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10, Vol. 46 Issue (11): 144-151   PDF    
0

文章信息

张琼岛, 嵇保中, 徐天, 刘曙雯, 黄素红, 吴光喜, 王延先, 陈正梅
Zhang Qiongdao, Ji Baozhong, Xu Tian, Liu Shuwen, Huang Suhong, Wu Guangxi, Wang Yanxian, Chen Zhengmei
柄天牛属研究进展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Genus Aphrodisium
林业科学, 2010, 46(11): 144-151.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0, 46(11): 144-15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9-11-11
修回日期:2010-03-21

作者相关文章

张琼岛
嵇保中
徐天
刘曙雯
黄素红
吴光喜
王延先
陈正梅

柄天牛属研究进展
张琼岛1, 嵇保中1, 徐天1, 刘曙雯2, 黄素红3, 吴光喜4, 王延先4, 陈正梅4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
2.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南京 210014;
3. 江西省上饶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上饶 334000;
4. 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上饶 334702
摘要: 目前全世界已知柄天牛属昆虫43种,中国记载32种。近年来栎旋木柄天牛、皱绿柄天牛、红腹柄天牛等在我国南方栎林局部暴发成灾。其皱绿柄天牛和栎旋木柄天牛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本文评述该属昆虫的种类与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寄主范围和防治技术,旨在促进对该类昆虫的关注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柄天牛属    种类    分布    生物生态学特性    寄主范围    防治方法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Genus Aphrodisium
Zhang Qiongdao1, Ji Baozhong1 , Xu Tian1, Liu Shuwen2, Huang Suhong3, Wu Guangxi4, Wang Yanxian4, Chen Zhengmei4    
1. 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2. Management Office of Sun Yatsen's Mausoleum Nanjing 210014;
3. Shangrao Forest Pest Management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Shangrao 334000;
4. Scenic Area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Sanqingshan Mountain Shangrao 33470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43 species in genus, Aphrodisium around the world, of which 32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 sauteri, A. gibbicolle, A. f. rufiventris broke out in parts of oak forests of southern China, which were listed as the risk pests by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P. R. China. The paper reviewed the studies on their specie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b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ost range, control methods and so on.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arouse the concerns of the insects and promote the relevant study.
Key words: Aphrodisium    specie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b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ost range    control methods    

柄天牛属(Aphrodisium)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天牛科(Cerambycid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 (蒋书楠等,1985),主要危害壳斗科(Fagaceae)树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除一般的分类记载外,人们对于柄天牛属昆虫关注很少。栎旋木柄天牛(台湾柄天牛) (Aphrodisium sauteri)最初仅分布于台湾省阿里山,20世纪80代初曾在我国河南省和山东省部分地区发生,造成严重危害(卢凤亭等,1985; 刘世儒等,1989)。1999年该虫在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零星发生,到2001年发生面积扩大(俞云祥等,2007a),近几年已造成江西三清山和安徽黄山栎属(Quercus)树木的大面积枯死。1998年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片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水源林被皱绿柄天牛(Aphrodisium gibbicolle)严重危害,出现了大面积枯死树(涂克林等,2006)。2001年红腹柄天牛(Aphrodisium faldermannii rufiventris)在福建省戴云山局部地区暴发成灾(黄志森,2005),造成被害林木大枝枯死,风折掉落,直至全株死亡,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2003年皱绿柄天牛、栎旋木柄天牛被列为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的重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涂克林等,2006; 刘玉军等,2009)。近30年来柄天牛危害不断加剧,其已经成为一类危害壳斗科林木的重要害虫,相关研究工作急待加强。本文评述柄天牛属的分类研究概况、生物生态学特性、寄主范围和分布及防治技术,并对进一步研究和防控工作进行讨论。

