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张清华, 郭泉水, 徐德应, 阎洪.
- Zhang Qinghua, Guo Quanshui, Xu Deying, Yan Hong.
- 气候变化对我国珍稀濒危树种——珙桐地理分布的影响研究
-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S 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AVIDIA INVOLUCRATA, THE PRECIOUS AND ENDANGERED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 林业科学, 2000, 36(2): 47-52.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0, 36(2): 47-5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1996-09-19
-
作者相关文章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CAF Beijing 100091
近代研究表明,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所造成的大气CO2和其它温室气体的增加, 将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赵宗慈, 1989; 马学慧等, 1993; 任国玉, 1993; 林金星, 1993; Hecht, 1991; 安田喜, 1991; 赵营波, 1994; Dyer, 1988)。现代的观测表明, 近百年来全球普遍增暖, 尤其以中、高纬度增暖更为显著。中国的情况有点特殊, 北方增温, 而南方则降温, 属于世界上少数几个降温区之一。根据7个全球预测模型预测值的平均, 到2030年中国的气温将增加0.5℃~1.2℃, 降水也会略有增加, 但在中部地区略有下降(赵宗慈, 1989)。对古气候研究证明, 即使气温产生很小的波动, 也将会引起生物带和生物群落在地理分布上的改变。如在更新世的几个间冰期, 北美的温度仅高于现在2℃~3℃, 桑橙(Machira sp.)和泡泡(Asimina sp.)的地理分布就向北移动了几英里(Barker, 1983), 在全新世中期, 北美东部的温度比现在高2℃, 加拿大铁杉(Tsuga caradensis)和白松(Pinus strodus)在山地垂直分布的上限比现在升高了350m (Davis, 1983)。Levernz和Lev利用GISS模型的气候预测结果, 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美国6个重要用材树种地理分布的变化进行了预测, 其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将引起这些树种地理分布区的改变(徐德应, 1994)。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起源古老, 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中的孑遗树种, 也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地理分布范围如图 1所示。
关于珙桐的生物学特性和濒危状况, 曾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讨论(宋朝枢, 1991; 陶金川, 1986; 朱陶员, 1989; 钟章成, 1984),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IDRISI和专门计算机软件-生态信息系统GREEN以及全球气候预测模型(GCMs)预测的2030年气候变化的结果, 就气候变化对珙桐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进行预测。
1 研究方法 1.1 确定适宜珙桐分布的气候参数区间根据珙桐地理分布地点(见图 1)的经度和纬度, 应用生态信息系统GREEN (郭泉水等, 1995; 阎洪, 1989), 查出相应的气候指标, 而后将所获取的地理气候指标分别汇总, 构建适宜珙桐分布的地理气候指标数据库(略)。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记录, 包括纬度、经度、海拔高度、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干旱期、极端最低温度、干燥度等。而后从数据库中找出各气候指标的上下限, 确定适宜珙桐分布的地理气候参数区间(表 1)。
根据珙桐地理分布的气候参数区间生成珙桐地理分布图(见图 2)。根据GCMs预测的中国2030年的气候状况, 利用相同的气候区间, 应用生态信息系统(GREEN), 生成气候变化后珙桐的地理分布图, 并与图 2叠加, 生成2030年珙桐地理分布受影响的区域变化图(见图 3)。
应用生态信息系统GREEN生成的珙桐分布见图 2。
由图 2可知, 适宜珙桐分布的地理范围包括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8个省区, 图形显示的当前气候条件下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约为4.54×107 hm2。
适宜珙桐分布的纬度范围为北纬23°25′~33°38′, 经度范围为东经99°06′~111°18′。适宜珙桐分布的东界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神农架, 向南至武陵山北坡恩施、鹤峰, 到湖南西北部武陵山南坡至贵州省梵净山、雷公山, 最东端为北纬31°02′, 东经111°18′。适宜珙桐分布的西界是四川西南部的锦屏山、小相岭及德昌地区, 为北纬27°25′, 东经101°36′。在云南, 适宜珙桐分布的地区位于云南的东北部、东部及中部的宜良和路南, 跨东经102°06′~103°54′, 北纬24°36′~26°55′; 东段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山阴县, 柞水县, 最北界为北纬22°38′, 东经109°00′。在陕西南部, 珙桐呈连续分布状态。
