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家冈, 万国良, 张学培, 王本楠.
- Liu Jiagang, Wan Guoliang, Zhang Xuepei, Wang Bennan.
- 林冠对降雨截留的半理论模型
- SEMI-THEORETICAL MODEL OF RAINFALL INTERCEPTION OF FOREST CANOPY
- 林业科学, 2000, 36(2): 2-5.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0, 36(2): 2-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1997-11-26
- 修回日期:1999-01-05
-
作者相关文章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2.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enter, Academia Sinica of China Beijing 100083
林冠对降雨的截留涉及森林生态学, 森林气象学, 森林水文学, 水土保持等诸多方面, 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Massman, 1983)。理论描述一般采用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两种方式。众所周知, 经验模型应用方便, 但不能反映截留与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而理论模型则可以从机理的角度来描述截留过程, 但往往计算复杂。
本文则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模型方法, 它既可以反映截留过程与各个生态因子的关系, 但又不复杂而便于计算。它部分采用理论模型的考虑, 部分采用经验模型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半理论模型。具体建模原则是, 凡是容易的部分, 都采用理论模型的考虑; 而对难以处理的部分, 则采用经验模型的方法。二者相结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主要研究林冠枝叶部分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由于截留和透流是互补关系, 故本文中的透流则是完全包含了干流在内的。此外, 本文采用了许多植被辐射传播理论中的概念和方法。但是, 由于引力的作用, 降雨主要是垂直下落。只在有风的情况下, 降雨略有偏斜。被枝叶溅射的雨滴, 也有可能在一个短距离内横向飞行, 但在引力的作用下很快又回到垂直方向。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垂直下落雨滴的截留问题, 对于非垂直下落部分, 由于影响相对较小本文采用参数“等效值”的方法处理
2 林冠透流率设E为林冠郁闭度, LM为林冠叶面指数, G为叶面的垂直投影率。仿照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 定义一个干燥度D来描写林冠在降雨过程中的干燥程度, D=1代表林冠枝叶完全干燥, D=0则表示林冠枝叶处在完全饱和的吸水状态。于是对于一般状态, 林冠的透流率为
(1) |
式中, LMD代表林冠叶面指数的干燥部分, 即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的有效部分。(1)式右边前两项1-E代表林冠未郁闭部分的透流率, 第3项表示郁闭部分的透流率, 指数部分是参考了植被辐射传播理论(Ross, 1981)中光的透过函数的形式(见图 1)。
正如“1”中所指出, 在某些情况下, 降雨偏离了垂直下落的方向, 另一方面, 由于风的作用, 叶片会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摆动。因此原则上, 我们可对叶面垂直投影率G采用某种“等效值”来反映这种偏离。不过, 由于这种偏离总体来说影响较小, 故等效值与其垂直投影率差别不会太大。
设D0为林冠初始干燥度, 则林冠初始透流率Tr0为
(2) |
如果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降雨, 林冠在截留和蒸发之间达到平衡, 干燥度也逐渐达到一个稳定值D∞。也就是说, 林冠较干燥时, 截留较大, 蒸发较小, 林冠干燥度变小; 反之, 林冠较湿润时, 截留较小, 蒸发较大, 林冠干燥度变大。因此林冠的干燥度存在一个稳定平衡点D∞。此时林冠的平衡透流率Tr∞为
(3) |
(1) ~ (3)式基本上是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 具有机理清楚, 定性行为合理等优点。例如从(2)式可知, 初始透流率永远小于1。但是, 初始透流率如何过渡到平衡透流率,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只有完全的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才能描述清楚, 不过代价是计算的复杂性。本文根据经验, 用一种经验模型的方法将初始透流率和平均透流率联系起来。我们假定其过渡过程为
(4) |
显然, 当t→0时, Tr→Tr0。而t→∞时, 则有Tr→Tr∞。式中(1-e-βt)是一个典型的经验型的过渡因子(崔启武等, 1980)。为简便计, 本文只考虑均匀降雨的情况。记降雨强度为R, 单位叶面积饱和吸附水率为A, 则进一步我们可以假设
(5) |
这是因为GR与林冠饱和过程正相关, 即, GR越大则林冠饱和得越快, 而LMA与林冠饱和过程负相关, LMA越大林冠饱和得越慢。K是一个纯粹的经验因子。(5)式的正确性和K的取值要靠实验的检验及数据的拟和。
于是(4)式便可写成
(6) |
