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5, Vol. 41 Issue (4): 100-105   PDF    
0

文章信息

廖富林, 杨期和, 胡玉佳.
Liao Fulin, Yang Qihe, Hu Yujia.
广东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
A Study on National Priority Protection Wild Plants in Me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林业科学, 2005, 41(4): 100-105.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5, 41(4): 100-10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4-12-02

作者相关文章

廖富林
杨期和
胡玉佳

广东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
廖富林1, 杨期和1, 胡玉佳2     
1. 嘉应学院生物系 梅州 514015;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
摘要: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统计梅州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隶属于16科20属。本文对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分布特征及地理区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种类为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而且在保护区内分布最为集中,栖息地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需加强保护。论文同时探讨了这些保护植物的价值,并就如何加强保护提出具体的建议,为研究和合理利用梅州地区保护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梅州    保护植物    分布特征    保护措施    
A Study on National Priority Protection Wild Plants in Me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Liao Fulin1, Yang Qihe1, Hu Yujia2     
1. Biology Department,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15;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There are 21 wild plant species under state emphasized protection in Meizhou at present, belonging to 20 genus and 16 families, according to List of Wild Plants Under State Emphasized Protection(1999). Their life form,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ographic region were analyzed.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se plants wer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types, and concentratively distributed in the Reserve. Human activities have disturbed the habitats of these plants and their prot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Moreover, values of these conservation plants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on protec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he paper provided basic materials for research and rationally utilization of conservation plant resources in Meizhou.
Key words: Meizhou    protected plan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protection measures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山区,地处东经115°18′—116°56′,北纬23°23′—24°56′,全市辖梅江区、梅县、蕉岭县、五华县、平远县、大埔县、丰顺县、兴宁市(县级市)等6县、1区、1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有武夷山脉、阴那山脉、凤凰山脉,第一高峰铜鼓嶂海拔1 560 m,位于阴那山脉东北端。全市总面积15 836 km2,其中山地占47.5 %,丘陵占39.2%,台地、阶地、平原仅占12.4%,河流和水库等面积占0.9%。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其气候特点是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充沛且集中,年均气温21.3 ℃,7月均温28.5 ℃,1月均温11.2 ℃,年活动积温达7 000 ℃以上,年降水量在1 400~1 800 mm,75 %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4—9月,高温期与多雨期基本一致,形成春末夏初“雨热同步”的气候特征(罗迎新,2001)。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植被类型有南亚热带山地常经阔叶林、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灌草丛等。梅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保护植物的繁衍。本文对保护植物的种类、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其保护价值、分布特点和致濒原因,以期能对今后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为有关部门制订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1.1 保护植物种类的统计

对保护植物种类的划分,长期存在混乱现象,其原因是各体系所依据的标准不同。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名录),该名录由我国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共同制定联合发布,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和相对稳定性。本文采用该名录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经实地调查统计和有关文献记载(张金泉,1991吴志敏等,1993陈传球等,1986王发国等,2004),梅州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科20属21种(表 1),分别占广东保护植物30科44属51种的53.3%、45.5%、41.2,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12种,它们的分类群和保护级别如表 2

表 1 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Tab.1 A list of national priority protection wild plants in Meizhou
表 2 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类群和保护级别 Tab.2 Class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grades of national priority protection wild plants in Meizhou

表 2可见,被子植物、Ⅱ级保护、乔木分别在分类群、保护级别、习性中占优势。在这些保护植物中,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水松和伯乐树等6种。属国家Ⅱ级保护的有桫椤、金毛狗、野大豆等15种,其中桫椤在梅州各地均有分布,在五华县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成群分布,仅在粗石坑海拔400~700 m就有230多株,在梅县阴那山老鼠窿牵牛坡沟谷海拔520 m地段,面积100 m2范围内,有桫椤17株,野蕉(Musa balbisiana)65株,形成桫椤-野蕉群落。

