湿度65%~85%);在11-12月采取控温饲养(饲养箱温度均保持在26~28 ℃,相对湿度在80%左右)。由于两地气候差异较大,为了在试验期间使得两地饲养尖吻蝮幼蛇的食物能持续供应,永州蛇场投喂泽陆蛙(Fejervaryalimnocharis)、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a);南宁蛇场投喂泽陆蛙、人工养殖的虎纹蛙(Dicroglossidae hoplobatrachus)、人工养殖的黑斑侧褶蛙、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leucomystax)、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饲养箱体均为泡沫板箱体(规格:1.6 m×0.6 m×0.5 m),为了让减少其活动空间,在2010年12月30日后改用水泥池池养(规格:2 m×1.2 m×0.8 m)。
2)相关指标测定考虑到测量活体尖吻蝮的体型指标危险性高,且逐条测量对其生长有影响,故两地在冬眠前的每个月随机取15条幼蛇测量其体长和体质量。其中,体质量测量采用常熟双杰T1000 电子秤(0~1 000 g,精确到0.1 g),体全长测量采用量衣软尺(0~1.5 m,精确到1 cm,测量时估读至0.1 cm)。两地气候的差异导致翌年出蛰的时间不同,如南宁蛇场在2011年3月16日尖吻蝮幼蛇基本上已苏醒、吃食,而永州蛇场则要到2011年4月18日才陆续有尖吻蝮幼蛇苏醒、吃食。为保证两地出蛰后的尖吻蝮幼蛇均已正常吃食而减少测量误差,分别选在2011年7月1日和8月30日进行体型指标测量。
1.3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并分析,显著性水平设置为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蛇生长尖吻蝮幼蛇在就地人工饲养(永州蛇场)和异地人工饲养(南宁蛇场)的生长情况见表 1和表 2(每次样本数n=15,所有数据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95%置信区间)。对以上数据制作生长曲线图(图 1)后发现,异地人工饲养的尖吻蝮幼蛇体质量和体长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就地人工饲养。
对就地和异地人工饲养幼蛇生长情况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表 3):尖吻蝮幼蛇在就地与异地人工饲养1个月后的各配对样本体质量统计量t2-6值(t2-6表示配对样本组2-6),查表有t(14)0.05 双侧= 2.145,t2-6>t(14)0.05 双侧,所有P<0.05,差异性显著。这表明尖吻蝮幼蛇就地与异地人工饲养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性差异。
2010年9月15日投喂开口食,采用小空间饲养箱,永州蛇场与南宁蛇场幼蛇开口率均达95%以上;饲养至2011年8月,永州蛇场幼蛇成活率88%,南宁蛇场幼蛇成活率78%。陈远辉(2010)报道大型剧毒蛇莽山烙铁头(Zhaoermia mangshanensis)在群体散养时具有亲杀行为,许多蛇类养殖场也发现游蛇科的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幼蛇、王锦蛇(Elaphecarinata)幼蛇等在群体散养时互相吞食现象严重,但在就地与异地人工饲养过程中,即使饲养密度较高时,均未观察到尖吻蝮幼蛇发生互相吞食的现象。
3 结论与讨论 3.1 异地人工饲养永州就地人工饲养的尖吻蝮幼蛇的体质量增加与张耀忠等(2011)在湖南省常德市人工饲养的情况接近,但远低于南宁异地人工饲养幼蛇的体质量增加量。南宁蛇场人工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在自行捕食情况下的增重加快,开口2个月后的平均体质量就与安徽黄山市屯溪蛇伤防治研究所温室饲养4个月的幼蛇相当(吴卯斌,2001),饲养4个月的尖吻蝮幼蛇,最大者体质量达100 g左右,最小者也达35 g;到第1次冬眠前成活率为100%,从孵化出壳至饲养1年时最大者可达350 g,这是目前已报道的尖吻蝮人工饲养数据中生长最快的。同时,南宁蛇场也保持了较高的存活率,尽管有些幼蛇身体瘦弱而出现死亡,但这主要与幼蛇不主动捕食或缺少捕食能力有关(钟福生,2003),与其他尖吻蝮主产区就地人工养殖的存活率记录差别不大(黄接棠等,2003)。
