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3, Vol. 39 Issue (5): 156-160   PDF    
0

文章信息

康文星, 闫文德.
Kang Wenxing, Yan Wende.
杉木采伐对集水区土壤热状况的影响
THE EFFECT OF FOREST HARVEST ON THE SOIL THERMAL REGIME IN THE WATERSHED OF CHINESE FIR
林业科学, 2003, 39(5): 156-160.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3, 39(5): 156-16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2-09-09

作者相关文章

康文星
闫文德

杉木采伐对集水区土壤热状况的影响
康文星, 闫文德     
中南林学院生态教研室 株洲 412006
关键词: 土壤热状况    容积热容量    热扩散率    导热率    
THE EFFECT OF FOREST HARVEST ON THE SOIL THERMAL REGIME IN THE WATERSHED OF CHINESE FIR
Kang Wenxing, Yan Wende     
Research Section of Ecology,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 Zhuzhou 412006
Abstract: The soil thermal regime and the effect of forest harvest in the watershed were studied in virtue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equation in soil and physical principle by 6 years data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water in the soil determined the change of the thermal capacity,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 the watersh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oil thermal capacity, the percent of solid and the decreasing of porosity, all thermal factors increased. After forest harvesting, the surface soil became more tighten because of the artificial strong disturbing. So the ratio of solid, liquid and gas in the soil was changed and the soil thermal regimes were changed, especially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0~5 cm depth soil increased more than one times. The soil thermal regimes were affected by the soil structure and the soil components. But for the each factors of soil thermal regimes, the effect of each components was different, especially to the interaction of each components, which made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more complex. Therefore,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very soil structure and every component.
Key words: Soil thermal regimes    Volume thermal capacity    Thermal diffusivity    Thermal conductivity    

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子体系,是林木扎根并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土壤微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有关土壤养分、水分及其土壤物理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报告颇多(王政权等,2000张合平等,1997)。但是有关森林土壤的热状况,以及林木采伐后对土壤热状况影响的研究报导很少(康文星等,1989;刘煊景等,1993)。本文在获得采伐前连续3年和采伐后连续3年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就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热状况各因子之间,土壤各组成成分对热状况的单一或组合效应,以及皆伐这种人为强烈干扰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其目的是将具有传统经营特色的杉木人工林系统的能量平衡、养分循环及生产力研究,与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分析。

1 试验地概况

该项研究是在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会同站进行的。地理位置为26°50′N,109°45′E,海拔300~500 m,相对高度150 m以下。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6.8℃,年相对湿度80%左右,年降水量为1 200~1 400 mm。本区地层古老,以震旦纪板溪系变质板岩、页岩为主。风化程度甚深,土壤为中有机质厚层山地森林黄壤,地貌为低山丘陵。本项研究在会同生态站第3号集水区进行,集水区面积1.9973 hm2,全为人工营造的杉木人工林。1987年皆伐时,林龄22 a,平均树高16 m,平均胸径15.5 cm,密度2 160株·hm2。林下代表性植物有杜茎山(Maesa japonica)、柃木(Furya japonic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

2 研究方法 2.1 土壤温度的测定

在集水区林内设立小气候观测站,逐日测定地表及地下各层土壤温度。

2.2 土壤物理性能的测定

用环刀法测定各层土壤密度,应用排水称重法原理,用比重瓶法测定土壤颗粒密度。

2.3 土壤含水量

每月2~3次,用烘干恒重法测定各层土壤含水量。

2.4 土壤组合

采用容积百分数表示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结合状况,因为它能科学地表达容重变化较大的含水量,又能了解孔隙度被水分充满的程度。根据集水区各层土壤颗粒密度,土壤密度和重量含水量,可用下面公式:Vc=S·d×100%,Vs=d/D×100%,Va=1-Vc-VsP=(1-d/D)×100%,式中:S为土壤含水量,d为土壤密度,D为土壤颗粒密度,VcVsVa分别为土壤组合中固、液、气三相的各自百分比,P为土壤总孔隙度。

集水区密度、颗粒密度和土壤总孔隙度见表 1,各层土壤组合中固、液、气三相的百分比见表 2

表 1 集水区各层土壤物理特性 Tab.1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layers of watershed
表 2 集水区采伐前后各层土壤固、液、气三相各月组合比 Tab.2 The volume proportion of the solid, water and vapor in the soil before and after clearcutting at different depths in the watershed
2.5 土壤容积热容量

