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0, Vol. 36 Issue (2): 2-5   PDF    
0

文章信息

刘家冈, 万国良, 张学培, 王本楠.
Liu Jiagang, Wan Guoliang, Zhang Xuepei, Wang Bennan.
林冠对降雨截留的半理论模型
SEMI-THEORETICAL MODEL OF RAINFALL INTERCEPTION OF FOREST CANOPY
林业科学, 2000, 36(2): 2-5.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0, 36(2): 2-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7-11-26
修回日期:1999-01-05

作者相关文章

刘家冈
万国良
张学培
王本楠

林冠对降雨截留的半理论模型
刘家冈1 , 万国良1 , 张学培1 , 王本楠2     
1.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摘要: 在林冠对降雨截留过程的研究中, 将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和经验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新的半理论模型。这个半理论模型既具有理论模型把过程与机理紧密联系的优点, 又具有经验模型计算相对简单的长处, 新模型与实验数据很好地符合, 也和理论模型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林冠截留    林冠透流    半理论模型    林冠干燥度    
SEMI-THEORETICAL MODEL OF RAINFALL INTERCEPTION OF FOREST CANOPY
Liu Jiagang1, Wan Guoliang1, Zhang Xuepei1, Wang Bennan2     
1.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2.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enter, Academia Sinica of China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A semi-theoretical model for rainfall interception of forest canopy, which combines the methodology of both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model, was presented. The new model tallies with data very well, and with a theoretical model.
Key words: Interception of forest canopy    Throughfall of forest canopy    Semi-theoretical model    Dry-percentage of forest canopy    
1 问题的提出

林冠对降雨的截留涉及森林生态学, 森林气象学, 森林水文学, 水土保持等诸多方面, 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Massman, 1983)。理论描述一般采用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两种方式。众所周知, 经验模型应用方便, 但不能反映截留与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而理论模型则可以从机理的角度来描述截留过程, 但往往计算复杂。

本文则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模型方法, 它既可以反映截留过程与各个生态因子的关系, 但又不复杂而便于计算。它部分采用理论模型的考虑, 部分采用经验模型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半理论模型。具体建模原则是, 凡是容易的部分, 都采用理论模型的考虑; 而对难以处理的部分, 则采用经验模型的方法。二者相结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主要研究林冠枝叶部分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由于截留和透流是互补关系, 故本文中的透流则是完全包含了干流在内的。此外, 本文采用了许多植被辐射传播理论中的概念和方法。但是, 由于引力的作用, 降雨主要是垂直下落。只在有风的情况下, 降雨略有偏斜。被枝叶溅射的雨滴, 也有可能在一个短距离内横向飞行, 但在引力的作用下很快又回到垂直方向。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垂直下落雨滴的截留问题, 对于非垂直下落部分, 由于影响相对较小本文采用参数“等效值”的方法处理

2 林冠透流率

E为林冠郁闭度, LM为林冠叶面指数, G为叶面的垂直投影率。仿照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 定义一个干燥度D来描写林冠在降雨过程中的干燥程度, D=1代表林冠枝叶完全干燥, D=0则表示林冠枝叶处在完全饱和的吸水状态。于是对于一般状态, 林冠的透流率为

(1)

式中, LMD代表林冠叶面指数的干燥部分, 即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的有效部分。(1)式右边前两项1-E代表林冠未郁闭部分的透流率, 第3项表示郁闭部分的透流率, 指数部分是参考了植被辐射传播理论(Ross, 1981)中光的透过函数的形式(见图 1)。

图 1 公式(1)的说明。 Fig. 1 Situations of equation (1) 1.E=0, Tr=1 2.0 < E < 1, Tr=1-E+Ee-LMDG 3.E=1, Tr=e-LMDG

正如“1”中所指出, 在某些情况下, 降雨偏离了垂直下落的方向, 另一方面, 由于风的作用, 叶片会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摆动。因此原则上, 我们可对叶面垂直投影率G采用某种“等效值”来反映这种偏离。不过, 由于这种偏离总体来说影响较小, 故等效值与其垂直投影率差别不会太大。

D0为林冠初始干燥度, 则林冠初始透流率Tr0

(2)

如果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降雨, 林冠在截留和蒸发之间达到平衡, 干燥度也逐渐达到一个稳定值D。也就是说, 林冠较干燥时, 截留较大, 蒸发较小, 林冠干燥度变小; 反之, 林冠较湿润时, 截留较小, 蒸发较大, 林冠干燥度变大。因此林冠的干燥度存在一个稳定平衡点D。此时林冠的平衡透流率Tr

(3)

(1) ~ (3)式基本上是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 具有机理清楚, 定性行为合理等优点。例如从(2)式可知, 初始透流率永远小于1。但是, 初始透流率如何过渡到平衡透流率,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只有完全的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才能描述清楚, 不过代价是计算的复杂性。本文根据经验, 用一种经验模型的方法将初始透流率和平均透流率联系起来。我们假定其过渡过程为

(4)

