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11, Vol. 47 Issue (10): 1-7   PDF    
0

文章信息

唐骄萍, 李贤伟, 赖元长, 冯帅, 王鹏, 黄从德
Tang Jiaoping, Li Xianwei, Lai Yuanchang, Feng Shuai, Wang Peng, Huang Congde
洪雅县退耕竹林碳储量时空格局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Bamboo Carbon Storage in Forest Land Converted from Farmland in Hongya, Sichuan
林业科学, 2011, 47(10): 1-7.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1, 47(10): 1-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0-12-15
修回日期:2011-09-08

作者相关文章

唐骄萍
李贤伟
赖元长
冯帅
王鹏
黄从德

洪雅县退耕竹林碳储量时空格局
唐骄萍1,2, 李贤伟1,2, 赖元长1,3, 冯帅1,2, 王鹏1,2, 黄从德1,2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雅安 625014;
2.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雅安 625014;
3. 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成都 610081
摘要: 建立退耕还林重点示范县洪雅县竹林碳储量多元线性回归遥感模型,基于碳储量遥感模型估算出四川省洪雅县退耕还林以前(1994年)、退耕还林后第4年(2004年)和退耕还林后第7年(2007年)的竹林碳储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竹林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年间(1994—2007年)洪雅县竹林碳储量和面积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前期(1994—2004年)增速大于后期(2004—2007年);竹林碳储量和面积分布规律相似,都呈现出向低海拔、平缓坡和各坡向发展的趋势,其中2004年>25°坡度区域竹林碳储量和面积变化最明显,2004年>25°坡度区域竹林碳储量增加量占总增加量的79.53%,竹林面积增加量占总增加量的78.18%,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区域竹林碳储量与面积增加的驱动力;竹林碳密度呈现先降后升总体略微降低的特点,1994年碳密度最高为33.76 t C·hm-2,2004年下降为33.25 t C·hm-2,2007年又恢复到33.67 t C·hm-2;利用克里金插值(Kriging)对模型进行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精度。
关键词:竹林    碳储量    时空格局    退耕还林    3S技术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Bamboo Carbon Storage in Forest Land Converted from Farmland in Hongya, Sichuan
Tang Jiaoping1,2, Li Xianwei1,2 , Lai Yuanchang1,3, Feng Shuai1,2, Wang Peng1,2, Huang Congde1,2    
1. Forestry Colleg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2.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Sichuan Province Ya'an 625014;
3. Sichuan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hengdu 610081
Abstract: In this study, a remote sensing model of bamboo carbon storag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 Hongya County, a key demonstration county of the Convert Cultivated Land into Forests Project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bamboo carbon storage was estimated before the project (1994), the fourth year after the project (2004) and the seventh year after the project (2007) with the remote sensing model of bamboo carbon storag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bamboo carbon storage changes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by 3S technology software showed that: Carbon storage and area of bamboo forest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from 1994—2007, while growth rate at earlier stages (1994—2004) was greater than that at the late stages (2004—2007) of Convert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Proje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torage and area of bamboo forest was similar, with a trend to spread over to low elevation, flat slope and different aspects. There were obvious variations in carbon storage and area of bamboo forest on the land with slopes greater than 25°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Convert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Project (1994—2004), and in 2004 the increment of carbon storage and area of bamboo forest was 79.53% and 78.18% of the total increment,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d that Convert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Project w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crease of carbon storage and area of bamboo forest. The carbon density showed a decrease at first, followed by a increase, however its value decreased slightly relative to the initial value in 1994. The carbon density was 33.76 t C·hm-2 in 1994, then it decreased to 33.25 t C·hm-2 in 2004, but it increased to 33.67 t C·hm-2 in 2007. The model, optimized by using kriging interpolation, can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bamboo stand    carbon storag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convert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project    3S technology    

