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11, Vol. 47 Issue (12): 28-35   PDF    
0

文章信息

蒋文伟, 梅艳霞, 郭慧慧
Jiang Wenwei, Mei Yanxia, Guo Huihui
基于GIS的小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分析——以宁波市鄞州区3个街道为例
GIS Based Study on Small Size Urban Spatial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Three Subdistricts in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
林业科学, 2011, 47(12): 28-35.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1, 47(12): 28-3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01-19
修回日期:2011-05-10

作者相关文章

蒋文伟
梅艳霞
郭慧慧

基于GIS的小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分析——以宁波市鄞州区3个街道为例
蒋文伟, 梅艳霞, 郭慧慧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临安 311300
摘要: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s 3.3) 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对宁波市鄞州区的首南街道、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城市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宁波市鄞州区的城市结构特点,将研究区的城市景观分成8类。对研究区城市景观的空间组成、空间属性、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GIS对研究区的绿地景观进行生态影响范围的分析。结果表明:首南街道公共建设景观和农业景观斑块面积比例最大,基本满足其作为鄞州区行政中心的城市职能,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较高;钟公庙街道工业景观较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产业调整以及旧城改造是提升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中河街道居住景观面积在3个街道中最大,居住景观较复杂,人口密度最高,而软质景观比重较少,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较低,需要加强软质景观的建设,增加城市绿地的比重。
关键词:空间结构    绿地空间    宁波市鄞州区    
GIS Based Study on Small Size Urban Spatial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Three Subdistricts in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
Jiang Wenwei, Mei Yanxia, Guo Huihui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Abstract: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as the main information source,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software (Fragstats 3.3) were used to analyze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 in terms of the fundamentals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s urban structure, the urban landscape was assorted into eight typ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landscape composition, spatial attribute, and spatial relations of the landscape types, and also studied the ecological impacting scale of green landscape with the aid of G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among three subdistricts in Yinzhou district,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e landscape of Shounan subdistrict have the highest area percentage,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basically suits to the urban function as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Yinzhou district, with relatively high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dustry landscape of Zhonggongmiao subdistrict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has a higher degree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urban facility would b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in Zhonghe block has the largest area, with relatively complex landscape, and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is subdistrict is highest. However, there is relatively small proportion of soft landscape, and a lower level in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landscape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Key words: spatial structure    green space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中已将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生态标准放到重要位置(宛素春,2004)。我国城市建设土地资源贫乏,城市人口密度较大,人类活动强度巨大,如何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进行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主要课题。

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立足于地理、经济和社会视角(苏伟忠等,2007)。随着景观生态学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迅速向纵深发展(郭泺,2009),城市景观格局已经成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曾辉等,2003)。国内学者在景观分析尺度方面(潘竟虎等,2010)、景观格局时空梯度分析方面(张利权等,2004尹海伟等,2005李明泽等,2009)、景观格局定量分析方面(华昇等,2008)以及从时空角度进行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面(郭泺等,2006杨山等,2009刘江等,2010)进行了研究。然而,国内学者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从斑块、类型、景观3个水平进行分析,从城市空间特征出发进行景观空间结构分析的研究案例相对较少。以城市空间特征为基础进行景观空间研究可以系统直观地研究城市空间,有利于系统地分析城市空间与城市功能等多方面的关系。

宁波市鄞州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新城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在探索具有中国城市化特色的新城区发展模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鄞州新城区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地区新城区建设的典型案例,并于2009年荣获联合国人居优秀范例奖。首南街道、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作为鄞州新城区的主要组成街道,已经形成一定的城市规模,并且3个街道的城市功能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的首南街道、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为研究对象,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基于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以城市空间特征为分析基础,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空间特征研究。