适宜珙桐分布的南界位于云南省的中南部, 约为北纬23°18′~25°19′, 东经99°48′~108°00′, 这一地区与珙桐的主分布带间隔较远, 呈星散状分布, 在云南省境内分布的北界位于云南省中部, 为北纬24°43′, 东经102°42′, 西界为点仓山, 云龙山, 东经99°06′, 北纬25°19′。
在四川, 适宜珙桐分布的北界为北纬31°26′~32°02′, 东经104°06′~105°18′, 其中包括剑阁、北川、绵州等县, 中部为北纬30°08′~31°02′, 东经103°12′~104°00′, 南部为北纬28°26′~29°08′, 东经102°30′~104°36′, 包括峨眉山、沐川、高县, 东部为北纬28°50′~31°26′, 东经107°06′~108°48′, 包括涪陵, 江北地区。
将图 2与图 1进行对照比较可以看出, 应用生态信息系统GREEN生成的珙桐分布与实际考察所得到的天然分布状况基本上是吻合的。
2.2 气候变化对珙桐地理分布的影响根据GCMs气候预测结果, 生成的2030年珙桐分布变化情况见图 3。
由图 3可知, 到2030年适宜珙桐分布的东界约向西移动0°12′~1°18′, 北界基本上没有变化, 仅北界东段向南移动了0°12′~0°42′, 西界北段没有变化, 西界中南段向东移了约0°18′~1°54′, 南界基本上没有变化。云南境内的珙桐分布变化较大, 北界约南移0°06′~1°24′, 变化最大的为云南西部, 到2030年因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将呈星散分布状态。
气候变化后珙桐的可能分布面积为3.62×107 hm2,较当前气候条件下的适宜分布面积约减少0.92×107 hm2。
3 结果与讨论(1) 到2030年, 气候变化对珙桐适宜分布区的北界和南界影响不大, 仅北界东段约向南移动0°12′~0°42′, 东界约向西移动0°18′~1°18′, 西界东南段约向东移动0°18′~1°54′, 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比当前气候条件下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约减少20%。
(2) 本文应用生态信息系统GREEN, 直接查询珙桐分布区的气候指标, 定义适宜珙桐分布的气候参数区间, 据此用图形显示的珙桐极限分布图, 反映了珙桐现代天然分布的轮廓, 可以认为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树种生态气候适应范围是可行的。另外, 也说明气候因素是限定珙桐天然分布区的最重要的因子, 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引种繁殖研究也是可行的。
(3) 珙桐化石出现于老第三纪(王荷生, 1989), 我国西南地区, 纬度较低, 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 基本上保持着第三纪古热带较稳定的气候, 加之这一地区地形较为复杂, 北面是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 东面的大巴山与大娄山交汇, 南面是古老的云贵高原, 西面紧靠青藏高原, 而且珙桐分布区内的山脉大多呈北东——南西走向, 山脉的中小地形更是复杂, 因此, 在这里形成了古老植物的“避难所”。珙桐属单属、单种, 在分类学上居于较孤立的位置, 因而它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与古气候有着密切关系, 各分布区大都伴生有古老群落的树种, 属具有残遗性质的混交林, 其星散分布状况也说明了珙桐是一种衰退性的种群。
关于珙桐的“迁移”问题, 决定于许多因素, 首先是迁移的能力如何?其次是有多大的适宜地区可供迁移?珙桐种子较大, 千粒重6400g左右, 光滑而重, 落在陡坡上的种子可因重力作用向下坡方向滚动传播; 大型动物在取食珙桐种子的过程中也可起到种子传播作用, 但目前研究表明, 除野猪取食珙桐种子外, 其他取食动物尚未发现。因此, 由动物搬运向高处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珙桐的种子外壳坚硬, 种子成熟落地后, 自然发芽需要2~3年时间, 而且在发芽过程中对湿度要求苛刻, 这些可能是它“迁移”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子; 珙桐在混交林中因受到其它树种的挤压, 树形一般不圆满, 开花结果都不理想; 另外, 珙桐的分布地点大部分处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危急区”, 少部分处在“极危急区”和“较危急区” (杨勤业等, 1992; 牛文元, 1989), 这些因素的存在, 更增加了气候变化影响下逐渐“消失”的可能性。
(4) 应用GREEN确定的珙桐地理分布的气候参数区间, 是珙桐进行生长和繁衍所依赖的环境条件范围, 可视为珙桐的基本生态位, 通常情况下, 由于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 或不能忍受某些植物影响的环境, 物种只能占据基本生态位的一部分, 除非在某些情况下, 物种受到特殊环境胁迫的限制, 基本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才可能趋于一致(Booth et al., 1988), 珙桐具有小树喜阴, 大树中庸偏阳的特点, 幼树可以在林冠下生存, 利用那些喜阳植物的空余生态位, 而大树中庸偏阳的特性则有利于占据空间生态位, 因此珙桐群落中有各种年龄阶段的幼苗, 幼树。这种分布格局表明珙桐在群落内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成员。然而珙桐仅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凉爽湿润, 云多雾重, 相对湿度85%以上的山谷地段, 呈星散分布状态, 这说明珙桐是一种衰退的亚热带森林类型, 环境的变化, 如气候变干, 必将影响到珙桐的天然更新, 缩小其分布区。