1 柄天牛属分类研究概况

柄天牛属由Thomson于1864年建立,目前全世界已知43种,中国分布32种,约占已知种类的75% (杨秀元等,1981; 付利娟,2006; Vives et al., 2007)。在Plavilstshikov (1940)编写的《苏联天牛志》中记载柄天牛属3种,Linsley等(1962)编写的《北美天牛》22卷中记录柄天牛属2种,Gressitt (1951b)在《中国天牛》中记载我国柄天牛属7种,均采用Thomson1864年的分类系统。在Gressitt等(1970)编写的《老挝天牛》中记录了老挝及其邻近国家的柄天牛属18种,同时认为以前的分类系统对各属特征的描述比较模糊混淆,使许多属界限不清楚,而且一些种的归属比较困难,因此对天牛科各属进行调整,其中绒颈天牛亚属(Tomentaromia)由Plavilstshikov于1934年首次定名成为一个独立的属,Gressitt(1951a)将其归入颈天牛属(Aromia),成为该属的一个亚属。但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有些种的特征与柄天牛属之间的差异小于与颈天牛属种之间的差异,对于其归属不能准确定位,认为将其归在颈天牛属并不恰当。Gressitt等(1970)编写的《老挝天牛》中,将其放在柄天牛属中成为一个亚属; 绿天牛属(Chelidonium)的界限划分更为严格,原来该属中触角柄节外端角圆形的仍然留在该属,外端角呈角状的移入了柄天牛属(Breuning,1956; 1962; Ohbayashi et al., 1992; Napp,1994)。以后的学者大多沿用这个分类系统,出现混淆的多为个别种的归属问题。

我国柄天牛属的分类记述主要有: Gressitt (1951b)在《中国天牛》中记载柄天牛属7种;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1册)记载柄天牛属3种(陈世骧,1959); 《中国经济昆虫志》(天牛科) (二)记载柄天牛属6种(蒲富基,1980); 《中国经济昆虫志》 (天牛科) (三)记载柄天牛属8种(蒋书楠等,1985); 《中国农业昆虫》(上册)记载柄天牛属2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86); 《云南森林昆虫》记载13种(蒋书楠等,1987); 《认识台湾的昆虫11—天牛科》罗列台湾柄天牛属4种(王效岳,1995); 《福建昆虫志》记载柄天牛属10种(黄邦侃,1999); 《山东天牛志》记载柄天牛属3种(祁诚进,1999); 《海南森林昆虫》记载柄天牛属3种(黄复生,2002)。此外还有一些零星记载,但大部分无特征描述。

目前设立的柄天牛属与绿天牛属、颈天牛属关系密切,分类界限也不十分明晰。柄天牛属的特征主要有:体一般中等或大型,头一般较长,额前方宽广,平陷; 复眼小眼面细,内缘深凹; 触角基瘤之间额隆突,颊较短,雄虫触角约与体等长,雌虫触角短于体长,柄节有横凹沟,外端呈齿状突出,端部数节不十分细,第3节长于第4节,自第3节起以下各节绒毛不浓密,被短毛; 前胸背板宽胜于长,前后缘略有横凹沟,具侧刺突,胸面大部分常光亮,无浓密绒毛或坚毛; 小盾片三角形; 鞘翅长形,两侧近于平行,后端渐窄,端缘圆形或斜圆; 后胸腹板后角具臭腺孔; 足较长,后足腿节均不达鞘翅末端,后足第1跗节长于第2,3跗节之和(蒋书楠等,1985; 1989; 付利娟,2006)。

2 生物生态学特性 2.1 生活史

栎旋木柄天牛、红腹柄天牛和皱绿柄天牛均为2年发生1代,幼虫有6~8个龄期。在河南、安徽及江西等地栎旋木柄天牛第1年以幼虫在枝干虫道内越冬,第2年以预蛹在蛀道蛹室内越冬,预蛹期一般出现在第2年9月至第3年3月,历时约半年。第3年4—6月化蛹,6—7月成虫羽化(卢凤亭等,1985; 刘世儒等,1989; 俞云祥等,2007a)。福建德化县红腹柄天牛第1年以幼虫,次年以成虫在被害枝干的虫道内越冬。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取食,8月中旬幼虫老熟,以木丝紧密堵塞虫道,在虫道末端筑蛹室并在其中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黄志森,2005)。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皱绿柄天牛第1年以3~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第2年以预蛹在蛀道蛹室内越冬。成虫出现期在第3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高峰期为6月上旬。卵期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涂克林等,2006)。