如果降雨强度R是一个常数, 则降雨量P就等于Rt, 于是
(7) |
(6), (7)式便是本文的透流率半理论模型。
3 透流量在透流率的基础上, 通过积分很容易得到透流量T
(8) |
和
(9) |
截留率与透流率之和为1。所以很容易从透留率求得截留率Ir
(10) |
和
(11) |
截留量加透流量等于降雨量。故此不难从降雨量和透流量求得截留量。
(12) |
和
(13) |
从第一节可知, 当林冠截留达到饱和时, 其平衡干燥度D∞是一个关键参数。在我们的混合模型中, 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的表达式都离不开它。本节用一种理论的考虑和包含一定的简化, 来确定平衡干燥度D∞。首先, 林冠达到平衡时的平衡湿度为(1-D∞), 再乘以林冠叶面指数LM, 郁闭度E和蒸发速率V, 即近似(忽略林冠上下部位的差别)为林冠的饱和蒸发率。另一方面, 林冠达到饱和时的截留量为降雨强度R乘以郁闭度E, 以及截留率(1-Tr∞), 其中Tr∞由(3)式确定。林冠饱和蒸发率应该等于林冠饱和截留率, 即, 林冠饱和瞬间蒸发强度等于饱和瞬间截留强度。于是
(14) |
(14) 式可以确定林冠平衡干燥度D∞。
7 与实验数据及理论模型的对比董世仁等(1987)提供了一组关于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的实验数据, 而张学培等(1997)则用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对董世仁等(1987)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 获得了很好的符合。在这一节中, 与张学培等(1997)一样, 我们采用董世仁等(1987)测得的生态因子, 对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进行计算。
表 1列举了部分本文有用的生态因子。
本文根据表 1的数据, 先用迭代法求得林冠平衡干燥度D∞, 再计算出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随降雨量P的的变化。计算结果见图 2。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不仅很好地符合董世仁等(1987)的实验数据, 也与张学培等(1997)用理论模型计算一致, 有基本相同的定性行为, 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模型。
(5) 式中有一个经验参数K, 在计算中我们取K=3能获得较好的符合。
8 结论和讨论本文提出一种描述林冠截留过程的半理论模型, 它既保留了理论模型紧密联系生态因子与截留过程的优点, 又避免了理论模型往往计算复杂的缺点。该模型不仅很好地符合董世仁等(1987)的实验数据, 也与张学培等(1997)的理论模型一致, 有基本相同的定性行为。董世仁等(1987)的实测数据其实是相当分散的。图 1中的虚线实际上只是该文所使用的经验模型拟和的结果。
本文的半理论模型不但提供了一个林冠截留模型, 而且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半理论模型方法应该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
在(4)式中引入的经验因子(1-e-βt)实际上是许多作者(Massman, 1983; 崔启武等, 1980)总结了大量数据后在他们的经验模型中采用的过渡形式。这是我们引用它的基础。
本文采用了植被辐射传播理论中使用已久的参数G, 植被光测学家(Ross, 1981)对各种植被的G早已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估测方法。至于本文提出的枝叶干燥度D, 则因为是一个描述林冠干湿变化过程的中间量, 无须测量。这从(6)式到(13)式中不包含D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
崔启武, 边履刚, 史继德, 等. 1980.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林业科学, 16(2): 141-146. |
董世仁, 郭景唐, 满荣洲. 1987. 华北油松人工林的透流、干流和树冠截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9(1): 58-68. |
刘家冈. 1987. 林冠对降雨的截留过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9(2): 140. |
张学培, 王本楠, 等. 1997. 林冠截留理论模型的应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2): 30-34. DOI:10.3321/j.issn:1000-1522.1997.02.005 |
Liu Jiagang. 1988.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interception in forest canopy. Ecological Modelling, 42: 111-123. DOI:10.1016/0304-3800(88)90111-1 |
Massman W J. 1983. The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model for the interception of rainfall by forest. Agric. Meteorol, 28: 261-286. DOI:10.1016/0002-1571(83)90031-6 |
Ross J.The radiation regime and architecture of plant stands, Junk. London. 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