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8, Vol. 44 Issue (8): 124-130   PDF    
0

文章信息

杨维西.
Yang Weixi
全球变化中的中国干旱区——响应与趋势
China's Arid Regions in the Global Change: Response and Trend
林业科学, 2008, 44(8): 124-130.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8, 44(8): 124-13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06-18

作者相关文章

杨维西

全球变化中的中国干旱区——响应与趋势
杨维西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北京 100714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干旱区气候出现明显转折:伴随升温趋势明显,降水较大幅度增加,风力和蒸发力持续减弱,干燥指数有所减低;受其影响,许多河流流量增加、湖泊水位升高,植被逐渐恢复,荒漠化持续扩展趋势初步遏制。20世纪中后期,干旱区的许多内陆河流流量不断减少甚至断流、下游绿洲衰退,其主要原因并非气候变化,而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尽管干旱区降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降水的基数原本很小,增加后的降水绝对数量仍然很低,因此,干旱区缺水少雨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干旱-荒漠的景观格局没有改变,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没有根本性改变。
关键词:中国干旱区    全球变化    响应    
China's Arid Regions in the Global Change: Response and Trend
Yang Weixi     
National Bureau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714
Abstract: With theglobal warming,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arid regions in China roseover the past 50 years.A special evidence was that the speed of air temperature rising became much higher since the medium and late term through 1980 to 1990. Meanwhil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nd wind power and the days of gale decreased continually, and evaporation capacity decreased successively.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and reduction of wind power counteracted the calefactive effect, andresulted in improvement of humid conditions, and increase in river discharge and water level in the arid regions.Area of oases had not decreased, although types,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ose oases had a continual changover the past 50 years. Threat against oases was not due to climate change, but to human activities.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crease as well as artificial protection and control, vegetation condition was improved and expansion trend of desertification was initially contained in the arid regions.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instances that disaccorded to general trends in some local areas or in some years in the whole arid regions, in the view of general trends, basic conditions in the arid regions were described as abov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 Despite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the base of original precipitation was so small that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was still low. As a result, neither the fundamental status as scarcity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ecipitation nor the landscape of drought-desert in the arid regions will change, and vulnerability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will have no fundamental transform in the arid regions.
Key words: the arid regions in China    global change    response    

随着全球变暖的发展,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气候趋干、粮食减产,全球变化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似乎完全是一种令人担忧甚至恐惧的情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就曾基于气温升高对干旱区的影响,借助各种模型对干旱区气候与环境的变化进行了预测,其结论几乎一致地认为随着气温升高,我国干旱区将会蒸发加剧、气候趋干、植被变劣、荒漠化扩展。然而,几十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干旱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却没有按着这些预测的轨迹发展,而是展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景。就目前显现的情况来看,我国干旱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尽管也有令人忧虑的地方,但正面的、有利的、令人欣慰的结果似乎更多。

1 温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气温升高是全球变化的核心。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干旱区的气温对全球变化做出了强烈的响应:除西南部分区域以外,全国其他区域气温均处于上升趋势(张晶晶等,2006);50年来全国平均气温升高了1.1 ℃,平均每10年上升0.22 ℃,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丁一汇等,2006),其中北纬35°以北地区升温幅度明显高于该线以南地区(张晶晶等,2006),气温上升的明显转折点大约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我国干旱区在20世纪下半叶,也呈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平均每10年西北区气温升高0.19 ℃(张晶晶等,2006), 其中北疆和柴达木盆地增温幅度较大,兰州以西的西北干旱区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2 ℃(任朝霞等,2007),低于平均每10年升温0.35 ℃的东北区和华北区,远高于平均每10年升温0.04 ℃的中南区(张晶晶等,2006),就全国范围来看干旱区升温幅度尚属中等偏高水平。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也与全国大体一致,近50年来气温上升了0.77 ℃(丁一汇等,2001),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9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0.5~1.2 ℃。