1.2 保护植物地理分布的区域特点

吴征镒(1991)对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并参照相关文献(吴兆洪等,1991侯宽昭,1984),梅州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的分布区可归属为8个类型,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包括15个属。其中,泛热带分布有桫椤属、水蕨属和红豆属3属,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有金毛狗属、楠木属2属,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有格木属、玉叶金花属2属,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有苏铁蕨属、苏铁属、樟属、香椿属4属。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有大豆属1属,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有建柏属、沉香属、翅荚木属(Zenia)3属。温带成分仅有北温带紫杉属1属,中国特有分布有水松属、半枫荷属、伞花树属、伯乐树属4属(见表 1)。受人类活动和人为的干扰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梅州野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梅州地区自然分布的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五华县七目嶂(9种)、蕉岭县长潭(7种)、梅县阴那山(3种)、大埔县丰溪林场(4种)等几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见表 1),其中南方红豆杉仅见于七目嶂自然保护区,且数量有限呈零星分布,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自我更新能力差,种群数量极为有限,是典型的衰退型类群,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为我国特有树种,它是研究红豆杉科植物系统发育的重要材料;水蕨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和华中地区,亚洲、非洲和欧洲等热带、暖温带地区均有,生于池塘、水田和不沟淤泥中;苏铁蕨主要生长在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旱坡地,分布范围非常狭窄;桫椤广布于北纬18.5°~30.5 °,中生代极为繁盛,现仅存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在梅州多处分布,它是研究物种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的重要材料;福建柏仅有几株,只分布于与福建省交界处的王寿山自然保护区内,仅见广东北部和东北部有零星分布;红椿生于海拔480~1 000 m的山坡密林中、山脚或路旁,极有可能分布于我国的最东部地区;闽楠仅见于与福建接壤的大埔丰溪林场,是我国分布的南界;土沉香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及以南地区,主产华南和福建,为我国特有,因其树干受真菌侵袭后产生的树脂“土沉香”,为著名的中药和香料而大量采集,树体遭严重破坏,个体数急剧减少,在梅州主要分布在海拔300 m以下的低地森林和风水林中,多为幼龄及砍伐后萌生的植株,胸径超过10 cm的成年植株少见,仅存零星植株;异形玉叶金花只分布于丰顺铜鼓嶂自然保护区内,数量极少,仅有几株,为广东分布新记录,本种是中国玉叶金花属中罕见的种类,形态特殊,有重要科研价值。因此,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多数种类的分布范围极为有限。

这些植物中,有不少古孑遗成分,如中生代侏罗纪盛极一时的桫椤科植物桫椤、蚌壳蕨科金毛狗等。桫椤的种族在石炭纪曾广为繁衍,后因地质变迁,冰川袭击而近乎灭绝,幸存种类十分珍贵,它对研究蕨类植物进化和地质变迁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蚌壳蕨科在侏罗纪甚至在三叠纪已存在,中生代得到大量发展,从晚白垩纪开始,分布区急剧缩小,现仅存在于热带及南半球的温带地区,我国仅有金毛狗1种。苏铁蕨是中生代的残遗种,出现于侏罗纪。苏铁科植物的起源可追溯到古生代石炭纪,在中生代侏罗纪,发展到兴盛时期,成为地球上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群,以后逐渐衰退,大部分种类相继灭绝。白垩纪已分化出现的红豆杉科南方红豆杉曾在全球广为分布。由此可见,这些古孑遗成分的存在,表明梅州环境变迁小,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和孑遗性。

2 保护植物生活型的分析

对保护植物生活型的统计表明(见表 2),多数保护植物为乔木,占全部保护植物的76.2%,其次为草本占19.0%,而灌木仅占4.8%。乔木植物在种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主要原因是乔木植物一般是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保护乔木就等于保护了一个群落;与此同时,乔木常常是商品经济价值较大的用材树种,过去很多随处可见的种类因过度砍伐现已濒于灭绝,需重点加以保护,如南方红豆杉、福建柏、伯乐树等。

3 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用途和保护价值 3.1 药用植物(吴修仁,1989李镇魁,2001))

药用植物共5种。梅州境内有些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不少名贵草药。如金毛狗(地方名黄狗头、猴头)味苦甘,性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祛风湿功效,民间用以治腰肌劳损、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因根茎富含淀粉,过去常挖来当粮食充饥,其黄毛外敷治创伤出血。土沉香为中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树干受真菌侵入后产生的树脂为中药“土沉香”,是行气止痛特效药。此外还有清热止咳药桫椤、祛风除湿药半枫荷、抗肿瘤药南方红豆杉等等。

3.2 用材树种

用材树种11种。其中特类材有格木等;二类用材有红椿、福建柏等;三类用材有水松等;五类用材有伞花木等。可作雕刻、工艺用材的有伯乐树、任木等;可作胶合板材的有半枫荷等;可作家具用材的有闽楠、樟等。

3.3 观赏植物

观赏植物共10种。其中可作行道树的果木类有南方红豆杉等;庭园景观赏树的叶木类有桫椤、水松、半枫荷、台湾苏铁、华南苏铁等;可作庭荫树的有格木、半枫荷等;盆景观赏类有金毛狗、苏铁蕨等。

3.4 其它资源植物

主要有芳香植物4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樟、土沉香、半枫荷;淀粉植物1种:金毛狗;饲料植物2种:野大豆、任木;种质资源植物1种:野大豆。

3.5 保护价值

梅州境内21种保护植物有不少是起源古老的孑遗种,如桫椤科和苏铁科植物,它们是对植物起源与进化过程中具关键作用的科属的种类,对研究植物起源、演化发展和植物区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金缕梅科的半枫荷是枫香属(Liquidambar)和蕈树属(Altingia)两属间的综合性状,对研究金缕梅科系统发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重要作物的野生种群如野大豆,是宝贵的种质资源植物;异形玉叶金花形态特殊,罕见,有重要科研价值。