1 研究区概况

宁波市鄞州区(121°08′10″—121°54′35″ E,29°37′02″—29°57′11″ N)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是宁波市的市辖区域之一。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和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地貌呈马鞍型。该区位于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域,属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2008年,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鄞州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域调整的批复》精神,鄞州区重新组建钟公庙、下应、首南、中河4个街道。首南街道位于宁波市鄞州新城区的核心地段,总面积26.8 km2。钟公庙街道位于宁波市鄞州新城区的中心,东邻中河街道,南接首南街道,总区域面积约7.7 km2。中河街道地处宁波市南郊,东邻下应街道,南接首南街道,西连钟公庙街道,北与宁波市江东区接壤,区域面积8.8 km2。自2008年街道重新组建之后,3个街道的区域经济均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2009年,首南街道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1亿元,同比增长16.54%;钟公庙街道的地区GDP为25.04亿元,同比增长10.6%;中河街道的地区GDP达16亿元,同比增长21%。稳健发展的经济态势为3个街道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提取景观信息。采用宁波市鄞州区2009年高清航空影像(1 :5 000),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图及实地勘察的现状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和数字化,提取并获得遥感影像的景观类型数据。

2.2 景观类型的划分

本研究参照1991年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中的城市用地分类体系,并根据鄞州区新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性质及景观格局分析的特点,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重新整合为公共绿地景观、防护绿地景观、农业景观、居住景观、工业景观、公共建设景观、交通景观、水体景观8类(表 1图 1-3)。

表 1 城市景观再分类 Tab.1 Urban landscape reclassification scheme
图 1 首南街道城市景观格局 Figure 1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of Shounan subdistrict
图 2 钟公庙街道城市景观格局 Figure 2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of Zhonggongmiao subdistrict
图 3 中河街道城市景观格局 Figure 3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of Zhonghe block
2.3 景观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本研究采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的方法进行城市整体景观格局的研究,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指数的特点,选取了8个景观指数。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包括:斑块密度(PD),斑块面积比例(PLAND),破碎化指数(FN),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斑块分维数(FRAC_MN),平均欧几里德最近邻体距离(ENN_MN),聚合度指数(AI)。

本研究应用Arcgis 9.2中的转换工具(conversion tools),将重新分类的景观类型矢量图转换成栅格图(像元大小为5 m×5 m),导入Fragstats 3.3软件中进行景观指数计算。

2.4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分析

本研究采用Arcgis 9.2中的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is)对研究区的绿地进行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statistics),分析研究区绿地景观在城市空间布局中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公共绿地空间影响分析中,应用Arcgis 9.2软件平台中的缓冲区分析(buffer),根据国际上公园绿地的平均设计标准(唐继刚,2008),以500 m为服务半径分析研究区城市公共绿地服务范围,并通过分析工具(analysis tools)中的图层叠置(overlay)分析,分析硬质景观的生态环境。

2.5 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 4

图 4 研究技术路线 Figure 4 Technology route
3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景观空间组成分析

一个景观类型占整个景观的面积比例,在相对意义上给出了每个景观类型对整个景观的贡献率(王兆杰等,2007)。由表 2可见,首南街道农业景观和公共建设景观所占面积比例较大,而钟公庙街道和中河街道的景观主体都是居住用地,街道建设主要以城市硬质建设为主。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功能组织方式的空间反映,城市用地比例的组成体现了城市的功能特征(苏伟忠等,2007)。首南街道是重要的行政中心,鄞州区政府及相关机构位于首南街道,公共建设景观在城市硬质建设中占主体地位。鄞州区农业用地是宁波市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基地,自然生态保护价值较高,经济开发需求旺盛(鄞州区人民政府,2010)。而位于首南街道南部的农业景观是鄞州区都市农业发展区,首南街道先后引进了以康普园、农博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农业景观在该街道所占面积比例最大。钟公庙街道作为旧城,人口集中,城市综合功能已基本完善,以居住景观和工业景观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景观多被城市建设用地侵占。中河街道以居住景观为主体,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河街道常住人口数量为94 547(鄞州区统计局,2011),在3个街道中常住人口最多,其居住景观面积为研究区中最大的。根据3个街道的居住面积水平和其常住人口统计水平可判断,研究区居住面积与常住人口数量成正比,符合城市居住用地建设的需要。面临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调整,“退二进三”政策的推行,研究区的工业景观在城市硬质景观中比重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相应增加。