由于易变多相物质组合的不均一性,因此,要想得到土壤恒定的比热是不可能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一般都是以土壤各组分构成性质为基础,求得整个土壤容积热容量,即:

(1)

式中:Pc为土壤容积热容量,θi为土壤i组合量, Pcii组分容积热容量。

根据De.wries(1963)提供的土壤各组份容积热容量数据,结合(1)式就有(2)式计算各层土壤的容积热容量,结果如表 3所示。

表 3 集水区不同土层土壤容积热容量 Tab.3 The volume thermal capacity at different depths in the watershed
(2)

式中:Δs为土壤有机质容积热容量修正值。

2.6 土壤热扩散率

至今为止,测定土壤热扩散率的方法是从热传导的物理过程中,将热扩散率推导出来。当介体吸收热量时,随着热量的通过,在任一给定点上的温度都随时间而变。不难证明,介体温度上升速率可以由以下微分方程给定:

(3)

式中dθ/dt为介体温度的上升速率,θ为温度值,t为时间,α为热扩散率,Z为土壤深度。

对方程(3)有很多可能的解,选用哪一个需视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而定(Carslaw et al., 1959)。假定介体是半无限的,并有均匀的热扩散率,则从方程(3)解出的在土壤深度Z处,在时间刻t时的温度θz·t的适宜解是:

(4)

式中θa为日平均温度,A为温度波动的上下振幅,f为每天温度波动的周次,C=(πf/α)-1/2

用每天测得的地表及土深5、10、15和20 cm的日平均温度和平均日变振幅,并假定每厚度为5 cm土层内的热扩散率是均匀的,可根据(4)式求出实验集水区各层土壤的热扩散率,结果列于表 4中。

表 4 集水区各土层土壤热扩散率 Tab.4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at different depths in watershed
2.7 土壤导热率

这里仍采用热传导方程,推算出土壤的导热率λ

(5)

(4) 式与(5)式都是热传导方程,只不过其中的参数因子不同。对照(4)式与(5)式,不难发现:

(6)

根据已计算得到的Pcα,通过(6)式可得出各层土壤的导热率(见表 5)。

表 5 集水区各土层土壤导热率 Tab.5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t different depths in watershed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组合

表 2看出,集水区土壤的三相组合中,固相是最为稳定的,土壤水分因气候等其它因素变化而最易波动,而它占土壤孔隙的变化,又改变着土壤空气组合的比例。土壤水分的年变化与大气降水的年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土壤水分和空气的互变,也与降水的年分布一致。表 12还表明,无论杉木林采伐与否,集水区0~20 cm土层的三相组合,即随土层深度增加,固液态组分比依次递增,气态比逐渐下降。从表 2还看出,杉木林采伐后的迹地土壤中固相组合比采伐前增大。林木采伐时,树木的倒下,搬运林木的拖运以及人为践踏等使表土层更加紧实,即土壤密度增大,总孔隙度减少。但是,采伐过程对土壤的挤压作用,只能影响到20~30 cm深土层,如表 2中,15~20 cm土层,采伐后的固态百分比只比伐前增加0.5%。此外。由于林木采伐后,减少了因林木蒸腾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液相组合比也增大,土壤的气相组合比,0~5、5~10、15~20 cm土层则分别减少了17.7%、19.8%、20.0%,表明采伐后土壤的通气条件比采伐前差。

3.2 土壤容积热容量

土壤的容积热容量取决各组份的组合状况。表 3表明,集水区0~ 20 cm深土壤容积热容量的年变化与土壤组合液相比的年变化相符。这显然是因为同一土层内固相的组合比在短期内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该组分的容积热容量也不会发生变化。液相组合比随降水量的多少而变动,其组分的容积热容量也随之波动。可见,在同一土层内对土壤容积热容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含水量。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积热容量逐渐增大。显然,土壤容积热容量这种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壤水分有关,更多的是不同层次土壤密度的变化。这表明在对土壤容积热容量的贡献上,固态物质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相对而言,气态物质对土壤容积热容量贡献非常小,可把气相比排除,其误差不会很大。从表 3看出,林木采伐后,集水区0~5、5~10、10~15和15~20 cm各土层的容积热容量比采伐前分别增加了7.1%、10.8%、14.2%和13.5%。采伐过程中对表土层的压实作用,增大了土壤固相组合比;失去了植物蒸腾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中的液相比也增大,因此,土壤的容积热容量也增加。可以推断,采伐后集水区各层体积相等的土壤温度每升高1℃所需的热量比采伐前多。