从理论上讲,气温升高必然导致蒸发力增强,而蒸发力的增加又会加大土壤及植物水分的散失,导致环境变得更为干旱,对于原本就缺雨少水的干旱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此外,气候变暖必然加速冰川和高山积雪的融化,造成青藏高原冻土的融解退化,气温升高还可能导致干旱区山地森林分布下线附近林木生长环境趋于干旱。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可使干旱区山地森林的分布界线上移,使高纬度及高原地区植物生长期延长,第一性生产力提高。因此,无论是从当前还是长远,也不论是从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影响看,气温上升对干旱区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2 降水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水分匮乏是干旱区的最大自然特征,也是荒漠化形成与扩展的基本条件。因此,降水状况对于维持和稳定干旱区生态系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近50年来,虽然全国平均降水量总体上没有呈现显著的变化趋势, 但除农牧交错带呈波动变化外,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有明显增加,东北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丁一汇等,2006),其中贺兰山以西的西北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南北及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增幅较大(陆均天等,2006)。90年代新疆平均降水比80年代增加了20%~50%(胡汝骥等,2002),进入21世纪后仍呈显著的增加趋势。据天山北坡海拔3 650 m处的大西沟气象站观测,1981—2001年年均降水量较1958—1985年增加了12.7%(蓝永超,2007)。20世纪60年代乌鲁木齐市年均降水量最少,70年代开始呈递增趋势,80年代以后增幅明显,90年代继续偏多(刘惠云等,2007)。20世纪90年代博斯腾湖、艾丁湖、艾比湖源流降水量比60—80年代普遍偏多5%~10%。而夏季降水量偏多5%~20%,其中开都河上游的大山口站偏多23%,与80年代相比多数站偏多20%~50%(胡汝骥等,2002)。

近30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气温呈上升趋势, 降水呈增加趋势, 最大可能蒸散呈降低趋势, 大多数地区的干湿状况呈现由干向湿发展的趋势(丁一汇等,2001吴绍洪等,2005)。在经历了1963—1979年持续少雨期后,青藏高原从80年代开始,降水量呈明显增多趋势,其中80年代年均降水量比常年增加5.9%,90年代增加8.9%,2001—2003年增加36.1%(陆均天,2006)。青海高原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亦呈现由暖干向暖湿变化,达日、玛多、五道梁、玉树和曲麻莱5个站点60—90年代的平均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70,80与90年代降水分别比60年代增加了28.7%,52.31%和47.8%(樊启顺,2005)。

包括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区在内的北方荒漠化区,20世纪60,70年代降水明显偏少,进入80年代后降水显著增加,其中80年代年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21.5 mm,90年代偏多29.8 mm,2001—2003年更是偏多达97.5 mm(陆均天等,2006)。

水是干旱区的血液。降水的增加,使得河川流量增加,湖泊水量得到补充,绿洲退化状况也得到缓解或改善。此外,降水的增加也使冰川和高山积雪得到物质补偿。

尽管干旱区降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因降水的基数原本很小,增加后的降水绝对数量仍然很小。因此,我国干旱区缺水少雨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干旱-荒漠的景观格局没有改变,干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特征没有根本性改变。

3 冰川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气温升高对干旱区的最大影响是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是西北干旱区许多河流流量的重要来源,对于维持和稳定这些河流流量及下游荒漠绿洲的繁荣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升温导致了冰川和高山积雪的消融加速,使冰川储水资源不断减少。在升温影响下,除部分冰川外,我国多数冰川的融化都在加快。据施雅风等(2006)的最新研究,近40年来全国冰川面积比20世纪60年代缩小了5.5%,冰川储水量减少了7%1)。由于升温,仅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造成全国冰川水资源总储量净亏损5 869亿m3,相当于10条黄河1年的径流总量(蓝永超,2007)。

1) 我国冰川正加速消融.人民日报,2007.4.9.