显然, 当t→0时, TrTr0。而t→∞时, 则有TrTr。式中(1-e-βt)是一个典型的经验型的过渡因子(崔启武等, 1980)。为简便计, 本文只考虑均匀降雨的情况。记降雨强度为R, 单位叶面积饱和吸附水率为A, 则进一步我们可以假设

(5)

这是因为GR与林冠饱和过程正相关, 即, GR越大则林冠饱和得越快, 而LMA与林冠饱和过程负相关, LMA越大林冠饱和得越慢。K是一个纯粹的经验因子。(5)式的正确性和K的取值要靠实验的检验及数据的拟和。

于是(4)式便可写成

(6)

如果降雨强度R是一个常数, 则降雨量P就等于Rt, 于是

(7)

(6), (7)式便是本文的透流率半理论模型。

3 透流量

在透流率的基础上, 通过积分很容易得到透流量T

(8)

(9)
4 截留率

截留率与透流率之和为1。所以很容易从透留率求得截留率Ir

(10)

(11)
5 截留量

截留量加透流量等于降雨量。故此不难从降雨量和透流量求得截留量。

(12)

(13)
6 林冠的平衡干燥度

从第一节可知, 当林冠截留达到饱和时, 其平衡干燥度D是一个关键参数。在我们的混合模型中, 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的表达式都离不开它。本节用一种理论的考虑和包含一定的简化, 来确定平衡干燥度D。首先, 林冠达到平衡时的平衡湿度为(1-D), 再乘以林冠叶面指数LM, 郁闭度E和蒸发速率V, 即近似(忽略林冠上下部位的差别)为林冠的饱和蒸发率。另一方面, 林冠达到饱和时的截留量为降雨强度R乘以郁闭度E, 以及截留率(1-Tr), 其中Tr由(3)式确定。林冠饱和蒸发率应该等于林冠饱和截留率, 即, 林冠饱和瞬间蒸发强度等于饱和瞬间截留强度。于是

(14)

(14) 式可以确定林冠平衡干燥度D

7 与实验数据及理论模型的对比

董世仁等(1987)提供了一组关于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的实验数据, 而张学培等(1997)则用理论模型(刘家冈, 1987; Liu Jiagang, 1988)对董世仁等(1987)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 获得了很好的符合。在这一节中, 与张学培等(1997)一样, 我们采用董世仁等(1987)测得的生态因子, 对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进行计算。

表 1列举了部分本文有用的生态因子。

本文根据表 1的数据, 先用迭代法求得林冠平衡干燥度D, 再计算出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随降雨量P的的变化。计算结果见图 2。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不仅很好地符合董世仁等(1987)的实验数据, 也与张学培等(1997)用理论模型计算一致, 有基本相同的定性行为, 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模型。

表 1 部分本文有用的生态因子 Tab.1 Some useful ecological factors for this article
图 2 透流率, 透流量, 截留率和截留量随降雨量P的变化 Fig. 2 Changes of TrTIr、and I along with precipitation (P) 半理论模型结果Results of semi-theoritical model;
——董世仁等的拟合结果(1987)Calculated by Dong Shiren et al. (1987)
——张学培等的理论模型结果(1997)Results of theorical model, Zhang Xuepei et al., (1997).

(5) 式中有一个经验参数K, 在计算中我们取K=3能获得较好的符合。

8 结论和讨论

本文提出一种描述林冠截留过程的半理论模型, 它既保留了理论模型紧密联系生态因子与截留过程的优点, 又避免了理论模型往往计算复杂的缺点。该模型不仅很好地符合董世仁等(1987)的实验数据, 也与张学培等(1997)的理论模型一致, 有基本相同的定性行为。董世仁等(1987)的实测数据其实是相当分散的。图 1中的虚线实际上只是该文所使用的经验模型拟和的结果。

本文的半理论模型不但提供了一个林冠截留模型, 而且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半理论模型方法应该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

在(4)式中引入的经验因子(1-e-βt)实际上是许多作者(Massman, 1983; 崔启武等, 1980)总结了大量数据后在他们的经验模型中采用的过渡形式。这是我们引用它的基础。

本文采用了植被辐射传播理论中使用已久的参数G, 植被光测学家(Ross, 1981)对各种植被的G早已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估测方法。至于本文提出的枝叶干燥度D, 则因为是一个描述林冠干湿变化过程的中间量, 无须测量。这从(6)式到(13)式中不包含D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崔启武, 边履刚, 史继德, 等. 1980.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林业科学, 16(2): 141-146.
董世仁, 郭景唐, 满荣洲. 1987. 华北油松人工林的透流、干流和树冠截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9(1): 58-68.
刘家冈. 1987. 林冠对降雨的截留过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9(2): 140.
张学培, 王本楠, 等. 1997. 林冠截留理论模型的应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2): 30-34. DOI:10.3321/j.issn:1000-1522.1997.02.005
Liu Jiagang. 1988.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interception in forest canopy. Ecological Modelling, 42: 111-123. DOI:10.1016/0304-3800(88)90111-1
Massman W J. 1983. The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model for the interception of rainfall by forest. Agric. Meteorol, 28: 261-286. DOI:10.1016/0002-1571(83)90031-6
Ross J.The radiation regime and architecture of plant stands, Junk. London.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