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谢志远. 打造变革型科协组织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导报, 2022, 40(24): 14-19;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2.24.002  
打造变革型科协组织的探索与实践
谢志远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杭州 310003
摘要 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组织、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要求作为根本遵循,以“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发展建设根本属性和要求,强化自身建设。从新时代群团特点、发展规律和科协组织自身属性出发,梳理了群团改革要求对科协组织发展建设的要求、科协组织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位中的发展定位,提出要统筹“四个面向”的发展要求,聚焦“四服务”的建设标准,以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变革型组织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将科协组织打造成为红色群团、实干群团、为民群团、数智群团、品牌群团。
关键词群团改革     科协组织     组织变革    

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事业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等要求为新时代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指明方向。科协工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具有为科技工作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能。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群团组织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努力开创群团工作新局面”[2]要求,科协组织应统筹“四个面向”的发展要求,聚焦“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拓宽组织边界、创新组织形式、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变革能力、优化服务路径,为各类科技人才、创新主体构建科技合作交流、跨界互联互通、创新成果转化的“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体系。

1 群团改革“三性”要求为打造变革型科协组织提供变革方向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组成是“单位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活多样化现象,社会成员向“社会人”转变,对国家和政治稳定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3]。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层出不穷的新领域带来新型群体持续涌现、新技术发展和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深化重塑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这也成为新时代开展群团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召开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入剖析群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在新的发展形势和社会经济局面中群团组织应如何开展工作指明路径,特别是明确“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特质为新时代群团组织工作变革提供方向。

1.1 政治性是开展新时代群团工作必须遵循的核心属性

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4]。将“政治性”置于“三性”首位,突出强调“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即群团组织的职能和服务对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科协组织体系经纬交错,中国科协、各省市县科协构成科协纵向体系,各级学会则密织成科协组织横向网络。虽然科技工作者按学科分类分属各学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组织边界,但知识的活跃性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对“无边界”性,使得科技工作者存在思想交流较为频繁、服务活动相对广泛的个体行动特性,秉持“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原则,“中国科技工作者及其组织开展的工作和行动,任何时候都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5],政治性是科协组织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工作主动精神和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基础。

1.2 先进性是提升新时代群团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

先进性,其意义是“先”,要务是“进”[6]。即群团组织应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不断迭代升级工作形式、变革组织体系,脱离行政化思维和流程性任务,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中心组织动员群众,成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率先领悟者、政策执行的领先行动者,从引导、带动群众的主责主业出发提升组织效能。

围绕科技创新和科普活动开展工作是科协组织存在的基本依据。科协组织要坚持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宗旨,从其根本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去谋划各项工作,在把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大趋势下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主体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与当下人民群众通过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实现更美好的生活需要相契合。应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与现代化制度,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形成动态性的科协组织体系。

1.3 群众性是拓宽新时代群团组织外延的立足基础

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6]。为特定的群众服务是群团组织的天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群团组织所联系服务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需求更加多样,群团组织需要“高度注重群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问题”[7],坚持群团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定位,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精准发力,扩大群团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科协作为党的群团组织之一,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和维护者,还是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地位,科协被赋予众多职能,参与、维护、服务、建设、教育等工作内容将科协组织的组织外延不断向外拓展,所涵盖群众边界也在持续扩大。因此,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的不断深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去组织化”和“去中心化”成为科协组织变革方向,也是实现群众性属性发挥、灵活性工作的现实要求。

2 组织变革理论为打造变革型科协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每个政治组织都存在着通过不断进行自身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进程的共性,但在变革过程中每个政治组织都具有特质化且符合变化着的环境的运行模式,并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调整,组织变革理论为科协组织塑造整体变革提供相应理论关照。

2.1 行动者网络中的科协动员力体现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行动者”、“转译”和“网络”[8],行动者将外部创新行动和相关主体需求通过“转译”方式以行动场域内特有的方式或组织模式进行传输[9],以组织体系中相关个体易于理解和执行的行为范式进行呈现。其中,行动者并非单指社会演进过程中的参与者或者单个行动者,而是特定网络联系节点中的相关实体,即人亦或物[10],他们根据各自特质发挥能动性。具有延展性的网络并非采取某种限制或约束固定行动者的联系,而是通过不断吸纳新的行动者增强彼此之间协同一致的创造性[11],吸纳的行动者越多,网络之间的联系越广泛,但也需要组织具备聚合行动者一致性的能力。

群团组织作为党的群众组织,必须遵循党的路线方针对相关主体进行行动并且必须依据相关主体的特质构建针对性的制度或组织体系。科协组织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活动时,需要从其群体特性和发展意愿出发,在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技术应用路径的基础上,形成内生和外促性的组织氛围,将成果应用平台、人才成长平台、思想教育平台纳入组织体系,形成不断吸纳的扩展性行动者网络以提升整体组织动员力。