4 致濒原因分析

物种濒危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生物自身因素和人为活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些保护植物由于生物体自身的原因不能正常开花结果,或果实成熟后受到其他物种(如传粉昆虫等)的影响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发芽率较低,自然状态下繁殖能力差,为衰退型种群。人类频繁的干扰活动是导致保护植物致濒的重要外因,由于没有栽培资源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例如桫椤,广东人称其飞天NFDC5 NFDC6、龙骨风,因可治疗肺痨、风湿腰腿痛等症,其茎可加工成工艺品或作栽培兰花的材料,驱使人们对其滥加采用,致使其处于渐危状态。再如土沉香树干受损后产生的香脂沉淀物为著名的中药和香料“沉香”,而被人们无节制地采伐,使其个数量锐减。另外,一些优良的观赏植物,如苏铁蕨、金毛狗、苏铁科植物都因过度地采集利用而使其生存受到威胁。此外,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大面积砍伐森林,使保护植物原有生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某些保护植物灭绝。例如,蕨类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潮湿的环境条件,当周围的环境被破坏后,出现水源枯竭,空气干燥,从而导致一些珍贵的蕨类植物濒临灭亡。

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造成梅州野生珍稀植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监管力量薄弱、部分公民保护意识淡薄、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促使一些地方群众毫无节制地乱砍伐树木、滥采乱挖野生药材等行为。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5.1 明确保护目标

由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贮备丰富的遗传基因,因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目标就是要保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和遗传的多样性。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时,应从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的整个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去全面考虑,然后再突出所要保护的对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种和自然群体)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2 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5.2.1 加大法律宣传,增强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

政府和职能机构部门应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加大森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条文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5.2.2 加强管理,搞好保护区建设

据梅州年鉴最新统计,梅州现有自然保护区48个,总面积136 200 hm2,占全市国土面积8.60%,居广东省之首,其中省级4个(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五华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市级38个,县级6个,以保护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为主。政府应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划出一笔经费,为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经济基础。同时应加强对护林员、林业管理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应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对自然保护区外的国家级保护植物、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应划出相应区域,做好保护的标记(如挂牌、编号等),当地林业部门应制定具体措施,负责管理。同时要建立资源档案,掌握资源消长情况。

5.2.3 加强科学研究,做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工作,建立种质保护基因库和驯化基地

就地保护就是要保护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区除要加强管理和执法外,还应开展对保护植物的广泛宣传工作。对保护区内的保护植物应继续开展普查工作,记录分布点,建立档案库,进行系统检测,记录其生长发育、繁殖、消亡和小生境的变化,以便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其幼苗、幼树能正常生长和繁衍。对分布于保护区外或小生境日趋恶劣生存状况堪忧的保护植物应采取迁地保护措施,一是建立保护植物的种质资源库,以拯救和保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自然群体;二是建立保护植物的苗木繁殖基地,加大人工育苗、引种、栽培等方面试验研究,建立种源驯化基地。在基地引种驯化、人工繁殖后,再回植于原生地,使其尽快恢复天然分布。

5.3 建议

梅州的一些保护植物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如桫椤、水蕨、南方红豆杉、异形玉叶金花等种类分布非常狭小,生境异常脆弱,周围人为干扰活动频繁,目前已处于高度濒危的境地,应采取专人看护,严禁挖采这些植株,扩大保护区域,加强人工辅助原产地森林植被的恢复。梅州境内除上述21种保护植物外,还有部分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较高,境内种群数量较少,可能会导致濒危的种类,有关部门应组织制定《梅州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相应保护措施。如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ensis)(仅在广东蕉岭发现3株)、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大埔杜鹃(Rhododendron taipaoense)等,其中小叶红豆、大埔杜鹃为大埔特有。梅州保护植物具有原始古老的性质,单种属较多,特有现象突出,保护好该地的植物资源对于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梅州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曹岚, 梁芳, 姚振生. 2000. 井冈山野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及保护. 时珍国医国药, 11(2): 189-190.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00.02.097
陈伟球, 王学文, 张桂才, 等. 1986. 广东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植物概况. 广东省植物学会会刊, (3): 20-22.
侯宽昭. 1984. 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修订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8-524.
罗迎新. 2001. 梅州地理. 广州: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20-33.
李镇魁. 2001. 广东省药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林副特产, (1): 61-62. DOI:10.3969/j.issn.1001-6902.2001.01.052
王发国, 叶华谷, 叶育石, 等. 2004. 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2(1): 21-28. DOI:10.3969/j.issn.1005-3395.2004.01.004
张金泉. 1991. 广东阴那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及旅游地理.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107.
吴修仁. 1989. 广东药用植物简编.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2-398.
吴兆洪, 秦仁昌. 1991.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词典.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40-387.
吴志敏, 林欢, 肖绵韵, 等. 1993. 平远县维管植物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4(3): 92-98.
吴征镒. 1991.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云南植物研究, (增刊4):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