3.2 城市景观空间属性分析 3.2.1 景观破碎化分析

景观斑块的破碎化指数描述整个景观或某一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郭月婷等,2010)。由表 2图 5可见,研究区农业景观和居住景观的景观破碎化相对较高。其中首南街道农业景观的破碎化最高,主要原因是首南街道农业区属于湾底休闲农业观光区范围内,其正处于规模化农业开发阶段,并且全街道600 hm2耕地中保持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400 hm2左右(鄞州区首南街道办事处,2010)。同时,道路网的分割作用也会引起城市景观破碎化(苏伟忠等,2007)。中河街道的居住景观破碎化最高,主要原因是城市道路网的分割作用,交通景观较高的ED水平增加了居住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表 2 类型水平的景观组成 Tab.2 Structure of landscape in class-level

景观类型的斑块密度可以直接反映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周昭英等,2010)。研究区的交通景观的PD普遍较低,其破碎化程度较低,但ED相对较高,说明交通景观所占比例虽小但形状较复杂,说明研究区的城市道路较复杂,基本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道路建设已初具规模。

3.2.2 景观复杂度分析

分维数(FRAC)描述景观类型形状的复杂程度,反映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分维数越趋近于1,斑块的自相似性越强,则斑块形状规律性越强(周昭英等,2010)。一般而言,人工景观的边界更规则,而自然景观因为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常表现出复杂的边界形状(苏伟忠等,2007)。由图 5分析可得,研究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景观的斑块相似性最强,公共绿地和水体景观的斑块相似性最低。其中,防护绿地和交通景观的街道差异性最大。

图 5 类型水平的景观指数 Figure 5 Landscape index in class-level

首南街道工业和交通景观的FRAC_MN较小,反映首南街道工业和交通景观的建设模式较为统一。由于首南街道拥有大量的公共设施,故在公共建设景观中,首南街道的景观格局最为复杂。钟公庙街道城市建设起步较早,特别是建设初期,为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工业用地,工业发展模式多样,故钟公庙街道工业景观较为复杂。中河街道以居住功能为主,街道中存在大量的居住用地,城市居住景观较为复杂,而中河街道的交通主要依附于居住景观,因此中河街道的交通景观在研究区中自相似性最低。

3.3 城市景观空间关系分析 3.3.1 空间孤立性分析

欧几里德最近邻体距离(ENN)指斑块间的最近距离,反映斑块微观水平上的空间孤立性,同时也反映城市景观的开发形式以及景观之间的可达性(苏伟忠等,2007),ENN值越大,表明斑块之间的空间孤立性越高。由图 6可见,在微观空间关系中,除了农业景观,研究区的其他景观类型的ENN_MN均低于60 m,反映了研究区景观的连续性较好。其中,交通景观的连续性最好,反映了研究区城市道路建设较为合理,满足城市交通的基本需要;水体景观虽然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割,但斑块之间仍较紧凑,说明城市水体生态完整性较好。与首南街道集中性农业景观建设不同的是,钟公庙街道和中河街道的农业景观以分散生产为主,故其分布较为孤立。

图 6 景观空间关系分析 Figure 6 Landscape space relationship analysis
3.3.2 空间聚集度分析

聚集度指数从宏观角度上反映斑块的聚集度,与斑块之间的公共边数有关(苏伟忠等,2007)。由图 6可见,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聚集度都较高,其中农业景观和硬质景观的聚集度相对最高。各个景观类型在不同街道的聚集度水平,公共绿地、生产绿地、水体景观等软质景观的AI较不平衡。与中河街道较高的居住景观破碎度矛盾的是,中河街道居住景观的聚集度也较高,表明中河街道居住景观斑块较为破碎但分布相对集中,反映该街道人口分布较集中。面临城市发展急剧转型的中国城市,每一轮城市规划中最先受到挑战和突破的便是人口规模,其中城市人口分布与空间增长结构失衡情况较为严重(赵学彬,2010)。研究区在构建“居住-就业”均衡空间格局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研究区居住景观、工业景观和公共建设景观过高的聚集度,不利于促进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形成与稳定,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生态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3.4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分析 3.4.1 城市绿地空间属性分析