根据观测资料推算的结果显示,位于天山北坡、面积还不到2 km2的乌鲁木齐一号冰川在1964—1986年间储水量年均净亏损93万m3,而1986—2000年的亏损量比1959—1985年增加了2.8倍,显示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冰川融化速度明显加快。在开都河源头,冰川面积由1963年的5 479.0 km2减少到2000年的4 795.4 km2,减幅达12.5%,且主要发生在20世纪最后15年(蓝永超,2007)。与此同时,升温也导致许多高山雪线不断上升。甘肃省气象局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祁连山局部地段的雪线在以年均2~6.5 m的速度上升2)

2) 祁连山冰川退缩危及河西走廊.人民日报,2006.5.11.

冰川面积缩小主要表现为冰川前缘的退缩,因而受升温影响最严重的首先是那些分布海拔较低、对气候变暖最为敏感的小型冰川。以往我们对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快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也许还应关注另一方面的影响,即干旱区降水也在增多,高山地带同期的降水也在增加。早前曾有报道,法国测量人员发现近年来阿尔卑斯山脉的博朗峰在升高,究其原因,是气候变暖使得海拔4 000 m以上的积雪变得更有粘性,不致被大风吹走,从而加快了雪层的积累。也许这不只是博朗峰独有的现象,在同样发生气温升高的我国冰川和终年积雪地带也应存在。换言之,如果降水在增加,那么,降水对冰川的补充作用也在增加。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出现较多的冰川前进,就表明了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偿作用(施雅风等,2006)。

有研究指出,受升温影响,某些冰川在面积缩小的同时,厚度也在减薄。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冰川这是肯定的,但对海拔达一定高度之上,最高温度降至冰雪融点以下的冰川,这种情况似应不会出现。关于冰川消融加快及冰川面积缩小对干旱区气候的总体影响,目前尚缺乏确切的定量评估。但因冰川面积在干旱区总面积中的比例很小,特别是退缩消失的冰川面积占干旱区总面积的比例极小,估计其消融加快对干旱区气候的总体影响不会很大。

从长远看,冰川退缩及雪线上升,必然会对干旱区生态格局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影响,甚至导致那些对冰雪融水补给依赖程度较大的河流流量减少、季节性断流以至干涸,从而给下游绿洲带来灾难性后果。但从当前看,冰雪融化加快使许多河流流量增加,对于干旱区河流中下游绿洲的维持与发展,对于下游植被修复以及荒漠化的逆转,却是一个利好因素。

4 河流流量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干旱区的河流流量一般取决于2方面因素。对于河源没有冰川补给的河流,其流量主要取决于流域降水状况,而对于源头有冰川分布的河流,其流量除受流域降水状况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冰川融水状况的影响。在排除冰川融水影响的前提下,河流流量往往成为区域降水状况的最好反映。因此,可以说内陆河流流量是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晴雨表。

在现实中,河流流量的真实度量通常受到水库拦蓄和沿途工农业大量取水2方面的干扰,导致河流下游流量减小以至断流。因此,许多来自于河流下游的流量观测数据掩盖了河流流量的真实状况,受这种假象的误导,往往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判读。在西北干旱区,河流大多发源于高山,上游山谷水库较少,河流流量的拦蓄利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出山以后的平原地带。因此,对于内陆河流来说,出山流量可以作为客观反映河流流量及区域气候变化情况的依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降水和冰川融水的明显增加,西北干旱区许多河流流量亦出现明显增加。例如,1996年以来开都河一直处于丰水期,最高的年份流量比多年平均值高出50%以上(孙占东等,2006)。在天山南麓,以托木尔峰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自1987年以来平均增长了12%,而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增加了33%(沈永平等,2003)。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干旱区部分内陆河流下游出现了流量减少、天然绿洲衰退的危机。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后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比60年代年均减少了17.41%,其中输往下游的水量更是减少了76.13%。但同期塔里木河的出山年均径流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4.97%(满苏尔·沙比提等,2007)。同样,黑河输向下游的年均水量为40年代10.5亿m3,50年代8.0亿m3,70年代4.0亿m3,而到90年代仅为2.5亿m31),而1970年以来的30年间黑河上游的出山径流量却增加了2%(柳景峰等,2007)。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黑河流域(甘肃张掖、内蒙阿盟)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1995-2001). 1997.5.

