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11, Vol. 47 Issue (7): 27-35   PDF    
0

文章信息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何祺胜, 田源, 买买提·沙吾提, 王宏, 桂东伟
Zhang Fei, Tashpolat·Tiyip, Ding Jianli, He Qisheng, Tian Yuan, Mamat·Sawut, Wang Hong, Gui Dongwei
新疆典型盐渍区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
Dynamically Monitoring Vegetation Cover by Remote Sensing in the Typical Salinization Region of Xinjiang: A Case Study in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林业科学, 2011, 47(7): 27-35.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1, 47(7): 27-3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9-10-14
修回日期:2010-02-08

作者相关文章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何祺胜
田源
买买提·沙吾提
王宏
桂东伟

新疆典型盐渍区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
张飞1,2,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1,2, 丁建丽1,2,3, 何祺胜4, 田源5, 买买提·沙吾提1,2, 王宏1,2, 桂东伟6,7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2.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 830046;
3. 新疆大学研究生院 乌鲁木齐 830046;
4.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 南京 210098;
5. 新疆农业厅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乌鲁木齐 830001;
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11;
7.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策勒 848300
摘要: 以新疆典型盐渍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首先, 基于1989, 2001, 2006年的TM / ETM +遥感数据, 以RS为技术手段, 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植被指数法, 根据像元二分原理, 采用复合植被指数VBSI估算植被覆盖度, 其估算精度达到83. 52%;其次, 生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度分级图, 并对其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 揭示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 对保持植被覆盖度起重要作用; 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 而草地、耕地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重心转移方向; 林地、草地和耕地对于保持地区植被覆盖率有重要作用, 应在长期土地利用规划中坚持植树造林, 保持草地、保护耕地和控制未利用地; 最后, 利用植被覆盖度图像所提供的各覆盖度级的数量和空间分配状况来评价该绿洲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并进一步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基于遥感技术进行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能够为该绿洲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遥感    植被覆盖度    VBSI植被指数    像元二分模型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    
Dynamically Monitoring Vegetation Cover by Remote Sensing in the Typical Salinization Region of Xinjiang: A Case Study in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Zhang Fei1,2, Tashpolat·Tiyip1,2, Ding Jianli1,2,3, He Qisheng4, Tian Yuan5, Mamat·Sawut1,2, Wang Hong1,2, Gui Dongwei6,7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2. Key Laboratory of Oasis Ec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3. Graduate Schoo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4.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5.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fice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Urumqi 830001;
6.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11;
7. Cele National Station of Observation & Research for Desert-Grassland Ecosystem in Xinjiang Cele 848300
Abstract: Vegetation coverag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lobal climate and longterm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country. Meanwhile, vegetation coverag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or ecosystem. In the field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of vegetation index to describe vegetation coverage percentage is widely accepted and applied. In this paper, we took the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TM/ETM + images of 1989, 2001 and 2006, and applied the ENVI, ArcGIS software as technology methods. The vegetation index of VBSI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model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ccording to the dimidiate pixel principle, and the estimation precision was later approved to be up to 83. 52%. Further, we produced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graduation map of the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and analyzed and appraised changes in its structure. The results revealed a pattern of spatial change in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the study area. Forest, grassland and farmland were three main land use types in medium-high and high coverag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keeping vegetation cover. Forest area determined the changes of coverage area, while the other two land use types were definitely able to affect direction of the changes. Since forest, grassland and farmland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keeping reg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 it should be planned to continually plant trees, maintain grassland, protect farmland and control unused land in a long-term program. Finally,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from 1989 to 2006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distribution of quantity and space condition rendered by plant cover digital image. By comparing plant cover grade images of the three periods with local statistics material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Wei-Ku oasis soil salinization was controlled by two important reasons nature and humanity.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ei-Ku oasis.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vegetation coverage    the vegetation index of VBSI    dimidiate pixel model    the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Gitelson et al., 2001; 陈巧等, 2006), 它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性指标(Sellers et al., 1996; 刘静等, 2009), 同时也是许多全球及区域水文气候模拟模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量。植被是地球系统五大圈层之一的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森林、灌丛、草地、农田和果园等, 既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维持生态环境、发挥有效生态效能的功能体, 是衡量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性质的主要指示物, 其变化对全球能量循环及物质的生物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植被覆盖信息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意义(范锦龙等, 2009; 王莉雯等, 2008)。由于植被覆盖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异特点, 依靠传统的地面样方实测估算的方法存在着花费巨大人力、财力且精度不高的缺点。因此, 探讨利用遥感资料估算大面积植被覆盖度的方法已成为当前建立全球及区域气候、生态模型的基础工作之一(陈晋等, 2001)。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模型法和植被指数转换法(张云霞等, 2003)。由于前者依赖于对特定区域的实测数据, 虽在小范围区域具有一定的精度, 但在推广应用方面却受到诸多限制。因此,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不依赖于植被覆盖度实测数据, 而直接由植被指数向植被覆盖度转换的方法正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一种趋势(盖永芹等, 2009)。