景观形状指数是对景观大小起调节作用的总边界或边界密度的标准量度,同时也是斑块聚合或离散程度的量度,LSI越大则斑块越离散(李俊祥等,2004)。由图 5可见,钟公庙街道和中河街道的公共绿地景观的LSI相对较大,说明钟公庙街道和中河街道的公共绿地景观形状较复杂。钟公庙街道和中河街道的公共绿地主要以小型社区公园和街头游园的形式镶嵌在城市景观中,故面积较小且形状灵活多样。虽然首南街道的公共绿地PD最小,但其LSI和PLAND最大,说明首南街道公共绿地面积较大且形状复杂。复杂的绿地斑块边界有利于发挥边缘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乌日汗,2008)。首南街道拥有鄞州公园和高教园区绿地2个大型的公共绿地,且其建设水平较高,首南街道公共绿地较高的LSI水平符合城市生态绿地的基本要求。

3.4.2 城市绿地空间关系分析

通过对研究区的公共绿地景观和防护绿地景观分别进行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statistics),发现研究区的公共绿地景观多数分布在城市水系附近,而防护绿地景观主要为道路防护绿地。研究区域地处江南,水体景观丰富,研究区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主要与水体景观结合,既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审美观,又起到绿化河道的生态作用,成为江南水乡绿地建设的独有特色。

3.4.3 城市绿地空间服务范围分析

若仅考虑距离因素,则空间距离越远,居民到达绿地的阻力越大(唐继刚,2008)。由Arcgis 9.2中公共绿地的缓冲分析结果(图 7)可以发现,在钟公庙街道的北部以及首南街道南部的部分区域为公共绿地空间的服务盲区。由空间图层叠置分析可得,研究区的服务盲区主要是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等硬质景观。本文采取的是2009年的基础数据,首南街道已于2010年开始进行中兴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其位置位于鄞州公园西面,为分析结果中首南街道公共绿地的服务盲区,故首南街道现在的服务盲区为街道南部的部分居住用地。生态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赵学彬,2010),居住和工业景观属于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其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在生态设施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清除生态设施服务盲区,还应在其基础上提高其生态设施建设水平。

图 7 公共绿地缓冲分析 Figure 7 Public green land's buffer analysis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位于鄞州区新城区的中心地带,其中首南街道北部、钟公庙街道东南部以及中河街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集中,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这一区域,而首南街道南部以及钟公庙街道西北边缘地区主要以产业建设为主,3个街道共同形成中心人文景观、外围产业景观的空间分布。其中首南街道南部的农业区域已成为宁波市最大的近郊菜蓝子基地之一,为3个街道的蔬菜供应地;钟公庙街道的工业区域经济不断提升,经济聚集效应不断强化,而首南街道的南部商务区位于3个街道的中心区域,被定位为宁波南部国内一流的商务区,是未来宁波南部和鄞州新城的核心区域;中河街道已基本完成城市转型,街道内以居住景观为主,同时辖区内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邻近首南街道的南部商务区,居民工作生活便利,3个街道景观类型分布基本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

首南街道公共建设景观和农业景观的PLAND最大,且聚集程度较高,反映其作为鄞州区的行政中心的主要城市职能,同时其境内的湾底休闲农业观光区也是鄞州主要的生态旅游资源之一,行政和休闲娱乐是该街道的主要功能。该街道自然景观比重最大,生态环境水平是3个街道中最高的,特别是鄞州公园、高教园区绿地和正在建设中的中兴河湿地项目,极大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准。近年来,由于城市空间的扩展,不断侵蚀农业和生态用地,使基本农田与生态保护面临较大的压力(苏伟忠等,2007)。因此,农业用地的建设应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南街道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保护农业景观的同时又发展地方经济,而如何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是首南街道农业观光区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另外,完善农业景观区与城市核心区的交通网络建设将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

