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13, Vol. 49 Issue (4): 110-116   PDF    
DOI: 10.11707/j.1001-7488.20130416
0

文章信息

张亚东, 顾继友, 郑志锋, 黄元波
Zhang Yadong, Gu Jiyou, Zheng Zhifeng, Huang Yuanbo
木材用大豆油基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socyanate Adhesive Based on Soybean Oil for Wood Bonding
林业科学, 2013, 49(4): 110-116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3, 49(4): 110-116.
DOI: 10.11707/j.1001-7488.2013041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2-24
修回日期:2012-07-13

作者相关文章

张亚东
顾继友
郑志锋
黄元波

木材用大豆油基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张亚东1, 顾继友1, 郑志锋2, 黄元波2    
1.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40;
2.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昆明 650224
摘要:以大豆油为原料制备多元醇,代替传统的聚醚多元醇,合成木材用单组分室温湿固化型植物油基异氰酸酯胶黏剂。使用FTIR、TG和DTG对胶黏剂的结构和热稳定进行分析,讨论大豆油基多元醇的羟值、用量和NCO/OH比例对胶黏剂贮存期、胶接强度和热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羟值为69 mg KOH·g-1、SOP/PEG摩尔比为20%、R=7、固含量为80%时,制备的异氰酸酯胶黏剂最终CPS达到21.06 MPa,贮存期大于3个月,湿循环CPS达到12.04 MPa,比PEG/PAPI体系提高26.01%,热稳定也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大豆油基多元醇    异氰酸酯胶黏剂    木材胶接    热稳定性    耐水性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socyanate Adhesive Based on Soybean Oil for Wood Bonding
Zhang Yadong1, Gu Jiyou1, Zheng Zhifeng2, Huang Yuanbo2     
1.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2. College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Abstract: One-component isocyanate adhesive with moisture curing at room temperature has been prepared from polyols derived from soybean oil which is in order to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polyether polyols, their structur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were assessed by FTIR, TG and DTG. It studied the effect of hydroxyl value, dosage and NCO/OH molar ratio on the pot life, bonding strength and thermo stability of adhesive. It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69 mgKOH ·g-1 hydroxyl value of soybean oil-based polyol, the 20%SOP/PEG molar ratio, the 7 R value and the 80% solid content, the final CPS of isocyanate adhesive was 21.06 MPa, pot life was more than three months, Wet circulation strength was 12.04 MPa which was higher 26.01% than that of PEG/PAPI system, and the adhesive had a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Key words: soybean oil-based polyol    isocyanate adhesive    wood bonding    thermal stability    water resistance    

传统的木材加工用胶黏剂通常是“三醛胶”和乳白胶,但是由于环保和黏接性能等原因,其不可能满足现代木材工业的所有要求。异氰酸酯胶黏剂不释放甲醛、黏接强度高、耐水性强、分子设计性好,可以从化学结构和原料组合入手,实现胶黏剂的不同使用性能,从而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胡巧玲等,1996; 李绍雄等,1998)。

湿木材胶接常用的是单组分室温湿固化型异氰酸酯胶黏剂,它是以—NCO封端的异氰酸酯预聚体,通常用聚醚型多元醇(如PEG,PPG)与异氰酸酯(如MDI,PAPI)反应制得,具有固化速度快、胶接强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顾继友等,2002)。本文用非转基因大豆油(soybean oil,SOB)制得的植物油基多元醇(soybean oil-based polyol,SOP)代替传统的聚醚型多元醇,来制备湿木材胶接用聚氨酯胶黏剂,对于提高农产品和木材附加价值、减少石化资源消耗具有促进意义。

在人们大量利用的天然植物油中,除了蓖麻油之外其他都不含羟基。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甘油三酸酯,其中脂肪酸链段上含有不饱和键。植物油中的橡胶籽油、玉米油、大豆油都可作为制备多元醇的原料(王凌云,2009)。本文以大豆油为例,经过Prileschajew环氧化反应制备环氧大豆油(epoxidized soybean oil,ESO),再通过开环反应可以得到一定羟值的SOP(Petrović et al.,2000),反应过程见图 1。从结构上看,这种方式制备的SOP保留了植物油的整体结构,属于体形聚酯型多元醇,并且当—OH参与反应后,会产生由几个碳原子组成的悬吊链。这些结构特点使得植物油基聚氨酯的热稳定性、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相比聚醚型聚氨酯都有所改善(Ivan et al.,2000; Narine et al.,2007)。