(5) 上述预测的2030年珙桐地理分布的改变, 是建立在“如果气候发生变化, 珙桐分布将紧随其后发生改变”这种“平衡假设”理论基础之上的, 实际上这种假设从几百年到几千年的时间尺度上是成立的, 但从目前预测的时间尺度上看, 珙桐的变化可能跟不上气候的迅速变化以保持平衡, 因此到2030年珙桐的实际反应可能与我们的预测结果大有出入。本文仅在我们现有的研究技术和水平上, 提出了到2030年气候变化影响下珙桐地理分布改变的尺度和方向, 更深入的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郭泉水, 徐德应, 阎洪.气候变化对马尾松地理分布影响的研究.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资源与环境科学分册),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10~318
|
林金星. 1993.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 2(2): 55-60. |
马学慧, 等. 1993. 若干生态系统和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 地理科学, 13(4): 354-360. |
牛文元. 1989. 生态环境脆弱带. Ecotone的基础. 生态学报, 9(2): 97-104. |
任国玉. 1993. 全球气候变化的地域差异及其意义. 地理科学, 13(1): 62-68. |
宋朝枢. 1991. 主要珍稀濒危树种繁殖技术.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陶金川. 1986. 珙桐的地理分布与引种. 浙江林学院学报, 3(1): 25-33. |
王荷生. 1989.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起源的探讨. 云南植物研究, 11(1): 1-16. |
徐德应. 1994. 大气CO2增长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7): 26-31. |
杨勤业, 等. 1992. 中国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域. 地理研究, 11(4): 1-10. |
阎洪. 1989. 计算机引种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引种区划. 林业科学, 25(5): 395-399. DOI:10.3321/j.issn:1001-7488.1989.05.002 |
赵宗慈. 1989. 模拟温室效应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象, 15(3): 10-14. |
赵营波. 1994. 研究全球变化, 筹措拯救地球—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近期研究动态综述. 地理译报, 13(1): 8-13. |
钟章成. 1984.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8(4): 253-263. |
朱陶员. 1989. 珙桐与气候. 云南林业科技, (2): 34-36. |
Barker R G. Holocene vegetational history of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in : H. E. Wright (ed.) Late-Quaternary envion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V. Z. The Holocen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capolis. 1983, 109~125
|
Booth T H, Nix H A, Hutchinson M F, Jovanovic T. 1988. Niche analysis and tree species introduction.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3: 47-59. DOI:10.1016/0378-1127(88)90013-8 |
Davis, M B. Holocene vegetational histary of the Eastern United S tates. in : H. E. Wright (ed.)Late-Quaternary environ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V. z. The Holocen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capolis.1983, 161~181
|
DYER M I著, 凌渌琼译.地圈—生物圈观测站: 全球变化研究的定义和设计(1).生态学进展, 1988, 5(4) : 275~280 http://www.cqvip.com/Main/Detail.aspx?id=130109
|
Hecht J著, 魏建伟译.全球变暖对未来气候的影响.世界科学, 1991, (11) : 37~3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KE1991110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