可以看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干旱区许多河流的实际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部分河流下游出现的流量减少以至断流情况,其主要原因并非气候变化,而是中上游不合理的过度用水。

5 湖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湖泊是干旱区气候变化的一面镜子。在干旱区,湖面面积及水位的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而湖底的沉积物则真实地记录了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历程,成为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宝贵依据。研究表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干旱区许多湖泊都随着气候的变迁经历过多次水量的丰盈和退缩。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经营活动的更加活跃,许多湖泊的水源被人类袭夺,使其丧失了昔日的敏感性,失去了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岱海是内蒙古凉城县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泊,20世纪60年代以前水位处于相对平稳的波动状态,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持续下降,25年间下降了3.85 m。据分析,在岱海湖面下降的原因中人为因素(周边农业用水)的贡献率占到82%(孙占东等,2006)。北疆的艾比湖也发生过剧烈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湖面面积为1 200 km2左右,后因大规模农业耗水,使湖面缩小到520 km2,1987年以来随着气候向暖湿转变,湖面才波动式扩大到近年的1 000 km2左右(贾春光等,2006)。过去几十年中青海湖水位的持续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湖泊周边地区的人类干扰活动有关,近年来由于加强了生态保护,情况有所缓解,加上降水的增加,青海湖水位开始波动回升。显然,这些湖泊兴衰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其水位(面)变化已经难以反映区域气候变化的真实情况。

赛里木湖是一个几乎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高海拔封闭型山地湖泊。据水文观测,1960—2000年入湖总水量净增了26.4亿m3,年均增加0.65亿m3 (高华中等,2005)。博斯腾湖也较少受到人为干扰,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湖面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从80年代中期起受区域降水增加和冰雪融化加快的影响,湖面转向稳定上升,到2000年已恢复到50年代初期的水平(孙占东等,2006)。应该说这2个湖泊的变化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几十年来流域的气候变化。

近年来由于连续输水,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一定缓解,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开始复苏,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开都河上游地区降水量的增加及河源冰川融水加快。开都河流量的增加使得博斯腾湖水位稳步抬升,为保证塔里木河向下游输水奠定了基础。

也有一些关于在人类活动很少的青藏高原出现少数湖泊退缩的报道,尽管导致这些湖泊退缩甚至消失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在广阔的青藏高原,也不排除在气候变化总体趋势下出现局地干旱、较小湖泊消失的可能。但大量气候观测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总体上在增温的同时降水亦在增加,呈现由干向湿的发展趋势(王遵娅等,2004吴绍洪等,2005陆均天,2006)。

6 风力和蒸发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近50年中国的水面蒸发量、近地面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小趋势(丁一汇等,2006),全国平均风速减小了16%,减小最显著的西北西部,减小幅度达29%(王遵娅等,2004),除新疆西南部外,新疆、青藏高原及甘肃北部,绝大部分地区变化速率都在-4mm·a-1以下,新疆东部和甘肃北部则达-15mm·a-1左右(任国玉等,2006)。青藏高原、甘肃北部以及新疆地区平均风速减小趋势较大,特别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吐鲁番以及青海柴达木盆地减小幅度最大,其平均风速每10年减小0.3 m·s-1。北方干旱区的大风高发期为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特别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80年代末进入明显的低发期(陆均天等,2006)。

1961年以来的44年间,新疆南、北8级及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了3.03和6.9 d(向明燕等,2007),同期宁夏年均大风日数也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年减少1.3 d(张智等,2006)。

几十年来,干旱区的蒸发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宁夏的蒸发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与1960年以来的43年平均值相比,80年代蒸发量下降了3.16%,90年代下降了0.62%,21世纪前3年下降了1.05%(陈晓光等,2005)。内蒙古近45年来全区蒸发量也呈波动下降,其中以荒漠草原区下降幅度最大(张存厚等,2007)。西北干旱区1960—1980年为相对干旱期,而后干湿起伏较大,但自1987年开始便呈较湿润趋势,1997年后趋湿更为明显。青藏高原50年代末至70年代气候为偏干,80年代以来则呈偏湿趋势(王遵娅等,2004陆均天等,2006)。