图 1 SOP的合成路线 Fig. 1 Synthesis route of SOP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NCO质量分数为31.8%,工业级,德国拜耳公司; 大豆油基多元醇(SOP),实验室自制; 聚乙二醇-400(PEG-400),天津永大试剂厂,分析纯; 丙酮,天津富光试剂厂,分析纯; 二正丁胺,天津光复试剂厂,分析纯;乙醇,天津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 柞木(Quercus spp.)试件,30 mm×25 mm×10 mm。

1.2 试验仪器

FTIR分析使用美国尼高力(Nicolet)公司Magna-IR 56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范围4 500~500 cm-1,分辨率4 cm-1

热重分析(TG)试验使用NETZSCH-209F3型热分析仪,升温速率10 ℃·min-1,升温范围30~800 ℃,氩气气氛,进气速率40 mL·min-1

1.3 合成工艺

将PAPI、SOP、PEG-400(120 ℃抽真空脱水至无气泡)、丙酮(按总质量的20%)加入三口瓶内,同时充氮气保护,将油浴升温至50 ℃保持30 min; 再升温到70~80 ℃反应3 h; 最后降温至40 ℃出料,密封保存。

1.4 性能测试

SOP羟值测定(ASTM D-1957—86)、胶黏剂游离异氰酸酯基含量测定(HG/T 2409—1992)、贮存期(静置追踪观察,以体系失去流动性为限)、黏度测定(使用旋转黏度计,20 ℃条件下)、最终压剪强度(cps,compression strength)(将木试件表面浸湿,放置空气中约60 s,立即施胶,施胶量100±30 g·m-2,室温加压24 h,养生72 h后,20 min内测其压剪强度); 湿循环压剪强度(试件处理同最终压剪强度,养生后在沸水中煮4 h,于60 ℃环境烘20 h,再于沸水中煮4 h,冷却至室温,在湿态测其压剪强度)。

其他压剪强度测试细节按日本标准JIS K6806—2003操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SOP/PAPI胶黏剂的合成 2.1.1 羟值对胶黏剂的影响

SOB中甘油三酸酯的分子质量在900左右,碘值大约为130,即平均每个分子链中含有4.5个双键。所以理论上可以合成SOP的羟值I(OH)在0~230 mgKOH·g-1,官能度0~4.5,摩尔质量900~1 100 g·mol-1(以甲醇为开环试剂)。在合成过程中,ESO的环氧基比较活泼,制备的羟值越大,就越容易发生交联(Ivan et al.,2000; 戴宏海,2008),导致分子质量和黏度增大(表 1)。

表 1 SOB和SOP在45 ℃下的黏度与活化能(戴宏海,2008) Tab.1 Viscosity and activation energy of SOB and SOP at 45 ℃

在异氰酸酯胶黏剂合成中,多元醇的羟值、分子质量和投料时的NCO/OH值都可以影响胶黏剂的黏度和贮存期。如果所选用的多元醇分子质量或羟值越大,则胶液黏度越大,贮存期越短,胶接强度也会呈下降趋势(李晓平等,2004)。而NCO/OH值越大,聚氨酯分子质量相对较小,则胶液黏度越小,贮存期越长。对于分子质量相近的SOP,为了避免胶液黏度过大,一般可以通过调整SOP的羟值或NCO/OH值,控制氨基甲酸酯链段的分子质量,进而得到合适的黏度和贮存期。故为了更好地比较SOP的羟值对胶黏剂贮存期的影响,表 2中NCO/OH值是取能使贮存期达到10天以上所需比值的最小值。

表 2 SOP的羟值对异氰酸酯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Tab.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ydroxyl value SOP on the properties of isocyanate adhesive

表 2可知,使用的SOP羟值越大,为达到一定贮存期所需要的R值就越大。当SOP羟值较小时,SOP的低官能团度和低交联度对PU的分子质量大小和形态影响较大,所以不需要较高的R值,都可以得到相对较长的贮存期。当SOP羟值较大时,SOP的官能团度和交联度都较高,就必须提高R值,这时过多的PAPI使PU分子质量相对减小,所以贮存期增加。在本研究中发现,SOP的羟值在90mgKOH·g-1以下较为适宜。