钟公庙街道的工业景观的PLAND较高,景观破碎化程度仅次于居住用地,工业建设环境复杂,拥有较高的GDP水平,经济环境好,但生态环境水平较低。虽然开展绿色GDP工程(节能减排责任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必须加快街道产业调整,减少污染严重的产业,增加生态设施建设。该街道城市发展较早,城市建设已基本成熟,加强原有设施的维护和建设是提升钟公庙街道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中河街道常住人口最多,城市景观以居住景观为主,居住景观复杂度在城市硬质景观中较高,基本满足城市人口居住的需要。然而该街道的软质景观(包括公共绿地景观、防护绿地景观、农业景观、水体景观)所占比重较小,与其较高的人口密度不相符合。软质景观为整个城市提供一种生态系统层面上的保障,对城市环境起到重要的舒缓作用(宛素春,2004)。因此,中河街道应该加强城市软质景观的建设,增加城市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比重。

作为鄞州新城区的核心区域,首南街道、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在满足各自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集约型的土地政策,根据各自城市特点进行重点景观类型的建设,其中绿地景观的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定区域的建设盲区,尤其是人口密集区域的绿地密度仍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郭泺, 夏北成, 刘蔚秋, 等. 2006. 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与梯度分异[J]. 应用生态学报, 17(9): 1671-1676.
郭泺. 2009. 城市景观动态时空模拟[J].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郭月婷, 廖和平, 彭征. 2010. 重庆市2号线轻轨沿线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1): 150-157.
华昇, 谢更新, 石林, 等. 2008. 基于GIS的市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与优化[J]. 生态环境, 17(4): 1554-1559.
李俊祥, 王玉杰, 沈晓虹, 等. 2004. 上海市城乡梯度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 24(9): 1973-1980.
李明泽, 周洪泽, 祝宁. 2009. 哈尔滨东部城乡土地梯度带的划分及景观结构[J]. 生态学报, 29(11): 6266-6274.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9.11.062
刘江, 崔胜辉, 邱全毅, 等. 2010. 滨海半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演变——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 21(4): 856-862.
潘竟虎, 李璟. 2010. 河谷型城市城乡结合部景观格局空间尺度效应分析:以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格局为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6(2): 114-119.
苏伟忠, 杨英宝. 2007.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唐继刚. 2008.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模式研究[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宛素春. 2004. 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王兆杰, 刘金福, 洪伟, 等. 2007.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及破碎化评价[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7(1): 30-34.
乌日汗, 宋丽萍, 温小荣, 等. 2008. 深圳特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现状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3): 79-82.
杨山, 陈升. 2009. 大城市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9(12): 6482-6489.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9.12.021
鄞州区人民政府. 2010. 宁波市鄞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http://www.docin.com/p-1008084055.html
鄞州区首南街道办事处. 2010. 首南街道2009年工作总结. http://zfxx.nbyz.gov.cn/govdiropen/jcms_files/jcms1/web79/site/zfxxgk/column.jsp.
鄞州区统计局. 2011. 宁波市鄞州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http://tjj.nbyz.gov.cn/Page/ListPage.aspx?ListID=14171&ModuleID=644.
尹海伟, 孔繁花. 2005. 济南市城市绿地时空梯度分析[J]. 生态学报, 25(11): 3010-3018.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5.11.031
曾辉, 夏洁, 张磊. 2003.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地理科学, 23(4): 484-491.
张利权, 吴建平, 甄彧, 等. 2004. 基于GIS的上海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8(1): 78-85. DOI:10.17521/cjpe.2004.0012
赵学彬. 2010. 基于空间均衡格局下的长沙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17(11): 34-40. DOI:10.3969/j.issn.1006-3862.2010.11.006
周昭英, 蔡永立, 郑文发. 2010. 城乡交错带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38(18): 9857-9860.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0.1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