竹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植被类型,我国竹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3.06%,竹林碳储量占森林碳储量的比例超过11%(陈先刚等, 2008)。针对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汇功能,我国学者在全国尺度或典型区域上做了大量研究(王兵等, 2008; 黄从德等, 2007; 周国模等, 2004; 杨春花等, 2008),但由于竹林研究基础数据的不完整(邓旺华等, 2008)和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学者在全国尺度上估算的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差异较大(李正才等, 2003; 郭起荣等, 2005; 陈先刚等, 2008; 王兵等, 2008),典型区域竹林碳储量也因竹种、人工抚育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差异显著(冯帅等, 2010)。因此开展中尺度竹林碳储量研究十分重要。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显著改变了森林面积、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张志明等, 2009)、生态系统碳储量(Chen et al., 2009)和碳储量空间分配格局(胡亚林等, 2009)。研究发现,退耕竹林碳储量高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和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等乔木林种(吴小山等, 2007; 李江等, 2006; 白雪爽等, 2008; 王春梅等, 2007),其碳汇潜力巨大(蔡丽莎等, 2009; 陈先刚等, 2009)。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往对竹林动态变化的研究大多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有关(刘华等, 2008; 施拥军等, 2008), 退耕还林的实施对竹林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尝试利用3S技术,在极具退耕还林代表性的洪雅县研究中尺度退耕竹林碳储量分布格局。本研究选用1994—2007年3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竹林碳储量实测数据,构建竹林碳储量遥感模型估算各期竹林碳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竹林面积、碳储量及碳密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竹林碳储量的影响,以期为正确评估退耕还林生态作用提供数据支撑,为退耕还林工程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华西雨屏区核心区洪雅县(102°49′—103°32′ E,29°24′—30°00′ N),总面积1 948.43 km2,耕地总面积19.52万hm2。海拔417~3 090 m,地形由西南向东北高低梯次变化形成高山、中山、深丘、浅丘、台地、河谷和平坝,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山地气候,年均气温14~16 ℃,年降雨量1 300~2 000 mm,年均日照1 080 h,全年无霜期352天。全县地带性土壤为黄壤,兼有冲积土、紫色土,境内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退耕竹林栽植于2000年,主要竹种为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grandis)和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李贤伟等, 2009)。

2 研究方法

数据源于覆盖整个洪雅县区域的退耕还林以前(1994-06-26)、退耕还林后第4年(2004-04-18)和退耕还林后第7年(2007-09-18)的3期TM影像(30 m分辨率)、洪雅县地形图(比例尺1:50 000)、洪雅县林相图(比例尺1:10 000)、1999—2005年洪雅县各乡镇退耕还林工程验收图(比例尺1:10 000)、洪雅县各乡镇1999—2005年退耕还林年度总结报告及洪雅县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档案。

利用ENVI4.7对3期原始影像进行辐射定标、FLAASH大气校正及几何校正,结合实地调查和退耕还林小班验收图,对研究区3期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7.35%,86.56%和89.32%)并提取出洪雅县退耕竹林分布区域。在洪雅县范围内共布设474块30 m×30 m的样地,落入退耕竹林地的样地92块,其中可测样地87块(随机选取57块样地数据用于建模,剩余30块用于模型预测精度检验)。样地实测面积为30 m×30 m,与TM影像的像元大小一致,对样地每竹调查其胸径、地径、竹高、枝下高和秆龄,用GPS对样地中心点定位。

根据87块样地调查资料,按竹高、胸径和秆龄每样地选取标准竹2~3株进行全竹取样,分别取竹叶、竹枝、竹秆、竹蔸、竹根和竹鞭,野外称其鲜质量,并各取1 kg鲜样室内测定其生物量和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鲁如坤,1999)。碳储量为生物量乘以碳转换系数即有机碳含量,表达式为Ci=Cc×WiCi为碳储量(t), Cc为碳含量, Wi为生物量(t)。