2.1.2 R值对胶接性能的影响

以SOP-1(77 mg KOH·g-1)为例,合成了几种R值的异氰酸酯胶黏剂,讨论R值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表 3可知,随着R值的增大,胶接强度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R增加时,更多的—NCO在合成和固化过程中可以形成氨基甲酸酯极性基团,硬段比例相应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对胶接强度有提高作用。另外,虽然交联程度有所下降,但是胶液可以有效地进入木材内部与基材充分接触,胶接强度增大。当继续增加R到一定值,硬段比例过大,胶层太脆,且由于交联程度和分子质量明显降低,胶液过度渗入木材内部,造成缺胶,强度下降(Šebenik et al.,2007)。另外,活性的—NCO含量过多,也更容易与水反应产生气泡。这些因素都会使胶接强度降低(沈陈炎等,2004)。

表 3 R值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Tab.3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R ratios on the bonding strength

试验发现,当选用SOP羟值为77 mgKOH·g-1R=7时,其胶接强度和贮存期相对较好。

2.1.3 FTIR谱图分析

SOB,ESO,SOP和已固化PU的红外谱图如图 2所示。与SOB谱图相比,ESO在823和845 cm-1处产生一个新峰,这是的特征峰。另外,由C═C双键上的C—H伸缩振动产生的3 008 cm-1峰明显减弱,说明C═C基团减少,产生了新的环氧基团。SOP与ESO谱图比较,环氧基团的823和845 cm-1峰消失,3 470 cm-1处出现新的—OH伸缩振动特征峰,并且由仲醇中的C—O伸缩振动产生的1 097 cm-1吸收峰十分明显(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部,2007),这些都说明ESO的环氧基团被甲醇开环,生成了具有仲醇结构的多元醇。2 926 cm-1处的亚甲基吸收双肩峰和1 706 cm处的酯结构C═O吸收峰没有明显变化,说明ESO和SOP的甘油三酸酯主体结构得以保留。在PU的红外光谱中,2 280 cm-1处出现的积累双键吸收峰,这是因为固化树脂中还有未反应完全的—NCO。由于聚氨酯合成及固化产生的氨基甲酸酯和取代脲,因而3 344 cm-1附近出现N—H伸缩振动吸收峰。

图 2 SOB,ESO,SOP 和PU的红外光谱 Fig. 2 FTIR spectra of SBO, ESO, SOP and PU
2.1.4 TGA分析

表 3中所合成的胶黏剂置于空气中固化,并对固化产物进行热重分析。Yoshitake等(1995)认为聚氨酯的热分解开始于200 ℃左右,分子主链上的氨基甲酸酯和取代脲在C—O键处先断裂成硬段和软段,即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然后硬、软段再进一步热解。

图 3表明,在失重率40%以内时,PU的热稳定性随着R值的增大而减小。但图 4表明,它们的热分解历程有较大不同,呈现有规律性变化。随着R值的增加,第1阶段的分解速度越来越快,第2阶段的分解速度越来越慢,而第3阶段基本一致。聚氨酯链段结构的热分解温度在200 ℃左右,而软段中的聚酯结构在280~380 ℃才开始热解,所以不同PU的初始分解温度不同,此时,氨基甲酸酯链段先断裂分成硬段和软段,随即硬段开始热分解。PU-1到PU-5的硬段比例逐渐增加,故图 4中对应的失重速率相应增加,说明其热稳定性能是逐渐降低的。当温度升高到甘油三酸酯中聚酯软段分解温度时,软段比例高的PU失重速率增大,呈现与第1阶段相反的趋势。当软段分解结束时,即进入第3分解阶段,前2个阶段分解产生的小分子进行最后一次热解。以上现象说明从PU-1到PU-5,由于R值的增大,PU硬段含量增加,SOP含量减小,热稳定性逐渐变差。SOP用量越大的异氰酸酯,热稳定性越好。

图 3 不同R值的聚氨酯TG曲线 Fig. 3 TG curves of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R
图 4 不同R值的聚氨酯DTG曲线 Fig. 4 DTG curves of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R
2.2 SOP/PEG/PAPI胶黏剂的合成

