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程瑞香, 张齐生.
- Cheng Ruixiang, Zhang Qisheng.
- 高温软化处理对竹材性能及旋切单板质量的影响
- Effect of Softening Treatment at High Temperature on Property and Veneer Quality of Bamboo
- 林业科学, 2006, 42(11): 97-100.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6, 42(11): 97-10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05-04-06
-
作者相关文章
2. 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 210037
2. Bamboo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我国是全球第一产竹大国, 现有竹种39属500余种, 是我国第二大森林资源(张齐生等, 2003; 刘道平, 2001)。以往的竹材产品品种少, 竹材加工工艺都不太复杂, 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产品, 加工层次低, 经济效益不显著。因此, 开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竹类资源深加工产品, 是竹材加工业的当务之急。而旋切竹单板正是这样一种新兴竹产品。
在旋切竹单板的生产过程中竹材软化是关键工序之一, 常用的软化处理工艺是将截好的竹段放入40 ~ 50 ℃的水中浸泡6 ~ 10 h后缓慢升温, 温度升至80 ~ 120 ℃后保温1 ~ 2 h, 然后自然冷却到50 ~ 70 ℃即可。为了使竹子快速软化, 在蒸煮时常加入10 %的NaHCO3(李新功等, 2001; 李德清, 2000; 何德芳等, 2001); 但采用NaHCO3软化竹材破坏竹材的部分组分, 同时由于竹材吸水速度较慢, 采用这种常规软化法, 竹筒水热处理所需时间较长(程瑞香, 2004)。本研究在密闭容器中采用高温软化处理的工艺, 对处理后的竹材性能及对旋切单板的质量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采用的竹材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1.2试验方法
1.2.1 密闭高温软化处理竹材的弹性模量竹材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17657 -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进行, 试件尺寸(长×宽×厚)为150 mm ×20 mm ×6 mm, 试件长度为顺纹方向。
工艺分120 ℃高温软化处理(高温处理)30 min和无软化处理(对照组)2种情况。
高温软化竹材工艺:首先把竹筒放入水池中浸泡8 h, 捞出后再放入装有水的密闭罐中, 注意密闭罐中的水一定要淹没竹段, 以免高温蒸汽使竹材变色, 然后打开阀门, 通入蒸汽使温度升高到120 ℃并保温30 min。
弹性模量的测定在深圳市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NS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试件跨距为120 mm, 中央集中加载, 试验时每个试件的近青面均朝下。软化处理的试件取出擦干后应立即进行试验, 从试验机上直接读取载荷和挠度值并计算抗弯弹性模量。
1.2.2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方法对高温软化竹材Tg的测定在同一竹片上截取2段, 分别标记1和2。把标号为1的作为对照组的试件, 把标号为2的试件放入密闭蒸煮罐中, 在120 ℃保温30 min。分别把标号为1和2的2种竹片置于(103 ±2)℃下烘至绝干, 再制成四角方正、四边平齐的尺寸为(长×宽×厚)60 mm ×8 mm×5 mm的试样, 在德国NETZSCH DMA 242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上进行试验。试验中采用三点弯曲的承载方式, 温度范围35 ~ 200 ℃; 气氛为空气; 升温速率为5 ℃·min-1; 动态力4 N, 频率3.3 Hz。
1.2.3 密闭高温软化竹材硬度的测定竹材硬度试件的制作参照国家标准GB/T 1941 -1991《木材硬度试验方法》。试件尺寸为(长×宽×厚)70 mm×20 mm ×6 mm, 其长轴应与木材纹理相平行。
试件处理条件分高温处理30 min和对照组2种情况, 试验方法参考GB/T 1941 -1991。我国国家标准GB/T 1941 -1991规定采用Janka硬度测定法, 其原理即以静荷载将直径为11.28 mm的钢半球压入木材时, 测得的最大荷载值即为木材的硬度, 单位N, 称金氏硬度。但由于竹片的尺寸小, 如果采用直径比较大的钢半球, 竹片易被压裂, 影响试验结果, 因此, 本试验采用直径为4 mm的非标准的钢压头。分别检测生材和处理后的每个试件近青面和近黄面的硬度, 试件检测硬度后及时测定其含水率。
具体方法如下:将试样放于硬度试验设备支座上, 并使试验设备的直径为4 mm钢半球端部正对竹片试验面中心位置, 以3 ~ 6 mm·min-1的速度将钢压头压入试样的试验面, 直至压入2 mm深。将载荷读数计下, 准确至10 N。