由于植被指数是通过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间接地获取地面植被的覆盖信息, 是一种对植被覆盖的综合、抽象和概括度量, 不能直接度量植被覆盖状况, 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植被指数转化为植被覆盖度(江洪, 2006)。近年来, 国内外在植被遥感监测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涌现了许多植被覆盖变化监测的方法, 主要有:植被指数法、回归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像元分解模型法等(谢晓华等, 2008), 其中, 将植被指数法和像元分解模型法结合起来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得到较为普遍的推广(张本昀等, 2008; 胡健波等, 2009)。这种结合方法建立在遥感影像解译图基础上, 通过提取相应的影像波段, 然后建模得到复合植被指数模型, 最后经过植被指数转换方法估算植被覆盖度。本研究主要采用混合像元法来估算植被覆盖度, 在植被指数的选取上, 针对研究区的特点, 基于ITTO (international tropical timber organization)的FCD模型(forest canopy density mapping model)方法(Rikimaru et al., 1997), 构造可以消弱阴影和土壤背景影响的复合植被指数(VBSI)。实践证明:基于TM遥感影像的FCD模型所做的植被覆盖率图和使用野外调查数据的结果相比, 有着大约90%的精确度(Rikimaru, 1996; 李晓琴等, 2003)。

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 而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 是新疆自治区最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之一, 促进农业发展是该地区长期的战略。本文选用了1989, 2001和2006年3期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TM / ETM +遥感影像图, 利用这3期的遥感影像图, 结合复合植被指数(VBSI), 计算植被覆盖度,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进行遥感监测, 研究该绿洲这3个时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规律, 为西部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位于天山南麓, 塔里木盆地北部, 地理坐标41°06'—41°38' N, 81°26'—83°17' E, 是典型而完整的山前冲积扇平原, 辖阿克苏地区的库车、沙雅和新和3个县。研究区内下垫面条件基本相似, 地表起伏不大, 而且库车、沙雅、新和3县气象站呈“品”字状分布在绿洲区内, 对绿洲内部的农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区示意图如图 1。渭干河出山口后呈辐射状分布, 形成东西长约64 km、南北宽约160 km的大扇裙绿洲, 地势北高南低, 平均海拔920 ~ 1 100 m。该绿洲深居内陆腹地, 具有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温差大、风大沙多、日照时间长等特点, 为典型的大陆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1.6 mm, 年内降水量60% ~ 70%集中在5—8月,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992.0 ~ 2 863.4 mm, 多年平均气温为10.5 ~ 11.40 ℃, 年极端最高气温41.5 ℃,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8.9 ℃, 最多风向是东北风, 常见的大风风向是北风, 无霜期209.8 ~ 226.4天。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历史上水草丰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上游灌区生产发展较快, 人类活动的用水水平大大提高, 使之下游水源逐渐减少, 湖水干涸, 沙漠侵入, 原生植被退化, 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荒漠植被类型, 并有进一步退化趋势(张飞等, 2006)。