从以上试验可以发现,单纯用SOP作为多元醇,与PAPI反应制备的异氰酸酯胶黏剂,在胶接强度和贮存期方面都表现不够理想,故考虑添加聚醚多元醇来提高这些性能。

2.2.1 SOP用量对胶黏剂的影响

R=7,使用羟值为117 mg KOH·g-1的SOP合成异氰酸酯胶黏剂,考察SOP/PEG-400不同羟基摩尔比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表 4可知,在使用的多元醇中添加PEG-400,对胶黏剂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SOP使用比例的增加,胶液黏度逐渐增加,而游离—NCO、贮存期和最终CPS都呈下降趋势。在R值一定的情况下,黏度的增大主要是由于SOP用量的增加。由于SOP具有体形结构,大大提高了聚氨酯分子的交联度,从而黏度增加,贮存期相对减小。这一特点在摩尔比高于20%时表现得更加明显。游离—NCO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SOP与PEG-400的分子质量不同引起的,提供相同数量的羟基,需要SOP的质量要比PEG-400多1倍。如前所述,由于交联度的增加,整个分子结构更趋向于体形,削弱了在主链方向上的聚合反应数量,使得分子链段长度相对减小,故胶接强度下降。另外黏度的增大也会导致胶液渗透能力下降,不能充分与基材内部接触,胶接强度也会降低。

表 4 SOP 用量对异氰酸酯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Tab.4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value of SOP on the properties of isocyanate adhesive
2.2.2 TGA分析

表 4中所合成的胶黏剂置于空气中固化,并对固化产物进行热重分析。由图 5可知,不同SOP用量合成的PU的热重曲线基本相同,但失重率在5%时的温度有较大变化。从PU-0到PU-5,该温度分别为197,239,240,241,230,221℃,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说明SOP的用量对聚氨酯的热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这是由于聚酯型聚氨酯比聚醚型聚氨酯的热稳性要好(江怡等,2006),在添加SOP后,分解温度提高。但是SOP用量进一步增加时,软段中除了原先的PEG-400结构,还有相当数量的SOP,进一步打乱了氨基甲酸酯链段排列的有序性,微相分离程度的提高,故温度降低(赵孝彬等,2002)。

图 5 不同SOP用量的聚氨酯TG曲线 Fig. 5 TG curves of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value of SOP

对于图 6,SOP的用量对PU的分解阶段有较大影响。随着SOP用量的增加,PU的第2个热解过程失重速率逐渐降低,第3个热解过程愈加明显,失重速率逐渐增大。SOP用量最多的PU-5的主要热分解历程由3个转变成2个阶段,这基本上与图 4展现的规律一致,说明SOP的使用及用量对PU的热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图 6 不同SOP用量的聚氨酯DTG曲线 Fig. 6 DTG curves of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value of SOP
2.2.3 羟值对胶黏剂的影响

R=7、SOP-OH/PEG-OH摩尔比20%合成异氰酸酯胶黏剂,考察使用不同羟值的SOP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表 5所示,胶液黏度变化不大,且贮存期都在3个月以上,说明在该组试验条件下,由于SOP用量较小,其结构特点对聚氨酯分子链段形态影响不明显,故对黏度和贮存期影响不大。而干、湿态胶接强度随羟值增大有减小趋势,这是由于SOP分子质量相近,当摩尔比一定时,羟值越小,所需质量就越大,聚氨酯链段中引入甘油三酸酯分子就越多,其中的酯键有利于增加的PU干强度(Ivan et al.,2000;Narine et al.,2007),而脂肪族链、悬吊链的疏水效应对PU湿循环强度的增加贡献较大。PU-1湿循环强度比表 4的PU-0提高26.01%,此时的胶黏剂耐水性明显提高。

表 5 SOP羟值对异氰酸酯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Tab.5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ydroxyl value SOP on the properties of isocyanate adhesive
2.2.4 FTIR谱图分析

表 5中所合成的胶黏剂置于空气中固化,并对固化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如图 7所示。2 926 cm-1峰位是亚甲基双肩吸收峰。从PU-5到PU-1,2 930 cm-1峰强度逐渐增强,双肩峰形态越来越明显,这是由于引入的SOP越来越多,亚甲基链段数量和长度逐渐增加。与此同时,1 706cm-1峰处的SOP中酯结构的C═O吸收峰也相应增强。