2.2 组织变革认知视角下的科协主动性变革解释

组织变革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组织体系的破坏性效应,特别是颠覆性变革通常会使组织面临整体结构重构,原有路径依赖被完全打破,组织成员需要由原有结构惯性依赖转向适应变革未知性[12]。组织变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13],对变革的认知影响组织成员对组织变革的态度和程度,直接决定相关制度及行动的制定和执行情况[14]。因此,需要对组织成员进行意义建构,即帮助组织成员建立在变化环境中对身份、组织形象、危机应对方式等认知要素的共同理解,从而维持关系并推动成员的共同行动[15],进而形成对变革的共识并能进行有效组织和执行。

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群团工作的开展不仅限于脱离机关化既有组织结构桎梏下的行政化路径、脱离群众进行“自我娱乐”式的活动体系,建立党领导下具有思想引领的政治性、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先进性、组织和职能依据服务群体外延扩展不断延伸的群众性的动态性变革型组织,还应该应用先进治理工具,形成持续迭代和更新的治理制度。尤其在当前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大趋势下,科协组织应树立数字化技术引领组织体系变革,进而形成业务场景优化、制度体系重塑的意识,将组织变革纵深推进。

2.3 复杂适应系统内的科协相关主体协同性分析

复杂适应系统即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能够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16],并能够根据组织环境的动态性与内部发展性及时作出回应,使组织能够对迅速变化的环境进行判断[17],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组织既有的目标。在该系统中各主体对技术变革、资源分配、价值与行为规范的认同程度决定了组织目标的达成和协同效应的产生[18],同时也导致了组织能力的演变和结构的灵活性[19],组织需要通过突破边界,提升持续性成长和创新开放能力来提升动员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增长方式由资源投入型转为创新驱动型,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以及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质量上的影响。以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将科技成果普及于民为职能的科协组织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发生转向、社会整体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对各领域各类型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帮扶主体匹配和成果有效对接,对社会主体创新需求和科技成果应用群众适应性要求做出迅速反应,通过建成“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体系完成自身改革。

3 “五个群团”体系为打造变革型科协组织提供创新探索

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20]。科协工作作为党的群团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党政工作的特点,作为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群众团体,具有不同于其他群团工作的特质,应按照“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止不前”[20]的要求,将“打造忠诚于党的红色群团、唯实惟先的实干群团、共建共享的为民群团、高效协同的数智群团、创新创优的品牌群团”作为完善科协组织体系、运用新技术工具增强治理效能、强化服务重点群体能力的目标,提升科协组织变革力。

3.1 坚定忠诚于党的政治方向,打造红色群团

群团工作开展的好不好,关键是看有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1],而是否具有政治性,使群团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具有本质区别。为了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2],各级科协组织要将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

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需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通过浸润式、体验式的活动让科技工作者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核心技术优势与政治强势之间的紧密关联。浙江省科协通过组织开展“十名科技追梦人选树、百名院士专家新时代寄语、千名科技英才精神传承、万名科技专家驻企赋能”“我在红船起航地学党史”等专题活动积极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共同信仰;遴选钱学森、苏步青、屠呦呦等6位浙籍科学家故居(纪念馆)作为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试点,在“见人、见事、见物、见精神”中弘扬科学家精神。

3.2 营造唯实惟先的组织氛围,打造实干群团

领导群团组织是各级党委的重要政治责任[20]。将党和群团组织体系及服务向基层延伸,是群团改革的关键之举,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执政理念、行动转型的时代应对[23]。在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群团组织动员、吸纳、集聚、整合的群众力量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特点,也彰显了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和工作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党和国家更加关注科技人才的培养,在不同场合对科协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鼓励科协组织积极作为,在实干中体现组织力。

科协组织应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设置和体制机制,特别是加大对各级各类科协组织的建设,针对重点领域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提升人才贡献,发挥科协组织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浙江省科协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开展“院士进区县、园区、企业”赋能行动,建成学会服务站实施“一县一业一学会”赋能行动,铺开博士创新站实施青年人才助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赋能行动,找准科协组织应走的路径和服务浙江“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的重点突破方向,提升组织效能。

3.3 树立共建共享的服务理念,打造为民群团

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24],群团组织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其实质还是脱离群众的问题[20]。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面临新的服务对象、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应持续开拓服务领域,进一步健全完善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形成发展成果群众共享、工作方式人民认同、服务网络多方共建的动态性、系统性机制,在为民中回应“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5]

科协组织通过针对重点人群加强科普教育,践行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要求,“不断增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本领,不断提升科技为民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努力使人民群众更加直接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科技为民的力量”[26]。浙江省科协结合“双减”背景,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在全省联合开展“千家基地拓研学、千名专家进校园”助力“双减”的“双千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结合科技发展趋势,针对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依据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中13个重大科学问题和10个重大技术领域进行选题,打造“之江院士讲坛”品牌。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大众化共享和社会化共识。