3.3 土壤热扩散率

表 4看出,集水区土壤热扩散的年变化中,雨季几个月热扩散率较大;干旱季节,热扩散率较小,表明了土壤含水量对热扩散率的影响作用。各层土壤热扩散率以0~5 cm土层为最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扩散率呈增大趋势。因为表土层有机质含量较多,土壤微生物活动频繁,使表层土壤颗粒变小,结构疏松,气态组分增大,其绝缘效应,极大地降低了热扩散效率。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容重增大,固液相组合比增大,孔隙度变小,绝缘效应减少,因而使热扩散率上升。林木采伐后,集水区0~5 cm土层的土壤热扩散率显著增大,由伐前平均0.07×10-6·m-2s-1增加到0.15×10-6·m-2s-1,增加了1倍多。其它层次的热扩散率也都有增加,但相对0~5 cm土层,增加的幅度很小。采伐过程中,使0~5 cm土层更加紧实,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其绝缘效应也减少。可见,林木伐倒、搬运及人为的践踏作用,对0~5 cm土层的热状况的影响是深刻的。热扩散率是考虑了热容量的一个参数,也是决定温度衰减速率的重要指标。从集水区土壤扩散率可以看出,0~5 cm土层温度振幅衰减迅速。其它层次缓慢许多。这意味着表土层的年、日温度波动甚为激烈,5cm以下土温变化平稳。

3.4 土壤导热率

表 5看出,集水区土壤导热率在雨季较高,旱季的月份较小。当大气降水进入土壤,土壤水分代替空气时,提供了土壤颗粒之间的桥梁。尽管水的导热率较低,但是比空气的导热率还是要大,这就是土壤在雨季中导热率升高的原因。集水区土壤导热率的空间变化是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导热率逐渐增大。在土壤的三相组合中,以固相导热率为最高。因此,导热率随容重增大而增大。在0~5 cm土层中,孔隙度比其它土层大,存在于孔隙中的空气也就多,空气这种不良导体,大大地降低了导热效应,使得0~5 cm土层的导热率比其它层次低许多。杉木林采伐后,各层土壤的导热率相应比采伐前增加。导热率决定着热量传递的速率,因此,热量在0~5 cm土层传递缓慢,5 cm以下土层传递加快这种性质,不仅缓冲了地表温度对下层土壤的影响,而且也限制了土壤热量向地表传递的速率,从而缓冲了外界环境对土壤系统的干扰,保证了土壤系统内的平衡。

综上所述,土壤结构和土壤各组成成分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热状况,但对土壤热状况的某一因子而言,各组份的影响效应不同,尤其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热扩散率和导热率变化更为复杂,因此,要估价任何一种土壤结构或组分的单一效应是困难的。

4 结语

杉木林集水区土壤容积热容量在时间上的变化为土壤含水量所制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热容量增大,在热状况各因子中,热容量是较稳定的因子。集水区土壤热扩散率和导热率在时间上的变化是不稳定的,且0~5 cm土层比其它土层少许多。这是由于该层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使气态组分增大所致。杉木林采伐后,集水区各层土壤的热状况发生变化,尤其是0~5 cm土层。林木的倒下、搬运及人为的践踏作用,改变了表土层的三相组合比,导致了土壤热状况的变化。土壤结构和土壤组分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热状况,但对土壤热状况某一因子而言,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使热状况和导热率变化更为复杂。集水区0~5 cm土层导热率比其它土层低得多,热量在0~5 cm土层传递缓慢,5 cm以下土层传递加快,这样不仅缓冲了地表温对下层土壤的影响,而且也限制了土壤热量向地表传递的速率,保证了土壤系统内的平衡与稳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康文星, 潘维俦, 田大伦. 1989.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环境的研究Ⅰ:小集水区土壤热性质. 中南林学院学报, 9(增刊): 92-101.
刘煊章, 康文星. 杉木林生态系统人为干扰土壤温度影响的研究. 见: 刘煊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108-114
王政权, 王庆成, 张彦东. 2000. 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的研究. 生态学报, 20(6): 945-950.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0.06.007
张合平, 田大伦. 1997. 杉木林生态系统人为干扰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 33(sp. 2): 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