2.2 习性

栎旋木柄天牛成虫羽化时间多在9: 00—10:00。刚羽化的成虫体软色淡,在蛹室内停留1~2天,体壁变硬并成紫罗兰色光泽,之后咬皮出孔。羽化孔椭圆形,成虫爬出后,在树干上来回爬行并抖动鞘翅,约30 min即飞去。成虫无趋光性,不补充营养,羽化后1~2天开始交尾,时间多为10: 00—15:00和21:00。成虫可交尾10~12次,雌虫产卵期间仍可交尾。雌虫第1次交尾后1~2天开始产卵,产卵多见于10:00—15:00。平均每雌虫产卵12粒。成虫飞翔能力强。雌雄性比1 : 0.9。成虫寿命12~16天,平均13天。卵散产于树木枝干皮缝或节疤间,产卵部位随树干粗度增大而升高。对于胸径5 cm以下的树木,产卵部位多在树高1~2 m处; 胸径6~10 cm的树木,产卵部位多在树高2~3 m处; 胸径16 cm以上的树木,产卵部位多在树高5 m以上。卵初产时为黄色,渐变为乳白色,日均温度26 ℃时,卵历期13~28天。初孵幼虫在皮层和木质部间取食,约经6天即蛀入木质部。向上侵害12 cm左右即向下蛀食,在沿树干纵向蛀食时,横向凿孔向外排粪和蛀屑。虫道平均长190 cm。翌年8—9月间幼虫在纵虫道下端凿出最后一个排粪孔,便开始沿水平方向在边材部分环状取食。幼虫进行环状取食处树干直径多为6~8 cm。11月下旬老熟幼虫在虫道内第2次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旬做羽化道和蛹室,准备化蛹。老熟幼虫化蛹前先用白色分泌物和细木屑堵塞羽化道,下端筑起长椭圆形蛹室(长4.4~5.5 cm,宽0.9~1.5 cm)。4~5天后进入预蛹期,10~18天后化蛹,蛹期平均16天(卢凤亭等,1985)。

红腹柄天牛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后,先向外咬羽化孔,成虫咬羽化孔时的木屑呈粉状,羽化孔大致与树干垂直。成虫多在晴朗干燥的早上出孔,雨天一般不出孔,出孔后沿树干爬行分散。成虫在林间有寻找嫩枝叶补充营养的习性。成虫昼夜均活动,以10:00—16:00最为活跃,雌雄性比约为1 : 1。成虫出孔后即可交配,交配姿势为背负式,雌雄成虫均有多次交尾习性,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11:00—17:00时。雌虫交配后即开始产卵。产卵前常在3 m以下树干爬行,不时将产卵器斜向插入树皮裂缝中,或先将树皮咬破一道横宽的裂孔,将卵产于裂孔中。卵为单产,每一裂缝或裂孔产卵1粒,具多次交尾、产卵习性,产卵交配交错进行。产卵部位多集中于树干4 m以下的部位或根茎部,极少在5 m以上的树干产卵。每雌产卵量20~69粒,单株树木产卵量4~46粒。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上、中旬是孵化高峰期。孵化时,幼虫沿卵长轴方向咬破,孵化后不食卵壳。幼虫有8龄,历期约481天,初孵幼虫蛀食阔叶树皮层的韧皮部,在内皮的取食处有褐色粉状排泄物。2龄幼虫开始逐步取食边材,形成弯而深的不规则蛀道,蛀道内充满褐色粉状物、白色纤维蛀屑和虫粪。此时,在树皮外可明显看到褐色的蛀屑和虫粪,是早期判断红腹柄天牛为害的依据。幼虫在皮层和边材蛀食危害长达216天。3龄后开始向木质部蛀入,形成宽约28 mm的扁圆形蛀入孔,然后向上或向下蛀食,蛀道的长短与幼虫的大小有关。树皮下危害的幼虫多将粪便和蛀屑堆积在树皮下,而在木质部危害的幼虫从蛀孔向外排出木屑和粪便,大量的木屑堆积在孔口附近的树皮下。幼虫于当年11月中旬—翌年3月上旬越冬,越冬的幼虫停止取食(黄志森,2005)。

