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3, Vol. 39 Issue (专刊1): 164-168   PDF    
0

文章信息

柯玉铸, 杨业武, 黄金水, 林云珠, 林我耀.
Ke Yuzhu, Yang Yewu, Huang Jinshui, Lin Yunzhu, Lin Woyao.
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的研究
STUDY ON PLANTING PLEUROTUS OSTREATUS WITH SAWDUST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林业科学, 2003, 39(专刊1): 164-168.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3, 39(专刊1): 164-16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03-21

作者相关文章

柯玉铸
杨业武
黄金水
林云珠
林我耀

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的研究
柯玉铸1 , 杨业武2 , 黄金水1 , 林云珠2 , 林我耀2     
1.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州 350012;
2. 福建省平潭县林业局 平潭 350400
摘要: 以速生阔叶树种木麻黄作为原料, 以其它相混杂的阔叶树种(称之为杂木)为对照, 进行栽培平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木屑和棉籽壳各半为原料的配方适合于平菇的栽培。以木麻黄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是每袋1.365 kg, 比以杂木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每袋1.032 kg高出0.333 kg, 感染率也高出8.72%, 而生物效率相差不多, 分别是106.061%和103.823%;用木麻黄木屑栽培出的平菇与用杂木木屑栽培出的平菇在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种类方面极为相近, 这充分说明了木麻黄和其它阔叶树一样, 可作为平菇等食用菌栽培的原料。以木麻黄为原料在沿海地区栽培平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 是利用沿海防护林速生树种木麻黄作为食用菌林上的一个创新。
关键词: 木麻黄    木屑    平菇    栽培    
STUDY ON PLANTING PLEUROTUS OSTREATUS WITH SAWDUST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Ke Yuzhu1, Yang Yewu2, Huang Jinshui1, Lin Yunzhu2, Lin Woyao2     
1. Fujian Academy of Forestry Fuzhou 350012;
2. Forestry Bureau of Pingt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Pingtan 350400
Abstract: The study on planting Pleurotus ostreatus (Jecq :Fr.) Quél was conducted by taking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a broad-leaved tree growing quickly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taking other mixed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as the contrast.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formulation of half sawdust and half cottonseed dull is suitable for P. ostreatus culture.The average yield of P. ostreatus (Jecq :Fr.) Quél planted with the main raw material of C. equisetifolia is 1.365 kg·bag-1.It is 0.333 kg·bag-1 higher than 1.032 kg·bag-1, the average yield of P. ostreatus (Jecq :Fr.) Quél planted with the main raw material of other mixed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And the infection rate of sawdust of C. equisetifolia is 8.72% higher than that of weed tree.The biological efficiency is almost the same, which is 106.061% and 103.823% respectively.The aspects of content of protein, sugar, fat, cellulose, amino acids and the sort of amino acid of P. ostreatus (Jecq :Fr.) Quél planted with the sawdust of C. equisetifolia and the weed tree sawdust are extremely close with those of P. ostreatus (Jecq :Fr.) Quél with the weed tree sawdust.All of these showed that the tree of C. equisetifolia may be used as raw material for planting edible fungi of P. ostreatus (Jecq :Fr.) Quél etc.The success of planting edible fungi of of P. ostreatus (Jecq :Fr.) Quél etc.with C. equisetifolia as the material in the coastal area was obtained, which was a innovation protective forest as edible fungi forest.
Key words: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Sawdust    Pleurotus ostreatus (Jecq:Fr.) Quél    Plant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主要种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沙地上, 一般作为沿海防护林起着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高产稳产、巩固国防、抗击台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的作用, 其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但其木材以往主要是作为燃料利用, 经济效益不高, 特别是随着煤炭和燃气的普及使用, 人们对薪炭材的需求大大降低, 其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冲击而明显下降, 木麻黄木材的利用成为新的问题。

福建古田县是全国闻名的食用菌之乡和食用菌生产的发源地, 而福建省是我国食用菌的主产区。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 食用菌用材林的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目前可用于食用菌生产的一些阔叶树种生长又比较缓慢, 大量培育这些树种也难以满足当前食用菌用材林的需求, 因此寻求以新的速生阔叶树种作为食用菌用材林是一条解决这一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木麻黄原产于澳大利亚, 属热带阔叶树种, 具有良好的速生性, 年高生长在3 m以上, 以往只作为沿海防护林种植于滨海沙地上, 若能以木麻黄作为食用菌用材林, 则可缓解食用菌用材林的供需矛盾问题, 又可提高木麻黄的经济效益, 还能调动广大林农栽培木麻黄的积极性, 促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1999—2001年, 在平潭开展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研究, 主要进行了木麻黄栽培平菇的配方探讨、木麻黄木屑与杂木木屑栽培平菇的效果(产量、生物效率、利润及营养成分等)比较。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木麻黄是否适合栽培平菇, 以及如何提高木麻黄栽培平菇的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木麻黄木屑; 杂木(多种阔叶树相混)木屑; 棉籽壳; 平菇菌种为古田县科兴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栽培种平菇M和母种平菇3号, 平菇栽培用的塑料袋规格为:22 cm ×50 cm。