一些无脊椎动物在异地人工饲养后,其幼体均能快速增长且成活率高(孙同秋等,2009;时勤等,2009);脊椎动物中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在异地驯养后表现出更强的适宜性,食性也会发生改变(张义正等,1985);束带蛇(Thamnophis elegans)在美国不同区域饲养时对蛞蝓(Slug)的捕食率明显不同,美国内地群体捕食率达到68%~85%,而沿海群体捕食率仅有19%~32%(Stevan,1981);引种的棘胸蛙(Paa spinosa)与本地棘胸蛙的人工养殖比较显示出异地培育在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较本地均有优势(王素华,2010)。就地与异地人工饲养尖吻蝮幼蛇的结果同样显示出:幼蛇在热带地域的异地能快速增长,食性也有拓展。这表明气候适宜和食物源来多样的热带地域,对尖吻蝮幼蛇人工保育有明显的气候与环境优势。
3.2 幼蛇开口食选择所有蛇类均通过连接下颚的韧带左右收缩进而吞食整个猎物,而蛇类吞食猎物的大小与其口腔前庭的宽窄有关(Richard,2011)。已有研究表明:泽陆蛙因体型小且野外数量多、繁殖快而被选做尖吻蝮幼蛇开口的最佳饵料(黄接棠,1985;黄松等,2003)。本研究发现,泽陆蛙幼蛙并非是尖吻蝮幼蛇开口无可替代的活饵(张耀忠等,2011),只要与泽陆蛙体型大小相当的幼蛙,如人工养殖的虎纹蛙、黑斑侧褶蛙等均可替代小泽陆蛙作为幼蛇的开口食物。其中,人工养殖的虎纹蛙幼蛙的持续性跳动能明显地增加尖吻蝮幼蛇开口捕食的效果。如将幼蛇的饲养空间适当缩小,持续性跳动的活饵可引发饲养空间的躁动,从而能提高幼蛇的捕食欲望,促使幼蛇较快开口,这也是南宁饲养的尖吻蝮幼蛇长势较快的主要原因。小乳鼠虽个体大小适合幼蛇开口,但因活动性较差,对尖吻蝮幼蛇的诱食效果并不理想。
4 饲养及保护建议尖吻蝮幼蛇自行捕食的能力较弱,这除了受幼蛇坐等式捕食模式的限制外,还与饲养箱设置、温度等有关。如果饲养场地设置不合理,即使投喂再多的泽陆蛙幼蛙活体,尖吻蝮幼蛇的捕食率也不高,且因蛙类皮肤湿润易粘上其他杂物,幼蛇捕食后易引发口腔炎或肠炎。因此,投喂蛙类的饲养箱体底部应使用鹅卵石,大小适宜且平铺后不留缝隙,鹅卵石上层无需做蛇窝,让小蛙类不能躲藏,在放入的浅盘中盛少量水,构成一个简单的水体环境,饲养箱体大小:长1.6 m×宽0.6 m×高60 cm。在箱体内放入70条幼蛇的饲养过程中发现,2条幼蛇因捕食同一只蛙会有误伤的情况发生(如一条幼蛇因捕食失误咬中另外一条的头部,后者则会出现中毒歪头的症状直至死亡),所以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此箱体可放入50条幼蛇饲养,温度保持在24~28 ℃,相对湿度80%左右,开口捕食效果较好。
尖吻蝮幼蛇不捕食小动物尸体,幼蛇开食后只能投喂活体饵料。本研究发现尖吻蝮幼蛇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当气温在26~30 ℃和相对湿度70%~90%时,只要有充足的活体饵料和大小适宜的空间,尖吻蝮幼蛇就能快速生长。由于黑斑侧褶蛙、虎纹蛙及小白鼠的人工养殖技术已非常成熟,泽陆蛙的人工养殖也开始兴起且很容易养殖(张耀忠等,2011),只要进一步降低活体饵料的饲养成本,并提供充足的活体饵料,就能真正快速高效地人工养殖尖吻蝮。尖吻蝮是经济蛇类中的珍稀物种,目前在其原产地滥捕现象严重,周志华等(2004)曾报道“中国国际贸易涉及的蛇类接近100%源自野生”,故建立尖吻蝮人工饲养基地和开展异地保育是一种有效的保护策略(章克家等,2002;丁长青,2008)。本研究与目前我国林业部门大力倡导的发展林下经济养殖政策相吻合,也符合我国野生动物经营总方针“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故尖吻蝮热带异地人工养殖技术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1] | 陈远辉. 2010. 莽山烙铁头蛇的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蛇志,22(1): 50-51.(1) |
[2] | 丁长青. 2008. 冰雪灾害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及恢复重建的几点思考. 林业科学,44(5): 4-5.(1) |