皱绿柄天牛的雄成虫一般先于雌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后有补充露水或蜜露及取食苔藓类植物的习性,不补充营养个体的寿命为3~4天,得到营养补充的个体寿命为7~11天。晴天林间气温达20 ℃以上时成虫活跃,大约10:30—16:00交尾产卵,交尾产卵高峰期为12:00—15:00,交尾产卵可交替进行。气温低于20 ℃时成虫活动迟缓。雌雄性比为1: 0.9。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雌成虫主要在直径6~12 cm的树干或侧枝上产卵。产卵前雌成虫沿枝干上下爬行,并不时将产卵器伸出,探觅合适的产卵部位。产卵场所一般选择在自然枯枝疤痕凹陷处或树皮裂缝间隙内。产卵处的树皮常裂开隆起,表面湿润。一般卵散产、单产,无覆盖物。成虫夜间不活动。每雌产卵量15~54粒,多为20~40粒。幼虫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虫咬破紧贴树皮一端的卵壳爬出后,蛀食树木外表皮,进而沿韧皮部向下钻蛀取食,侧枝上的虫道可长达1 m以上。幼虫畏光,受到惊动即向蛀道退逃。第1年幼虫发育缓慢,以3,4龄幼虫越冬; 第2年1—4月取食逐渐增加,5月份后进入暴食期,7月下旬至9月,6龄幼虫向寄主内表皮层、形成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相连附近钻蛀导致主干或受害枝枯死,并易风折。幼虫在绕旋蛀害后,沿蛀道向上返回至离蛀环约40~60 cm处,钻蛀好羽化孔及蛹室,第2年9月下旬进入蛹室,发育为预蛹,以预蛹状态越冬。第3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蛹期。羽化孔仅留一薄层树皮的外表皮相连并遮盖孔口,成虫羽化后由此咬穿羽化孔钻出(涂克林等,2006)。

2.3 发生环境与天敌种类

卢凤亭等(1985)调查表明,栎旋木柄天牛主要发生在海拔400~1 200 m林分结构单一的人工栎树纯林中,阳光充足的阳坡、林缘和山顶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被害株率高于阴坡、林间和山麓。在江西三清山,南部向阳坡人为活动频繁的山庄、宾馆附近发生的虫害明显严重于西北部阴坡人为活动较少的林间(俞云祥等,2007a)。在安徽黄山的研究发现,栎旋木柄天牛的危害主要与树径、树势、立地条件和寄主植物关系紧密,在海拔400~1 400 m的常绿阔叶林中主要危害平均胸径为3.0~8.0 cm、长势良好生长健壮的小叶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等其他栎属中龄林木。南部向阳坡的虫害明显重于阴坡,岗脊和山的上腹重于中下腹,溪边轻于外缘(刘玉军等,2009)。

栎旋木柄天牛的天敌主要有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细菌(Bacteria)、姬蜂(Ichneumonidae)、蚂蚁(Formicidae)等,其中白僵菌自然寄生率最高(卢凤亭等,1985)。已知的红腹柄天牛的捕食性天敌有蚂蚁、胡蜂(Vespidae)、锹甲(Lucanidae)和啄木鸟(Picidae); 寄生性天敌有白僵菌、绿僵菌和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等(黄志森,2005)。