蒸发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力3个因素。几十年来干旱区的增温幅度虽然较大,但由于降水增加和风力减弱的综合作用,蒸发力的总体减弱也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风力减弱直接导致了5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日数呈现总体减少趋势(陆均天等,2006丁一汇等,2006),1960年以来的45年中,新疆南北的沙尘暴日数平均分别以每10年2.69和0.74 d的速率下降(向明燕等,2007)。1961年以来的44年间,宁夏年均沙尘暴及扬沙次数亦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减少1.1和1.8 d(张智等,2006),明显变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

7 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降水增加为干旱区天然植被的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效果的提高及其成果的巩固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1999—2004年这5年间植被盖度为20%~50%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 240万hm2,植被盖度大于50%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了230 hm2(祝列克,2006),中高盖度植被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低盖度(<20%)植被状况改善后转化到高盖度,而低盖度植被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区。

卫星监测数据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我国干旱区第一性植物生产力总体上是波动上升的,明显上升的时期是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与北方干旱区降水明显增加的转折期是大体一致的。以上情况表明,除了近年来一系列保护性政策和工程治理效果逐渐显现外,降水量的增加也对推动干旱区植被状况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干旱区所有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都是在与其生存的特殊环境长期适应中形成的,气候发生的任何些微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和冲击。比如,升温导致雪线上升,可能直接威胁到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的生存;随着干旱草原的退化,一些适口性差甚至有毒的植物得以繁衍,从而导致牧草质量下降和草原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目前的研究大多认为导致草原退化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的过度利用,少有将其归咎于全球变化的定量研究报道。

8 绿洲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绿洲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是干旱区人类生存与生活的载体。在我国干旱区,绿洲面积8.64万km2(申元村等,2001汤奇成,2003),虽然只占干旱区总面积的4%,但却聚集了该区域90%以上的人口、95%以上的社会财富和98%以上的城镇(申元村等,2001)。可以说,绿洲是荒漠生态系统的精华和心脏。

如果将绿洲比作干旱区的心脏,那么与其相连结的河流就是主动脉。由于绿洲通常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河流来水量的减少以至断流往往成为绿洲生存的最大威胁。历史上,我国干旱区许多绿洲及绿洲文明的消失多与河流改道、水源断绝有关,这主要是自然方面的原因所致。而在当代,天然绿洲受到的最大威胁则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一是人类直接将天然绿洲辟为耕地,使其变成人工绿洲;二是在天然绿洲之外开辟人工绿洲,虽未直接扰动天然绿洲,但由于袭夺了它的水源,最终还是导致了天然绿洲的衰退以至消亡。目前干旱区不少绿洲出现的退化危机,多数是人工绿洲不断扩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直接结果。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绿洲的衰退就是典型的案例。

关于我国绿洲面积的动态变化,目前尚缺乏准确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几十年来干旱区绿洲总面积并没有减小,而是在不断地扩大。不同的是许多天然绿洲被以农耕为主要特征的人工绿洲所替代,绿洲的类型、结构在变化,功能在减退。当然,其中也有大面积的荒漠被辟为绿洲(黄盛璋,2003)。例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疆的绿洲面积比建国初期约增加1倍(韩德麟,1990),灌溉绿洲面积达到587万hm2(何天山,1990),其中大约367多万hm2是建国以来新开垦的(韩德麟,1990)。再如,石羊河流域近20年来灌溉农田(人工绿洲)面积增加了30%,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从天然绿洲开辟而来的。1996—2004年的8年间库尔勒市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7.29%,园地增加了45.24%,草地减少了22.15%(孜比布拉·司马义等,2006), 耕地和园地面积的扩展以及草地面积的缩小,说明了绿洲类型和结构的转变。