图 1 研究区示意 Figure 1 The sketch map of study area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是渭-库绿洲1989年9月25日、2001年8月1日和2006年7月22日的Landsat TM / ETM +影像数据(三时相的TM / ETM +影像数据均摄于农作物、人工植被及天然植被生长较好时期, 完全可以代表该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 植被变化具有可比性), 轨道号为145 /031。植被的生长发育期主要为5—10月, 大部分植被在6—9月达到年内的鼎盛期(杨光华等, 2009)。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在ENVI4.5软件中, 对遥感数据进行去噪、辐射校正、直方图匹配以及剪裁等前期处理。数据源还包括:用于几何精校正及配准的1: 5万地形图及其矢量化数据; 检验分类精度的1988, 1995, 2002年1: 5万库车、新和和沙雅县土地利用图及其矢量化数据以及相关历年土地详查、人口、社会经济等统计资料、野外考察资料和与GPS点相对应的实地景观照片数据库等。

2.2 研究方法 2.2.1 FCD模型原理(Joshi et al., 2006)

FCD模型是基于森林的生物-物理特性而提出的, 主要包括4个指数:植被指数(NDVI)、裸土指数(bare soil index, BI)、阴影指数(shadow index, SI)和热量指数(thermal index, TI, 该指数使用较少)。这4个指数的特性和关系如图 2所示(江洪等, 2005)。根据研究中采用遥感影像的特性, 试验中利用绿波段(B2)、红波段(B3)、近红外波段(B4)和短波红外波段(B5)构造植被指数、裸土指数和阴影指数(李晓琴等, 2003; 江洪等, 2005)。

图 2 FCD模型原理 Figure 2 The principle of FCD model
(1)
(2)
(3)
2.2.2 VBSI的构造

通过对VI, BI, SI的研究发现: SI与VI呈正相关, BI与VI呈负相关; 通过对VI, BI, SI的线性组合,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影像阴影、土壤背景、岩石、建筑用地等对植被信息的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 构造出VBSI, 其基本公式为:

(4)

式中: n为修正系数, 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 本研究取n =-0.1。

2.2.3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

像元二分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遥感估算模型, 它假设1个像元的地表由有植被覆盖部分地表与无植被覆盖部分地表组成, 而遥感传感器观测到的光谱信息也由这2个组分因子线性加权合成, 各因子的权重是各自的面积在像元中所占的比率, 如其中植被覆盖度可以看作是植被的权重(江洪等, 2006; 乔锋等, 2006)。根据像元二分模型的原理, 通过遥感传感器所观测到的信息S, 就可以表达为由绿色植被成分所贡献的信息Sv与由土壤成分所贡献的信息Ss这2部分组成。混合像元法是将遥感影像的像元信息S简化为植被信息Sv和非植被信息Ss2部分, 即:

(5)

设一个像元中有植被覆盖的面积比例为fc, 即该像元的植被覆盖度, 则非植被覆盖的面积比例就是1-fc。如果全植被覆盖的像元信息为Sveg, 则混合像元的植被部分所贡献的信息Sv可以表示为Svegfc的乘积:

(6)

同理, 如果完全无植被覆盖(全由土壤所覆盖的纯像元)的像元信息为Ssoil, 混合像元的非植被信息Ss可以表示为Ssoil与1-fc的乘积:

(7)

将式(6)与式(7)代入式(5), 可得:

(8)

公式(8)可以理解为将S的线性分解为SvegSsoil2部分, 这2部分的权重分别为它们在像元中所占的面积比例, 即fc与1-fc。对于超过2种组成成分以上的像元, 公式(8)需要被修正。这种分析假定一个像元只包含植被或土壤2种成分。

对式(8)进行变换, 可以得到以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公式:

(9)

其中SvegSsoil都是参数, 因而可以根据公式(9)利用遥感信息来估算植被覆盖度。像元二分模型的一大优点就是削弱大气、土壤背景与植被类型等的影响。遥感信息普遍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如何消除这些影响一直是研究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像元二分模型是通过引入参数SsoilSveg来削弱这些影响的。Ssoil包含了土壤的信息, 包括土壤类型、颜色、亮度、湿度等因素对于遥感信息的贡献; 而Sveg包含了植被的信息, 包括植被类型、植被结构等有关植被的因素对于遥感信息的贡献; 两者又同时受到大气的影响, 均包含了一定的大气对于遥感信息的贡献。像元二分模型实际上是基于SsoilSveg这2个调节因子所做的线性拉伸, 即将大气、土壤背景与植被类型等对遥感信息的影响降至最低, 只留下植被覆盖度的信息(李苗苗等, 2004; 牛宝茹等, 2005)。