3 寄主和分布

我国柄天牛属昆虫寄主植物主要分布在20°~40°N之间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该区植被属于暖温-湿润气候区和冬雨气候区的地带生物群落,为由壳斗科、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槭树科(Aceraceae)、桦木科(Betulaceae)、榆科(Ulmaceae)、杨柳科(Salicaceae)和木犀科(Oleaceae)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落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以及常绿阔叶林(马世骏,1959; 张金泉,1989)。

我国柄天牛属昆虫涉及的寄主植物共有16科,但主要危害壳斗科树木(表 1)。其中红腹柄天牛、皱绿柄天牛、榆绿柄天牛(Aphrodisium provosit)、栎旋木柄天牛等寄主范围广,是柄天牛属昆虫的常见种。寄主林木包括壳斗科8种,蔷薇科(Rosaceae)、山茶科和胡桃科(Juglandaceae)各2种。同一种柄天牛在不同的地区对寄主的选择也不一致,如栎旋木柄天牛在山东危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河南主要危害栓皮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橿子栎(Quercus baronii)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在安徽黄山和江西三清山主要危害小叶青冈栎和麻栎等栎属植物(卢凤亭等,1985; 刘世儒等,1989; 俞云祥等,2007a; 刘玉军等,2009)。类似情况还有黄颈柄天牛(Aphrodisium faldermanni)和皱绿柄天牛(章士美,1996; 涂克林等,2006)。同一种柄天牛在同一地区由于某些因素会发生转寄主现象,如红腹柄天牛在福建德化县主要危害壳斗科锥属(Castanopsis)树木,其次是栎属树木,但也危害金缕梅科、山茶科等树木(黄志森,2005); 类似情况还有栎旋木柄天牛和皱绿柄天牛(卢凤亭等,1985; 刘世儒等,1989; 涂克林等,2006; 俞云祥等,2007a; 刘玉军等,2009)。

表 1 中国9种柄天牛属昆虫的寄主植物 Tab.1 Host plant of 9 species of Aphrodisium in China

中国柄天牛属已知32种,约占世界已知种类的3/4,是世界柄天牛属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友恭等,1981; 蒋书楠等,1981; 1987; 伍律,1984; 章士美等,1992; 方三阳,1993; 王效岳,1995; 左玉香,1996; 郭迪金等,2003; 付利娟,2006; Vives et al., 2007)。中国柄天牛属种类在古北界和东洋界均有分布(表 2),其中仅分布在东洋界的有25种,约占总数的78.14%。仅分布在古北界的有3种,占总数的9.36%。还有一些种类跨古北、东洋2界分布,共占中国已知种数的12.5%。

表 2 中国柄天牛属昆虫区系组成 Tab.2 Fauna composition of Aphrodisium in China

中国柄天牛属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12种分布类型(表 2); 青藏区、蒙新区、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这5种分布类型均有特有种,分别为2,1,8,5和5种,所占比重分别为6.25%,3.13%,25%,15.63%和15.63%;华北区-华中区、华中区-华南区和华南区-西南区这3种分布类型分别分布有1,3和3种,分别占全国种类的3.13%,9.38%和9.38%;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这种分布类型分布有2种,比重为6.25%;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蒙新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和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这3种分布类型各分布1种,各占3.13%。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区系特有种占了柄天牛属昆虫种类的绝大部分,跨区系种类较少,而跨多区系的种类更少,说明柄天牛属绝大部分昆虫分布范围较窄,广布型种类较少。由青藏区和蒙新区2区系类型只分布有5种柄天牛可以看出,中国柄天牛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分布较少。位于前3位的分布类型分别有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与其他分布类型相比占有绝对优势。这表明我国柄天牛属昆虫以东洋界种类为主体,东洋界-古北界种类和古北界种类次之(Chang et al., 1951; Cherepanov,1981; Wang et al., 1991; 章士美,1996; 张荣祖,1999; 黄建华等,2002)。这与其寄主植物的地理分布位置相吻合,也反映了柄天牛属昆虫特有的分布特点。