从理论上讲,全球变化对干旱区的冲击,似乎首先是绿洲。但我国干旱区许多绿洲的衰退并不是全球变化所致,而主要是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干旱区的降水并未减少,蒸发并未增加,河流流域内总的产流量也未减少。实际情况是人工绿洲在不停地扩展,天然绿洲在衰退。而人工绿洲扩大和繁荣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某些天然绿洲的衰退或消失。塔河和黑河等河流下游绿洲严重衰退的事例都在说明,至少截至目前我们尚无确凿的证据将这些绿洲的衰退归咎于全球变化。

9 荒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

荒漠化是干旱区各种生态因子退化的综合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干旱区主要气候因子趋于良性转变,为我国荒漠化状况的好转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20世纪下半叶的中后期,我国荒漠化长期呈现持续扩展的势头,土地沙化的年均扩展速度从20世纪60—70年代的1 560 km2、80年代的2 100 km2 (王涛,2003)、90年代初的2 460 km2,发展到90年代末的3 436 km2 (祝列克,2006)。直到世纪末,我国荒漠化状况方才发生了重大转折,长期以来的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面积出现净减少,程度有所减轻:1999—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净减少1 283 km2,其中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减少了387.49万hm2,固定沙地增加了322.65万hm2(祝列克,2006);同期,西北五省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森林覆被率也有较大幅度增长(田治威等,2006)。

荒漠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除了近些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有关严格保护的政策和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及草原保护与治理等生态治理工程的作用和效果逐渐显现外,干旱区降水增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总结荒漠化好转的原因时,将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共同列为推动我国荒漠化好转的3个驱动力。

荒漠化的形成与发展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虽然干旱区的气候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趋于好转,但直到20世纪末,我国荒漠化持续扩展的趋势才得以初步遏制,其原因主要是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长期以来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保护,以致长期治理的成果和气候改善带来的有利因素都被不合理的活动给抵消了。

10 结语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自地球诞生以来气候变化就没有停止过。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过去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干旱区的主要气候要素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升温呈现加快趋势,但与此同时干旱区特别是贺兰山以西及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降水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而风力和蒸发力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这些气候要素变化的综合影响下,干旱区气候总体趋向暖湿,多数河流的实际流量有所增加,植被趋于好转(施雅风等,2002贾耀锋等,2006祝列克,2006),荒漠化多年扩展的趋势初步遏制。这就是全球变化背景下,目前中国干旱区的真实状况。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尽管干旱区气候出现了这些趋于良性的变化,但是我国干旱区缺水少雨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干旱-荒漠的景观格局没有改变,干旱区生态脆弱的特征也没有根本性改变。

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干旱区呈现了明显的升温趋势,但升温没有导致蒸发力增强,气候不仅没有变得干燥,反而趋于暖湿。原因在于干旱区气候是一个多种气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并非取决于温度这一单一气候要素。在我国干旱区,恰恰是在升温的同时,出现了降水增加而风力减弱的情况,且其增、减幅度大于温度上升的幅度,从而抵消了升温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20世纪90年代新疆平均气温比80年代升高0.3 ℃,但同期降水却增加了20%~50%(任朝霞等,2006)。近5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上升了0.77 ℃,但降水却增加了21%左右(丁一汇等,2001)。新疆南部45年来温度与降水均呈增加趋势,但降水增幅是温度增幅的23倍(秦艳等,2007)。也许这些是某些预测者所始料未及的。