2.2.4 利用VBSI估算植被覆盖度

由于VBSI是一种由遥感传感器所接收的地物光谱信息经过线性组合而形成的复合植被指数, 反映地表植被状况的定量值。根据像元二分模型, 将复合植被指数VBSI代入公式(8)可以被近似为:

(10)

即图像中每个像元的VBSI值可以看成是有植被覆盖部分的VBSI与无植被覆盖部分的VBSI的加权平均, 其中有植被覆盖部分的VBSI的权重即为此像元的植被覆盖度, 而无植被覆盖部分的VBSI的权重即为1-fc。其中, VBSIsoil为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VBSI值, 即无植被像元的VBSI值; 而VBSIveg则代表完全被植被所覆盖的像元的VBSI值, 即纯植被像元的VBSI值。由公式(9)变换可得利用VBSI计算植被覆盖度的公式:

(11)

结合土地覆盖分类, VBSIveg和VBSIsoil分别取给定置信区间积累百分数为0.5%和99.5%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替(李红, 2009), 从而减少模型的误差, 分别计算出1989, 2001和2006年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

2.2.5 植被盖度等级的划分

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国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草场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同时结合干旱区绿洲植被特有的生态特征, 将研究区植被盖度分为5级, 分类标准如下(蔡体久等, 2005) : Ⅰ级为极低覆盖度区, 植被盖度小于10%, 主要是强度沙化土地、裸地; Ⅱ级为低覆盖度区, 植被盖度10% ~ 30%, 主要是低产草地、疏林地、荒耕地, 属差等植被; Ⅲ级为中覆盖度区, 植被盖度30% ~ 50%, 主要是中产草地、低郁闭林地, 属于中等植被; Ⅳ级为中高覆盖度区, 植被盖度50% ~ 70%, 主要是滩地、中高产草地、林地, 属于良等植被; Ⅴ级为高覆盖度地区, 植被盖度70%以上, 主要是密林地、高产草地, 属优等植被。

3 结果与分析 3.1 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估算结果及其精度验证

对于VBSI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利用ENVI软件中的band math模块对图像直接进行计算实现公式(11), 从而获得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栅格图(图 3)。研究区1989, 2001及2006年3个时相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0.17%, 38.9%和53.6%。由于影像采集时间跨度小, 笔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野外考察, 以实测值对遥感估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 在2006年7月在研究区应用GPS、数码相机(应与地面垂直的角度拍摄)等进行实地采点, 并采用专家判读获取采点地物的植被覆盖度。考虑到目估法测量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和可靠性不是很稳定(章文波等, 2001a; 2001b), 故研究中对实测植被覆盖度主要围绕0, 0.25, 0.50, 0.75和1.00共5个等级范围进行采点验证。经野外实地验证, 该方法总体精度达到83.52%, 说明基于VBSI指数的混合像元法估算植被覆盖度能满足区域尺度的植被覆盖度调查要求。

图 3 1989,2001和2006年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图像 Figure 3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image in Wei-Ku oasis in 1989, 2001 and 2006

将得到的植被盖度图按上文划定的5种覆盖度类型进行分类, 得到渭-库绿洲5种植被覆盖度等级面积及其变化率(表 1)。总的来说, 渭-库绿洲极低覆盖度和低覆盖度比重较大, 占总面积的1 /2多, 而中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比重次之, 占总面积的1/3多。

表 1 1989,2001和2006年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对比 Tab.1 Area change table of vegetation cover of Wei-Ku oasis in 1989, 2001 and 2006