4 防治 4.1 营林措施

20世纪80年代初,卢凤亭等(1985)在对栎旋木柄天牛的初步研究中,曾提出营造松栎混交林,及时清除枯死枝干,并劈开杀死老熟幼虫。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针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柄天牛虫害采取严格的营林保护措施(蒋卫民,1999)。三清山风景区在防治栎旋木柄天牛过程中发现,越冬期间清理销毁虫害枯死木(枝干)和在树干部涂白对减轻害虫发生作用最明显。持续清除被害枝,虫害不断下降(俞云祥等,2007a; 2007b)。刘玉军等(2009)根据栎旋木柄天牛的危害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黄山风景区的实际,提出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在彻底清理枯立木的同时,清除健康木和衰弱木上的枯死枝、衰弱枝和病虫枝,并及时、彻底销毁,以降低越冬代虫口密度。

4.2 化学防治

棉球浸药塞孔、针筒注射和自流式树干钻孔注药是防治上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适用的林分比较广泛,具有功效高、费用低、安全简单易行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防治越冬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喷洒药液、对产卵痕明显的害虫用药液涂抹产卵痕在生产上也是可行的方法,常用的喷雾农药有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20%溴灭菊酯乳油和马拉松等。(卢凤亭等,1985; 王晓艳,2005; 俞云祥等,2007a; 2007b)。王玉连(2006)运用化学药剂防治红腹柄天牛的室内防治试验表明,在某些特定稀释浓度条件下,棉签塞孔法比注射法效果好,而混合杀虫剂又比单一试剂效率高。敌敌畏+溴灭菊酯1: 1毒签塞孔防治(用药量2 mL ·株-1)的杀虫效果达81.67%。

4.3 生物防治

柳凯生等(1993)应用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对栎旋木柄天牛幼虫进行林间防治试验,供试线虫为小卷蛾线虫的3个品系: Mex Kapows,A24和Bw。将放在冰箱中贮存的线虫载体取出放入烧杯中,加无菌水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得到线虫液,用针管向幼虫钻蛀孔或从倒数第2,3个排粪孔注射线虫液,每孔注射2 mL约10 000条线虫,注入后用泥封住孔口。3个线虫品系在5天内杀虫效果均达50%以上,最终杀虫效果: Mex Kapow品系为77.1%; A24品系为68.9%; BW品系为90.3%。虫枝解剖检查验证与排粪孔检查结果相符。

黄志森等(2006)在不同的温湿度、虫蜂比条件下利用哈氏肿腿蜂室内防治红腹柄天牛幼虫。温湿度对哈氏肿腿蜂的寄生率、出蜂量影响明显,人工繁育哈氏肿腿蜂的适宜温度为25~28 ℃,相对湿度为60%~70%。温度、湿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适宜哈氏肿腿蜂的发育,也影响对红腹柄天牛的防治效果。在温度28 ℃、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防治初龄幼虫采用虫蜂比例为1: 3的接蜂量效果最好。利用哈氏肿腿蜂携带白僵菌防治红腹柄天牛幼虫,其防治效果较单一利用哈氏肿腿蜂防治效果有提高,初步试验表明白僵菌的寄生率达27.5%。

刘玉军等(2008)选择分离自不同天牛成虫的8个球孢白僵菌菌株,根据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速度、胞外蛋白酶活性等生物学指标,筛选出了3株白僵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测定,从而得到了孢子萌发迅速、产孢能力强、抗旱能力强且对栎旋木柄天牛具有高毒力的菌株Bb202。该菌株对栎旋木柄天牛的侵染率达90%以上; 在孢子浓度为1×10 7 mL-1时的LD50为5.86天。