碳储量遥感模型构建及优化:利用ArcGIS 9.3对地形图进行配准并矢量化,生成分辨率为30 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在ENVI4.7中将TM影像、DEM与87块竹林样地叠合提取影像各波段光谱反射率ρ因子、植被指数因子、主成分因子、穗帽变化因子以及地形因子作为遥感建模初选反演参数。对所选参数进行相关性和共线性分析(表 1),选取相关性高、共线性小的因子构建碳储量遥感线性回归方程。综合考虑方程的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调整相关系数、显著水平、模型独立性检验指标值及方差膨胀因子值,初步遴选出模型C=73.042+0.011E-1.954ρ2-0.633ρ7+0.369P3-15.826R+51.555M(表 2),用地统计学软件对样点残差克里金插值得到最优模型C=82.869+0.011E+0.013A-1.602ρ2-0.925ρ7+0.837P3+2.942MC为碳储量(t), E为海拔(m), A为坡向, ρ2为第2波段光谱反射率, ρ7为第7波段光谱反射率, P3为第3主成分, R为比值植被指数, M为土壤调整植被指数。

表 1 各自变量与碳储量的相关性和共线性 Tab.1 Collinearity and correlation of variables with carbon storage
表 2 不同遥感因子碳储量模型分析 Tab.2 Model of carbon storage and different remote sensing factors

用未参加建模的30块样地实测碳储量与最优模型预测的该30块样地的碳储量进行拟合, 结果表明(图 1),插值后实测碳储量与预测值的拟合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预测精度为83.01%,较初选模型(81.56%)提高1.45%。本研究利用优化模型估算洪雅县1994,2004和2007年碳储量。

图 1 模型预测精度分析 Figure 1 Model forecast precision analysis
3 结果与分析 3.1 竹林面积动态

图 2, 34可见,1994—2007年洪雅县竹林分布区域集中在中部和北部,1994年各竹林斑块面积较小,分布较零散,2004和2007年各竹林斑块呈现出片状分布。13年间竹林面积增加了0.77万hm2,其中1994—2004年增加了0.55万hm2,2004—2007年增加了0.21万hm2,年均增长率为4.39%。竹林面积的大幅增加主要与该时期内退耕还林工程的广泛开展有关,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全县竹林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重由1994年的5.19%提升至2007年的9.15%,约提升了4个百分点。

图 2 1994年洪雅县竹林分布 Figure 2 Distributing of bamboo in Hongya County in 1994
图 3 2004年洪雅县竹林分布 Figure 3 Distributing of bamboo in Hongya County in 2004
图 4 2007年洪雅县竹林分布 Figure 4 Distributing of bamboo in Hongya County in 2007

为获取竹林面积随各种地形因素的分异规律,在生成海拔、坡度、坡向专题数据基础上,为方便统计与分析,结合研究区各地形因子实际情况,采用ArcGIS 9.3对各因子进行了分级(李志林等, 2001),分级标准见表 3

表 3 地形因子分级表 Tab.3 Classification of topographical factors

将3期影像分类图与海拔、坡向、坡度分级专题图叠加分析发现,竹林空间分布向低海拔、平缓坡发展,受坡向影响不大。具体表现为:1994年竹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其中海拔1 000~1 500 m和500~1 000 m区域竹林面积分别占洪雅县竹林总面积的33.70%和64.1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竹林面积在<1 000 m海拔区域增幅较大,2004年面积增加了0.60万hm2,为1994年的1.90倍,2007年面积增加0.23万hm2,为2004年的1.18倍, 在>1 000 m海拔区域竹林面积逐年降低,2007年较1994年减少了17.24%,较2004年减少了4.96%。竹林随坡向的分布在各时期呈现相似规律,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无坡向。无坡向比重最少,约为4%,在其余4个坡向中的分布比重相差不大,约为阴坡29%、半阴坡25%、半阳坡22%、阳坡20%(表 4)。

表 4 竹林面积随海拔、坡向的动态变化 Tab.4 Distributing of bamboo area with elevation and slope

退耕还林以前竹林广泛分布于平缓坡(5°~25°)区域,其中10°~25°分布最多,达到0.57万hm2,占总面积的56.28%。退耕还林工程使得坡度>25°的农耕地大量退耕,1994—2004年,竹林面积增加了0.55万hm2,其中坡度>25°区域竹林面积在2004年增加了0.43万hm2,为退耕还林前的2.87倍,其占总面积的比例由1994年的22.74%提升到42.25%,为退耕前的1.86倍。可见退耕还林的实施使陡坡竹林面积大幅增加。2007年竹林面积在>35°坡度段略有减少,其他坡度段均呈现增加趋势。总体表现为<25°区域增加量大于>25°区域,竹林分布呈现出逐渐向平缓坡发展趋势(图 5)。