从各个时段来看: 1) 1989—2001年, 年均变化率最高的为中覆盖度和低覆盖度, 分别增加0.631%和减少0.869%;其次为极低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 分别增加0.42%和减少0.2%, 高覆盖度变化最小。极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面积都略有增加, 由1989年的42.144万和21.371万hm2分别增加至2001年的48.736万和31.271万hm2。2) 2001—2006年, 年均变化率最高的为极低覆盖度和低覆盖度, 分别增加2.02%和减少1.669%;其次为中高覆盖度和中覆盖度, 分别增加0.349%和减少0.65%, 高覆盖度变化最小。极低覆盖度、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面积都略有增加, 由2001年的48.736万, 20.421万和6.556万hm2分别增加至2006年的61.945万, 22.7万和6.915万2。3) 1989—2006年, 年均变化率最高的为极低覆盖度和低覆盖度, 分别增加0.891%和减少1.104%。高覆盖率变化最小, 年均变化率为0.008%;极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面积都有增加, 由1989年的42.144万和21.371万hm2分别增加至2006年的61.945万和27.023万hm2, 虽然局部生态环境有一定改善, 但整体生态环境仍呈恶化趋势。

3.2 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为了精确定量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格局与变化, 笔者将不同时期植被覆盖等级图进行空间叠加运算, 最终求出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等级的转移矩阵, 见表 2~4

表 2 1989—2001年植被覆盖度面积转移矩阵 Tab.2 Conversion matrix of vegetation cover area in Wei-Ku oasis from 1989 to 2001
表 3 2001—2006年植被覆盖度面积转移矩阵 Tab.3 Conversion matrix of vegetation cover area in Wei-Ku oasis from 2001 to 2006
表 4 1989—2006年植被覆盖度面积转移矩阵 Tab.4 Conversion matrix of vegetation cover area in Wei-Ku oasis from 1989 to 2006

表 2可以看出:对角线数据均为植被覆盖度等级未变化部分(水体除外), 其面积为64.71万hm2, 占总面积的49.5%, 这主要由极低覆盖度构成, 低覆盖度次之。植被退化面积(Ⅴ → Ⅳ, Ⅴ→Ⅲ, Ⅴ → Ⅱ, Ⅴ → Ⅰ, Ⅳ → Ⅲ, Ⅳ → → Ⅱ, Ⅳ→Ⅰ, Ⅲ→Ⅱ, Ⅲ→Ⅰ, Ⅱ→Ⅰ)为27.37万hm2, 而植被恢复面积(Ⅰ → Ⅱ, Ⅰ → Ⅲ, Ⅰ → Ⅳ, Ⅰ→Ⅴ, Ⅱ→Ⅲ, Ⅱ→Ⅳ, Ⅱ→Ⅴ, Ⅲ→Ⅳ, Ⅲ→Ⅴ, Ⅳ→Ⅴ)为36.02万hm2, 是植被退化面积的1.3倍。这表明1989—2001年这段时期是一种良性变化趋势。

表 3可以看出:其未变化部分面积为72.76万hm2, 占总面积的55.6%, 这主要由极低覆盖度构成, 中覆盖度次之。植被退化面积为22.90万hm2, 而植被恢复面积为32.37万hm2, 是植被退化面积的1.4倍。这表明2001—2006年这段时期也是一种良性变化趋势。

表 4可以看出:其未变化部分面积为58.59万hm2, 占总面积的44.8%, 这主要由极低覆盖度构成, 中高覆盖度次之。植被退化面积为26.36万hm2, 而植被恢复面积为43.30万hm2, 是植被退化面积的1.6倍。这表明1989—2006年这段时期良性变化趋势在逐步增加, 说明封育等恢复植被措施取得了成效。

3.3 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原因分析

随着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的逐渐深入, 研究认为:造成上述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气候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经济利益和政策。

1) 气候因素:植被覆盖度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区气候状况如图 4所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分条件是制约植被生长的瓶颈, 降水对植被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意义。渭-库绿洲位于天山南麓, 塔里木盆地北缘, 地势南低北高, 远离海洋, 周围为沙漠和砂石质戈壁所包围, 从而形成了极其干旱少雨的环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渭-库绿洲的气候会更加温暖干燥, 这不但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壤水分蒸发和植被蒸腾作用, 而且有可能加快土地朝着盐渍化方向发展的速度。