5 研究展望 5.1 分类和系统学

柄天牛属及其近缘属分类系统学一直比较混乱,一些亚属和部分种的归属存在较大争议,至今仍缺乏系统整理。近年来柄天牛危害不断加剧,与农林业生产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解其种类组成、区系分布情况,对掌握虫害的发展动态、预测虫情、制订综合防治措施、出入境有害生物检验检疫管理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形态学、生物生态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厘定柄天牛属分类系统学的遗留问题,是柄天牛属研究急待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

5.2 生物生态学特性

目前国内外有关柄天牛属昆虫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较为缺乏,除个别种类外,其他多为一些零星的记载。生物生态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均有待加强。如成虫的补充营养与交配生殖习性,产卵过程中寄主与场所选择机制,幼虫活动特点与行为等。柄天牛属昆虫多危害高海拔山区栎类等树种,交通不便,研究与防治困难。目前,国内外没有关于柄天牛性信息素的报道,开展信息素及成虫诱集技术的研究,对虫情预测和虫害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5.3 防治技术

近年来,不同地区陆续出现柄天牛危害成灾的情况,但虫灾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晰。深入研究成灾机制,可以增强虫灾预防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此外,柄天牛属昆虫在我国已有较广的分布,目前虫灾呈点、线状分布,应加强对寄主植物在不同地区间调运的管理,控制虫源随寄主植物向非疫区传播扩散。对一些小的发生区应继续铲除虫害,以减少疫点,阻断连线,抑制蔓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世骧, 谢蕴贞, 邓国藩, 等. 1959.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1册.鞘翅目:天牛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方三阳. 1993. 中国森林害虫生态地理分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0(1): 25-33.
付利娟. 2006. 中国绿天牛族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ttp://cdmd. cnki. com. cn/Article/CDMD-10635-2006150534. htm
郭迪金, 陈力. 2003. 中国天牛科三新记录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1(2): 187-188.
黄邦侃. 1999. 福建昆虫志:第6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472-473.
黄复生. 2002. 海南森林昆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95-418.
黄志森. 2005. 红腹柄天牛的生物学特性[J]. 华东昆虫学报, 14(2): 128-131.
黄志森, 王玉连, 陈顺立. 2006.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红腹柄天牛幼虫[J]. 华东昆虫学报, 15(1): 50-52.
黄建华, 周善义, 王绍能. 2002.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名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3): 64-68.
黄建华, 王绍能, 周善义. 2006. 猫儿山天牛科名录补遗及一中国新记录属种记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4(2): 90-93.
蒋书楠, 吴蔚文. 1981. 四川省天牛科昆虫名录[J]. 西南农学院学报, (3): 1-19.
蒋书楠, 蒲富基, 华立中. 1985.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35册.天牛科(三)[M]. 北京: 北京科学出版社.
蒋书楠, 李丽莎. 1987. 云南森林昆虫.天牛科.[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646-671.
蒋书楠. 1989. 中国天牛幼虫[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30-135.
蒋卫民. 1999. 管炳六局长就猫儿山柄天牛虫防治和铁杉保护提出要求[J]. 广西林业, (5): 6-7.
刘世儒, 郭树嘉, 朱传祥. 1989. 台湾柄天牛的初步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3): 51-55.
刘玉军, 张龙娃, 何亚琼, 等. 2008. 栎旋木柄天牛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J]. 昆虫学报, 52(2): 143-149.
刘玉军, 叶要清, 吴俊, 等. 2009. 台湾柄天牛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性[J]. 中国森林病虫, 28(2): 18-20.
李友恭, 陈顺立, 林思明. 1981. 福建省天牛科昆虫初步名录[J]. 武夷科学, 1(1): 95-98.
柳凯生, 周传真, 侯健全, 等. 1993. 应用小卷蛾线虫防治台湾柄天牛实验[J]. 山东林业科技, (1): 57-58.
卢凤亭, 劳宁军, 张宗尧. 1985. 栎旋木柄天牛的初步研究[J]. 森林病虫通讯, (1): 1-5.
骆有庆, 路常宽. 2004. 森林害虫生态调控理论与实践∥当代昆虫学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 http://cpfd. cnki. com. cn/Article/CPFDTOTAL-ZGKC200400001006. htm