图 7 SOP/PEG合成的PU红外光谱 Fig. 7 FTIR spectra of PU by SOP /PEG
2.2.5 TGA分析

表 5中所合成的胶黏剂置于空气中固化,并对固化产物进行热重分析,见图 89。与图 56对比发现,PU的DTG曲线变化不大,说明不同羟值的SOP对PU的热分解历程影响不大,而TG曲线变化主要是分解前期。表 6表达了PU不同失重率下的温度。由表 6可知,各失重率点的温度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特别是对于失重5%时的温度。从PU-1到PU-5,SOP的羟值逐渐增大,引入的SOP质量比例在减少,PU中耐热的酯基结构随之减少,所以从总体来看,失重温度趋势是下降的。但随着羟值的增加,黏度稍有上升,氨基甲酸酯分子的交联程度越来越大,这使得聚氨酯的失重温度又有上升的趋势。PU-1到PU-5各点温度均比PU-0温度高。

图 8 不同SOP羟值的聚氨酯TG曲线 Fig. 8 TG curves of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hydroxyl value of SOP
图 9 不同SOP羟值的聚氨酯DTG曲线 Fig. 9 DTG curves of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hydroxyl value of SOP
表 6 SOP羟值对PU热稳定性的影响 Tab.6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ydroxyl value SOP 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PU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FTIR谱图分析可知,SOP中的—OH可与—NCO发生反应,制备的聚氨酯具有异氰酸酯和甘油三酸酯的普遍结构。

2)SOP/PAPI中添加PEG-400后,胶接强度和贮存期等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SOP的用量、羟值都对胶黏剂的胶接强度、贮存期、耐水性和热稳性有重要影响。

3)羟值在70~90 mgKOH·g-1、官能度在1.36~1.76之间、SOP与PEG比例在较低的范围内,SOP用量越多,制备的胶黏剂在贮存期就较长,干、湿态强度和热稳定性方面也都有较大的提高。这是由于甘油三酸酯分子借助羟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既能嵌入到氨基甲酸酯链段中,又不至于过分交联,导致黏度增加,微相区分离,使胶黏剂贮存期和强度降低。

4)当SOP 羟值为69 mgKOH·g-1、SOP-OH/PEG-OH摩尔比为20%、R=7、固含量为80%时,制备的异氰酸酯胶黏剂最终CPS达到21.06 MPa,贮存期大于3个月,其中,湿循环CPS达到12.04 MPa,比纯PEG/PAPI体系提高26.01%,热稳定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戴宏海. 2008. 大豆油基多元醇与聚氨酯的制备与表征.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2] 顾继友,高振华. 2002. 木材加工用单组分室温湿固化异氰酸酯树脂的研制. 中国胶粘剂,1(11): 15-18.(1)
[3] 胡巧玲,朱永群. 1996. 聚氨酯胶粘剂的分子设计. 中国胶粘剂,6 (6): 7-11,21.(1)
[4] 江治,袁开军,李疏芬,等. 2006. 聚氨酯的FTIR 光谱与热分析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6(4): 624-628.
[5] 李绍雄,刘益军. 1998. 聚氨酯胶粘剂. 北京: 北京化学工学出版社.(1)
[6] 李晓平,高振华,顾继友,等. 2004. 醇对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中国胶粘剂,13(3): 29-32.(1)
[7] 沈陈炎,杨光明,张鹏苏,等. 2004. 集成材用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 聚氨酯工业,19(3): 22-25.(1)
[8] 王凌云. 2009. 玉米油基环氧油及多元醇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9]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部. 2007.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88.(1)
[10] 赵孝彬,杜磊,张小平,等. 2002.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微相分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8(2): 16-20.(1)
[11] Ivan J,Zoran S,Petrović Z S, et al. 2000.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urethanes based on vegetable oil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s Science,8(77): 1723-1734.(3)
[12] Petrović Z S,Guo A,Javni I. 2000.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vegetable oil-based polyols and electro insulating casting compounds created from vegetable oil-based polyols. U S Patent 6107433,3.(1)
[13] Narine S S,Kong X H,Bouzidi L,et al. 2007.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s produced from polyols from seed oils: I. Elastomers. Journal of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84(1): 55-63.(2)
[14] Šebenik U,Krajnc M. 2007. Influence of the soft segment length and content on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isocyanate-terminated urethane prepolym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hesion & Adhesives,27(7): 527-535.(1)
[15] Yoshitake N,Furugawa M. 1995. Thermal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α, γ-diphenyl alkyl allophanate as a model polyurethane by pyrolysishigh- 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FT-IR. Journal of Analytical Applied Pyrolysis,33: 269-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