图 4 1949—2007年渭-库绿洲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 Figure 4 Th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of Wei-Ku oasis from 1949 to 2007

2) 人为因素:虽然渭-库绿洲严酷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量, 但人类活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更多时候甚至是主要因素。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是改善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的极为重要的原因。近年来大规模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草地改良、塔里木河生态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应正在呈现。

3) 经济利益和政策:近年来,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收益较高的棉花生产总体上呈快速上升态势, 结果导致部分天然绿洲和大量荒地转化为棉田; 另外, 新疆自治区政府“一黑一白一绿”(黑为石油, 白为棉花, 绿为绿化、植树造林)的发展战略, 也是驱动棉花面积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工绿洲转化为荒地或荒漠的主要原因, 则是因不合理利用土地, 部分耕地严重次生盐渍化或沙化弃耕造成的。

从渭-库绿洲1989, 2001和2006年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并结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该绿洲17年间的植被覆盖度主要呈增高趋势。高覆盖度面积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施, 使得中覆盖度、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增加。这说明近几年来的塔里木河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和保护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在局部地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而极低覆盖度面积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生态需水的问题。

4 结论

本文利用1989, 2001和2006年的Landsat TM / ETM +影像对渭-库绿洲17年来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 对植被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

1) 使用Landsat TM / ETM +遥感图像, 结合GIS技术, 基于FCD模型原理进行植被盖度的估算提取, 此方法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地面样区实测, 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结果表明:基于VBSI的混合像元法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总体精度达到83.52%, 能满足区域尺度的植被覆盖度调查要求, 在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2) 自1989年以来, 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出现了较大波动。平均植被覆盖度由1989年的40.17%上升为2006年的53.6%。这主要与气候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经济利益和政策有密切关系。

3) 从植被覆盖度空间情况看, 渭-库绿洲极低覆盖度和低覆盖度比重较大, 占总面积的1 /2多, 而中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比重次之, 占总面积的1 /3多。1989—2006年, 年均变化率最高的为极低覆盖度和低覆盖度, 分别增加0.891%和减少1.104%。高覆盖率变化最小, 年均变化率为0.008%。极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面积都有增加, 由1989年的42.144万和21.371万hm2分别增加至2006年的61.945万和27.023万hm2, 虽然局部生态环境有一定改善, 但整体生态环境仍呈恶化趋势。

4) 植被覆盖度作为水土流失、景观格局等研究的重要影响因子, 对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综合运用“3S”技术, 发挥其优势, 准确地为其他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是今后植被覆盖度的研究重点。

近几年的实地野外考察证明:用该方法对干旱区绿洲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可以防止盲目地开发, 为合理开发绿洲、可持续发展绿洲资源及改善绿洲生态环境等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 有关专家学者对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盐渍化现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在深入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提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和科学的防治措施(满苏尔·沙比提等, 2004a; 2004b; 2005; 黎明等, 2005; 陈小兵等, 2007)。今后, 渭-库绿洲(包括库车县, 沙雅县, 新和县)应大力研究治理盐渍化措施, 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开展各种造林活动, 尤其是营造农田防护林, 使绿洲生态环境得到改良、恢复、呈现新的发展。