马世骏. 1959. 中国昆虫生态地理概述[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蒲富基. 1980. 中国经济昆虫志.天牛科(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5-65.
祁诚进. 1999. 山东天牛志[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34-63.
涂克林, 李贵玉, 薛振南, 等. 2006. 皱绿柄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35(2): 61-65.
王效岳. 1995. 认识台湾的昆虫11—天牛科[M]. 台北: 淑馨出版社: 46-47.
王晓艳. 2005. 红腹柄天牛综合防治的研究. 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 http://cdmd. cnki. com. cn/Article/CDMD-10389-2005125490. htm
王玉连. 2006. 运用化学药剂防治红腹柄天牛[J]. 华东昆虫学报, 15(1): 78-80.
伍律. 1984. 贵州农林昆虫名录[M]. 贵阳: 贵州人们出版社: 224-228.
萧刚柔. 1991. 中国森林昆虫[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杨秀元, 吴坚. 1981. 中国森林昆虫名录[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俞云祥, 黄素红, 邓育宜. 2007a. 三清山地区栎旋木柄天牛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 (1): 38-39.
俞云祥, 邓育宜, 黄素红. 2007b. 江西上饶市钻蛀性林木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 江西植保, 30(2): 58-60.
章士美, 陈其珊. 1992. 浙江天牛科昆虫及其区系结构[J]. 江西农业大学报, 1(1): 24-29.
章士美. 1996. 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金泉. 1989. 植物地理学[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张荣祖. 1999. 中国动物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86. 中国农业昆虫.上册[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551-581.
左玉香. 1996. 湖南天牛科昆虫区系分析[J]. 湖南林业科技, 23(1): 43-46.
Breuning S. 1956. Revision des Astathini. Longiconia Ⅲ, 385-417.
Breuning S. 1962. Contribution a la connaissance des Lamiens du Laos[J]. Bull Soc R Sci Nat Laos, (l): 2-16.
Chang S N. 1951. Longicorn Beetles of Kwangsi and Kweichou Provinces of China[J]. Peking Natural History Bulletion, 20(l): 14-39.
Cherepanov A I. 1981. Longicorn beetles of North Asias (Cerambycinae)[M]. Novo-Sibirsk: Nauka: 1-215.
Gressitt J L. 1951a. Longicorn Beetles from New Guinea in Cerambycidae[M]. Hawaii: Pacific Insects Monograph: 45-62.
Gressitt J L. 1951b. Longicorn Beetles of China.Cerambycidae Ⅱ[M]. Guangzhou: Lingnan Nat Hist Surv Mus: 45-121.
Gressitt J L, Rondon J A, Breuning S. 1970. Cerambycidae beetles of Laos[M]. Hawaii: Pacific Insects Monograph: 13-91.
Linsley E G, Chemsak J A. 1962. Cerambycidae of North America, part Ⅰ[M]. California: Univ Calif Pub Ent.
Napp D S. 1994.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ubfamilies of Cerambycidae (Coleoptera-Chrysomeloidea)[J]. Revtabras Ent, 38(2): 265-419.
Ohbayashi N, Saito M, Kojima K. 1992.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identification of Longicorn beetles of Japan[M]. Tokyo: Tokai Uni Press: 1-697.
Plavilstshikov N N, 1940. Faune de I'URSS, Insectes Coleopteres, Vol. 22, Cerambycidae. Moscou: Fauna SSSR, 278-389.
Vives E, Bentanachs J. 2007. Notes on Asian Callichromatini (Ⅰ).Description of one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phrodisium Thomson, 1864 (Coleoptera: Cerambycidae)[J]. Lambillionea, 107(4): 635-638.
Wang Q, Chiang S N. 1991. The evolution in the higher taxa of the Cerambycidae (Coleoptera)[J]. Entomotaxonomia, 13(2): 9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