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0, Vol. 36 Issue (5): 7-8   PDF    
0

文章信息

韩一凡.
西部开发  绿树先行
林业科学, 2000, 36(5): 7-8.

文章历史

作者相关文章

韩一凡

西部开发  绿树先行
韩一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091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作为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林业, 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林业科学技术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 极大提高科技成果推广利用率和科技进步利用率, 是林业科技人员具体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讲话, 推动林业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为我国西部开发作贡献的大好契机和责无旁贷的义务。

西部开发, 首当其冲的是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建设。中央提出的“退耕还林(草) ”是相当英明果断的举措, 也体现了适地适种的科学态度。我国的林木育种事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适合应用于我国西部防风林带、防护林网, 并可作为工业用材的品种将很快作用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本着严格的科学态度和适地适树的原则, 已经并不断地在为西部不同地区提供着速生、抗虫的适生品种。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在80年代初即开始研究适合我国西南、西北乃至“三北”地区的杨树新品种, 至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其中适宜我国西南乃至长江流域的南抗杨是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成果, 其特性是速生、抗光肩星天牛和云斑天牛, 对桑天牛也有一定抗性。如种植在汉江边天牛危害严重地区的千亩6年生南抗杨片林, 平均树高16 m以上, 平均胸径达25 cm以上。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虫性、速生性和稳定性。另外, 抗食叶害虫的转基因欧美杨82系列品种在室内饲养食叶害虫, 4~10 d内死亡率为100%。在江西大田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抗舟蛾类特性和速生性(2年生树高6.3 m, 胸径6.7 cm)。目前已在西南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食叶害虫一直是危害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树木的重要虫害。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进行的苏云金杆菌内毒蛋白基因(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xin gene)对杨树转化的研究, 获得了欧洲黑杨基因工程植株, 使杨树主要食叶害虫舞毒蛾和杨尺蠖在5~9 d内死亡率高达100%, 少数存活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也明显受到抑制。转基因植株在新疆玛纳斯平原林场进行了田间试验。6年(1995~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 当杨尺蠖取食转基因植株叶片中毒死亡后, 蛹的数量大量减少, 因此林地中未转化树木也得到保护。试验林在尺蠖大发生之后, 转基因植株叶片损失率低于20%。在北京生长的植株, 6年生树高15.6 m, 胸径23 cm。这些基因工程植株时刻准备投入到西部开发第一线。另外, 已研制成功适合我国“三北”地区的北抗系列品种具备了抗寒性(耐-30 ℃低温)、抗虫性(抗光肩星天牛)和速生性(幼树胸径平均每年增长3 cm), 这些品种将在2001年投入生产。

西部开发任重道远, 林业所的科研人员愿与有志投身于我国西部开发的各界人士精诚合作, 将这些优良品种尽快应用到西部开发这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伟大的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