1.2 方法

将研究所需的木麻黄木材和杂木木材经切片粉碎后晒干备用。

1.2.1 菌种制作

原种制作:2000年9月7日, 把平菇3号母种按麦粒菌种制作的方法(张甫安等, 1992)制成平菇原种; 栽培种制作:1999年11月9日由古田县科兴食用菌研究所购买的平菇M栽培种用于配方选择试验; 2000年9月20日, 将平菇3号的麦粒原种按麦粒菌种制作的方法(张甫安等, 1992)扩大成麦粒栽培种, 用于对比试验。

1.2.2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 试验设3次重复, 每个重复为50袋以上。

1.2.3 配方选择

1999年11月10日开始, 在平潭开展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的配方选择试验。根据相关资料, 棉籽壳是平菇栽培的好原料, 按照平菇袋栽的配方:原料(木屑、棉籽壳)89%、麦皮10%、石灰1%、另加多菌灵0.1%(丁湖广, 1997; 陈若霞等, 2000), 在原料上分为棉籽壳、木麻黄与棉籽壳各半、木麻黄3种进行配料, 对其配方进行初步的选择。

1.2.4 对比试验

2001年10月10日开始, 在平潭开展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与杂木木屑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根据1999年11月10日开始所进行的配方选择试验的初步结果, 采用了木屑与棉籽壳各半的平菇袋栽的栽培料配方:木屑45%、棉籽壳45%、麦皮8%、石膏1.5%、过钙0.5%、另加多菌灵0.2% (丁湖广, 1997; 陈若霞等, 2000), 进行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和杂木木屑栽培平菇的研究。

1.2.5 栽培管理

配料按各自的配方配好之后, 经搅拌均匀倒入装袋机内进行装袋, 然后再进行平压消毒, 在已消毒的房间内冷却后分4层装料, 5层散播接种, 每层料厚6~8 cm, 两端都接触到菌种, 接种量为料重的10%(潘崇环, 1995)。用不同颜色作为标记的塑料带扎口, 于散播菌种层处打上通气孔。菌丝生长管理:主要进行叠堆发菌、翻堆降温、通风透气、最适温度为24~27 ℃, 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 竖立出菇管理(沈光伟等, 1989):当菌筒转色后竖立排放, 加强通风、透光、控温、喷水等, 最适温度为13~18 ℃, 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范围内, 最适pH值为5.5~6.5。每次采收平菇都进行称重和数据记录。

1.2.6 子实体成分分析

平菇蛋白质含量采用GB/T 14771-199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测定; 总糖含量采用GB/T 15672-1995食用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测定; 粗脂肪含量采用GB/T 14772-1993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测定; 粗纤维的含量采用GB/T 5009-1985食品中粗纤维测定方法测定; 氨基酸成分与含量分析采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分析测定。

1.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将每个处理的测量各重复的平均值输入计算机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的配方选择

在木麻黄木屑为主要原料的配方中, 分别以木麻黄、木麻黄棉籽壳各半、棉籽壳作为原料, 进行木麻黄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 结果如表 1

表 1 不同的原料配方栽培平菇比较 Tab.1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for planting P. ostreatus(Jecq:Fr.) Quél

表 1中的结果显示, 单纯以木麻黄为原料, 其栽培平菇的产量低, 为0.478 kg·bag-1, 生物效率也低, 仅28.865%, 从利润方面来看, 为0.823 yuan·bag-1, 处于较低状态。当在原料中加入一半棉籽壳时, 其产量、生物效率和利润均有明显提高, 分别为1.145 kg·bag-1、84.941%、3.374 yuan·bag-1, 比较接近于全部用棉籽壳为原料栽培平菇的产量、生物效率和利润。由于棉籽壳是种植食用菌的良好材料, 所以在木麻黄木屑中加入适量的棉籽壳作为原料, 将起到改良配方的作用, 有利于平菇的生长。