3.4 探索高效协同的干事路径,打造数智群团

尊重群团组织性质和特点是做好群团工作的重要原则[27]。当前我国处于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新征程,进入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新阶段,群团组织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构建全新的运行模式,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强化群团之间、群团与相关政府部门、其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拓展组织边界,整合组织资源、加强组织协同。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28]。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科协组织全面改革成为科协组织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工作方式的必然之举。浙江省科协围绕服务科技创新、科普惠民职能打造数字化群团组织模式,梳理数字科协“1+3+N”的顶层架构,强化与其他群团组织、政府部门的联系和合作,联合省文明办等7部门合作建设“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应用,实现网点、志愿者、活动、受训人员等资源的综合集成,延伸组织覆盖;紧贴科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实际需求,以多跨应用场景为抓手,打造“一键找专家”、“一键找组织”,增强科协组织组织力、服务力、引领力,拓宽科协组织工作阵地、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途径、科技向善惠民利民渠道。

3.5 明确创新创优的价值导向,打造品牌群团

群团组织既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搞好“公转”,又要聚焦服务群众搞好“自转”[20]。时代背景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开展群团工作的基础,围绕党和国家总路线和总方针、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和社会整体发展客观水平制定工作目标、出台工作举措才能切实践行“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29]的要求。

科协组织应找准服务科技人才、助力科技人才成长的切入点,针对我国当前“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30]等人才短板和问题,为科技人才搭建成长阶梯、为科技人才资源下沉搭建平台。浙江省科协聚焦“鲲鹏计划”,遴选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人才建设信息库,扩圈搭建全省院士行活动信息聚合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加强院士与青年科技人才联系,服务人才持续成长;聚焦“青年英才”计划,迭代升级“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为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积蓄科技英才,形成科协组织服务科技人才成长品牌体系。

4 结论

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党和国家对群团组织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在任何发展阶段群团组织必须坚守的属性。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益深化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协组织作为紧密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应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心任务中,以“三性”为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协组织建设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要求,以政治引领为根本、深化改革为目标、为民惠民为落脚、数字变革为突破、服务人才为中心,打造“五个群团”,不断提升支撑服务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格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EB/OL]. (2011-05-27)[2022-04-07]. https://tech.sina.com.cn/d/2011-05-27/20345581365.shtml.
[2] 习近平. 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5-07-08 (1).
[3] 习近平.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8: 249.
[4] 习近平.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165-166.
[5] 张玉卓. 深切缅怀钱学森同志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N]. 科技日报, 2021-12-17(1).
[6]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143, 146.
[7] 习近平. 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EB/OL]. (2015-07-15)[2022-04-07].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08/c1024-27268820.html.
[8] 王善哲, 王卫东.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21, 25(6): 4.
[9] 吴莹, 卢雨霞, 陈家建, 等. 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 行动者网络理论》[J]. 社会学研究, 2008(2): 218-234.
[10] 刘珩. 行动者网络理论[J]. 外国文学, 2021(6): 64-76.
[11] 沈培. 论ANT视阈下技术转译中的利益分配[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12): 28-33.
[12] 赵卫东, 郑雁方, 熊家阔, 等. TMT乐观与战略变革:基于社会认知视角[J/OL]. 系统工程, 2022, 40(4): 12.
[13] Tichy N, Ulrich D O. The leadership challenge: A call for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8, 26(1): 59-68.
[14] 傅皓天, 于斌, 王凯. 环境不确定性、冗余资源与公司战略变革[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 39(3): 92-105.
[15] 张寉, 蒋鑫. 战略管理认知学派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论坛, 2021(2): 169-174.
[16] 谢建祥.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组织变革模式选择研究[J]. 商业观察, 2021(3): 35-37.
[17] 戴鑫, 熊英, 李鹏飞. “侵入”还是“渗入”: 职业经理人团队进入后的变革逻辑与合法性确立[J]. 管理学报, 2015(4): 484-499.
[18] 曹平, 吴世峰. 变革管理理论前沿述评[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6): 205-209.
[19] 张婕, 樊耘, 张旭. 组织变革中的情绪唤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 管理评论, 2016(3): 126-138.
[20]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186, 189, 203, 206.
[21] 习近平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N]. 人民日报, 2013-10-24.
[22]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5-29(2).
[23] 周建勇. 中国共产党转型研究:政党—社会关系视角[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4): 12-26.
[24] 习近平.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168.
[2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44.
[26] 张玉卓.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科协组织的扎实贡献[N]. 人民日报, 2021-09-03(1).
[2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15-07-10(1)
[28] 习近平.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 求是, 2022(2): 2.
[29]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62.
[30]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6-1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ransformational association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E Zhiyuan    
Zhejiang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03, China
Abstract As bridges and ties between the Party 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workers in 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self-improv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and requirements on mass organization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king "politics, progressiveness, and mass-oriented" as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es and requirements. Considering the features of the mass groups in the new era,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law, and the attribute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clarifi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ss organizations reform princip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trengthening high-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and self-improvement is determined. Considering the "Four Aspects"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Four Services"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aiming at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pen, hub-like, and platform-based transformational organization, it is proposed to construct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red”, practical, people-serving, intelligent and branded organization.
Key words: reform of mass organizations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al change