总之, 通过对研究区1989—2006年植被覆盖度的对比研究说明:只要人类采取科学的态度和积极措施来善待我们的家园, 生态环境就会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改善。因此, 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巧, 陈永富. 2006. 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监测退耕地植被的覆盖度[J]. 林业科学, 42(增刊1): 5-9.
陈晋, 陈云浩, 何春阳, 等. 2001. 基于土地覆盖分类的植被覆盖率估算亚像元模型与应用[J]. 遥感学报, 5(6): 416-423. DOI:10.11834/jrs.20010603
陈小兵, 杨劲松, 杨朝晖, 等. 2007. 基于水盐平衡的绿洲灌区次生盐碱化防治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1(3): 32-37.
蔡体久, 琚存勇, 姚月峰. 2005.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植被盖度定量估测[J]. 应用生态学报, 16(12): 2301-2305. DOI:10.3321/j.issn:1001-9332.2005.12.015
范锦龙, 张晓煜. 2009. 宁夏近18年植被动态变化遥感时序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6(1): 53-58.
盖永芹, 李晓兵, 张立, 等. 2009.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盖度的遥感监测———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J]. 资源科学, 31(3): 523-529.
胡健波, 陈玮, 李小玉. 2009. 基于线性混合像元分解的沈阳市三环内城市植被盖度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5): 1140-1146.
江洪, 王钦敏, 汪小钦. 2006. 福建省长汀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1(1): 126-132. DOI:10.11849/zrzyxb.2006.01.016
江洪, 汪小钦, 陈星. 2005. 一种以FCD模型从SPOT影像提取植被覆盖率的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 7(4): 113-116.
黎明. 2005. 新疆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开采———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晓琴, 孙丹峰, 张凤荣. 2003. 基于遥感的北京山区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 山地学报, 21(3): 272-280.
李红, 卢振兰, 李德志, 等. 2009. 上海崇明县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2(2): 8-11.
李苗苗, 吴炳方, 颜长珍, 等. 2004. 密云水库上游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J]. 资源科学, 26(4): 153-159.
刘静, 银山, 张国盛, 等. 2009. 毛乌素沙地17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遥感监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3(7): 162-167.
满苏尔·沙比提, 海鹰, 帕尔哈提·艾孜木. 2004a.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50a来农业开发及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探析[J]. 中国沙漠, 24(3): 349-354.
满苏尔·沙比提, 热合漫·玉苏甫, 阿布拉江·苏莱曼. 2004b.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8(1): 111-116.
满苏尔·沙比题, 陈冬花. 2005.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形成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 27(6): 118-124.
牛宝茹, 刘俊蓉, 王政伟. 2005.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信息提取[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0(1): 271-278.
乔锋, 张克斌, 张生英. 2006. 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以宁夏盐池为例[J]. 干旱区研究, 23(2): 283-288.
王莉雯, 卫亚星, 牛铮. 2008. 基于遥感的青海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定量分析[J]. 环境科学, 29(6): 1754-1760.
谢晓华, 赖日文, 李永实. 2008. 基于RS技术的闽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5): 536-539.
杨光华, 包安明, 陈曦, 等. 2009. 1998~2007年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冰川冻土, 31(3): 436-445.
张云霞, 李晓兵, 陈云浩. 2003. 草地植被盖度的多尺度遥感与实测量方法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18(1): 85-93.
张本昀, 喻铮铮, 刘良云, 等. 2008. 北京山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7(1): 108-111.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孔祥德, 等. 2006.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 资源科学, 28(6): 167-174.
章文波, 符素华, 刘宝元. 2001a. 目估法测量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3): 402-408.
章文波, 刘宝元, 吴敬东. 2001b. 小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快速测量方法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1(6): 60-63.
Gitelson A A, Kaufman Y J, Stark R, et al. 2001. Novel algorithms for remote estimation of vegetation fraction[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80(1): 76-87.
Rikimaru A, Miyatake S. 1997. Development of forest canopy density mapping and monitoring model using indices of vegetation, bare soil and shadow. http://www.gisdevelopment.net/aars/acrs/1997/ts5/ts5006.shtml.
Rikimaru A. 1996. Landsat TM data processing guide for forest canopy density mapping and monitoring model, ITTO workshop on utiliz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 site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for rehabilitation of logged-over forest[J]. Bangkok, Thailand, July 30-August 1: 1-8.
Joshi C, Leeuw J, Skidmore A K, et al. 2006. Remotely sensed estimation of forest canopy density: a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metho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8(2): 84-95. DOI:10.1016/j.jag.2005.08.004
Sellers P J, Los S O, Tucker C J, et al. 1996. A revised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ib2) for atmospheric gems, part Ⅱ: the generation of global fields of terrestrial biophysical parameters from satellite data[J]. Journal of Climate, 9(4): 706-737. DOI:10.1175/1520-0442(1996)009<0706:ARLSPF>2.0.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