本文关于中国干旱区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总体判断,主要是基于整个干旱区几十年来所展现出的总体趋势而言的。并不排除几十年来在整个干旱区的某个或几个局部区域、某个或几个年份曾出现过与总体趋势不一致的情况。但就干旱区的全局及总体趋势来看,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干旱区的基本状况的确如此。也正是基于这些变化和趋势,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先生将其称之为我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施雅风,2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晓光, 苏占省, 郑广芬, 等. 2005. 宁夏气候变化的事实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6): 43-47.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5.06.009
丁一汇, 王守荣. 2001. 中国西部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 北京: 中国气象出版社.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等. 2006.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与未来. 气候变化进展, 2(1): 3-8.
樊启顺, 沙占江, 曹广超, 等. 2005.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冰川资源的影响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5): 56-60.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5.05.013
高华中, 贾玉连. 2005. 西北典型内陆湖泊近40年来的演化特点及机制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5): 93-96.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5.05.020
韩德麟. 1990. 新疆防治土地退化的战略重点及其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 中国土地退化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何天山. 1990. 新疆兵团垦区耕地资源退化状况及其治理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 中国土地退化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胡汝骥, 马虹, 樊自立, 等. 2002. 近期新疆湖泊变化所示的气候趋势.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6(1): 20-27.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2.01.004
黄盛璋. 2003. 绿洲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贾春光, 王晓峰, 金海龙, 等. 2006. 新疆艾比湖湖面动态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4): 152-156.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6.04.031
贾耀锋, 黄春长, 毛龙江, 等. 2006.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沙尘暴变化及其对黄土高原成壤影响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5): 78-83.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6.05.016
蓝永超, 沈永平, 吴素芬, 等. 2007. 近50年来新疆天山南北坡典型流域冰川与冰川水资源的变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1(11): 1-8.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7.11.001
刘惠云, 王晓梅, 肖书君, 等. 2007. 乌鲁木齐市近40多年降水演变特征. 干旱区研究, 24(6): 785-789.
柳景峰, 张勃. 2007. 西北干旱区近50年气候变化对出山径流的影响分析—以黑河流域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1(8): 58-63.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7.08.013
陆均天, 郑新江, 李小龙, 等. 2006. 近50年来我国荒漠化地区气候变化分析//祝列克.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动态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满苏尔·沙比提, 胡江玲. 2007. 塔里木河流域水量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1(10): 83-87.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7.10.017
秦艳, 周跃志, 师庆东. 2007. 基于气温、降水变化的南疆气候变化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1(8): 54-57.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7.08.012
任国玉, 郭军. 2006. 中国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自然资源学报, 21(1): 31-44. DOI:10.3321/j.issn:1000-3037.2006.01.005
任朝霞, 杨达源. 2006. 近50年西北干旱区气温分区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 99-103.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6.01.020
任朝霞, 杨达源. 2007. 近50年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1(8): 48-53.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7.08.011
申元村, 伍光和, 汪久文, 等. 2001. 中国绿洲. 北京: 河南大学出版社.
沈永平, 刘时银, 丁永建, 等. 2003. 天山南坡台南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径流的的响应. 冰川冻土, 25(2): 124-129. DOI:10.3969/j.issn.1000-0240.2003.02.002
施雅风, 刘时银, 上官冬辉, 等. 2006. 近30 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4): 154-160. DOI:10.3969/j.issn.1673-1719.2006.04.002
施雅风, 沈永平, 胡汝骥. 2002.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冰川冻土, 24(3): 219-226. DOI:10.3969/j.issn.1000-0240.2002.03.001
孙占东, 王润, 黄群, 等. 2006. 近20年博斯腾湖与岱海水位变化比较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5): 56-60.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6.05.012
汤奇成. 2003. 绿洲地理概论//黄盛璋. 绿洲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田治威, 刘俊昌, 栗克彩, 等. 2006. 荒漠化治理相关政策及绩效分析评价//祝列克.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动态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涛. 2003. 中国沙漠与石漠化.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等. 2004.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气象学报, 62(2): 228-235. DOI:10.3321/j.issn:0577-6619.2004.02.009
吴绍洪, 尹云鹤, 郑度, 等. 2005.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地理学报, 60(1): 3-11. DOI:10.3321/j.issn:0375-5444.2005.01.001
向明燕, 范丽红, 海米提·依米提, 等. 2007. 新疆近45年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研究. 干旱区研究, 24(5): 712-716.
张存厚, 吴学宏, 李永利. 2007. 内蒙古近45年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1(12): 93-98.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7.12.017
张晶晶, 陈爽, 赵昕奕. 2006. 近50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4): 1-6.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6.04.001
张智, 郑广芬, 林莉, 等. 2006. 宁夏大风日数气候变化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4): 30-34.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6.04.007
孜比布拉·司马义, 刘志军. 2006. 库尔勒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4): 83-87. 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6.04.017
祝列克. 2006.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动态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