图 5 1994—2007年竹林面积随坡度分布 Figure 5 Distributing of bamboo area with slope from 1994 to 2007
3.2 竹林碳储量动态

13年间竹林碳储量呈现持续增长的特征,共增加了25万t,年均增长4.33%,前期增速略大于后期。1994年洪雅县竹林碳储量为34万t,2004年竹林碳储量较1994年增加了18万t。这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退耕还林开展后洪雅县大量发展竹林,竹林面积的大幅增加促进了竹林碳储量的增加。2007年竹林碳储量为59万t,较2004年增加了7万t。这些数据说明13年间洪雅县竹林均表现为碳汇,碳汇量为2万t·a-1。竹林碳密度在1994—2004年和2004—2007年这2个时段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1994年竹林碳密度为33.76 t C·hm-2。退耕还林初期,由于大量的退耕还竹,未成熟竹林比重增加,2004年竹林碳密度有所下降,为33.25 t C·hm-2。到2007年,竹林碳密度略微增加,达到33.67 t C·hm-2,尚未恢复到1994年的水平,低于全国森林平均水平41.10 t C·hm-2(Fang et al., 2007),说明洪雅县竹林碳吸存能力还比较低。究其原因,研究期间退耕还林新栽竹林多处于中、幼龄阶段,人工抚育措施和管理水平不高,从而导致碳密度水平较低。随着竹林的生长、成熟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洪雅县竹林碳密度、碳储量尚有增加潜力。

对比分析竹林碳储量随海拔的分布发现(图 6),1994—2007年竹林碳储量主要分布于海拔2 000 m以下,其中高海拔(>1 000 m)区域竹林碳储量逐年减少,中低海拔(<1 000 m)区域竹林碳储量逐渐增加,且增加趋势明显。2004年高海拔区域竹林碳储量较1994年(11.65万t)减少1.66万t,2007年较2004年减少2.97万t;在500~1 000 m海拔区域,2004年竹林碳储量较1994年(21.90万t)净增加16.70万t,增加了1.76倍,2007年较2004年增长量有所下降,增加了6.09万t;在<500 m海拔区域竹林碳储量持续增加,且增速加快,2004年较1994年(0.61万t)增加2.84万t,年均增长19.03%,2007年较2004年增加4.38万t,年均增长31.44%。

图 6 1994—2007竹林碳储量随海拔分布 Figure 6 Distributing of carbon storage with elevation from 1994 to 2007

对比分析各时期竹林碳储量随坡度的分布发现(图 7),退耕还林以前洪雅县竹林碳储量主要分布于<25°坡度区域,为26.39万t,占总碳储量的77.26%。其中以15°~25°坡度区域分布最多,为12.48万t,占总碳储量的36.54%,>35°坡度区域分布最少,仅占6.54%。2004年竹林碳储量在各个坡度段均有一定增加(10°~15°坡度区域除外),其中>25°坡度区域的增加最为明显,增加了14.22万t,为退耕还林前的2.83倍,这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而在<25°坡度区域竹林碳储量也有一定增长,增加了3.66万t,为1994年的1.14倍,这部分竹林碳储量的增加主要是瓦屋山旅游沿途竹林景观带的建设,使得平缓坡竹林面积增加所致。随竹林年龄结构变化和竹林分布改变,竹林碳储量在2007年表现出在<15°坡度区域持续增加,在25°~35°坡度区域增速减慢,在15°~25°和>35°坡度区域略有减少。说明随着时间推移,竹林碳储量分布区逐渐向平缓坡发展,在陡坡区域竹林碳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

图 7 1994—2007竹林碳储量随坡度分布 Figure 7 Distributing of carbon storage with slope from1994 to 2007