从以上配方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木麻黄木屑和棉籽壳各占一半的配方比全部用木麻黄为原料的配方更适合于平菇的生长; 全部用棉籽壳栽培平菇在产量、生物效率和利润上均比木麻黄和棉籽壳各半的配料栽培平菇要好一些, 但全部用棉籽壳, 则无法利用木麻黄木屑这一资源。因此, 应选择木麻黄木屑和棉籽壳各占一半的配方作为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的配方。

2.2 木麻黄木屑与杂木木屑栽培平菇对比试验

按照木麻黄木屑与棉籽壳各半的平菇袋栽的配方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并以杂木木屑作为对照开展研究, 结果如表 2

表 2 以木麻黄和杂木为原料栽培平菇结果 Tab.2 The result of planting P. ostreatus(Jecq:Fr.) Quél with C.equisetifolia or mixed sawdust

表 2中的平菇产量进行差异性检验, 结果见表 3

表 3 不同原料栽培平菇的产量方差分析 Tab.3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yield of P. ostreatus(Jecq:Fr.) Quél growing from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表 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以木麻黄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和以杂木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无感染菌筒的平均产菇量)分别是每袋1.365 kg和每袋1.032 kg, 生物效率(无感染菌筒的平均每袋产菇量与平均每袋料重之比率)分别为106.061%和103.823%, 仅相差2.238%, 感染率(感染的菌筒数与接种的菌筒数之比率)分别为11.541%和2.841%, 相差8.72%。试验结果显示, 以木麻黄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比杂木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每袋高出0.333 kg, 二者的生物效率接近相等, 以杂木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感染率较低一点。以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的感染率较高一些的主要原因是:以木麻黄为主的栽培料, 平菇的菌丝生长较慢, 杂菌的菌丝就在栽培料中繁殖起来, 造成感染。这就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 如在配料中适当提高氮素含量或降低木麻黄单宁的含量等, 以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来降低感染率。

表 3得知, 以木麻黄、棉籽壳各半为原料和以杂木、棉籽壳各半为原料栽培平菇, 在产量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可见以木麻黄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比以杂木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要好一些, 平均产量每袋高出0.333 kg。

2.3 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用木麻黄木屑和杂木木屑作为主要原料栽培出的平菇分别称为样品1(处理)和样品2(对照), 对样品1和样品2进行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 4 不同原料栽培的平菇营养成分 Tab.4 Nutrition component of P. ostreatus(Jecq:Fr.) Quél growing from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表 5 不同原料栽培的平菇氨基酸种类和含量 Tab.5 Sorts and contents of amino-acids of P. ostreatus(Jecq:Fr.) Quél growing from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表 4可以看出, 用木麻黄作为主要原料栽培出的平菇(样品1), 其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较用杂木为主要原料栽培出的平菇(样品2即对照)多一些, 但差距并不很大。表 5显示, 处理(木麻黄原料栽培的平菇)与对照(杂木原料栽培的平菇)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相差不多。可见用木麻黄作为主要原料栽培出平菇(处理)的营养成分并不比用杂木作为主要原料栽培出平菇(对照)的营养成分差, 二者在种类和含量上相接近, 表明木麻黄木屑适合于栽培平菇。

3 小结与讨论

在木麻黄木屑的原料中加入一半的棉籽壳原料, 可以起到配方改良的作用, 比全部用木麻黄木屑为原料栽培平菇, 在产量、产值、生物效率和利润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可见以木麻黄木屑和棉籽壳各半为原料的配方来栽培平菇是极为合适的。

利用木麻黄木屑并以适当的配方来栽培平菇, 效果良好, 与杂木木屑栽培平菇相比, 产量较高、生物效率相近、感染率略高但可通过适当途径加以克服, 可见木麻黄的木屑和其它阔叶树的木屑一样, 均适合于栽培平菇等食用菌。

用木麻黄木屑栽培出的平菇与用杂木木屑栽培出的平菇在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方面相差甚少, 这充分说明了木麻黄和其它阔叶树一样, 栽培出平菇的营养成分相近, 可作为平菇等食用菌栽培的原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若霞, 应霞玲, 刘南祥, 等. 2000. 杂木屑袋栽平菇配方筛选. 食用菌, (4): 23. DOI:10.3969/j.issn.1003-8310.2000.04.013
丁湖广.四季种菇新技术疑难300解.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9: 128
潘崇环编.几种食用菌速生高产栽培新技术.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5: 48-49
沈光伟, 陈振亚, 高文豹.食用菌生产技术.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7: 128-135
张甫安, 蒋筱仙, 王镛涛编著.食用菌制种指南(第二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1: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