[3] | 黄接棠. 1985. 尖吻蝮幼蛇的生物学观察. 两栖爬行动物学报,4(2): 153-155.(2) |
[4] | 黄接棠. 1990. 尖吻蝮的人工繁殖. 从水到陆—刘承钊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 |
[5] | 黄接棠,任筱兰. 1991. 尖吻蝮蛇卵的孵化生态. 动物科学研究祝贺张孟闻教授九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 |
[6] | 黄松,黄接棠. 2003. 尖吻蝮的人工繁育. 动物学报,49(6): 854- 857.(3) |
[7] | 林植华,樊晓丽,计翔. 2010. 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初生幼体的捕食性攻击行为. 生态学报,30 (9):2261-2269.(1) |
[8] | 孙同秋,柴晓贞,李永明,等. 2009. 渤海南部青蛤亲贝异地培育育苗研究. 齐鲁渔业,26(6):9-10.(2) |
[9] | 时勤,赵敏芳. 2009. 利用海蜇螅状幼体进行异地人工育苗试验研究. 上海农业科技,6: 84-86.(1) |
[10] | 王素华. 2010. 引种棘胸蛙与本地棘胸蛙的养殖比较.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 |
[11] | 吴卯斌. 2001. 温室高效快速饲养五步蛇仔蛇的研究. 蛇志,13(3): 79-80.(1) |
[12] | 张义正,邓正已,李正昌. 1985. 林麝的驯化及异地移养. 中药材,(2): 14-16.(1) |
[13] | 张耀忠,潘仁华. 2011. 尖吻蝮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技术研究. 湖南林业科技,38(4):36-39.(3) |
[14] | 钟福生,宾冬梅,刘军. 2003. 尖吻蝮仔蛇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试验. 蛇志,15(3): 23-27.(1) |
[15] | 周志华,蒋志刚. 2004. 我国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40(5): 151-156.(1) |
[16] | 章克家,王小明,吴巍,等. 2002. 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10(3): 291-297.(1) |
[17] | Huang S,He S P,Peng Z G,et al. 2007. 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of endangered sharp-snouted pitviper (Deinagkistrodon acutus,Reptilia,Viperidae)in Mainland China.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44 (2007): 942-952.(1) |
[18] | Li Y M,Wllcove D S. 2005. Threats to vertebrate specie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ioScience,55(2): 147-153.(1) |
[19] | Richard T C. 2011. Vertebrate carntivores and predation in the oriental.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59(2): 325-360.(1) |
[20] | Stevan J A. 1981. Behavioral variation in natural populations. II. The inheritance of a feeding response in crosses between geographic races of the garter snake,Thamnophis elegans. Evolution,35 (3 ):510-5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