对比分析竹林碳储量随坡向的分布发现(图 8),各时相竹林碳储量随坡向的分布规律与竹林面积随坡向的分布规律一致,表现为阴坡(比重为29.10%)>半阴坡(比重为25.17%)>半阳坡(比重为21.93%)>阳坡(比重为20.27%)>无坡向(比重为3.56%)。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推进,阴坡、半阴坡、半阳坡、无坡向竹林碳储量都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阳坡碳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2004年较1994年竹林碳储量大幅增加,以半阴坡、半阳坡和阳坡为主,分别增加了4.81万,5.55万和4.40万t。无坡向竹林碳储量增加最少,仅为0.64万t。2007年较2004年半阴坡增加量最多,为2.26万t,其次为无坡向,增加量为2.17万t,阳坡减少0.16万t。对比各年份不同坡向竹林碳储量所占比重发现,1994—2007年期间半阴坡、无坡向竹林碳储量呈现增加趋势,半阳坡、阳坡呈现先增后降趋势,阴坡则逐年降低,各坡向比重差异逐渐缩小,表明竹林碳储量呈现各坡向均匀发展趋势。

图 8 1994—2007竹林碳储量随坡向分布 Figure 8 Distributing of carbon storage with aspect from1994 to 2007
4 结论与讨论

13年间洪雅县退耕还林后竹林面积和碳储量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1994—2007年竹林碳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退耕还林后高海拔区域竹林碳储量逐年减少,中低海拔区域竹林碳储量逐渐增加,且增加趋势明显;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得>25°坡度区域竹林碳储量大幅增加,增加了14.22万t,随着退耕还林的深入,竹林碳储量呈现逐渐向平缓坡发展趋势;随坡向的分布差异不大,总体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无坡向;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洪雅县竹林斑块连通性增大,面积增幅较大,1994—2007年竹林面积增加了0.76万hm2;竹林分布呈现向低海拔区域发展的趋势,在500~1 000 m海拔区域分布最多,分别占各年洪雅县竹林总面积的64.12%,74.17%和75.82%;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推进,竹林面积在>25°坡度区域增加速度减慢或面积减小;竹林面积随坡向的分布表现为:无坡向分布最少,其余4个坡向分布比重相差不大,半阴坡、无坡向呈现增加趋势,半阳坡和阳坡呈现先增后降趋势,阴坡则逐年降低。

洪雅县竹林碳密度表现出1994—2007年先降后升,总体略微下降的特点,以1994年最高为33.76 t C·hm-2,2004年下降到33.25 t C·hm-2,2007年又恢复到33.67 t C·hm-2,整体上略高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碳密度(29.46~32.99 t C·hm-2)(周国模等, 2004; 王兵等, 2009),低于四川省(38.04 t C·hm-2)和全国(41.10 t C·hm-2)森林平均碳密度(黄从德等,2009; Fang et al., 2007)。究其原因主要是植被类型不同和人类干扰所致,退耕还林工程大量造林更新使得洪雅县竹林年龄结构发生了改变,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熟林比重加大,成熟林、过熟林比重下降,这种林龄结构导致竹林碳密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随着时间推移,竹林整体成熟度不断增加,同时竹林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竹林碳密度将不断增大,并且这种回升势头将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保持,然后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碳储量尚有较大增长空间。