采用SIBER HEGNER CO.LTD生产的木材万能试验机, 带有电触型硬度试验设备, 包括一个直径为4 mm钢半球的压头。
1.2.4 旋切竹单板质量的测定对经高温软化30 min和对照组的旋切竹单板质量进行测定。本试验采用的旋切机为盐城轻工机械厂生产的卡盘式竹材旋切机, 旋刀安装高度-0.3 mm, 旋刀长度为600 mm, 本试验采用的卡盘直径为120 mm。
1) 单板厚度偏差的检测 用于检测单板厚度偏差的试件尺寸为(长×宽)150 mm ×200 mm。检测单板厚度偏差时, 分别在竹段刚进刀处、旋切中部和接近旋切竹芯处截取检测, 3处厚度的平均值与名义厚度之差为一组厚度偏差。而每一处的厚度又为3点的平均值, 这3点如下确定:在150 mm ×200 mm的单板条上, 距两端20 mm处和板条中央用螺旋测微器分别测定单板的3点厚度。
2) 单板背面裂隙的检测 截取10 cm×10 cm的旋切单板, 使其含水率接近30 %, 在单板背面涂以适量的绘图墨水, 干后, 沿试件横向纤维方向切开, 在显微镜下观察断面上裂隙的深度和条数, 计算平均裂隙度。
![]() |
式中:N为在测定的长度范围内单板背面裂隙的条数; S为单板的厚度; hi为单板第i条背面裂隙。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闭高温软化处理竹材的弹性模量高温软化处理30 min和对照组竹材的抗弯弹性模量见表 1。从表 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竹材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8 912 MPa, 经高温软化处理后, 竹材的弹性模量下降到6 417 MPa, 竹材的含水率增加, 可见竹材经高温软化处理后可以提高塑性, 有条件保证旋切竹单板的表面质量。
![]() |
高温软化可以提高竹材塑性的主要原因是采用高温软化处理竹材, 水分子进入无定形区使纤维润胀(李文珠等, 2001), 从而使竹材的弹性模量降低。
2.2 高温软化处理后Tg确定120 ℃软化30 min和对照组竹材和的DMA损耗角正切(tanδ)如图 1所示。以tanδ峰值表示玻璃化温度Tg, 则对照组竹材的Tg为120 ℃, 高温软化处理竹材的Tg为88 ℃, 高温软化处理竹材的Tg比未软化处理竹材的Tg下降了26.7 %。
![]() |
图 1 高温软化与未软化竹材的DMA损耗角正切随温度变化曲线 Fig. 1 The curve of tangent delta of DMA versus temperature for no softening treatment and softening treatment bamboo 1:对照组No softening treatment; 2:120 ℃软化30 min Softening treatment at 120 ℃ for 30 min. |
120 ℃软化30 min和对照组竹材的硬度见表 2。从表 2中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经120 ℃高温软化30 min后, 竹材的硬度大幅度下降, 近青面和近黄面分别下降了42.0 %和54.7 %。
![]() |
经120 ℃软化30 min旋切的竹单板的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度见表 3。从表 3的结果看, 单板厚度偏差在±0.05 mm以内, 单板背面裂隙也较好, 可见, 120 ℃软化30 min的软化工艺能保证旋切竹单板的表面质量。
![]() |
1) 经120 ℃软化30 min后, 竹材的弹性模量大幅度下降, 竹材的弹性模量由软化处理前的8 912 MPa下降到6 417 MPa, 说明高温软化处理可以提高竹材的塑性。
2) 在DMA试验中, 未软化处理的竹材的Tg为120 ℃, 软化处理的竹材的Tg为88 ℃, 软化处理竹材的Tg比未软化处理竹材的Tg下降了26.7 %。
3) 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经120 ℃软化30 min后, 竹材的硬度大幅度下降, 近青面和近黄面分别下降了42.0 %和54.7 %。
4) 通过对旋切竹单板质量的测定表明:在此软化工艺下, 旋切的竹材单板表面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程瑞香.2004.刨切微薄竹和旋切竹单板的工艺技术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
|
何德芳, 崔成法, 曾奇军, 等. 2001. 竹单板旋切工艺的初步探析. 木材工业, 6: 29-30. |
李德清. 2000. 旋切竹单板工艺探讨.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12: 21-22. |
李新功, 王道龙, 曾齐军. 2001. 竹单板旋切工艺简介. 木材加工机械, 3: 23-24. |
李文珠, 林卫军, 张文标. 2001. 木材软化机理初探. 中国木材, (1): 38-40. |
刘道平. 2001. 中国竹业产业化现状及展望. 林业科技开发, 15(5): 3-5. DOI:10.3969/j.issn.1000-8101.2001.05.001 |
张齐生, 蒋身学. 2003. 中国竹材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竹藤通讯, 1(2): 1-5. DOI:10.3969/j.issn.1672-0431.2003.0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