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周新年, 罗仙仙, 罗桂生, 郑丽凤.
- Zhou Xinnian, Luo Xianxian, Luo Guisheng, Zhen Lifeng.
- 牛顿迭代法悬索线形与拉力的研究
- Study on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of Sketch and Tension of Suspension Rope
- 林业科学, 2004, 40(5): 164-167.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4, 40(5): 164-16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03-11-18
-
作者相关文章
2.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平 353000
2. Fujian Forestry Career College Nanping 353000
线形计算关系到索道的净空高、平顺度和支架高度等诸多因素,是索道侧型设计的关键;而拉力计算则是跨距、挠度和钢索破断力等因素相匹配的优化求解,线形与拉力是悬索设计的主要内容(张应春,1979;关承儒,1983;徐鹤峰,1984)。在架空索道设计中,悬链线被公认为真实反映实际悬挂钢索的线形,按悬链线理论对悬索的线形及拉力计算进行理论推导。
1 悬索假设悬索是理想柔性的,既不能受压也不能受弯。因为索的截面尺寸与索长相比十分微小,因而截面的抗弯刚度在计算中可不考虑。悬索的曲线有转折的地方,只要转折的曲率半径不太小,局部弯曲也可不计;悬索的材料符合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符合线性关系;悬索的横截面面积及自重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化量十分微小,可忽略这种变化的影响;悬索自重沿曲线均匀分布。
2 悬索无荷线形及拉力 2.1 无荷拉力系数A0 2.1.1 初始值A0(0)(罗桂生等,1999)
![]() |
(1) |
式中 S0—无荷中挠系数;α—索道弦倾角(°)。
2.1.2 迭代过程
![]() |
(2) |
式中
![]() |
(3) |
精度控制
![]() |
(4) |
式中 Δ—预期精度,常取Δ=0.000 01。
2.2 悬链线线形方程以悬索曲线的最低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悬链线的一般方程式为(周新年,1996)
![]() |
(5) |
式中 C—补助函数,
将坐标原点沿y轴下移距离为C,且沿x轴左移至索道下支点,建立如图 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则悬链线方程为
![]() |
图 1 悬索无荷线形 Fig. 1 Sketch of suspension rope without load |
![]() |
(6) |
式中XC—悬链线最低点横坐标(m)。
如图 1所示,可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Y1)、(l0,Y2),A、B两点在悬索曲线上,则
![]() |
从几何关系可得:Y2-Y1=l0tanα,即
![]() |
(7) |
即:
![]() |
(8) |
![]() |
(9) |
![]() |
(10) |
如图 1所示,过
![]() |
将(7)式代入上式,整理得:
![]() |
(11) |
将(11)式减去(6)式即为任意点X处的无荷挠度F0(X),即
![]() |
(12) |
无荷悬索任意点的方向系数为:
![]() |
(13) |
![]() |
(14) |
令T0=TX,解得无荷平均拉力横坐标:
在单集中荷重作用下,悬索线形呈2条平顺而又相连续的悬链线形,见图 2。设在距离下支点X处有一荷重Q,设k为荷重点K的距离系数,即
![]() |
图 2 悬索荷重线形 Fig. 2 Sketch of suspension rope under load |
![]() |
(15) |
α1、α2分别为AK、KB的倾角,称为荷重倾角,有
![]() |
(16) |
类似无荷重的情形,可以得到荷重下AK、KB段悬链线的最低点横坐标XC1、XC2为
![]() |
(17) |
荷重下AK、KB段悬链线的长度
![]() |
(18) |
荷重下整条链长则为
![]() |
(19) |
AK、KB段悬链线的平均拉力分别为
![]() |
![]() |
(20) |
整条悬链线的平均拉力为
![]() |
(21) |
AK、KB段悬链线重心的横坐标
![]() |
(22) |
设P1、P2、P分别为AK、KB段及整条悬链线的自重,则P1+P2=P,P1/P2=L1/L2,则
![]() |
(23) |
荷重时HK与FK关系:如图 2,以AB为研究对象,以B点为矩心,由平衡条件,可得
![]() |
以AK为研究对象,以K为矩心,有
![]() |
由上两式消去VA,整理后即得有荷水平拉力与有荷挠度的关系为
![]() |
(24) |
荷载大小与位置的改变、支点位移、温度变化都会引起悬索线形的变化,建立悬索的状态协调方程
![]() |
(25) |
式中 LK—有荷索长(m);ΔLe—拉力引起的钢索的弹性伸长变化量(m),ΔLe=(TKLK-T0L0)/EA; E—钢索的弹性模量(MPa);A—钢索的金属横截面面积(mm2)。ΔLt—温度引起的索长改变量(m),ΔLt=εΔtL0; ε—钢索的线膨胀系数(℃-1);Δt—温度变化值(℃),Δt=t2-t1;t2—悬索使用时的温度(℃);t1—悬索安装时的温度(℃)。将LK、TK代入式(25),将得到荷重补助函数CK的超越方程,用牛顿迭代数值解法求解。
牛顿迭代过程如下
![]() |
(26) |
当满足迭代收敛条件
关承儒, 徐鹤峰. 1983. 承载索拉力计算法的探讨. 东北林学院学报, 11(2): 99-111. |
堀高夫(日), 张育民译.悬索理论及其应用.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6
|
罗桂生, 周新年, 吴沂隆. 1999. 悬链线精确算法单跨索道设计模型.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2): 110-113. DOI:10.3969/j.issn.1001-389X.1999.02.004 |
徐鹤峰. 1984. 单跨索道承载索拉力简化计算. 林业机械, (4): 19-20. |
张应春. 1979. 悬链线与单跨悬索张力的研究. 林业科学, 15(3): 205-214. |
周新年. 1996. 架空索道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5-16.
|
周新年. 1989. 林业索道承载索的优化设计. 林业科学, 25(2): 127-132. DOI:10.3321/j.issn:1001-7488.1989.02.017 |
周新年. 1992. 林业索道设计系统. 林业科学, 28(1): 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