本研究基于模型实用性考虑,利用地统计学建立碳储量遥感回归模型,对洪雅县退耕竹林进行了碳储量估算,模型变量少,简单实用,但模型的估测精度不高仅为83.01%,低于非线性模型(Gilabert et al., 1996; 张连义等, 2008)以及非参数模型(王淑君等, 2007; 张元元, 2009; 刘恩斌等, 2010);对于所建立的竹林碳储量遥感模型,在进行后续研究时应考虑更多的非生物因子(王敏等, 2010; 徐小军等, 2008),如区域气候、竹龄和立地指数等。同时,由于现有影像数据的限制,不能有效区分竹种,因此本研究没有分竹种进行建模,这对模型的精度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提取竹种信息,以修正和优化竹林碳储量遥感模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白雪爽, 胡亚林, 曾德慧, 等. 2008. 半干旱沙区退耕还林对碳储量和分配格局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7(10): 1647-1652.
蔡丽莎, 陈先刚, 郭颖, 等. 2009.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碳汇潜力预测[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6(5): 722-728.
陈先刚, 张一平, 张小全, 等. 2008. 过去50年中国竹林碳储量变化[J]. 生态学报, 28(11): 5218-5227.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8.11.003
陈先刚, 赵晓惠, 陆梅, 等. 2009.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碳汇潜力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9(5): 19-28.
邓旺华, 范少辉, 官凤英. 2008. 遥感技术在竹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竹子研究汇刊, 27(3): 8-11, 16.
冯帅, 李贤伟, 黄从德. 2010.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地麻竹生物量和碳储量[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8(3): 296-301.
郭起荣, 杨光耀, 杜天真. 2005. 中国竹林的碳素特征[J]. 世界竹藤通讯, 3(3): 25-28.
胡亚林, 曾德慧, 姜涛. 2009. 科尔沁沙地退耕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C、N、P储量和分配格局[J]. 生态学报, 29(8): 4206-4214.
黄从德, 张健, 邓玉林, 等. 2007. 退耕还林地在植被恢复初期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4: 130-133. DOI:10.3321/j.issn:1009-2242.2007.04.030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等. 2009. 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J]. 生态学报, 29(9): 5115-5121.
李江, 黄从德, 张国庆. 2006. 川西退耕还林地苦竹林碳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J]. 浙江林业科技, 26(4): 1-5.
李贤伟, 张健, 胡庭兴, 等. 2009. 退耕还林理论基础及林草模式的实践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李正才, 傅懋毅, 徐德应. 2003. 竹林生态系统与大气二氧化碳减量[J]. 竹子研究汇刊, 22(4): 1-6.
李志林, 朱庆. 2001. 数字高程模型[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刘恩斌, 李永夫, 周国模, 等. 2010. 生物量精确估算模型与参数辨识方法及应用[J]. 生态学报, 30(10): 2549-2561.
刘华, 鞠洪波, 傅懋毅, 等. 2008. 基于遥感数据的富阳市竹子资源动态变化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1(增刊): 6-13.
鲁如坤. 199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施拥军, 徐小军, 杜华强, 等. 200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竹林遥感监测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5(4): 417-421.
王兵, 王燕, 郭浩, 等. 2009. 江西大岗山毛竹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1(6): 39-42.
王兵, 魏文俊, 邢兆凯, 等. 2008. 中国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J]. 生态环境, 17(4): 1680-1684.
王春梅, 刘艳红, 邵彬, 等. 2007. 量化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变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9(3): 112-119.
王敏, 李贵才, 仲国庆, 等. 2010. 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 107-112.
王淑君, 管东生. 2007. 神经网络模型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的研究[J]. 生态环境, 16(1): 108-111.
吴小山, 黄从德. 2007. 退耕还林地桦木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贮量与空间分布[J]. 生态学杂志, 26(3): 323-326.
徐小军, 杜华强, 周国模, 等. 2008. 基于遥感植被生物量估算模型自变量相关性分析综述[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3(2): 239-247. DOI:10.11873/j.issn.1004-0323.2008.2.239
杨春花, 周小平, 王小明. 2008. 卧龙自然保护区华西箭竹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J]. 林业科学, 44(3): 113-123.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323
张连义, 张静祥, 赛音吉亚, 等. 2008. 典型草原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以锡林郭勒盟为例[J]. 草业科学, 25(4): 31-36.
张元元. 2009.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物量遥感模型的研究. 黑龙江: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志明, 孙长青, 欧晓昆. 2009. 退耕还林政策对山地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分析[J]. 山地学报, 27(5): 513-523.
周国模, 姜培坤. 2004. 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J]. 林业科学, 40(6): 20-24. DOI:10.11707/j.1001-7488.20040604
Chen X G, Zhang X Q, Zhang Y P, et al. 2009.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he stands under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58(3): 1-8.
Fang J Y, Guo Z D, Piao S L, et al. 2007.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 1981—2000[J]. Science in China: Earth Sciences, 50(9): 1341-1350. DOI:10.1007/s11430-007-0049-1
Gilabert M A, Gandía S, Meliá J. 1996. Analyses of spectral-biophysical relationships for a corn canopy[J].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 55(1): 11-20. DOI:10.1016/0034-4257(95)00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